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资源信息表《寓言二则》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7寓言二则_第1页
特殊教育资源信息表《寓言二则》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7寓言二则_第2页
特殊教育资源信息表《寓言二则》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7寓言二则_第3页
特殊教育资源信息表《寓言二则》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7寓言二则_第4页
特殊教育资源信息表《寓言二则》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7寓言二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特殊教育资源信息表标题寓言二则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关键词语文活动、阅读内容描述拓展寓言二则的教学,设一堂语文活动课来源于寓言的成语,在巩固、积累成语的同时激发聋生阅读寓言的兴趣。资源类型文本媒体格式doc.残疾类别听障学科年级八年级安置形式特殊学校学校类型特殊学校领域课程与教学资源类别教学设计作者许薇薇单位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Email地址羽山路1890号17寓言二则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许薇薇一、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要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 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包含了语言的

2、积累、语感和语文运用能力等。但是我们聋生普遍遗忘程度 大、语言积累贫乏,运用意识淡薄,阅读兴趣的缺乏更是导致语感的欠缺。为了 提高聋生的语文素养,我在语文教学时,经常有意识地对现有聋校教材资源进行 开发,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注意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引导聋生主动参与,扩大 聋生的知识面,增加聋生语言的积累,提高聋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寓言二则时,我发现聋生学得特别认真,对故事中人物的演示特别卖力, 讨论的时候也特别热烈, 表现出对寓言的兴趣, 直觉告诉我必须抓住机会点燃聋生兴趣的火花,与此同时我还考虑到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聋校毕业会考的必考项目之一,而我们的聋生缺少这方面的文化底蕴,

3、成语积累比较少, 即使是已经学过的成语也容易遗忘, 而且不善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于是我想拓展寓言二则的教学,增加第五课时,设计一堂语文活动课来源于寓言的成语 ,将对教材的开发定位于寓言、成语的巩固与拓展上,在巩固、 积累成语的同时激发聋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这堂语文活动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 基于网络平台设计聋生的一系列活动, 由学过的寓言引出学过的成语, 由新的成语引出新的寓言, 在巩固旧知的同时拓展新知, 让聋生在一系列活动中自主性得以体现,阅读兴趣得以激发,成语得以运用和积累。 教学背景 学生背景: 本课执教对象是聋校八年级学生, 共有六名学生。 根据学习成绩和接受能力,可分为A、

4、B、C三层。A层学生有两名,语言表达能力尚可,能较通顺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平时看的书较多, 但大多以图画为主, 语言文字偏少, 除了在语文课上学过的寓言, 对其他寓言知之甚少, 对成语的了解也不多;B 层学生有三名,学习较被动,很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在复述课文、完成练习时都离不开课文中的语言, 对学过的知识运用意识比较淡薄, 平时很少看课外书,对曾经学过的寓言和成语已经淡忘;C层学生一名,该生遗忘程度大、语言贫乏,对看书没有兴趣。综上分析可以发现,自主性缺损,语言积累贫乏,阅读兴趣缺乏、运用意识淡薄或多或少都存在于这个班的聋生身上。教材背景: 寓言二则是聋校十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5、,包括“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两则寓言。寓言的题目都是成语。这两则寓言语言比较浅显,寓意深刻。 通过学习聋生了解了故事内容, 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学到了两个新的成语, 这些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要达成这些目标并不困难, 在前面四课时中就已达成。 但是面对聋生学习这篇课文的高涨情绪, 总感到意犹未尽。 新课程标准提倡“用教材教” ,而非“教教材” ,就是说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要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与开发。因此我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对寓言二则这篇教材进行了深度开发, 立足寓言和成语, 拓展教学内容, 设计了语文活动课来源于寓言的成语 ,由“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这两则寓言引出来源于

6、寓言的成语, 再由学过的寓言引出学过的成语, 由新的成语引出新的寓言, 让聋生在巩固、积累成语的同时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促进聋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寓言和成语之间的联系,明白“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是来 源于寓言的成语。2 .回顾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辨别寓言题目,从中筛选出寓言成语,正确理解、 运用这些成语。3 .知道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来源于寓言,适当拓展新的寓言成语及寓言故事, 增加成语量,激发阅读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 .回顾学过的寓言故事,辨别寓言成语,正确理解、运用这些成语。2 .适当拓展新的寓言成语及寓言故事,增加成语量,激发阅读兴趣。三、教学技

7、术与学习资源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室;PPT互联网在充分利用聋校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基于网络平台 设计聋生的一系列活动,运用网络资源帮助聋生鉴别寓言成语, 并为聋生提供丰 富的寓言资源,培养聋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四、教学过程设计过程设计:(一)复习寓言,导入新课复习寓言二则的故事内容、寓意及成语“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引出 来源于寓言的成语。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可以复习巩固前几课时学习的知识, 又可 以锻炼聋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导入语: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寓言二则的故事内容,理 解了其中蕴含的寓意,并且新学了两个成语,现在我们来重温一下。1

8、.朗读课文寓言二则,要求自然流畅并注意恰当的停顿。(学生) 【说明:课伊始,让聋生根据朗读要求齐读课文,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朗读能力, 还能帮助他们回顾课文内容,为下面的语言表达做好铺垫。 】2.用“讲了故事,告诉道理”的句式概括寓言二则的故事内容 并说明寓意。(学生)【说明:聋生由于听力障碍,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用“讲 了故事,告诉道理”的句式让聋生概括寓言二则的故事内容并说明 寓意,能适当降低难度,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也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A层学生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B层学生可填入课文中的语言,但要适当重组,C层学生则可以进行复述。虽然层次要求不同,但是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都能

9、得到不同 程度的锻炼,同时又为他们在下面环节中交流新的寓言故事打下基础。】3、说说“滥竽充数、画蛇添足”两个成语的意思,并在黑板上正确书写这两个成语。(学生)【说明:两个寓言的题目分别是两个新学的成语, 通过解释与书写使聋生进一步 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可以自然地引出来源于寓言的成语。】媒体:画蛇添足有个人画好了蛇,又给蛇滥竽充数“ za: 口,机.产不it.4齐宣王让三百笑一起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混在.队伍用比数。比喻没有真本领,混在内行4、”滥竽充数、画蛇添足”是两个一一来源于中国古代寓言的成语。除了这两个,还有许多成语也是来源于寓言故事。板书课题:来源于寓言的成语(教师)(二)再现旧知,巩固

10、运用再现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明确哪些是寓言成语,组织小组竞赛检验聋生对 这些成语的掌握程度。这一环节的设计以聋生的活动为主, 体现了聋生的主体参 与性,通过活动让聋生复习、巩固学过的成语,并且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聋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成语的运用能力。过渡语:课前老师布置了 一个任务,请每个同学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寓言故 事,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用自己喜爱的形式介绍给大家。1、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小品、幻灯片、动漫、小报等)介绍一个学过的寓言,并将寓言的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说明:“介绍寓言”这一活动是让聋生将课前准备的东西拿到课上来展示,聋 生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选择相应的形式进行准备,但不

11、论何种形式都需要语言 表达。语言能力比较强的A层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语言能力弱一些的 B、C层学生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来介绍,根据自己的能力,讲几句,讲一段都 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活动情景,既能复习成语,梳理学过的寓言故事,又能激发 聋生对寓言的兴趣,培养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补充其余学过的但未被介绍的寓言故事的题目。(学生)3、出示所有学过的寓言题目,引导聋生从学过的寓言题目中筛选出寓言成语。(师生)媒体:农夫和蛇南辕北辙自相矛盾丢了斧子掩耳盗铃熟能生巧画蛇添足我们学过这些寓言4、齐读成语。(学生)5、分两个小组进行“成语填空”竞赛。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聋生打开“成 语填空"

12、; WORDC档,每组由一位擅长信息技术的聋生操作电脑,其余聋生出谋 划策,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媒体:成语填空(每题1分,共8分)掩耳盗铃鹉蚌相争 自相矛盾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熟能生巧1、你说身体不舒服要休息,怎么现在踢球踢得那么起劲?真是(2、在这么漂亮的衣服上加根腰带,这就象),实在是多此一举。3、小强在公园里摘了一朵花,藏在背后, 以为这样别人就看不见了,这不是)吗?4、你们两人的争吵是有人故意挑起的,其 结果只能是(),让别人得利。5、(),还不算晚,你们要吸取教训,采取措施,做好消防安全工作。6、考试一定要严格,不能让()的人混到剧团里来。7、嘴上说要努力学习,可实际上

13、天天沉迷 在游戏里,其结果只能是()。8、只有反复练习,投篮才能投准,这叫( )。【说明:”成语填空比赛”这一活动利用了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比赛情况可以通过屏幕监控及时反馈。这个活动的设计给聋生提供活用成语的舞台,培养聋生 的运用意识,检验聋生对这些成语的掌握程度, 加深聋生对这些成语的理解,促 进识记的有效进行,使聋生又积累了不少成语。】6、反馈竞赛结果,及时纠正错误。(三)网上寻踪,拓展新知通过网上浏览,了解新的寓言故事和寓言成语,拓展聋生的语文知识面,进 一步积累成语,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为聋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实 践情境,一方面可以培养聋生查找、筛选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

14、聋生接触 到更多的寓言和成语,使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培养。过渡语:从刚才的比赛情况来看,同学们理解了这些成语的意思,也能够加以运用。大家还想知道更多来源于寓言的成语吗?1、下发资料,资料上印有许多成语,包括寓言成语和非寓言成语。(教师)2,创设学习途径,提供网络学习资源一一中国古代寓言网站,让学生以小 组合作的形式到网上去寻找答案,共同完成鉴别寓言成语的任务。(教师)【说明: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为了避 免聋生盲目上网浏览,教师提供给聋 生一个阅读网站,聋生打开中国古代 寓言窗口即可得到一连串寓言故事 的目录,点击相应的目录就可以阅读 到寓言故事。操作简单方便,非常适于聋生查找

15、、筛选寓言成语。这些新的寓言成语能极大地激起聋生阅读寓言故事 的兴趣。】中国古代寓言网:3,分成两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一一上网浏览寓言故事,与资料上的成语核对,筛选出寓言成语,并把找到的寓言成语写到黑板上。 在规定的时间里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收获最大。(学生)【说明:在查找、筛选寓言成语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可以发挥各 自的优势,有的可以操作电脑,有的可以在纸上圈出找到的寓言成语,还有的可 以把成语写到黑板上,不同层次的聋生都有任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来获得 集体的学习成果一一新的寓言成语,这些成语的补充又使聋生的成语得到进一步 的积累。】4、对两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16、即成语数量的多少,书写是否端正,书写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师生)【说明: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都会筛选出一定量的寓言成语, 由于这些成语 是新接触的,聋生在书写中往往会出现错误,因此在评价时不仅要看数量,还要 注重纠正错别字。书写是语文基本功,字迹是否端正也应该进行恰当评价, 以提 高聋生的书写质量。】5、每组挑选一个寓言成语,讲讲寓言故事,说说成语意思。 (学生)【说明: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聋生又了解了许多新的寓言成语, 他们的阅读兴 趣会被激发起来,产生想一读寓言故事为快的欲望。由于课堂时间的短暂,设定 每个小组阅读、交流一个寓言故事。在读通、读懂寓言故事的过程中,要鼓励聋 生互相交流

17、,可以概括故事内容,讨论寓意,还可以试着解释成语的意思。在交 流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唱主角,而是要求小组成员互相补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 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培养。】(四)布置任务,课外延伸通过推荐书籍,布置作业,扩大聋生的阅读量,进一步理解筛选出的寓言成语的意思,同时锻炼聋生书面表达的能力。总结语:寓言和成语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今天这节课又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在课堂上找到了这么多的寓言成语, 想不 想在课后仔细读读这些寓言故事,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呢?1、出示中国古代寓言书籍,当场推荐给聋生。(教师)2、布置课外作业。(教师)1 )查字典,进一步理解筛选出的寓言成语的意思。(A、B、C层学生)2)通过网络或书籍阅读这些寓言故事。(A、B C层学生)3 )挑选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写一篇读后感。(A、B层学生)3、聋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说明:由于时间限制,课堂上聋生只能浏览一下寓言故事, 但是他们的阅读兴 趣会被激发起来。有了兴趣,还得靠课外时间来增加阅读量。如果就此打住,必 然会将兴趣压制在萌芽状态,因此课后及时推荐书籍,并布置相应的任务,在主 观与客观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在促使聋生有效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寓言成语 的意思,使成语的积累落到实处。为检验阅读效果,可以让聋生写一写读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