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手册_第1页
测量管理手册_第2页
测量管理手册_第3页
测量管理手册_第4页
测量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 以下简称手册)按照 IS010012 : 2003 测量管理体系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国家JJF1112-2003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和国家计量法规及地方政府行政部门要求,结合本企业计量管理的实际状况、 产品特点和顾客需要,建立文件化的测量管理体系,着重从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计量确认和测量管理体系的实现及测量管理体系的分析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阐明了本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 组织结构、 资源配置以及从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到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 并通过持续改进使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达到顾客满意的要求。本手册适用于向顾客证实本企业测量管理体系

2、的测量管理要求,并将测量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从本企业内部质量管理需要为确保满足计量要求提供合格产品的计量的保障能力。适合于立法和执法机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和审核。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构成本手册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手册, 然而, 本公司将及时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手册。GB/19001-2000/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22-2003/ 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

3、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手册应用 GB/T19001-2000/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 T19022-2003/ 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和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4 总要求本公司按照 IS010012 : 2003标准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顾客、包括内部顾客的测量要求,遵循国家的计量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公司计量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已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和改进,可确保满足顾客规定的计量要

4、求。本公司在计量室、化验室、性能室、生产车间和有关的其他场所配备的各种计量标准器、工作用测量设备、检验和试验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环境控制和经营管理用的测量设备可满足保证生产符合产品标准和顾客各种要求的产品, 满足节能降耗、 安全生产、 环境监测和经营管理的各种要求。 同时充分考虑到配备的测量设备如不能满足计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为防范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测量设备和不合格产品的追溯措施等。本公司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要求体系文件按照规定的程序更改,使其不断发展,持续改进。5 管理职责计量职能本公司建立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计量机构。领导计量工作公司主管经营工作的副总经理

5、具体负责建立、实施和管理测量管理体系工作。品管部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对公司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全面负责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并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品管部配 备专职计量管理员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及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各有关部门、车间、处、室配备兼职计量员负责本部门的日常计量管理工作,品管部下设计 量室,负责公司最高标准管理和核定,并做好计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具体工作。公 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图如下:品管部a) 宣传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全面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b) 组织编制测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及有关管理性、技术性文件和记录,审核

6、和批准有关作业文件;c) 负责质量目标分解,规定计量职能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可测量的质量目标;d) 协同车间、部门制定测量管理体系所有测量设备的配备方案,制定测量设备包括标准物质的需求计划;e) 主管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并向管理评审会提交体系运行和改进的报告;f) 对计量室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和计量检定校准人员执行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进行监督抽查;g) 协助人事处制定测量人员培训计划,组织计量人员培训,不断更新测量人员的业务知识。人事处a)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b) 编制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检验、测试、检测等各类测量人员的培训考核计划,纳

7、入公司的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具有可证明的能力;c) 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并保持记录,做好测量人员的培训考核记录的收集工作,建立计量人员技术档案。生产部a)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b) 监视车间生产中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工程部a)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b) 在开发、设计中认真策划测量设备的配置:c) 正确使用和维护现场测量设备;d) 制定本单位测量过程的作业指导书;e) 参与确定和调整非强检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间隔。销售部a)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b)

8、 收集外部顾客对公司计量工作的意见,及时向品管部反馈。采购处a)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b) 负责采购测量设备并收集、 提供测量设备的技术资料及有关外部供方资质的证明文件;c) 负责组织对测量设备供方进行资质评估,建立合格供方名录档案;c)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测量设备的验收入库工作 及验收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置 工作。仓储处a) 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b) 负责测量设备的入库、贮存及发放工作;d) 负责报废测量设备的回收处理工作。安全环保处a) 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b) 负责工业三废、噪音委托监控检

9、测工作,收集服务方的资质资料;c) 监督公司设备的接地、接零情况及有关设备的绝缘性能。计量室a) 负责建立和管理各类测量设备台账;b) 编制强检测量设备的目录,做好备案工作。严格按规定的送检计划准时送检;c) 主管非强检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和校准编写测量设备周检计划并认真实施;d)负责确定和调整非强检测量设备的确认间隔,建立测量设备A、B、C分类和确认间隔一览表并贯彻实施;e) 负责编制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证书报告;保管好外送确认测量设备的记录和证书;f) 负责组织无法送检特殊测量设备的比对或重复性试验;g) 负责计量标准器的建立和维护,编制公司测量设备溯源等级图并实施;h) 对现场测量设备的使用

10、和维护进行监督;i) 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标识和封印进行监督抽查;j) 对特殊关键测量过程测量数据的记录、积累和进行统计技术分析进行业务指导;k)对各部门贯彻计量法规,包括法定计量单位等进行监督抽查;1)负责制定计量检定、校准、修理人员职责;m)负责收集,评审外来服务单位的资料及信息,建立合格服务方名录和档案。各分厂、车间a)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b)制定测量管理体系所有测量设备的配备方案,制定测量设备的需求计划;C)制定本单位测量过程的作业指导书;d)参与确定和调整非强检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间隔;e)提出本部门测量设备的配备需求,按规定程序做好配备和实施。严

11、格执行测 量设备流转程序;f)做好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反馈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不合格信息, 按要求做好处置;g)对评审和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做好整改。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要素分配总经理副总经理品管部分厂车间生产部销售部设备部采购处人事处安全环保处仓储处计量职能JCJCZZZZZZCZZZ以顾客为关注焦点JCJZZCZCZZ质里目标CJJCJ管理评审JCJCZCCCCCCCC人员职责JCZZZZZZCJZZ能力和培训CJZZZZZJZZZ程序JZZZZZZZZ软件JZCZ记录JZCZZZCZZZZZ标识JZZZZZZZ测量设备CJJZCZZCZCZ环境条件JZZ

12、CJZ外部供方CJCZCZJZCCZ计量确认总则JZCC计量确认间隔JZCC设备调整控制JZCZC测量过程设计CJJZZCJ测量过程实现CJJZZCZ测量过程的记录JZZZZZZZZ测量不确定度JZCZCZ溯源性JZZZZZZZ顾客满意JZCJ测量管理体系审核JCJZZZZZZZ不合格测量设备JZZZZZZZZ改 进JJZZZZZZZZ注:J表小决策;C表小奔与;Z表小执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建立和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本公司计 量人员为顾客服务,体现计量工作发挥技术基础的重要作用的标志。顾客包括订购本公司产品的外部顾客和使用本公司产品的外部顾客中的最终使 用者,

13、也包括本公司要求提供计量检测服务的内部顾客。本公司的内部顾客有:品 管部、销售部、生产部、设备部、分厂车间、安全环保处以及使用测量设备的其他 部门。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本公司计量人员首先应识别上述部门提出的测量要求。设备部、生产车间在设计工艺文件或图纸上表示的可测量的技术参数和品管部在产 品检验/试验规程/规范或其他检验文件上规定的产品质量特性包含了对测量管理 体系提出的计量要求。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公司必须提供合格的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 以证明企业的计量工作符合顾客要求,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 销售部、品管部、分厂、车间应关注外部顾客对本公司提出的测量要求,及 时向计量室反馈

14、。2) 为了确保本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能充分满足内部顾客(销售部、生产部、工程部、品管部、分厂、车间以及安全环保等部门)的计量要求,计量室应主动了 解并征求上述部门的意见,掌握计量需求。并与其协商,编制本公司测量设备配备 规范,规定适合不同要求的配备准确度。3)根据顾客规定的计量要求,确定和改善本公司测量设备的配备能力和配备水平。如发现测量设备的配备量和准确度等级不能适应生产要求,甚至影响产品质量或可能造成安全、环境隐患时,计量室应向品管部提交书面报告,经品管部确认后向主管副总经理提出报告,申请改善测量设备。3) 计量室应建立可明确反映本公司计量检测能力的测量设备台账,证明本公司具有可满足顾

15、客要求的测量能力。4) 品管部主管应通过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讲和组织学习,使全体计量人员树立为顾客,首先是内部顾客服务的思想,明确具体服务对象,了解和掌握内部顾客的计量要求,增强为顾客服务的意识。质量目标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制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并形成文件,本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目标:1) 保持计量标准器具和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受检率100。2) 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确保通过第三方的监督审核和五年到期复审。3) 企业应加强测量过程控制和管理,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确定了年度质量目标,并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岗位目标。各有关部门应按照程序文件及本部门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质

16、量目标并结合岗位职责进行考核。管理评审企业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 , 系统地对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充分性、有效性进行管理评审,并形成文件。总经理或授权副总经理, 根据近期内外审结果、顾客反馈、过程业绩状况、以往评审改进情况及可能影响管理体系变更等因素 , 确定是否进行管理评审。总经理应确保为管理评审提供必要的资源。品管部应安排评审计划。事先各部门应写出书面总结,交品管部汇总。品管部准备好评审报告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可以与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同时进行, 也可以单独进行)。提交公司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a) 测量管理体系实现预订质量目标的情况;b)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修订状况;c) 实施测

17、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d) 需要公司领导解决的重大问题。品管部对管理评审出的不符合项 , 要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改进 .要记录评审结果和采取的所有措施.6 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人员的职责总经理计量职责a) 贯彻国家计量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b) 决定测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c) 主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d) 负责批准测量管理体系手册;e) 主持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为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提供必要资源.2 副总经理计量职责a) 贯彻国家计量法规, 参加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b) 受总经理授权负责主持管理评

18、审工作, 及时向总经理汇报管理评审报告和体系运行情况.c) 决定分管部门的计量职责;d) 参与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e) 负责批准分管部门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f) 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3 品管部主管计量职责a) 全面负责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组织编写测量管理手册和测量程序文件, 并组织实施,具体制定实施公司计量技术文件 , 宣传、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规;b) 负责质量目标分解,批准有关作业文件;c) 协同人事处确定各类测量人员的岗位与职责, 制定测量人员培训计划, 协助人事处做好计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d) 协同车间、

19、 部门制定测量管理体系所有测量设备的配备方案, 制定测量设备的需求计划;e) 主管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并向管理评审会提交体系运行和改进的报告。4 人事处主管计量职责a) 组织编写、审核并批准公司测量人员岗位需求, 做好测量人员的录用和培训工作.b) 组织制定各类测量人员的岗位职责 , 测量人员培训计划 , 并组织实施和考核。5 各部门或车间负责人计量职责a) 组织编写、审核并批准本部门有关的测量管理细则和作业指导书。; b) 制定本部门或车间内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职责。6 专职计量员计量职责a) 在品管部领导下,从事计量管理工作, 对各个部门兼职计量员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b) 配合品

20、管部工作,贯彻国家计量法规及公司的计量管理规定;c) 制定全公司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计划,负责测量设备的日常校准、比对和外送检任务,做好测量设备流转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d) 负责测量设备的建帐、分类管理和彩色标识工作;e) 深入现场巡视监督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彩色标识、封印等运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f) 负责审核测量设备配备计划、申购、报废等;g) 协助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并协助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h) 完成上级领导临时安排的计量工作。兼职计量员计量职责a)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程序、文件;b) 兼职计量员在行政上接受所在部门的领导,在计

21、量业务上接受计量职能部门领导;c) 根据计量职能部门下达的计量确认计划,安排好本部门测量设备确认,无法溯源的测量设备配合计量职能部门作好测量设备比对工作;d) 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的彩色标记和封印的维护管理工作,配合计量室做好测量设备的分类工作;e) 督促、指导本部门人员正确使用测量设备,建立大型贵重测量设备档案,做好维护保养记录;f) 及时向计量室反映本部门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制止和处理本部门违反计量规定的行为;g) 负责本部门测量设备变动情况,报计量职能部门备案;h)办理本部门测量设备的申购、维护、转移、停用、报废等申报工作。8 计量检定员计量职责a) 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b) 认真

22、填写检定记录,正确进行检定数据处理,正确填写检定证书;c) 正确使用和维护检定设备;d) 保持规定的检定环境条件。9 化验员计量职责a) 按规范进行分析化验,确保化验数据准确可靠;b) 按规范配制、管理和使用标准溶液;c) 正确使用和保养化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测量器具所要求的环境条件;d) 正确读数、仔细计算、认真填写化验试验记录。10 性能试验员计量职责a) 按规范进行材料性能试验,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可靠;b) 正确使用和保养试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测量器具所要求的环境条件;c) 正确读数、认真填写试验报告11 采购员计量职责a) 采购测量设备时要征询计量室的意见;b) 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确保采购

23、合格的测量设备;c) 协助搞好测量设备的入库验收工作。2 仓管员计量职责a) 做好测量设备的入库、验收、贮存、保管和发放工作;b) 测量设备应经过检定合格后可发放使用 .3 测量设备操作人员计量职责a) 正确使用和保养试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测量器具所要求的环境条件;b) 正确读取数据、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c) 发现计量数值出现异常,应进行分析,若是对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有怀疑,应立即兼职或专职计量员报告,确认是计量设备问题时,应对已测数据进行处理;d) 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4 计量内审员职责a) 计量内审员在计量业务上受品管部指导 , 在内审期间受品管部领导 .b) 负责计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24、。按审核程序进行工作,编写检查表、调查、评估被审核部门的的信息,做好有关记录 , 编写不符合项报告。C)负责跟踪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落实工作。能力和培训品管部协助人事处应根据公司需求,编制测量人员年底培训计划外做好相关人员培训与计量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并与人事处联系配合完成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需要外培的计量检定员和其他国家要求送外培训的人员由各部门报计划,确定外培人员的名单,负责落实培训经费,安排培训时间。所有外培人员的培训合格证书、考试成绩均由人事处保存原件。计量室也应保存计量检定人员、校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培训合格证或考试证书的复印件,作为人员培训有效性的证据。公司应利用文件发布

25、、内部审核或迎接外部审核等机会对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进行 IS010012 : 2003标准的宣讲和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讲解,使有关人员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还要利用公司的广告栏等工具宣传国家计量法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对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和计量术语的正确使用和理解也要纳入宣传的内容。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全体计量人员,包括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部门人员的计量意识和对确保本公司产品质量的责任意识。若因工作临时需要使用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完成某项工作时,有关部门应对这些临时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经常性的有效监督,以确保其工作质量。人事处要收集有

26、关培训记录 , 建立公司测量人员的技术档案. 组织评价所提供培训或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以证明测量人员的能力满足计量要求.信息资源程序计量室负责编写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并保证应用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以及相关外来文件控制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管理。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已编制形成19个程序文件。1. M/NL- B文件控制程序2. M/NL- B管理评审控制程序3. M/NL- B人力资源控制程序4. M/NL- B测量软件控制程序5. M/NL- B测量记录控制程序6. M/NL- B测量设备标识控制程序7. M/NL- B测

27、量设备控制程序8. M/NL- B环境条件控制程序9. M/NL- B 外部供方服务控制程序10. M/NL- B计量确认控制程序11. M/NL- B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12. M/NL- B测量设备封印控制程序13. M/NL- B测量过程控制程序14. M/NL- B测量不确定度控制程序15. M/NL- B量值溯源控制程序16. M/NL- B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7. M/NL- B不合格控制程序18. M/NL- B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9. M/NL- B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软件本公司轧机的测厚仪、化验室的光谱分析仪在进口时已经过型式检定,其自带测试软件已经过有效性确认。这些仪器由专人保管和

28、使用。记录、技术文件的内容要求所产生的凭证式文件,为体系运行、量值溯源、生产管理提 供准确有效的计量数据和依据。品管部负责记录的监督管理。计量室应具体做好计量确认、测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收集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各使用部门要做好本部门记录的编制、收集和保管工作。以保证记录的完整有效,不因疏忽而丢失、损坏。具体按记录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审核、评审记录、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记录,测量过程策划、设计、实现记录、人员培训记录、设备测量全过程管理记录以及工艺、质量、能源、安全、环保、经营等各种检测记录。如实、准确、完整、清楚地记录 , 体现记录的原始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标识本公司把所有测量设备按ABS类进

29、行管理,规定了测量设备ABC!理制度所有测量设备和技术规范应清楚地标识。公司所有测量设备确认状况的标识彩色不 干胶贴纸进行标识。具体见测量设备标识管理程序。各级计量管理员应经常检查生产现场和实验室测量设备是否贴有计量确认标识;标识是否完整和清晰;标识是否脱落。如发现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标识等现象,应视为不合格测量设备并及时向计量室报告,由计量室进行确认处理。物质资源测量设备本公司生产现场和实验室在用的测量设备总体上可满足产品设计、工艺控制、检验试验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准确度要求。少数个别测量设备不能完全满足测量设备规范的测量设备应上报计划,逐步充实调整,使测量设备的配备能充分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在新

30、配备测量设备时要考虑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同时还应考虑测量设备使用环境条件、使用人员技术水平等有关因素。测量设备的配备管理按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应根据生产需要, 策划编写、 组织确定并提供所需的测量设备资源,以确保管理体系的实施并得到持续改进。关于测量设备的入库验收、装卸运输、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测量设备流转管理应按测量设备管理控制程序执行。环境条件为避免环境条件影响测量设备的测量结果,确保测量过程有效运行,保证测量设备的检定、使用、调整、校准等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必须按环境条件控制程序执行。测量设备检定和调整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在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已有明确的规定。负责测量设备

31、检定或校准,调整、化验和材料试验的场所必须满足室内温度、湿度和清洁度等环境条件要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的测量过程,应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同时应监视和记录影响测量的环境条件。必要时应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并予以记录。外部供方凡是要求外部供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按外部供方控制程序文件规定,对外部供方进行了评价和选择,并记录评价结果。外部供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测量用产品包括:测量设备、检验设备、理化分析设备、 标准器与标准物质、 环境监测和过程监视用的监视设备以及少量维修用的仪器配件。 外部供方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服务包括: 省级市级计量检定所的检定或校准、某些产品的委托检

32、验和计量人员的委托培训等。采购部负责对提供产品的外部供方的资质进行选择、监督和评价。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和档案。品管部负责对提供服务的外部供方资质进行收集、评价、建立合格服务方名录和档案。7. 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计量确认总则本公司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 主要是标准器) 的对外送检、内部测量设备的校准、验证,测量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封印和标记。计量室负责组织设计和实施计量确认。具体按计量确认控制程序执行。属于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工作测量设备和本公司计量室无法检定的测量设备分别送省级或市级计量检定所进行确认,确保这类测量设备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送检。新购的测量设备投入

33、使用之前,由计量室进行检定或校准,无法检定的测量设备送省市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所有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由计量人员确认标识状态,合格的测量设备重新贴合格标记,并注明检定日期和有效期。同时登录测量设备周检计划表。经确认合格的测量设备,其计量特性必须满足有关设计工艺文件和产品检验规 程所规定的预期使用要求。计量确认间隔合理地确定和调整确认间隔, 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在确认间隔内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又尽可能节省确认费用。本公司属于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包括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其确认间隔按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定的确认间隔送检。 量大面广属于内部工艺检验控制用的测量设备,由计量室按 AB3类管理规定确

34、认间隔。属于本公司内部校准的测量设备应按照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校准间隔并实施,填写和保存确定和调整计量确认间隔的记录并由计量室保存。经过维修后的测量设备必须重新校准后才能使用。设备调整控制计量室对测量设备中会影响其性能的可调装置进行封印,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调整。本公司需要进行封印的测量设备有电度表、水表、压力表和地中衡。计量管理员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抽查这类测量设备的封印有无损害或破坏等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使用部门对具有调整装置的测量设备应予以有效保护,未经计量室同意,不得调整变动,确保封缄的完整性不受损坏。一旦发现封印被损坏,应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置,及时报告计量室,由被授权人

35、重新确认、封印后,才能使用。计量确认过程记录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包括检定证书、校准、比对、测试报告、测量设备台帐、测量设备确认计划表、验证报告、调整维修记录、不合格通知书等。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测量过程总则品管部通过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的识别和策划,确定合金成分的光谱分析、轧制厚度的测量过程是对本公司产品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的特殊测量过程和关键测量过程。品管部负责对该测量过程的设计、确认、实施和实现,其内容应形成文件并加以控制。对上述特殊和关键测量过程所用的测量设备( 含测试软件和测量用辅助设备) 、工作环境条件、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和测量方法、频次和记录等要求应按M/NL-B 测量过程控制

36、程序和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测量过程设计对特殊测量过程和关键测量过程的设计已充分考虑到作为 “内部顾客”的车间、生产部和品管部所设计工艺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国家计量法律法规( 如国家有关计量技术规范、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单位符号等有关规定) 要求,同时也考虑到本公司为确保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在上述关键和特殊测量过程监控作业指导书中对测量参数及控制曲线上下波动界限根据累积的数据预先做了规定。本公司在单值控制图上形成的控制曲线反映出上述测量过程要素,如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和测量不确定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可靠性等、测量的环境条件( 如环境温度) 的影响、操作人员的技能及所用测量方

37、法多方面的影响。在作业指导书中对所用测量设备及其专用标识、测量方法步骤、测量频次、操作人员的资格和测量过程记录的数据项及填写要求等均应做详细的规定。本公司对上述特殊测量过程和关键测量过程的设计可确保及时发现测量过程控制曲线的异常变动,以便查找和分析测量过程失控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测量过程实现测量过程实现就是使通过以上测量过程参数及控制限设计,测量过程参数曲线的变动始终处在设定的控制界线内,使测量结果的变动不超过控制限,测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这就是测量过程实现要达到的目的。如果发现测量过程参数变动曲线记录超过预先设定的控制界限,而且控制曲线在一个方向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这可能预示着该测量

38、过程参数失去控制,测量过程可能出现失控。负责监视特殊测量过程和关键测量过程的技术人员遇到以上情况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主管领导应会同品管部、车间等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测量过程出现失控的原因并由品管部技术人员做详细记录。测量过程失控的原因应从测量过程受控条件逐个分析。a) 首先通过测量过程各种专用测量设备,确认测量设备是否仍然合格;b) 重新验证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关键特殊测量过程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是否有效,测量的频次是否太少;c) 测量数据填写是否正确,填写数据和计算结果是否有误;d) 要求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变化是否超过规定的要求;e) 操作人员的操作,包括读数是否有误;f) 测量数据计

39、算和汇总处理的方式是否适当;g) 技术人员对测量过程参数监视是否有效。品管部应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对以上原因分析并逐个排除后,确定造成测量过程参数曲线变动异常的某个或某些原因。测量过程控制记录测量过程控制记录是说明测量过程受控的证据,是分析测量过程失控原因的依据,也是改进测量过程,提高测量过程控制水平的重要途径。本公司对测量过程控制记录按照各个过程的不同要求记录表格,并制定了记录控制程序。各部门兼职计量管理员应对测量过程参数有关记录的填写、修改、汇总和利用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品管部结合内审对记录进行抽查。确保测量过程监控记录真实、可信、完整和清晰,具体按记录控制程序实施。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测量

40、不确定度测量管理体系复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通过评定来判定测量设备是否符合配备要求,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测量不确定度控制程序 对本公司各有关部门如何利用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具体的评定方法和步骤、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表达等均做了详细的规定。按照 ISO 10012:2003 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计量室负责对测量设备检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配合相关部门对特殊和关键测量参数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计量室的测量设备检定证书和车间的特殊和关键测量过程参数综合分析报告中必须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计量室在检查送到省、市计量检定所的测量标

41、准和测量设备返回的检定证书及附件时,也要检查是否有测量设备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对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如质检员、司磅员、化验员、车间和各有关部门使用测量设备的人员,只要求其使用经过校准或检定合格,并贴有合格标识的测量设备就行了,不要求这些人员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评定。测量设备的确认过程要考虑每一个环节的不确定度累计影响,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的有效确认前完成。溯源性本公司各部门和车间生产现场所使用的所有测量设备必须经过计量室检定或校准或送省、市计量检定所检定合格并贴有合格标识,方能使用。计量室负责绘制测量设备溯源等级图,并按量值溯源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各类测量设备的量

42、值溯源工作。少数个别进口测量设备,如数显自动硬度测量仪已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比对测量,确立了与国家基准的量值溯源关系。化验室光谱分析仪用的标准物质有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发售的有证书的国家级标准物质,可以确保其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计量室内部检定或校准表明量值溯源的记录由计量室保管,保存期在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记录总清单上有明确的规定。送省、市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的测量设备的检定证书及其附件或有关记录公司资料室统一保管。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总则品管部负责对本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监视、分析和必要的改进,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IS0 10012:2003 标准和体系文件的要求并针对发现

43、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实现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审核和监视总则品管部应通过对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审核,日常的监视和利用有关数据的统计技术分析等多种方式评价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并促进测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改进和发展。品管部应通过以上方式确定本公司为测量管理体系年初规定的质量目标是否适宜;是否具有指导促进作用并切实可行;按照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组织结构,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是否明确、合理,机构职责规定是否适宜;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和文件规定对有关职能部门是否适宜;文件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测量设备的配备、计量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否适宜。品管部

44、还应通过各种方式,特别是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评价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例如: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价测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效果;根据顾客的反馈和满意度调查,确定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根据特殊或关键测量过程参数变化曲线显示受控对改进产品质量是否有效。品管部应收集和汇总以上各方面信息为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提供证据。顾客满意设备部、生产部、品管部、销售部、安全环保处等部门以及生产车间利用测量设备和进行测量过程监控的有关人员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顾客。计量室应调查和收集内部顾客,必要时, 包括订购本公司产品的外部顾客,对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管理的要求和测量管理体系的反

45、馈意见和信息。 以检查收集和考虑顾客的2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计量室对公司内部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的方式,包括上门,征求内部顾客的意见并做详细记录;在年终总结前召开顾客意见调查会,请有关部门代表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与顾客接触时通过交谈了解他们的意见等。也可以围绕下列一些问题,向内部顾客提问,例如:a) 对送校送检测量设备等待时间是否满意;b) 对测量设备校准检定报告或证书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充分性是否满意;c) 对校准检定结果和测量数据判断的准确性是否满意,有无数据差错;d) 对测量设备调试和修理的质量水平是否满意;e) 对计量室人员深入现场,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热情与服务态度是否满意。计量室应将这些

46、问题设计成易于填写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以上部门和有关人员满意度信息。测量管理体系审核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按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规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以单独组织有资格的内审员,对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部门和场所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每年至少一次,并要复盖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测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审核的准备、审核的实施等内部审核活动必须符合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文件规定的要求并保存有关的记录。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的目的是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否实现预先规定的质量目标要求。计量室的计量管理员应将测量管理体系监视作为最基本的职责和任务。除了例行的

47、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以外,兼职计量管理员应经常对本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测量过程进行监视。监视的方法可采用现场巡查、人员提问、抽查有关记录、查证测量设备校准状态标识等多种方法,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指出。对日常监视过程中多次发现或重复出现不合格,具有内审员资格的计量管理员应开具不合格报告,同时上报品管部。监视的对象包括:a)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如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送检与测量设备的自检和校准的周检率、周检合格率以及设备调整、修理、复校等情况;b) 生产、车间、安全环保、经营及品管部的化验室、质检、性能室等部门对计量室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满意程度;c) 测量管理体系规定的各部门质量目标实现的状况;。d

48、) 测量过程的设计、测量设备的配备、测量过程的实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等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监视的方式包括:a) 计量室日常的监督抽查;b) 内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发放和收集;c)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d) 收集汇总各类数据,特别是特殊关键测量过程测量数据的统计技术分析。利用统计技术方法对特殊和关键测量过程参数变动曲线的发展趋势每周至少抽查一次,并对抽查结果形成监视记录。计量管理员对测量设备校准和检定的状况,特别是校准和检定发现测量设备不合格时所采取的纠正或纠正措施等抽查结果也应形成监视记录。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监视的结果能作为证明可持续满足质量目标规定的要求,体

49、系运行有效的证据。不合格控制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品管部应通过检测、审核等活动及时发现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任何不合格并进行分析,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规定做好标识,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加以改进。为此,计量管理员必须按照本手册和有关程序文件以及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日常的监督检查并形成相应的记录。在 品管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分解计划中应将“确保检测出任何不合格”作为考核计量室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并作为向公司总经理提交管理评审报告的重要内容。不合格测量过程品管部计量管理员在对测量管理体系日常监视和抽查中发现任何测量过程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进行记录并责成有关部门的

50、有关责任人员做出不合格标识,暂停使用或运行,直到分析出原因,制定必要的纠正措施,加以改进。计量管理员在日常巡查中如发现并确认不合格测量过程应责成有关责任人员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并做详细的记录。由于不合格而更改某个测量过程,在该过程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确认。不合格测量设备不合格测量设备是指:受到损坏,不能正常工作;过载,造成计量性能变化;功能失效,自动测量和显示功能失灵;测量结果不正确,有明显差错;误操作, 结果异常;封印受损或破坏;环境温湿度失控,影响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等测量设备。不合格控制程序中 , 对现场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置以及不合格测量设备对产品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均做了明确的规定。计量管理员应将对测量设备的监督抽查作为监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