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孔子孔子(前前551前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教育家,儒家儒家学派的创始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人,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世界十大,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思想家之首。 论语论语属属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20篇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四书”之一,成为之一,成为儒儒家家的重
2、要经典。的重要经典。4 4、学习古人端正的学、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法。2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3 3、掌握、掌握“而而”字的用法。字的用法。1 1、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一)1、而:、而:2、乎、乎: 3、朋:、朋: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然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吗”。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4、知:、知: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5、愠:、愠:恼怒。怨恨。恼怒。怨恨。6、君子:、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孔子说:孔子说:“学
3、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这不也是很愉快的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这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不也是一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不也是一种乐趣吗?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种乐趣吗?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二)(二)1、可以(之)为师矣。可以(之)为师矣。2、矣:、矣:表示陈述语气,可译为表示陈述语气,可译为“了了”。可以凭借(这)成为 孔子说: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体会或
4、发现。这样,就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了。了。” 这是讲学习方法问题。这是讲学习方法问题。1、学:、学:3、而:、而:2、思:、思: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第二个指空想。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第二个指空想。两个两个“而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却”、“可是可是”。 (三)(三)第一个第一个“学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意思;第二个“学学”指认真学习。指认真学习。4、罔:、罔:感到迷惑感到迷惑 。5、殆:、殆: 精神松懈而无所得。精神松懈而无所得。 孔子说: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
5、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精神松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精神松懈而无所得。懈而无所得。”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四)(四)1、知:、知: 一种解释为一种解释为“”的道理。另一种解释的道理。另一种解释为明智,聪明,通为明智,聪明,通“智智”。 孔子说: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是真知啊。” 2、是:、是:代词,这。代词,这。这也是学习态度问题。这也是学习态
6、度问题。 1、 何以:何以: (五)(五)表示并列,可不译。表示并列,可不译。2、而:、而: 子贡问道: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称他孔文子为什么称他“文文”呢呢?”孔子说: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他为耻。因此称他文文的谥号。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好问。 “以何以何”的倒装,凭什么。的倒装,凭什么。3、是以:、是以: “以是以是”的倒装,因此。的倒装,因此。 (六)(六)第一个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第一个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
7、“地地”;第二个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出。第二个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出。3、而:、而:4、厌:、厌:满足。满足。教导。教导。5、诲:、诲:1、默:、默:默默地。默默地。2、识:、识:zh,记忆,记住。记忆,记住。 孔子说: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满足。“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七)(七)1、三:、三:
8、 虚数,不一定实指三个人,这里指几个人。虚数,不一定实指三个人,这里指几个人。2、焉:、焉:兼词,的人。兼词,的人。3、师:、师:值得取法、学习的人。值得取法、学习的人。4、而:、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就”。 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要注意改正。”5、其:、其:其中,他们。其中,他们。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6、善:、善:优点。优点。5、复
9、:、复:再。再。 孔子说: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角,就不再教他了。” 1、愤:、愤: 想弄明白却不能。想弄明白却不能。2、启:、启: 开导,启发。开导,启发。3、悱:、悱:想说却不能。想说却不能。4、隅:、隅:方角,角落。方角,角落。这里讲的是教的方法。这里讲的是教的方法。 表示顺接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
10、“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类: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默而识之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温故知新诲人不倦诲人不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择善而
11、从不亦乐乎不亦乐乎家庭家庭作业作业翻译前四则翻译前四则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 :1学而时习之 2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练习练习之,指学到的东西。之,指学到的东西。 之,代孔子的训言,第二个之代事物。之,代孔子的训言,第二个之代事物。 之,代词,它。之,代词,它。 之,代词,代孔文子。之,代词,代孔文子。 之,代词,代他的优点。之,代词,代他的优点。 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论语( ) 愠( ) 罔( ) 殆( ) 默而识之( ) 哉( ) 不亦说乎( ) 诲( ) lnynwngdizhziyuhu2解释句中加线的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温故而知新。 故: 学而不思则罔。 罔: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厌: 同同“悦悦”,愉,愉快快 。旧知识旧知识 。迷惑而无所得迷惑而无所得 。因此因此 。满足。满足。3判断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A顺接连词 B转折连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玉米代销合同范本
- 入股有效合同范本
- 农村收购厂房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美发
- 农业农具租赁合同范本
- 劳务承揽框架合同范本
- app推广服务合同范本
- 二手车库转让合同范本3篇
- 办公电器销售合同范本
- 动画演示合同范本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6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
- 虚拟制片技术在VRAR应用中的角色建模与渲染-洞察分析
- 2024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学教育中的学习风格与个性化教学
- GB/T 45167-2024熔模铸钢件、镍合金铸件和钴合金铸件表面质量目视检测方法
- 2023年东北公司加油站账务人员考试题库
- 2024年四川绵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鸦片战争改》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数字压力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SPIN顾问式销售》课件
-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