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整理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1.gif)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整理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2.gif)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整理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3.gif)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整理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4.gif)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整理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cba998ad-488f-4aea-8cdc-61db958d34e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生物学一一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1 .生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物 < 动物I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2 .生物都能够表现出一些生命现象。这些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书P4)3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4 .生物学发展前景:取得的重大成就(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试管婴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 .观察和实验室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2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这5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 变的)3 .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的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住 适宜状
2、态)4 .显微镜的使用(书 P10) 取镜和安放: 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对光:左眼观察, 右眼要睁开。目镜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 视野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收镜:一竖、一降、两旁、两后。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光学显微镜,也有电子显微镜。在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使用较多的是一种学生用的光学显微镜。5 .玻片标本有三种:装片、切片、涂片(书 P12)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 .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2 .自然环境:是指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珊瑚虫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海区,珊瑚虫的骨骼能在海洋中堆积成
3、珊瑚礁。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l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有 、空气、水、1 .环境因素土壤、温度等。(即“自然环境”)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没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它为事物的动物和人类就无法生存空气:动、植物、人类缺少空气就无法呼吸水: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缺少水,动、植物就会死亡温度:每一种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围生活,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死亡。影响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利的。(书P25)3 .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竞争:同一草原上的兔子与牛羊。种间关系J 捕食:狼捕食羊;羊吃草。寄生:动物体
4、的吸血虫;菟丝子将细根伸入大豆的茎吸收营养。'种间互助:蚂蚁与朗虫 共生。种互助:蚂蚁一起搬食物种关系 V一种斗争:植物种植过密反而减产,他们争夺、肥、水等。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能松土,蜕螂是“自然清道夫”,蝗虫危害农作物,老鼠破坏森林、草原,还吃掉大量的粮食。2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空气等。3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4 .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45%-55%寸病菌死亡较快。5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
5、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 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书 P31-32)(保护色:变色龙、蜥蜴拟态:竹节虫、枯叶蝶警戒色:七星螺虫、毒蛇生理、行为的适应: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2 .生态系统的组成绿色植物一一生产者: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 不可缺 少的成分。生物成分 ? 动物一一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I微生物一一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I供绿色植物再利用。L非生物成
6、分:、空气、水、土壤、温度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3 .生态系统的类型(1)根据所处的环境分类r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沙漠生态系统等r淡水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 VI海洋生态系统L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池塘湿地、森林、海洋生态系统 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2)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程度分类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其他的属于自然生态系统。4.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切的联系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一一生物圈1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7、地球上最2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 大的生态系统。3 .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4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第四章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1 .P53-55 “探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2 .光合作用的公式表达:秒小光(条件)二氧化碳+水-月4 /隹二,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叶绿体(场所)(原料)(产物)光合作用的意义:将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3 .“恩吉尔曼”的实验证实了植物进行
8、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4 .绿色植物细胞中的 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5 .绿色植物所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下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叶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地 球上70 %的氧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1 .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 盐配制成植物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叫无土栽培。2 .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3 .无土栽培的意义:节省土地,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培养出高品质的、符合 人类需要的植物。
9、有利于植物体防止污染、害虫。4 .各种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氮:茎叶茂盛,叶色浓绿磷:籽粒饱满钾:茎杆粗壮,抗倒伏5 .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 氮、磷、钾的无机盐;铁、硼等是“ 微量元素”,植物需要 量很小,但是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6 .根的作用:一是固着植物体,使茎能够挺立;二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供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些植物的根还具有储藏、繁殖等功能。广根冠:根尖的最前端,保护作用。7 .根尖的结构 I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成熟区: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8 .根如何吸水:水总是从 浓度小的溶液中流向 浓度大的溶液中。一般情况下,根毛
10、细 胞溶液的浓度总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土壤里的水渗透到根毛细胞里,再向表皮 以的细胞逐步渗透,最后进入 导管。同时,土壤溶液中无机盐也被植物吸收进入导 管。导管是植物体输送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根的导管与地上部分茎、叶的导管相 通,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9 .植物的根是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而根的根尖部位的 成熟区又是根结构中主要的吸水和无机盐的部位。第五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与食物第1节饮食和营养1 .人体六大营养物质有机物 无机物r I V营养物质(糖类:(馒头、米饭、面包等)主要功能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人体 所需能量的70
11、%A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脂肪:(肥肉、食用油等)是重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鸡蛋、牛奶、豆浆、虾等)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维生素:(水果、蔬菜等)是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物质。r无机盐(矿物质):(钙、磷等)儿童时期缺乏 钙盐,易患佝偻病。【水:在人体含量最多,约占体重的60370%水能溶解和运输物质,能调节体温,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2 .人体第七类营养素一一纤维素三大供能物物质(也是需消化人体才能吸收的物质)一一糖类、脂肪、蛋白质3 .书P72-73如何鉴定糖类、脂肪、蛋白质。4 .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 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在体
12、不 能产生能量,人体对它们的需要量相对较少,但它们的作用却很大。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1 .建造我们的身体2 .给我们提供能量3 .维持生命和健康第3节合理膳食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2、全天热量分配以早餐占 30%午餐占40%晚餐占30私宜。3、青少年的合理膳食:主副食合理搭配谷类是我国膳食中的主食。肉类、豆类、蔬菜类是副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青少年身体各种器官迅速增长,需要大量蛋白质。粗细粮合理搭配稻米和小麦面粉是细粮,大麦、玉米、高粱等是粗粮。荤素合理搭配动物肝脏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铁。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量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1 .
13、蛋白质、脂肪、糖类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消 大分子小分子八J 结构复杂 结构简单【 不溶于水 溶于水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z,口腔:咽:是食物与气体共同的通道食管:消化道 < 胃:有暂时贮存食物的作用,蛋白质被初步分解;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消化系统大肠: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I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消化酶使淀粉发生初步的分解。胃腺:分泌的消化酶(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肝脏:是人体 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 不含消化酶,但胆消化腺汁能参与脂肪的消化。I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进入
14、小肠,参与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化。:肠腺:注: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各种消化液都含消化酶(除胆汁),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意义。2.消化过程及产物:书 P86 图 5-7 :淀粉在在口腔被初步消化;蛋白质在 胃开始被消化;脂肪至小肠被消化。唾液排到口腔;胃液排到胃;胰液、肠液、胆汁(不含消化酶)排到小肠。淀粉 比4 麦牙糖 一小一&葡萄糖胃小 肠,蛋白质 ,初步消化拶氨基酸脂肪小肠甘油和脂肪酸吸收: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口腔、食管:基本没有吸收作用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葡萄糖
15、、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注:小肠绒毛 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被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脂肪成分 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淋巴管 吸收外,其余营养成分都由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青少年肥胖症的原因之一就是摄食过多,营养过剩。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食物链1 .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食物链所包含的环节少,食物链就简单,反之,食物链就复杂。2 .食物链的一般特点:(1) .物链通常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2) .位于食物链中第 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3) .位于食物链中其它环节的动物大多为肉食性动物。第2节食物网1 .将食物链中相同的
16、生物重叠起来,各条食物链就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营 养关系复杂的网状结构,就个网就是食物网。2 .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映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联系,同时还反映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情况。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逐级减少的,有害 物质逐渐富集而增加(如 DDT,生物的种类逐渐减少。3 .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 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 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 再流向肉食性动物。L植食性动物4 .动物3种类型(按食性分)Y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第六章能量与呼吸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1 .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大约为每分钟1618次,儿童少年大约为每分钟 20次。2 .食物
17、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人利用,能量随着营养物质经过人体的消化过程进入细 胞,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吸入空气中的氧气,然后将细胞的有机物质分解 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3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可以用来维持体温,例如人、哺乳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一种叫ATP的物质中,而ATP就像一个能量“储存库”,又像一个能量“传递员”,直接 提供维持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4 .呼吸是生命的标志。5 .呼吸作用表达式:有机物+氧气 一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水+能量(在组织细胞)第2节人体的呼吸厂呼吸道:
18、鼻、咽、喉、气管、支气管1 .呼吸系统 Tl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鼻腔前部有鼻毛可滤去空气中的灰尘;表面有鼻黏膜分 泌粘液不仅可以湿润空气,还能粘住灰尘、细菌;膜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 暖空气;最后进入肺的空气清洁、温暖、湿润。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A.、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B、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的数量多,约有 7亿个。2 .呼吸运动胸廓是由脊柱、肋骨和胸骨 组成的。肋骨间有肋间肌,胸廓的底部有膈。膈肌是人和哺乳动物体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平时所说的呼吸,是指外界气体和肺泡的气体交换,这一过程是依靠呼吸运动 完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的结构荷载》课件
- 如何招聘人才课件
- 《库存管理案例》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学生笔记本电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卧式干湿多用蒸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知识精研】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沟通与交流的礼仪》课件
- 《财务报表编制教学》课件
- 《copd的评估及治疗》课件
- (高清版)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 市场调研与咨询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创新培训
- 2024年人工智能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9.4常见肿瘤标志物讲解
- 华为企业大学培训体系
- 学生奖励兑换券模板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 运营与管理行业培训资料
- 48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骑手食品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