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冷固型油墨胶印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Graphic technology - Colour and transparency of ink sets for fourcolour-printing - Part 1: Sheet-fed and heat-set web offset lithographic printing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 1995 0928发布,200001 01实施CY/T31-95eqv ISO 2846-1:1997、/ 、一刖百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2846 1印刷技术一一四色印刷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一一第1
2、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的最新版本,使本标准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意义,本标准是我国油墨行业 与印刷行业统一胶印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的依据之一。本标准确定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四色胶印油墨的色度、透明度、墨层厚度范围和完整的测 试方法。本标准中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数据、参数、图表、实例以及标准文本中所提及的“本标准”等都是ISO 2846标准中第1部分的内容,在使用时不要与ISO 2846标准的其它部分混淆。为方便使用,本标准将ISO 2834印刷技术一一胶印和凸印油墨印样制备中的有关部分编入 附录B,将ISO 13655印刷技术一一印刷图象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中的有关部分编入附录C,附录B和附录C
3、都做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X附录E、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原、王德信、林立、张红。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各国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国)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体。国际标准的制定通常是由iso技术委员会来执行的。每一个对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主题感兴趣的成员国都 有权向委员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与 ISO有协作关系的各国际组织,无论是政府的还是非政府的,都 可参与此项工作。ISO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在所有电工技术标准化的问题上都进行紧密的
4、 协作。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要经过各成员国投票表决。一个国际标准的发布至少要得到75%成员国的同意。ISO 2846国际标准是由ISO/TC 130印刷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它是在ISO 2846: 1975和ISO 2845: 1975基础上修订而成的。ISO 2846在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题目下有以下部分: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第2部分:报纸印刷。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色胶印用系列原色油墨打样和正式印刷用)在指定的条件和承印物上印刷所得 到的颜色,并指定了测试方法以确保颜色的一致性。本标准适用于
5、单张纸、卷筒纸热固型、光固型胶印油墨。本标准不适用于荧光油墨,并且未对颜料进行规定。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EBZ T 1540 1989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法 Cobb法)GB/T 451 . 2-19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GBZ T 463 -1989纸和纸板灰分的测定GBZT 1545 . 2-1989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 pH值的测定法GB/T 2679 . 9-1993纸和纸板粗糙度测定法 印刷表面法)GUT 8941 . 3-198
6、8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测定法75°角测定法)GBZT 11500 -1989摄影透射密度测量的几何条件CIE出版物用 15. 2 1986色度学3定义3.1 标准油墨 standard ink用于四色印刷的油墨,在本标准墨层厚度范围内,在参照承印物上印刷时,此油墨遵循本标准 的色度和透明度特性。3. 2 标准四色油墨 standard ink set由黄、品红、青和黑油墨组成的完整的标准油墨组。3. 3 原色 primary colours由黄、品红、青油墨制备的单个印刷品的颜色,若这些印刷品是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制备的,并 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色度特性,它们就是标准原色。3. 4 二次色se
7、condary colours由三种原色墨中的任意两种油墨依次叠印所得到的颜色。3. 5 透明度 transparency不考虑散射光,油墨墨层透过和吸收光线的能力。通常用测量散射光来表示。3. 6 透明度测量值 transparency measurement values墨层厚度和原色墨叠印在黑底上的色差之间回归直线斜率的倒数。4测试方法4.1 原理将被测油墨按照规定的墨层厚度印到参照承印物见附录A)上。测量其颜色,若发现一个或多个印样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数值和公差,且油墨也符合透明度标准,则该油墨符合本标准。按规定的墨层厚度用三原色的每一种原色墨分别印在黑色底衬上评价油墨透明度。对于每个印样
8、,要测定叠印前后的 CIELAB色差。然后计算出每个原色墨的墨层厚度和色差之间的线性回归系数 回归直线的斜率)。老此系数的倒数是负数或大于本标准规定的数值,则油墨符合本标准。详见附录F的说明和实例)。4. 2测试印样的制备4.2 . 1色度值测试印样的制备依照下列规定的条件,每种油墨都制备多个测试印样,一种油墨各个印样的墨层厚度均不相 同。用附录A规定的参照承印物制备印样,墨层厚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此种油墨墨层厚度数据范围 内见5. 3)。使用印刷适性仪制作印样。从印版到承印物直接印刷 环境温度应为24士 1) Co 在(1±0.1) m/ s速度和225士 25) NIX cm的印刷
9、线压力下制作印样。 印版应是一个弹性体或覆盖橡皮市的辐子,肖氏硬度 A为8085。 对于挥发性热固型)油墨,匀墨和着墨时间都不应大于20so不包括称重时间。见4.2 . 4)。 每印一次,输墨单元和印版都要清洗和再上墨。注:清洗印版的溶剂会渗透到材料中,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保证溶剂完全挥发。可两块印版交替使 用。 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质量由测量印刷前后印版的质量差确定,单位为g/m2克/平方M),墨层厚度单位 心m喊M ,通过该油墨的密度和印刷面积计算。 光固型油墨应使用单独的匀墨辐和特殊材质制成的印版。注:详见附录Bo4. 2. 2用于评价透明度印样的制备应使用将被测油墨印到一个黑色底衬上的方法
10、得到用于评价透明度的印样。除了应使用白色承12 / 38印物制作的情况外,按照附录 C进行测量本标准4. 3所述),黑色底衬的亮度 L*应小于6。黑色底衬可以是预制的,或在具有相同遮盖力的涂料纸上印上一层或多层黑墨。所选的黑墨应 具有最小的光泽度,并且经被测油墨叠印后,其光泽度不发生较大变化。黑色底衬叠印彩色墨前,印样要有充分的时间干燥。由于需要确定黑色底衬在彩色墨叠印前后 的CIELAB值,叠印彩墨前要先对黑色底衬进行测量。然后,按照附录B,将被测油墨印到准备好的黑色底衬上,每个印样的墨层厚度都不一样,墨 层厚度应在5. 3规定的0. 7am-1. 3am范围内。1. 2.3 测试印样的干燥
11、所有印样在进行颜色测量前都应充分干燥。氧化干燥型油墨需要放置24小时,光固型油墨干燥必须有一个适当的辐射源,热固型油墨干燥应有适当设备,以使印样能尽快测量。4. 2. 4热固型油墨的附加说明如果因热固型油墨中的矿物油挥发而导致传墨故障,需在传墨前加入适量溶剂油如亚麻仁油)。加入量应尽量少,不能超过 5%。要注明加入量体积比),以便在用本标准评价油墨前,修 正墨层厚度。5. 3颜色测量方法除了应使用至少由三张未印刷承印物组成的白色底衬的情况,应按附录C的方法测量印样。按附录C对印样进行光谱法测量时,应使用 0。/45。或45。/0。几何条件测试仪,并应用CIE标准照明体D50和CIE1931&l
12、t;2° )标准色度观测视场进行三刺激值计算。应用 CIELAB计算与参 考值的颜色偏差,有关 CIELAB色空间详见CIE出版物15. 2 1986。5颜色、透明度和墨层厚度范围符合本标准的油墨,在5. 3规定的墨层厚度范围内,其颜色应符合5. 1中所规定的数据,其透明度应符合5. 2的规定。6. 1 色度值规定以两种形式表示色度,按附录 C的步骤计算,这两种形式视为等效。为了符合颜色规范, 应按第4章中规定的方法,使印样墨层厚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油墨的颜色应在表1中L*、a*、b*数据限定的色差范围内。表1色度值<0° /45°几何条件,D50照明体,20
13、视场)油墨颜色三刺激值CIELAB值 2)误差XYZ*L*a*b*A EabL*1>*A a*A b黄73.2178.497.40 91.00 -5.()8 94.974.0一一一品红36.1118.4016.42 ,49.9876.02 -31015.0一一一青16.1224.9152.3356.99-39.1645.993.0一一一黑2.472.522.14 -8.010.80-0.56一18.0±1.5±3.01)黑墨的L*没对称误差,只有上限。2)色度值保留两位小数。注1附录D给出了符合本标准油墨的典型光谱数据,以及8。/d或d/8。包括镜向)几何条件下的光谱
14、参考数据。2 附录E给出了在两个几何条件下由 CIE 1931<2° )标准色度观测视场和 CIE照明体D65 得到的三刺激值的参考数据,也给出了8。/ d或d/8。包括镜向)几何条件和照明体 D50下的三刺激值。5. 2透明度为了符合透明度规范,在按第 4章给出的方法和原理测量油墨的透明度时,其值应大于表2所3的数据。表2透明度要求油墨颜色透明度 <测量值T)品红0.12黄0.08青0.20注1 高透明度油墨一般为青墨)回归直线的斜率可能是0或负值。这种情况下,可视其透明度值接近无穷大,因此符合本标准。2 符合本标准的油墨,同色度参数一样,参考附录中不提供用8。/d或d
15、/8。包括镜向)几何条件测得的油墨透明度数据。其主要原因见附录F,在此种几何条件下测得的结果对表面光泽度及其变化十分灵敏。无论如何,这种方法对评价具有相近光泽度的油墨性能是有效 的,附录F进行了简要描述。3 .3 墨层厚度表3给出了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不同干燥类型油墨的墨层厚度范围。表3墨层厚度范围以m油墨类型青品红黄黑氧化干燥/渗透型0. 7 1. 10. 7 1. 10. 7 1. 10. 9 1. 3光固化0. 7 1. 30. 7 1. 30. 7-1.30. 91. 3卷筒纸热固型0. 7 1. 30. 71. 30. 71. 30. 91. 3附录A标准的附录)参照承印物本标准采用无光
16、学增亮剂的无机械木浆有光涂料纸,该承印物应具备如下特征:A1 色度值三刺激值CIELAB 值X= 85.32L* = 95.46 ±2. 0Y= 88.71a =-0.40 ±1. 0Z= 67.96b*=4.71 ±1. 5方法:按4.3的规定0° /45° , D50, 2° ,白色底衬)A2吸水性技术要求:10秒钟后增加2g/m25g/m2方法:按 GBZ T 1540。A3光泽度技术要求:方法:70% 80%A4质量技术要求:<150士 3) g/m2方法:按 GB/T 451 . 2A5灰分技术要求:20% 30%方法
17、:按 GB/ T 463A6 pH 值技术要求:810方法:按 GUT 1545. 2.按 GB/T 8941. 3技术要求:0. 9am1. 1心m在1N/mm狂力下方法:按 GB/T 2679. 9附录B标准的附录)油墨印样制备B1原理用印刷适性仪和吸墨管,将定量的油墨均匀地印刷到一定面积的参照承印物上。墨量用g/m2表示,或根据油墨的密度,以墨层厚度 m 表示。B2器械B2 .1印 刷 设 备印刷适性仪,其匀墨器能在恒定的速度和压力下向印版均匀供墨并将油墨均匀转印到承印物上oB2.2印版印版应具有抛光金属的非渗透表面,或用肖氏硬度80到85之间的合成橡胶或橡皮布覆盖。B2.3吸墨管精确到
18、0.01cm3OB24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B3材料B3.1印刷油墨:被测油墨B3.2承 印 物 见 附 录 A>B4步骤B41印 版 着 墨用吸墨管将一定量的油墨均匀地分布到匀墨器上,调定油墨在匀墨器上的匀墨时间和印版的着墨时间,以保证油墨均匀分布。通常每次匀墨和着墨时间为30s,挥发性热固型)油墨,每次匀墨和 着 墨 时 间 不 应 超 过 20s< 见 B4 .5)。B4.2油墨层厚度通过测量印版印刷前后的质量差确定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量。油墨量C用g/m2表示,计算公式如下:C=(m-m2>/A.一一一2式中:C 油 墨 重 <g/m);m印 刷前已着墨的印 版
19、 质 量<g);m印 刷 后 印 版 的 质 量 <g );2A印 刷 面 积 <m )。按下面公式,用油墨密度,可将油墨量换算为以am为单位的墨层厚度:式 中: d 墨 层 厚 度 vm);2c 油 墨 重 <g/m);P油墨密度。应保留两位小数。B4. 3测试印样的干燥测试前,印样应充分干燥,应使用适当的干燥设备。B5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印刷设备;制造商和型号,印版的材料和类型,印刷面积,承印物4中类、供应商、数量);油墨s称、供应商、密度);油墨墨量g/m2或墨层厚度 心切 ;未规定的会改变印刷结果的其它内容。附录C标准的附录)印刷图象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C1
20、定义和缩写C1. 1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缩写C1. 2 CIE 照明体 CIE illuminants由CIE以相关的光谱能量分布定义的照明体A、D5。D65和其它照明体QC1. 3 照明体 illuminants以影响物体颜色波长范围定义的、以相应的光谱能量分布的辐射源。C1. 4 测量照明体 measurement illuminants试样表面入射光的光通量特征OC1. 5 辐亮度系数 radiance factor在特定的照明和观测条件下,物体的辐亮度与完全漫反射面或完全漫透射面的辐亮度之比。C1. 6 反射系数 reflectance factor从印样上测量出的反射光通量与在同样
21、位置上从完全漫反射体上测出的反射光通量之比。C1. 7 试样底衬 sample backing放置被测试样的平面C1. 8 透射系数trnsmittancefactor透过被测样品遮盖的测量小孔的光通量与小孔上没有样品遮盖时的光通量之比。C1. 9 带宽 bandwidt在半能量点上光谱函数特性曲线的宽度。注:C1光谱测量仪器采用三角函数特性曲线。C2光谱测量要求C2.1仪器校准测量仪器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标准校准。注:C2由于仪器的个性,不同种仪器测量数据会有所不同。C12提供了不同仪器间达到一致的方法。C2.2测量照明体的波长范围和测量值的间隔以10nm为间隔,从340nm到780nm量数据
22、,400m唯U 700nm的数据必须测量,且间隔不得超 过20nB光谱数据以10nm间隔的计算数据为依据,其光谱特性函数是以10nm为带宽的三角形。注:C3不同的仪器由于其间隔或特性函数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个误差可以通过对给定的间隔选择带通形态并根据已选择的带通形态和间隔应用适当的计算减小C2.3反射系数测量C2.3.1试样底衬材料该材料不随光谱变化而变化,漫反射,并具有国际标准反射密度1. 50+0. 20o测量时,底衬放在试样下面或后面,用来消除由被测样品的背面引起的测量值的变化。C2. 3. 2测量几何条件测量几何条件为45° /0°或0° /45
23、76;。C2. 3.3 测量记录相对于所有波长范围内具有100%反射系数的理想漫反射体,测量的反射系数应乘以100,并精确到0. 01 %或等值的小数。C2. 4透射系数测量C2. 4.1 测量几何条件测量几何条件为法线方向/漫射0° / d或漫射/法线方向d/0° ),并符合GBZT 11500中 所规定的几何条件或CIE 15 . 2中所规定的几何条件。应记录测量几何条件和所用的积分球或乳白散射玻璃OC2. 4. 2 测量记录相对于所有波长范围内具有 100%透射率的理想透射体,测量的透射系数应乘以100,并精确到0.01 %或等值的小数。C3色度计算要求,C3. 1三
24、刺激值的计算计算三刺激值应根据 CIE D50照明体和CIE出版物15. 2中的CIE 1931标准色度观测视场通 常指的是2。视场标准观测条件),以 10nm或20nm为间隔。在CIE D50照明体和2。视场标准观测 条件下,光谱反射和透射数据由间隔为10nm的表C1和间隔为20nm的表C2中给出。推荐使用10nm间隔,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注:C4为与印刷图像精细度的尺寸更匹配,最好选择2。视场标准观测条件,而不选 10。视场标准观测条件。如果以大于340nm的波长作为起始波长测量光谱数据,那么,应将表C1和表C2中所有小于起始测量波长的波长的加权因数数据求和并加到起始波长的测量数据中。如果
25、结束测量的光谱波长小 于780nm那么,应将表C1和表C2中所有大于结束测量波长的波长的加权因数数据求和,并加到 结束波长的测量数据中。计算的一般形式为:透射反射X=式中:R<入)波长为 人的反射系数;T<人)波长为 人的透射系数;Wx<X )波长为 人的三刺激值X的加权因数;Wy<X )波长为 人的三刺激值Y的加权因数;Wz<人 >波长为人的三刺激值Z的加权因数如果测量间隔小于10nmi可用注C10中的方法扩展数据的带通。注:C5表C1和表C2中给定的加权因数基于 C2. 2节中所描述的三角形带通特性。Xn= 96. 422, Yn= 100. 00, Z
26、n=82. 521 的值,用于色度计算。注:C6在表C1和表C2中X、Y、Z的汇总在核对数据时使用表C1在以10nm为间隔,D50照明体和2。视场观测条件下,计算三刺激值有物加权因数<9波长WxQ >Wy。>Wz(X >波长Wx(X >Wy(X >Wz(X >3400.0000.0000.0005707.1328.9020.0203500.0000.0000.0005808.5408.1120.0153600.0000.0000.0015909.2556.8290.0103700.0010.0000.0056009.85355.8380.0073800
27、.0030.0000.0136109.4694.7530.0043900.0120.0000.0576208.0093.5730.0024000.0600.0020.2856305.9262.4430.0014100.2340.0061.1136404.1711.6290.0004200.7750.0233.7236502.6090.9840.0004301.6100.0667.8626604.5410.5700.0004402.4530.16212.3096700.8550.3130.0004502.7770.31314.6476800.4340.1580.0004602.5000.5141
28、4.3466900.1940.0700.0004701.7170.79811.2997000.0970.0350.0004800.8611.2397.3097100.0500.0180.0004900.2831.8394.1287200.0220.0080.0005000.0402.9482.4667300.0120.0040.0005100.0884.6321.4477400.0060.0020.0005200.5936.5870.7367500.0020.0010.0005301.5908.3080.4017600.0010.0000.0005402.7999.1970.1967700.0
29、010.0000.0005504.2079.6500.0857800.0000.0000.0005605.6579.4710.037总和96.42199.99782.524表2在以20nm为间隔,D50照明体和2。视场观测条件下,计算三刺激值用的加权因数<WWx(X >Wy(X >Wz(X >波长Wx(X >Wy(X >Wz。>波长3400.0000.0000.00058016.90416.0600.026360-0.0010.000-0.00360019.53711.6460.014380-0.0070.000-0.03462015.9177.132
30、0.0034000.1000.0010.4596408.3423.2450.0004201.6510.0047.9146603.1121.1430.0004404.7870.32524.1536800.8570.3100.0004604.8971.01828.1257000.1780.0640.0004801.8152.41315.0277200.0440.0160.0005000.0446.0374.8877400.0110.0040.0005201.26313.1411.5077600.0020.0010.0005405.60818.4420.3757800.0010.0000.00056
31、011.36118.9600.069总计96.423100.00282.522表3在以10nm为一间隔,D65照明体和2。视场观测条件下,计算三刺激值用的加权因数<9波长WxQ >Wy(X >Wz(X >波长Wx(X >Wy(X >Wz(X >3400. 0000. 0000. 0005706. 9888. 7220. 0193500. 0000. 0000. 0005808. 2147. 8020. 0143600. 0000. 0000. 0015908. 7306. 4420. 0103700. 0020. 0000. 0106009. 0155
32、. 3510. 0073800. 0060. 0000. 0266108. 4924. 2630. 0033900. 0220. 0010. 1046207. 0503. 1450. 0014000. 1010. 0030. 4776305. 1242. 1130. 0004100. 3760. 1011. 7886403. 5161. 3730. 0004201. 2000. 0355. 7656502. 1670. 8180. 0004302. 3960. 09811. 6986601. 2520. 4630. 0004403. 4180. 22617. 1506700. 6780. 24
33、80. 0004503. 6990. 41719. 5066800. 3410. 1240. 0004603. 2270. 66418. 5206900. 1530. 0550. 0004702. 1490. 99814. 1377000. 0760. 0270. 0004801. 0421. 5018. 8507100. 0400. 0140. 0004900. 3332. 1644. 8567200. 0180. 0060. 0005000. 0453. 3522. 8027300. 0090. 0030. 0005100. 0985. 1291. 6027400. 0050. 0020.
34、 0005200. 6377. 0760. 7917500. 0020. 0010. 0005301. 6678. 7080. 4207600. 0010. 0000. 0005402. 8849. 4740. 2027700. 0000. 0000. 0005504. 2509. 7520. 0867800. 0000. 0000. 0005605. 6269. 4190. 037总和95. 04999. 999108. 882表C4在以20nm为间隔,D65照明体和2。视场观测条件下,计算三刺激值用的加权因数<W波长WxQ >Wy(X >Wz(X >波长Wx(X &
35、gt;Wy(X >Wz(X >3400. 0000.0000.00058016.25615.4550.025360-0.0010.000-0.00560017.93310.6990.013380-0.0080.000-0.03962014.0206.2770.0034000.1790.0020.8296407.0572.7430.0004202.5420.07112.2036602.5270.9270.0004406.6700.45333.6376800.6700.2420.0004606.3331.31636.3347000.1400.0500.0004802.2132.9331
36、8.2787200.0350.0130.0005000.0526.8665.5437400.0080.0030.0005201.34814.1061.6117600.0020.0010.0005405.76718.9810.3827800.0000.0000.00040 / 3856011.30118.8630.068总计95.044100.001108.882C7虽然提供了 20nm间隔的加权因数,但提倡用10nm间隔的数据以提高结果的难确度。C8表C3和表C4中的加权因数用于在CIE D65照明体和CIE 1931标准色度观测者通常指的标准观测条件)条件下计算三刺激值当:C9 D65在 C
37、IE D65Xn=95.047C10 表C3.2CIELABX/Xn >昭八、昭八、C3明体和 2。 视场观测条件的光谱加机因数明体和2。标准视场观测条件下计算三刺激值的加权因数Yn= 100. 000Zn= 108. 883用于色度计算。Z/ Zn>0. 008856,X/Xn<0, 008856,Y/Yn<O. 008856,和 C4 中 X、度参数 <116f(Y500f(X200f(Y008856008856YnCIELAB L*a*b*CIEYn15116-f<Yf<Zf<XYnZn<X/Xf<Y /<Y/ Ynf(Z
38、 /Zn) = <Z/ Zn)f<X/Xn) = 7, 7867<X/Xn) +16/116f(Y/Yn) = 7.7867<Y/Yn) + 16/116Z/Zn<0. 008856,f<Z/Zn) = 7, 7867<Z/Zn) + 16/116式中:Xu = 96.442Y=100. 000Zn = 82.521 ,注C6描述了上述条件。Cab = <a2 + b 2)hab=tan -1 <b /a )如果:a >0,*b >0则:0° <h ab< 90°a <0, b > 0
39、90°<h ab<180°a<0, b*<0180° & h db< 270°a>0, b <0270° <h ab<360°CIE LAB色差见CIE出版物15. 2)A L =L 1 L 2Aa =a 1 a 2 b* = b*i-b*2 Cab = Cab1 - C ab2A hab= habl hab2对于从试样1和试样2的L*、a和b*得到的A E*ab:AE*ab = <AL*) 2+<Aa*) 2 + <A b*>2CIE目前定义了一个
40、公制的色差A Hab:A Hab = < A Eab) 2 <A L ) < A C ab)C3. 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应附有如下内容:a>测量和计算符合本附录的证明。b)数据处理者。c)数据处理日期。d)交换数据的目的和内容的说明。e)所使用的仪器,不局限于仪器的商标和型号。f)测量照明体照明体和滤色片)的应用条件。g)使用的波长间隔。注:C11窄带通仪器带宽的扩宽方法当取样间隔不符合所要求的10nm或20nm时,数据必须进行修正或重新取样,以提供在所要求 的间隔下得到的估计或假设)数据。只有当取样间隔小于10nm或20nm并且带宽与采样间隔一致时才这样做。将基于符
41、合要求的新的)采样间隔和带宽采集的当前数据依次用三角特性加权函数处理,以建 立所需要的数据,即将间隔上的数据加和,并且用加权求和方法规范,每个新的数据点都要反复进 行该过程。加权函数如下:W(X xn) =( A 入-| 人 yn-入 xn|>/ A 人式中:W< xn)波长Xn的加权函数入Yn被计算数据的波长入Xn有效数据的波长A人所要求的带宽此函数在给定的间隔上定义为|人Yn-入Xn| < A人。如果量程内终点处数据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应假定这些数据与量程中最后的有效数据一致, 并用最后的有效数据作为终点值。例如:假定以3nm为一间隔采集的有效数据要换算成符合要求的以10
42、nm为一间隔的数据,那么,420nm附近的有效数据在 403nm 406nm 409nm 436nm波长处,420nm处的数值计算如下:1 .因为带宽<A人 >为10nrn则仅用410nm- 430nm之间的数据计算就可以,即:412nm.415nm 418nm 421nm 424nm. 427nm 430nmt2 .力口权函数应是 412<0. 2) , 415<0. 5) , 418<0. 8) , 421<0. 9) , 424<0. 6), 427<0. 3) , 430<0),总计 3. 3。3 .每一个波长Xu的光谱数据乘以它的
43、加权因数,乘积加合,得数加合,然后除以加权因数之合<本例为3.3)。这就是以10nm为带通的420nm对应的数据。4.在以10nm为一间隔的340nm780nm范围内重复该过程。用这种方法也可以修改用其它间隔得到的有效数据,以提供用于色度计算的以10nm或20nm为一间隔的加权函数。注:C12增进仪器间测量的一致性光谱测量与三个方面的测量标度尺有关,即:光度标度尺、波长标度尺和几何标度尺。如果两 种仪器在三方面的性能都相同,就可以保证这两种仪器在测量时不会有明显的系统误差。本注释将 对每种测量标度尺进行说明,并简述一些方法,以减少不同仪器在某一方面产生的差异。光度标由三个参数限定:起始点
44、、终点 茜量程点)和线性。可用电学方法或通过标准“黑”设 置标的终点。这样就确定了零辐射亮度因数点。仪器间零点的设置通常不一样,这个差值即附加位 偏移,用3 0表示。标的起始点用近似于理想的漫反射体进行设置,因为是一个近似值,所以仪器之间的标称设置 会有差别。这个误差可归因于在不同的标准化实验室或在光度标传递过程中随机误差的传递。这是 一个与反射率因数成比例的倍率误差,用 B1表示,光度标是制造商预设的,以使材料反射率的变化 是线性。某些非线性仪器,由制造商提供校正程序。非线性确切的实质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对本注释来 说,二阶非线性包括了假定有意义的所有部分。这个误差与R起点-RR - R成比例
45、,这个比例因数用0 2表示。测量波长的标度尺也由三个参数限定:标度尺的线性、标度尺的非线性和带宽。线性误差是实 际波长与仪器波长设置的线性位置差。这里对于量度的准确度给出了一个较低的限制。此误差与波 长的反射率因数的一阶导数R/人成比例,这个比例因数用 B2表示。非线性波长测量值误差很复杂,是多种原因产生的。这个误差与 R/入)和因数 W1成比例,这个比例因数由0 4表示,因数 W1定义如下:W=<入一入起)/人终一人起), 1 -(人一人起)/人终一人起)通过检测器测量被测物反射光,带宽可以控制波长标度尺窗的大小,带宽误差与反射率因数与波长的二阶导数成比例< 2R/ 2人),这个
46、比例因数用 0 5表示。几何测量标度尺也由三个参数限定:照明角和观测角的重心、照明体的立体角和观测光线立体 角以及照明区域与观测区域之比。这些是重要的参数,也是最难估价和模拟解读的,因此忽略该误 差。两个相关仪器的最终方程如下:Ri< 人)=00+Bi,R 2V 人)+02 R 起 < 人)R <入)1, R 2V人)+036 R< 人)/ d+"W6R< 入)/6 入+6 R< 入)/66 入 2该方程适合对几个中性标样和彩色标样的测量,在第一个仪器读数的基础上,运算第二个仪器 读数的多重线性回归。建议至少使用三个中性标样,即:亮、灰和暗灰。如果
47、将白色和黑色也包括 进来则更好。然后,再至少使用 6种颜色,即一套适合印刷工艺的颜色:青、品、黄、红、绿和 蓝。更好的方案是对六种颜色中的每一个颜色采取两种彩度标准<在亮度方面有相应的变化),至少要有16个反射点,3个中性色和6种颜色会产生全部144个数据点,如果能达到697个数据点最 好。附录D提示的附录)光谱数据计算不同观测视场或照明体条件下的三刺激值,可借助光谱数据。没有把这些数据定为标准, 是因为一旦定为标准,则会限制油墨的制造和油墨性能的发展。然而,下列数据在综合分析欧洲、 日本、美国的油墨时可把这些数据当做标准的。由于大多数油墨通常是建立在相同颜料基础上的, 因此差别很小。必
48、须强调,这个附录是本标准提示的附录,不是标准的正式部分,不能因为标准化 的目的,假定油墨与这个数据非常接近。必须记住,这些数据是从垫有白色底衬的基准承印物上印 刷的印样上得到的。下面两个数据表,表 D1用于0° /45°几何条件;表D2用于80 /d包括镜像)。这些数据曾用于11算与本标准 5. 1提供的数据等效的使用8。/ d和0。/45。两种几何条件 和D65照明体的三刺激值。附录 E给出了这些三刺激值。注:在本标准中,0° /45°或45° /0°几何条件彼此等效。同理,8° / d或d/8°几何条 件也被视
49、为等效。这样,当本附录表中只指明其中的一种几何条件时,可以认为另一种几何条件也 可以接受。当然,各种几何条件下测得的数据不同,镜像与非镜像条件下获得的数据也不同。表D1符合本标准的油墨的常用光谱反射数据,0° /450条件反射系数波长nm青品红黄黑承印物1)3800.0940.2450.1130.01970.7203900.2000.2190.0870.02020.7414000.3120.2060.0670.02080.7594100.4090.2080.0530.02290.7734200.4520.2140.0440.02470.7874300.5220.2280.0410.0
50、2510.7994400.6060.2420.0410.02550.8084500.6640.2370.0450.02590.8194600.6900.2130.0560.02610.828S4700.6990.1810.0600.02630.8344800.6950.1480.0820.02650.8404900.6790.1190.1680.02680.8475000.6470.0920.3480.02690.8695100.5970.0680.5840.02690.8715200.5250.0470.7410.02650.8805300.4360.0380.8030.02570.8835400.34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普通型粉煤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开学调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整流器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中档商务酒店连锁业融资发展可行性及投资前景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x光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供需现状及投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3A游戏行业深度研究-TakeTwo-曾取凌云志-再见拉满弓
- 新疆石河子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商品预售房备案合同协议
-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留学英语(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煤矿的防治水保障体系健全
- 万能角度尺的使用方法
- GB/T 33362-2016金属材料硬度值的换算
- GB/T 1995-1998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 GB 20826-2021潜水员高压水射流作业安全规程
- 南美白对虾养殖课件
- 湘潭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2014-2021年湘潭市中考数学近八年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 MPC教育资料和专业词汇解析
- (完整版)保温工艺课件
- 抖音认证公函(企业认证申请公函)
- 用人单位常见用工风险防范与应对培训讲义(PPT42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