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丧葬风俗(一)_第1页
屈原丧葬风俗(一)_第2页
屈原丧葬风俗(一)_第3页
屈原丧葬风俗(一)_第4页
屈原丧葬风俗(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父母崩驾孝子悲,哀泪纵横刚直挥。泣颂亡者功和泪,孝子贤孙皆下跪。高香冥钱魂幡飞,诉求孝道传万辈。屈乡沿习丧葬事,红棺黄土永相随。你知道屈原故里的丧葬文化习俗吗?屈原风俗丧葬风俗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屈原八怪”现象中说到屈原故里的丧葬风俗是什么吗? 丧葬均用红棺材。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红棺材红棺材红棺黄土永相随 1、阅读:秭归县志方言习俗这样记载: “亡者遗容整理后,将遗体放于棺材盖上,停在堂屋一侧(男左女右)。接着把遗体放入红漆棺材。传说秭归人辞世后睡红漆棺材的习俗与楚三闾大夫屈原有关。” 2、你知道红棺葬屈原的传说故事吗?(一人讲,众生听)二、合作探讨二、合作探讨(一)听讲传说故事阅读“

2、红漆棺材”的传说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神鱼负尸返回故里,乡民们聚集在屈原沱(原秭归县归州镇城东5里的江边,屈原故宅处,也是神鱼负尸上岸的地方),商量用什么棺木来装殓lin屈原的遗体。一位老者说:“国王死了,用的红漆棺材,说能升天。我们的屈原大夫是忧国忧民的忠臣,应该和国王一样用红漆棺材装殓,让屈原大夫升天,保佑我们五谷丰收,岁岁平安!”大家都表示赞同。那时,归乡(今秭归县)已沦为秦国的占领区。秦王得知归乡百姓用红漆棺材盛殓屈原,说这还了得,派人去归乡查问。秦使发现红漆棺材,怒不可遏地说:“只有天子才能享此殊荣,屈原不过是个臣子,岂能睡红漆棺材!”归乡百姓急中生智,连夜赶漆了一百多副红漆棺材,把

3、秦使引去一一看过,理直气壮地说,归乡民风淳朴,崇赤尚巫,老人去世后都睡红漆棺材,屈原大夫难道不能享此乡俗吗?秦使无言以对。从此归乡老人临死。从此归乡老人临死前,都要嘱咐儿女用红棺安葬,好让他们也到天上去看前,都要嘱咐儿女用红棺安葬,好让他们也到天上去看望屈原。这样一代传一代,就留下了人死后都用红棺安望屈原。这样一代传一代,就留下了人死后都用红棺安葬的习俗。葬的习俗。(二)屈乡丧葬的习俗 “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人情”。这是屈原故里丧葬时俗话。千百年来,屈原故里丧葬习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丧葬文化。那么这里丧葬习俗究竟是怎样的呢? 送终报庙 1、送终。 到

4、父母病危,子女们进入了行孝的关键、紧张的阶段,除了竭尽全力,精心伺候外,孝子及直系亲属要协商料理后事。病危之人在即将西去之时,要知道给亲属尽量留下遗言,那遗言一旦出口,后人就应当象圣旨一样遵照执行。连遗言也不听从的后人,就会被乡邻视为不忠不孝。其次则是要有人在床前为亡者“送终”。有有人送终,是亡人的造化,证明他有后人,人送终,是亡人的造化,证明他有后人,有亲属,有知己。有亲属,有知己。否则就是无儿无女的“孤老”,或者是儿女不尽孝道。当然,也有亲人赶不拢场的,则另当别论。没有赶上送终的亲人便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可是,不是亲属的人赶上了送终,心里就很不舒服,甚至认为自己要开始背时了,做事会遇到许多困

5、难。 2014.3.14.2、报庙 病人咽气后,立刻取下门板给亡人展取下门板给亡人展铺,孝子们一边哭一边点油灯、放鞭炮。铺,孝子们一边哭一边点油灯、放鞭炮。赶紧给亡人脱光从前所穿的衣裤进行洗澡给亡人脱光从前所穿的衣裤进行洗澡。人生最后一次洗澡,是象征性的,只是揪一把热水手巾,在其前胸擦三把,在其后背抹四下,所谓“前三后四”。 洗澡完毕,将洗澡的毛巾和落气前洗澡完毕,将洗澡的毛巾和落气前的床上用品一起烧悼,叫的床上用品一起烧悼,叫“落气纸落气纸”。烧“落气纸”人们也有一种信仰,孝子们观赏“落气纸”燃烧最后一刻的灰尘,是花最后一刻的灰尘,是花似的图案转世脱胎换骨就变人,如果是字似的图案转世脱胎换骨

6、就变人,如果是字的图案来生就变牛做马之传说的图案来生就变牛做马之传说。 放鞭炮和鸣锣是张扬声势。要向社会、放鞭炮和鸣锣是张扬声势。要向社会、家族、亲属发出卜告。远亲要发电报,邻家族、亲属发出卜告。远亲要发电报,邻里亲戚要托信任的人传信里亲戚要托信任的人传信(这叫这叫“报丧报丧”)。古时,人死后,亲属到土地庙报告死亡消人死后,亲属到土地庙报告死亡消息叫息叫“报庙报庙”。人刚死后,鬼魂暂在土地庙中栖身。每天早中晚三次饭前,由管事人带着,孝子们提着孝棒,到土地庙“报庙”。 到了第二天晚上报大庙。“报庙”又称“崩驾”和“老人”。报庙的地方亲属(孝子)报庙。亲属(孝子)报庙。自读材料:“报丧”和亲属家人

7、一起分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担悲痛的做法。 一般来讲在停柩一段时间之后,到了诸事准备完成后,就一般来讲在停柩一段时间之后,到了诸事准备完成后,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早在周,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代就已经形成。所谓的报丧就是用特定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所谓的报丧就是用特定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至于采用什么方式也因地而异,有的。至于采用什么方式也因地而异,有的是亲属手执白色或黄色报表帖告诸亲友,有的亲属通过发讣是亲属手执白色或黄色报表帖告诸亲友,有的亲属通过发讣告把消息告诉给亲友。从整体来看,

8、传统的报丧可以分为告把消息告诉给亲友。从整体来看,传统的报丧可以分为口口头和书面报丧两种形式。头和书面报丧两种形式。 书面报丧就是在死者家大门口贴出讣闻,一般只写亡人生书面报丧就是在死者家大门口贴出讣闻,一般只写亡人生前的官衔、品级,不写亡人的履历和生平事迹前的官衔、品级,不写亡人的履历和生平事迹。比如:。比如:“不不孝某某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某大夫,其府君,孝某某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某大夫,其府君,痛于某年月日时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月日时,享寿若干岁,痛于某年月日时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月日时,享寿若干岁,不孝某某侍在侧,亲视含殓不孝某某侍在侧,亲视含殓lin,遵礼成服,谨

9、择于某年月日,遵礼成服,谨择于某年月日安葬,叩在乡、学、世、寅、戚、谊、哀此讣闻。某日接三,安葬,叩在乡、学、世、寅、戚、谊、哀此讣闻。某日接三,某日唪经。某日唪经。”最后要在讣告结尾写上最后要在讣告结尾写上“孤子某某泣血稽孤子某某泣血稽q颡颡sn ”之类的文字。之类的文字。(颡颡sn额,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额,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 ) 口头报丧口头报丧是派专人到死者的是派专人到死者的亲朋好友家,逐户告之死者逝亲朋好友家,逐户告之死者逝世的消息,即使是已经知道消世的消息,即使是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

10、丧。对于口头报丧,在我国不丧。对于口头报丧,在我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与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与习俗。如有的地区采用习俗。如有的地区采用“报丧报丧炮炮”的形式,即响三次火炮就的形式,即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然后派人告诉给亲表示报丧,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也有的地区死了人的家中友。也有的地区死了人的家中要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作要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作为报丧的信号。有的地方则在为报丧的信号。有的地方则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纸条的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纸条的位置为门上,而且是男左女右,位置为门上,而且是男左女右,纸条数是由死者的年龄,外加纸条数是由死者的年龄,外加表示天和地的两条的总和。表示

11、天和地的两条的总和。 口头报丧者,不能进入他家之门,一般等候在他家之旁,等他人出来,就闪身跪地叩头泣告。也称“下报单” 在我国还有一些地方报丧习俗有着十分严在我国还有一些地方报丧习俗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格的规定,丧家死的如果是男人,由死的侄丧家死的如果是男人,由死的侄子报丧;如果是女人,则由儿子、女儿报丧子报丧;如果是女人,则由儿子、女儿报丧。报丧人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报丧人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布巾,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门外)布巾,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门外)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当外婆家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当外婆家里派人来奔丧,走到村头的时

12、候,里派人来奔丧,走到村头的时候,孝男孝女孝男孝女必须跪在村边路口哭迎必须跪在村边路口哭迎,哭着述说丧亲的悲,哭着述说丧亲的悲痛,哭谢奔丧亲人的一路辛劳,并且给每痛,哭谢奔丧亲人的一路辛劳,并且给每 人人递上一条白布,叫做递上一条白布,叫做“孝布孝布”。 此外,我国此外,我国少数民族的报丧习俗更是独特,比如,云南少数民族的报丧习俗更是独特,比如,云南怒族用吹怒族用吹“竹号竹号”来报丧,还有贵州省的一来报丧,还有贵州省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报丧仪式是丧家请来邻寨的青些少数民族的报丧仪式是丧家请来邻寨的青年去报丧。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年去报丧。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种礼仪形式,更是一种和亲

13、属家人一起分担种礼仪形式,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悲痛的做法。 衣尸为殓(又称穿寿衣) 人咽气后,孝子们及其他亲属将去世的长辈移入早已在堂移入早已在堂屋地上准备好的床铺上屋地上准备好的床铺上,头朝里,足朝外,仰身直躺,为死者穿寿衣,戴寿帽。由亡人最贴由亡人最贴己的亲人先穿几分钟己的亲人先穿几分钟“老衣老衣”(也称寿衣),叫做(也称寿衣),叫做“热身热身”。由活人热了身,亡人穿上也就不冷了;同时,对先穿老衣的人,是优惠待遇,又是一种祝福,也就是说他(她)已经穿过老衣了,死神就不会再纠缠他;起码可以消灾免祸呢。 给亡人洗理穿衣戴帽给亡人洗理穿衣戴帽,也叫也叫“小殓小殓”.而而收尸入棺

14、叫收尸入棺叫“大殓大殓”也叫也叫“归大屋归大屋”。 2014.3.19. 亡人的老衣,一般是上七(件)下八(件)避免了七上八下的不吉利;有条件的可以是里外全新,没有条件的,寿衣也有三件套,七件套,也可以是内旧外新。 老衣穿上以后,要羁腰带。那腰带,是白色坯子线做成,亡人有多大的岁数,就悠多少股坯子线给绑上亡者的腰间。 接着,给亡者穿鞋,戴手套。那鞋子,虽然有帮有底,但是鞋底是不用一针针细密密地织。爱好的人家顶多也就在底子上纳出个凸起线条的象形“寿”字;鞋底上还要留出两段线绳,给亡者穿上脚以后,再用线绳把双脚给攀连起来,谓之“攀脚绳”,意思是阳间的路该同志已经不可以再走了,只由魂魄朝阴间飘荡。女

15、式寿衣七套件男式寿衣七套件 老衣、寿鞋穿毕,将尸体用火纸盖在脸上(因为人死后会变相,吓人)。再给亡者的右手颈套上线绳串起来的如小月饼样的麦面饼串在手上,叫做“打狗饼”。是怕亡人新上阴间的路,有恶狗相拦截,好让亡人有哄狗让路的食物。 接下来,再看看亡者的眼睛和嘴巴是否都闭上了。眼睛不闭,是说明亡者的很多愿望没有实现,很多要办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办好。嘴巴不闭,是说明生前或者是病中想吃的东西没有吃到。为了避免外人看见那种状况说闲话,就要一面给亡者祷告,交代,道歉,一面用手巴掌朝拢揉捏,直到揉捏拢为止。生怕外人说死不瞑目,死不闭嘴。 然后再用一张火纸把亡者的面部给遮盖着。本意是亡者已经不可以再见天亡者

16、已经不可以再见天,还有个作用是掩盖了亡者面部的变形变态,以免有碍观掩盖了亡者面部的变形变态,以免有碍观瞻。瞻。 接下来,并不直接入棺,而是用两条板凳将棺材盖子翻过来,把穿戴齐整的亡者先捧抬到棺材盖子停放一个时辰,叫做“下榻下榻”。火纸火纸麦面饼麦面饼入棺收敛。 下榻时辰既过,就是正式将亡者入棺收敛了,棺材内底层要铺上多年的石灰石或者是棺材内底层要铺上多年的石灰石或者是碳灰(主要是起吸水防潮作用),碳灰(主要是起吸水防潮作用),再铺垫皮再铺垫皮纸,然后才铺被褥,让亡者躺下。纸,然后才铺被褥,让亡者躺下。亡者的头部空隙,用孝子的衣服加塞头脚空隙,意思是上有遮雨屋,下有立足地上有遮雨屋,下有立足地。

17、两边空隙用火纸牢牢地卡塞,意思是亡者携带的有现钞。再用火纸把棺材口的四角塾上,盖上棺顶。这意为着亡者在三天内还有存活的希望在三天内还有存活的希望。 把亡者安顿妥帖了,由众人捧棺送入灵堂,寿终正寝入堂。在自己家里死的,必须停放在客堂。在外边死亡的,则不许进入客厅大堂,而是在大门外面另搭棚停放。如果是长辈在外面意外死亡的,孝子要求亡者进入客堂的,只有开个后门进去,一般情况是不能这样做的。 棺材的停放也有讲究,亡者上面再无长辈人的,是丁直丁直置放。头上还有长辈人的,是斜丁直偏斜丁直偏置放。满花甲岁的人,不叫“化生子”,略斜放即可;这一程序,证明了亡者应享受的名分位置的等级规格。 棺材的种类棺材的种类

18、也很多,有千秋万榔八百杉之说。在巴楚湖北秭归均为杉树棺木较多,以八大块 (八块木头)的为上上品,有双无单。十廓、十二花、十四兜、十六尽兜为中上品。四块木板做的叫做“棺材钉”为次品。棺木形状有两种:一种叫美人尖美人尖。点大、一头高、一头低,俗称大回头。小回头,略小呈弧型。棺底配有帮底,为悬底长方合弧型棺,有的棺木雕有龙、凤图花纹或“寿”字。 另一种叫一块瓦一块瓦。点头略低一些,显得结实些。在秭归乐平里和归州一带棺材一律都上红漆。这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原故。美人尖一块瓦附:关于“五服” 五服一词在我国由来已久,是我国古代五种丧服的名称,既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丧服。 在我国古代,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及尊卑关系,五服制罪-原文是“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具体原则是:服制越近,即血缘关系越亲,卑犯尊的处罚越重,尊犯卑的处罚越轻,如果服制越远则表明血缘关系越远,这种情况下,卑犯尊的处罚越轻,尊犯卑的处罚越重。最简单的例子是:如父亲打儿子,即父亲免罪,如儿子打父亲,则可以处死,所以五服制罪的本质是维护家族的等级制度。 在晋律中第一次将五服制罪即“服制”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