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意描述”研究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运用_第1页
“语意描述”研究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运用_第2页
“语意描述”研究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运用_第3页
“语意描述”研究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运用_第4页
“语意描述”研究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意描述”研究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李月恩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  济南  250101)摘要:对于VTs分析方法来讲,本研究的实质就是依据统计学的概念与方法将感性的情感认知通过数学统计分析的手段进而达到数学模型化的过程。鉴于此,本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解决"这个产品好在什么地方"的问题。通过引入本数学模型的方式,在产品设计和评价上得出一定程度上的定量评定概念和数学模型,将过去的定性分析升级为定量研究。关键词:VTs 产品设计 数理统计 0  前言每一位设计师和每一位产品的使用者,在审视

2、某一产品时,包含了两种过程和认知模型,一种是公共认知,一种是所谓的个性认知。公共认知就是指对某一事物的群体倾向性,比如我们看到苹果电脑的G4设计时,我们会赞叹该款设计的现代感强与品质卓越,这就是公共认知的一种群体性表现。但对于个性认知,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审美和评价的个体性不同并不是这样简单,其差异性受到每个人的学术背景、成长经历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正是因为人和人之间有着巨大的认识差异,所以这个部分我们极难把握,对于简化成数理模型的定量分析就更存在着困难。正是如此我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研究其公共认知,而对于个性认知的分析与研究可以采用分析产生差异的因素,在这些形成差异的因素中寻找共性

3、和规律性,有了这个基础再拓展到产品的差异性上,这样产品评价的公共认知和个性认知也就比较明晰了。1 1  情感描述与理性分析的关系很显然对于分析方案的基础性描述,我们依然采用了情感描述,并将这些情感描述经过一定的统计与分析再整合到一个数学模型中进而形成设计评价的方法。毕竟这个学科情感因素还是决定着设计成败的主要因素。情感分析与数理分析本质上也是相互依存的,在基于现代产品设计的评价理论中,情感分析依旧是数理分析的基础,毕竟我们还没有走向一个完全的纯理性控制的时代。2  产品的"语意描述"2.1  "语意描述"的定义"语

4、意描述"定义:基于产品评价标准的分析与整合,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物"的设计属性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采用人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的方式表达,在理论时等同于产品设计特性,进而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所依据的标准称之为产品形态设计的"语意描述"。设计在线.中国2.2  "语意描述"形成    我们将通过世界范围内的评奖标准,依据客观、科学、侧重点突出的原则,整合相同的标准,统一语言表达形式进而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达次序。  &#

5、160;    参考"'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铭传大学商品设计系对产品的评价目标体系标准"与IF 、Gmark、 IDEA、 Redot、 CIDF等国内外工业设计大奖的评选标准",并通过对产品设计评价体系各种指标的分析与研究,从产品设计的本质要求出发并且从中找到现有的设计在什么方面是我们现代社会要求的重点,进而整合出符合本研究的设计评价标准,1见表1所示。 表1  评定项目分类列表2 Tabulation on evaluation Program S01产品设计的使用功能性要求

6、S02市场目标人群的重视程度S03品性价比要求S04符合加工难易程度S05彩学要求S06质美学要求S07态美学要求S08计艺术感S09产品形象统一性要求S10设计定位确定性要求S11设计符合企业战略性要求S12产品设计技术成熟度要求S13产品系列化要求S14产品多元化要求S15产品线扩张性要求S16产品线纵向性要求S17新市场目标符合程度要求S18产品设计符合新技术创新性要求S19产品设计降低成本要求S20模具共享要求  S21产品附加提高价值要求S22 绿色设计原则符合性要求S23操作界面人性化要求S24使用情境符合度要求S25使用对象明确性要求S26量产可行性要求S27

7、设计流行趋势跟踪度要求S28模具可行性要求S29材料可行性要求S30销售配合度要求S31安全性要求S32实用性要求S33对使用环境的关怀度S34独创性要求S35价格和价值平衡度要求S36易用性要求S37独特性要求 设计在线.中国S38设计概念优越性要求S39设计处理方式优越度S40设计综合性的完成度 S41高科技满足度要求S42亲和性设计要求S43新技术参与度要求S44新技术、新材料的巧妙性要求S45系统化方式解决问题要求S46引导地区产业的发展性要求S47长久能使用性要求S48绿色生态学要求S49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S50时代性要求S51革命性要求S52民族或区域性特点S53对生活创

8、造性提升要求S54社会价值观的作用S55基础性扩充的贡献S56设计理念的延续性要求S57设计思想拓展性要求S58设计思维扩充性要求S59创意(构想)展开的可行性要求S60 产品开发流程的完备性要求 这个表格清晰的表明,在形成产品设计的评价标准中将各种综合要素纳入其中,包含了在设计策略、设计组织与人力、设计管理、设计企划能力、设计程序等方面的内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本标准的制定缺少了产品设计的创造性方面的衡量尺度约束,而且在评价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没有标准的制定,因而这样很难在操作性上满足一般的样本调查的参与者。应该看出,这些标准只是依靠评判者的设计师实践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

9、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在形成标准的过程中肯定存在一定的以偏概全的嫌疑。3  实施过程3.1 确立目标产品与受试目标由每个评价词作为独立维所构成的认知空间,可用来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但这个空间过于复杂,且很难认知清楚。 因此,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来降低认知空间的维数,简化认知空间的结构。由于产品的意象是由几个因素所解释的,且每个因素都有其所代表的含义。根据各语汇对的因素权重再进行统计学的数据整合分析,尽量减少误差。3.2  数据处理方式对"语意描述"在进入数据整理前,应该配合一定的调查问卷的分析方法,运用专家经验,剔除不规则的数据,问卷调查结果加以整

10、理,在进行确定单元统计结果前,采用类似四舍五入的方法的判定方法,进行数据量层级的判定。然后以评价数据为纵坐标,各单项的独立性统计元为横坐标,划出单项的统计图表。在归纳出较为合理的曲线分布图之后,要对曲线分布图进行误差分析,将由于个体的个性差异的统计数据剔除,在数据中间去算术平均值,并在按照数据集中原理勾勒出,本一类产品在这个评价指标下的所属层级,形成图形。总结出产品在这个层级里面的统计学上的语意描述,为进行最后的产品定级作为基础。在确定每个单项的产品同基层级之后,在将这六十项统计的层级确定再如前面的坐标系中形成直观的评价这线图,为进行量化数据的优化奠定基础。 3.3 量化处理并得出相

11、应的数据3以数值描述的方式寻求感性意向语汇对产品造型参数间的关联关系,并以此指导产品造型的改进。 其方法依据产品的不同而有许多种,研究中采用点描述的方法,以点描绘手法对产品样本进行描绘,并记录每一个描绘点的坐标值,然后分别以每位受测者对每个产品样本的状态描述的平均值为因变量,产品样本的坐标描述变量为从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整理出多元回归方程式,从而达到量化分析的目的。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取得分析数据,得出在这个标准下产品的层级得分。3.4 整合定量分析的数据在确定每个单项的同级层级之后,采用的整合方法是"结合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而完成多元回归

12、分析并归纳出非专业人员所能理解的图表或图形,见表2。表2 基于"语意描述"的形态评价过程 Form evaluation progress on of Semantics Express  有参与评定者填取调查表格,并根据语意描述确定在这个单项评定中的设计所处的等级,并绘制单姓评定表,(分别从60个方面作为评价的横向因素,同时选取60个调查样本作为原始参数的来源,经过无影响的等级评定,得出每一个样本参数的等级,在依靠统计的原理形成算术平均值的图表参数,作为下个单项评定标准的横向坐标,纵坐标依然为五个等级);求取算术平均值(单项内容),注意按照简单多数和数据走向结合

13、确定单项等级;绘制算术平均值图表;取平均值,深入分析数据,按照一定的误差处理原则和规则剔除误差数据;将各单项算术平均值作为单项横坐标,这样就形成了该设计的整体评定层级状态图。4  结论在本研究中将现在的感性工学的概念引入其中,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阶段,这样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在工业设计中基础理论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传统的教学研究方法是将经验作为理论来论述,本文试图从数学分析的角度对工业设计中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总结,并利用一定的实际案例进行实验分析,从而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以期在工业设计研究领域拓展出一个新的平台。参  考  文  献1 李月恩产品

14、设计VTs分析方法的应用CIn: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0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Wuhan2005,10:126-1312 李月恩基于VTs分析方法产品设计的数理分析与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2005:1-493 李玉凤,张宪荣现代色彩调和理论的工程化评价方法J包装工程:Jun.15 2002 Vol.23 No3(Total No111),2002:152-154RESEARCH ON PRODUCT FORM DESIGN -BA

15、SED ON VTS WAYLi Yueen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Enginnering,Jinan,250014Abstract:For the way of VTs, the essence of the research relays on the concept of    making the emotion cognizance via the way of mathematical theory and

16、 at the end which form the model aiming the product's proceeding. Base on such theory, the contents of the paper a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what is the best product. Which could change the way on the feature analysis to quantity analysis, and it could get some models of concept in the design an

17、d evaluation.Key words: VTs product design methodology statistics浅析产品设计形态的“实践美学”要素李月恩(山东建筑大学 济南 250014)摘要:当我们构建在遵循黑格尔美学原则的美的观点时,往往被定义为“形而上”的哲学外延,而对于“情人眼中出西施”的理论思辨我们却又必须借助它作为论据的哲学思想,在考虑美的过程中我们进入了一个悖论的混乱的自我迷失的境地,如何结合现代设计的需求在认识美,成为当代实践美学的关键所在。关键词:美学法则 现代设计 实践0 前言尽管“感性工学”的兴起已使得美学“反映论”重新走向历史的前台,但在这个多元需求盛

18、行的时代里人们对于美的需求却展现出愈加丰富的姿彩。如何处理大批量的工业生产特征条件下的事关美的设计成为我们当代设计师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正是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现代产品设计的理解一窥豹一斑的方式,从小处着眼形成一些心得,对美的实践性有了一定的理解。本研究从美的形成方式的多样性与美的审视需求特征之间的关系入手,逐渐的形成了实践过程中的三个美学原则,即:秩序产生美精致产生美细节产生美虽然在词汇上并不新鲜,但在实践中却又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 审美客观性是实践美学存在的基础针对研究中我们有必要对“实践美学”做个定义,从本文研究的重点看来,就是指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物”所具备的美学要素与客体“人”的审美

19、之间形成的对应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实践意义上的认知,而非建构在抽象的美学哲学基础之上的思辨过程,是实实在在的用来指导人创造物的过程中的美学原则和法式。当然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谈到“人对于美需求是天生的,存在于对生活的探寻天性之中”,同时,“艺术医生的角色是悲惨的,因为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医治艺术的躯体”,这说明存在于艺术中的美是游弋的和非人类自身所能把握的。但恰恰是黑格尔本人却在美学中间承担起了“艺术医生”的角色这是否又是一种悖论,“形而上”的艺术美学观点往往使其自我陷入一种螺旋式的自我循环之中。所以我们认为“情人眼中出西施”的美学观也会使人茫然而不知所终,因而,美应该建立在其客观性之上,

20、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才能进行,这并非是事物的所谓哲学讨论,而是实践要求所致,与此“少谈些主义”“停止争论向前看”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这正是实践与所谓的理论的区别。但是我们知道,很多情况下,多年积累的设计经验是设计师 “内省式”的思想与技巧,只能在一定情况下作为技术手段予以交流和传授,而且还具有独特性和独有性,这便使得我们在进行产品设计研究时受到很大局限。更由于这些经验我们很难将其作为成熟的理论而确定下来,更难对理论形成模型而固定,所以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这一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禁区。1同时面对现代工业设计教育尤其是工业设计中的理工科教育问题,我们还不得调整思路,尽量的完善设计方法的研究,笔者曾讲

21、过:“理工科的学生,他们没有坚实的美术基础,所以在美术基础的讲课中,身教意义不大,而重要的是言传的准确性”,这类的学生习惯于理性思维,而我们有清楚地了解到,设计方法学的理性要求的必然性,因而这要求我们尽快的建立起来较为科学而客观的学科基础理论来,针对设计实践中的美学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2 实践美学与设计针对实践美学而言在美学研究领域逐步走向“旧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的分野,很多人对于实践美学并不赞成,甚至认为这是机械主义在美学方面的体现,试图通过“理”的方式解决“文”的问题,最终将导致美学的庸俗化。例如在邓晓芒、易中天撰写的黄与蓝的交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写道:“许多人已经意识到

22、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是当代中国美学的出路,但对实践的理解却仍然受到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的束缚。它通常被像费尔巴哈那样理解为一种纯粹物质的谋利活动、谋生活动,因而也像费尔巴哈那样被一道鸿沟与人道主义原则隔离开来:人道主义是心,实践是物,心与物不相谋。这是我国当前美学界走向深入的最大障碍。” 4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并不是生活在机械唯物与唯心盛行的世纪,我们生活在数字化即将展开的时代里面,规则原理只要存在量化的可能,也就是存在逻辑的过程,计算机就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算法加以实现,我没有能力反驳大师的观点,但事实却展现了与所谓大师所界定的相反的方面。毕竟我们在从事美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设计,如果美不

23、能够在实践中规则化,那么我们现在所有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学习过程都将是无意义的。3 设计实践中的美3.1 秩序产生美秩序是形成于群体之中的一种韵律,使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认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适应人的社会属性的从众心理需求的自然表现,我们在追求特立独行的过程中,还在寻求群体认同,而导致群体认同的过程必然形成一种个体对于群体的逻辑,表现在美的追求之上就是秩序。IBM服务器的操控面板美存现于秩序之中,宗教在揭示人类本身的行为时,为了让上帝制造的人能够不感到厌倦而生成了万事万物,这个过程中就存在着秩序,因而秩序在这时是规律,而规律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无论我们探讨现代主义的几何化的简洁美还

24、是形成的解构主义的非对称的和谐获释后现代主义的非和谐的形式都无非是寻找规律所在,而这种规律或是存在外在逻辑或是存在内在的必然的逻辑的秩序。3.2 精致产生美精致是现代生活的寻求目标,也是主流品位的要求所在,当我们讨论美学的实践性目标时,并非是脱离了主流研究的概括而将纯粹的美的概念和空洞的美学理论,也并非是讲美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它是指在时间角度上,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不得不去面对的实际,他的标准和实际就是主流思想和主流人群关于美的追求,因而我们认为精致是产生美的一个方面。精致的生活精致的美是人们对洁净生活和优雅生存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关于设计过程中所不得不去面对

25、的问题,不管是对于人性化设计还是现代绿色设计概念下的设计,都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精致的追求.B&O与SAMSUNG合作开发的新型手机 / B&O与SAMSUNG合作开发的2005新型手机3.3 细节产生美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给我们阐述了细节的重要性。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成也细节,败也细节。设计也是如此,2005年12月26日,罗技公司的MX610激光无线鼠标和罗技V400激光无线笔记本鼠标在著名的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中赢得了iF杰出设计奖。最终在全球仅有的4款获奖电脑鼠标中占据了两席。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格瑞诺先生说:“我们对产品设计充满了热情,并在设计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因为我们的产品就是我们品牌最好的形象大使”罗技MX610激光无线鼠标 / 罗技V400激光无线笔记本鼠标罗技V400激光无线笔记本鼠标具有高超的性能和粗犷的外观,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V400采用了运动化设计,加强的框架和双层嵌入式塑胶防护带构成了防震骨架结构,保护鼠标不在旅途中收到损伤。 同样这种情况在另一所国际知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