2018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_第1页
2018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1 / 10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含答案目的:1、掌握压强的计算;2、能分析清楚是什么状态变化并能列出方程重点:压强计算及状态变化分析难点:一、例题分析例 1、如图示,外界大气压 Po=76cmHg, U 型管左端水银封闭一段气体,右端开口,用水银封闭一段气体气体的压强 PA=_ cmHg例 2.如图,一固定的竖直密闭气缸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 2.50kg,横截面积为s = 80.0cm,小活塞的质量为m2= 1.50kg,2横截面积为s = 40.0cm;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

2、丨=40.0cm,气缸外大气5压强为p =1.00 10 Pa,缸内封闭有温度为 T=300K 的气体.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1,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此时缸内气压多大?若2给两活塞间封闭气体升温至T1=325K,缸内气压多大?活塞移动的距离?例 3、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 U 形玻璃管,内径均匀,两边水银柱等高。水银柱上方封闭的空气柱长度 11= 30 cm ,2= 38 cm,现从阀门 C 处缓慢注入水银,结果左管中水银面上升 5 cm, 右管状态变化分析A 被,则 A 部分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2 / 10中水银面上升 6 cm,

3、求封闭端气体原来的压强。门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3 / 10例 4、在室温条件下研究等容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于不慎使水银压强计左管水银面下 h= 10 cm 处有长为 1 = 4 cm 的空气柱。开始时压强计的两侧水银柱最高端均在同一水平面,温度计读数为 7C,后来对水加热,使水温上升到77C,并通过调节压强计的右管,使左管水银面仍在原来的位置。若大气压P0=76cmHg,求:(1) 加热后左管空气柱的长度I;(2) 加热后压强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Aho、相关练习1、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4、po。经过太阳暴晒,气体温度由To=3OOK 升至 T1=350K。(1) 求此时气体的压强。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4 / 10出气口(2)保持 T1=350K 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求集热器内剩余气 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5 / 102、图中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 底部截面均为 S 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 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个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 A、B 下方封有氮气,B 上方封有氢气。大气的压

5、强Po,温度为 TO=273K,两个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 Poo系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将系统的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 上升了一定的高度。用外力将A 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 0.8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 为理想气体。求(1) 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2) 水的温度。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6 / 103、如图所示,内径均匀,截面积为5 cm2的 U 形薄玻璃管,右侧 B 管管口封闭,左侧 A 管上端开口,管中装入水银,并在管口装配有光滑的、质量不计的活塞,使两管中均封入l =11 c

6、m 长的空气柱。活塞上、下气体的压强都是po= 76 cmHg=1.01x105Pa,这时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 h = 6 cm,外界环境温度不变。今用细绳缓慢地向上拉活塞,使两管中水银面相平,求:(1) 活塞在 A 管中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2) 这时力 F 应多大才能使活塞静止在该位置上。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7 / 10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答案目的:1、掌握压强的计算;2、能分析清楚是什么状态变化并能列出方程 重点:力分析及状态变化分析难点:状态变化分析 一、例题分析例 1、如图示,外界大气压 Po=76cmHg, U 型管左端 A 被水银封闭一段气

7、体,右端开口,用水银封闭一段气体,则 A 部分气体的压强 PA=_ cmHg例 1、设右管内圭寸闭气体为 B 部分,以 B 气体上面水银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力。 的压强:P从左管分析,则 B 部分气体压强:PB= PA+ 12比较上两式可得:PA= 72 cmHg例 2.如图,一固定的竖直密闭气缸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2.50kg,横截面积为s = 80.0cm,小活塞的质量为1.50kg,横截面积为 足=40.0cm;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丨=40.0cm,气缸外大气压强为p=1.00 105Pa,缸内封闭有温度为 T=300K 的气体

8、.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 距丄,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此时缸内气压多大?若2给两活塞间封闭气体升温至 T1=325K,缸内气压多大?活塞移动的距离?Pi Si+ PoS2= PoS1+PiS2+ mig +m2g(2)、因为在温度升高过程中两活塞整体所受力情况没有改变,所以当温度升高中缸内气 压仍然为Pi=i.ixio5Pa17.Fj11/U1kB= P0+8即:PB= 76 + 8 =84 cmHg例 2 解析:( (1)、设封闭气体的压强 Pi.将两活塞视为一整体!整体受力平衡:P0S1得:mpm?gS1 -S2Pi=i.ixi05Pa。1-S2PS

9、2Im1g+m2gB 气体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8 / I0(3)、以封闭气体为对象,设活塞上移x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9 / 10、+ll初态:VSiS222末态:V = (- x) Si(- x) S22 2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1V2Ti 2得: x=5cm例 3、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 U 形玻璃管,内径均匀,两边水银柱等高。水银柱上方封闭的 空气柱长度 li= 30 cm ,2= 38 cm,现从阀门 C 处缓慢注入水银,结果左管中水银面上升 5 cm, 右管中水银面上升 6 cm,求封闭端气体原来的压强。Ti= T =300KT2=325K例 3 解

10、析:设原来两部分气体压强都为初态左管中气体的体积Vi=liS,po(因水银面等高),右管中气体体积V2=12S0末状态左管的气体压强pi,右管气体压强为3=Pi i ,左管的气体体积为V= (li 5) S,右管气体体积V= (l2 6) S,根据玻意耳定律:左管中气体:poliS=pi(li 5)S即:30po= 25pi右管中气体:pol2S= (pi i)(l2 6)S即:38po= 32pi 32联立式得pi= 96 cmHg5P0=6pi=80 cmHg。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10 / I0例 4、在室温条件下研究等容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于不慎使水银压强计左管

11、水银面下 h= 10 cm 处有长为 1 = 4 cm 的空气柱。开始时压强计的两侧水银柱最高端均在同一水平面,温度计读数为 7C,后来对水加热,使水温上升到77C,并通过调节压强计的右管,使左管水银面仍在原来的位置。若大气压P0=76cmHg,求:(1) 加热后左管空气柱的长度I;(2) 加热后压强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Aho例 4 解析:研究的对象为两部分气体,一部分为球形容器中的气体A,这部分气体做的是等容变化。另一部分气体 B,即为压强计左管中封入的气体,这部分气体做的是等温变化。(1)根据题意pB=Po+ (h+I) = (76 + 10 + 4) cmHg = 90 cmHg而PA=

12、PB h= 80 cmHgPAPA;A部分气体在做等容变化时,根据查理定律,有=B部分气体的压强PB;= PA;+ 10= 110 cmHg 根据玻意耳定律pBV?=PBV3” E ,PBI90X4解得l=-= cm = 3.27 cm。PB110(2)压强计左、右两管水银面之差Ah,有Ah+10+3.27+76=110解得Ah= (110 10 3.27 76) cm = 20.73 cm。1、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c。经过太阳暴晒,气体温度由To=300K 升至=350K。解得PA;273 + 77x80

13、cmHg= 100 cmHg相关练习273 + 7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11 / 10(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12 / 10(2)保持 T1=350K 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o。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2)若气体总质量不变,保持温度T=350K 不变,则由玻意耳定律有出气口练习 1 解析:器 T,解得:-6“进气口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13 / 10得 V =7v06v0体积对应气体的总质量M6现在实际 V0体积对应气体的质

14、量 m根据 W+Q= U,以内 T 不变,所以 U=0。因为体积膨胀,所以 W 为负,所以 Q 为 正,吸热。2、图中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底部截面均为 S 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个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 A、B 下方封有氮气,B 上方封有氢气。大气的压强P0,温度为 T=273K,两个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 p。系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将系统的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 上升了一定的高度。用外力将A 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 0.

15、8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1)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2)水的温度。练习 2【解析】34.物理一一选修 3-3( 15 分)(1)考虑氢气的等温过程。该过程的初态压强为po体积为 hS,末态体积为 0.8hS。设末态的压强为 P ,由玻意耳定律得Pohs0.8hS-1.25 Po活塞 A 从最高点被推回第一次平衡时位置的过程是PV2018 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热学学案14 / 101.1Po,体积为 V;末态的压强为P,体积为V,则p = p 0.1 po= 1.35poV =2.2hS该过程的初态体积和温度分别为2hST,由盖-吕萨克定律得3、如图所示,内径均匀,截面积为5 c

16、m2的 U 形薄玻璃管,右侧 B 管管口封闭,左侧 A 管上端开口,管中装入水银,并在管口装配有光滑的、质量不计的活塞,使两管中均封入l =11 cm 长的空气柱。活塞上、下气体的压强都是p0= 76 cmHg=1.01x105pa,这时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 h = 6 cm,外界环境温度不变。今用细绳缓慢地向上拉活塞,使两管中水银面相平,求:(1) 活塞在 A 管中向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2) 这时力 F 应多大才能使活塞静止在该位置上。练习 3 解析(1)A 部分气体原状态压强 PA=76 cmHg ,体积为 VA=IS,末状态压强 PA;体 积VA= I S。B 部分气体原状态压强PB= PA h,体积 VB=IS,末状态压强 PB=PA,体积 VB= (l + 2)S,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PAVA=PAVA,即76x11S=PAISPBVB=pBVB:即(76 6)x11S= PA; (14;)S 联立得76=匸,解得 1= 15.2 cm7014等温过程。该过程的初态压强为由玻意耳定律得V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