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7页 1、 考试时间:15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 2 2 分,共 20 20 分) 9、 马洛斯认为只有 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 _ 需要。 10、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 _ 和 _ 。 得旳评卷人 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 1 1 分,共 20 20 分) A. 卡特尔 B. 吉尔福斯 C斯腾伯格 D.达斯和纳格利里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
2、A. 社会对心理制约 B. 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 心理的发生、发展 D. 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3、 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 ) A. 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B. 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C. 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D.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4、 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 ) A. 形成阶段 B. 转化阶段 C. 习得阶段 D. 修正阶段 5、 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 ) A. 认知主义 B. 行为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存在主义 6、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 能力 B. 性格
3、C. 气质 盯 -需区市省 考试须知: 安徽医科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1、 _ 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_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 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 散性思维的指标有: _ 、 _ 和独特性。 3、 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 、 _ 和 _ 功能。 4、 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_ 、 _ 和认知因素。 5、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 _ 和 _ 的总合。 6、 从 _ 到 _ 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7、 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_ 、 _ 和内化。
4、 8 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 _ 和 _ 两大部分。 1、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第2页共7页 A. 性格的态度特征 B. 性格的意志特征 C. 性格的情绪特征 D. 性格的理智特征 8 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 ) B. 强、不平衡 C. 强、平衡、不灵活 D. 弱 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9、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 ) A. 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B. 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C. 认
5、知因素与意志因素 D.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0、 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 特性。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1、 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 ) A. 澄清技术 B. 具体化技术 C. 提问技术 D. 面质技术 12、 黏液质咼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强、平衡、灵活 什么变化,这是( )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选择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14、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 ) A. 识记 B. 保持 C. 回忆 D. 再认 15、在测验时,如果一个 10 岁的儿童通
6、过 10 岁组的全部项目, 还通过 11 岁组的两个项目和 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 ) A. 10 岁 6 个月 B.10 岁 8 个月 C. 10 岁 10 个月 D. 11 岁 16、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马斯洛 B. 勒温 C. 默里 D. 罗杰斯 17、 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 12 第3页共7页 A. 社会心理 B. 社会知觉 C. 社会态度 D. 社会归因 18、 (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 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 奖惩 D自我强化 19、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
7、行研究的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 的解决。 A. 理解 B. 操作 5、注意: 6、问题解决: 7、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得弁评卷人得弁评卷人 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 1 1 分,共 1010 分) 1、 (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 2、 ( )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 3、 ( ) 不管想象的内容如何荒诞, 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 因此
8、想象是我 们知觉的翻版或重复。 4、 (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5、 (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 6、 (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 7、 (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 9、 (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 10、 ( )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1、社会刻板效应: 2、知觉: 2、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式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4、倒摄记忆: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得分得
9、分 1 评卷评卷人人 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 4 4 分,共 24 24 分) 1、性格有哪些特征? 得分得分 评卷人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 2 2 分,共 16 16 分) 3、心境: 、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第4页共7页 3、感觉,知觉?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另 U? 4、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5、什么是动机?动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6、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得分评鹫人得分评鹫人 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 1010 分,共 1010 分) 1、论述知觉的特性?第5页共7页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
10、 2 2 分,共 2020 分) 1、1879 冯特 2、 变通性 (灵通性) 流畅性 3、 适应环境 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 信息传递的功能 4、 环境因素 生理因素 5、 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6、 出生 5 、6 岁 7、 服从、同化 8 心理过程 个性过程 9、 低级咼一级 10、 集中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二、 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 1 1 分,共 2020 分) 1、 C 2、 D 3、 A 4、 C 5、 C 6、 A 7、 B 8 C 9、 D 10、 B 11、 A 12、 C 13、 D 14、 D 15、 A 16、 A 17、 A 18、 D 19、 D
11、20、 D 三、 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 2 2 分,共 1616 分) 1、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 看法。 2、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4、 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 5、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 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7、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 心
12、境等方面的特征。 8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它是性格特征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 1 1 分,共 1010 分) 1、 对 2、 对 3、 错 4、对 7、错 8 错 9、错 10、错 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 4 4 分,共 2424 分) 1、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特征,对荼和学习的态度的特征,对自 己的态度特征; 二、 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对行为的自学控制水平的特征,在长时 间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三、 性格的情绪特
13、征:强度特征,稳定性特征,持久性特征,主导心境特征;性格的理智特 征:感知方面,记忆方面,想象方面,思维方面。 2、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 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 素之一,也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 展创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具有创造动机。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 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成为 创造想象的推动力。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没有
14、一定知识作基础,没有相应表象 作储备,创造想象很难顺利进行,因为创造想象既有将有关表象的某些要素重新排列形成新形 象的过程,也有通过抽取事物某些本质特征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这些创造想象的形成都是以 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想象受思维活动的调节。人的思维是 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加以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符合客观事 物发展规律的、令人信服的形象来。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 理状态,带有突然性。但是,灵感的出现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 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状态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并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
15、现解决了久思 不解的问题,常会伴有无法形容的喜悦。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 而是经第6页共7页 过艰巨劳动,长期酝酿促成的。 3、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者的区别表现为: 在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存在差异。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 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生理机制上不同。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协同活动 对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关系的整合结果。 经验的参与程度不同。人的感觉是生理心理活动,一般知识经验对感觉
16、的产生影响不大。 知觉则以知识经验为基础,是知觉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知觉过程中,既包括了当前刺激 引起的兴奋,也包括了以往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表现为: 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 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 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 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 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 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点,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
17、响下产生的。 4、 ( 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对任务的重要性理解的越清楚深刻,完成任务 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越能引起人的注意;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 组织安排好活动直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 (2)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是需要以顽强的意志同各种干扰作斗争而坚持的。 (3) 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稳定,越能对活 动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5、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产生必须具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内在条件是人的需要,动机是在需要 基础上产生的。当需要在强度上
18、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就引起动机。 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一一诱因,它是引起动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诱因可分为正诱 因和负诱因。 6、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 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 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 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 影响因素: (1)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内容丰富,复杂多变一一易稳定
19、;内容贫乏,单调静止一一 难维持稳定(如看照片与看电影)。 (2) 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 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活动适当变化流动的内容和方式。 初中生的功课安排问题:性质不同的文理科,难易不同的内容适当隔开。 (3) 和主体状况有关:意志强,善于控制,有积极态度,兴趣,目的任务明确一一易保持; 生病,失眠,疲劳,心境不佳 难保持。 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 1010 分,共 1010 分) 1、答: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 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一、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
20、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 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 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 相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知觉的选 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 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 距离)。 二、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 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 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 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 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三、 _ 知觉的整体性- _ 人在知觉客观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陶瓷内衬钢管直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成品吊轨式隔断墙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迷你霹雳玩具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痤疮修复面膜调膜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硬碟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热敷模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塑胶软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减震离心通风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4电势和电势差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1
- 模具试模通知单
- 灯泡贯流式机组基本知识培训ppt课件
- 人参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DB61∕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标准
- 产品结构设计(课堂PPT)
- 第九课_静止的生命
- 尖尖的东西我不碰(课堂PPT)
- 工程勘察和设计承揽业务的范围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 第二版人民币暗记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