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介绍_第1页
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介绍_第2页
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介绍_第3页
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介绍_第4页
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课程体系介绍以“创意之星模块化机器人套件”为依托。展开相关实验教学。1.1 一般性实验以机器人形态为载体,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手参与能力(创意之星)演示性实验4足爬虫/6足爬虫/机器蛇/机器狗/ 声控机器人/避障机器人/追求小乌龟 /书法机器人了解机器人技术,了解C语百、单片机、自动控制等等学科的实际运用激发学习兴趣(创意之星)构型搭建实验简易机械臂/4轮小车/全向小车/6自 由度机械臂/履带机器人/蛇形机器人 /4足爬虫/6足爬虫/机器狗使用创意之星零件、控 制器、传感器,学习机 器人构型搭建。动手实践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1.2.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课程体

2、系参考实训室可以为工科专业的很大一部分课程提供实验环境。1、在开始理论教学之前,先展示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机器人构型,比如机器狗、六足爬虫、巡线小车等。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此门课程的实际运用价值,了解实际运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开课的过程,穿插合适的实验课程,阶段性的进行知识巩固和加深。3、在课程末期,以实验为重要的成绩考核方式,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考核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序号课程实验内容说明1C语日程序设计流程图编程实践使用流程图编程软件, 编写程序逻辑流程图, 软件自动转化为 C 代码,编译运行,验证流程图编写能力LED跑马灯实验学习C语言编程,学习位操作、循环等 C语言知识点C语言综

3、合实验使用C编写一个程序,让小车能够避障。全面验证C语言掌握程度。2数字电 路与逻 辑设计演示实验展示机器人构型,以机器人控制器为主,展示数字电路实际运 用。逻辑门电路实验阅读控制器、传感器原理图,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等逻辑门电 路工作原理。AD/DA实验采集AD型机器人传感器的AD直,控制指示灯的亮度。学习AD/DA 的转换工作原理。3通信原理演示wifi 通缶演7F wifi通缶,通过wifi头现数据传输、图像传输。演示232通俗通过控制数字舵机,演示串行数字通讯原理。4单片机原理及运用演示实验展示机器人构型,为学生展示单片机在机器人控制领域的运用。跑马灯实验通过跑马灯实验,学习掌握单片机I

4、O 口使用,学习C语言编程。IO传感器输入使用IO量传感器作为输入信号,当传感器触发之后,让机器人 执行某一行为,比如左眼亮起。学习掌握单片机数据采集,单 片机端口控制。中断实验将IO量传感器接到中断接口上,当机器人碰到障碍物,中断触 发,让机器人执行/、同的运动,比如后退。AD/DA实验采集AD型机器人传感器的AD直,控制指示灯的亮度。学习AD/DA 的转换工作原理。PW咻冲实验用PW雄冲控制指示灯,使得指示灯能够根据输入的AD值,改变亮度。点阵式LCD液晶屏实验在LCD上显示“五邑大学”的字样,学习LCD屏的使用。综合实验搭建一个四轮小车,在单片机控制器上接入 IO传感器、AD传感 器、指

5、示灯等,做一个自主避障小车。综合检查单片机各知识 点的掌握情况。5嵌入式系统与应用演示实验通过演示高级版创意之星搭建的追球机器人。展示嵌入式系统 在机器人上的运用。编程控制4轮小车了解嵌入式系统编程过程。搭建语音控制的6足爬虫学习和掌握PXA270嵌入式处理器以及嵌入式系统编程。6自动控制原理演示实验演示自平衡机器人,展示PID控制理论的实际运用。设计自平衡机器人学习和掌握自动控制经典理论在实际工程项目上的运用。7传感与 检测技 术演示实验演示带有IOAD量传感器的机器人构型,初步了解开关量、模 拟量、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等传感器的概念,了解传感器 的分类和特性。避碰小车学习开关传感器的使用

6、,了解开关量传感器的特性。寻光机器人学习光敏传感器的使用,了解 AD传感器的概念和运用。超声跟踪实验搭建一个四轮小车,使用一个超声波传感器,让小车能够跟着 人走。学习和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综合实验搭建一个四轮小车,在单片机控制器上接入 IO传感器、AD传感 器、指示灯等,做一个自主避障小车。综合检查各种传感器的 掌握和运用能力。8单片机原理课 程设计综合电子系统 设计设计擂台赛机器人以综合性的机器人项目,验证学生C语言、单片机、自动控制等等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考察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思路。设计爬楼梯机器人设计工业AGV自主导引机器人其它实验内容1.3.以实践为核心的项目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

7、学法将传统课程中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绕着这些项目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参与项目完成的全过程来进行学习。项目式教学强调:产用事孤自的增出立感比廿.1班梅口 fcTW的加力以教案为重点过渡到以完成项目为重点,其主要特点在于避开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知识就讥 W.QJ 为原E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始终围绕着项目是否能够完成而进行,对知识结构的要求本着“够UsJffi仃式,学法用”的原则,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的能力、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项目式教学模式面向工程项目、面向真实应用,注重实践能力、团队能力的培养,将培养优秀设计师、工程师的思想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在

8、课程设置上体现了电子、信息、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设计、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运用,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本科所学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项目式教学模式所强调的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提高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及学生就业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序号阶段课程设置知识点培养目标1导入阶段演示性实验(5课时)4足爬虫了解机器人技术,了解C语言、单片机、激发学习兴趣6足爬虫 机器蛇 机器狗 声控机器人 避障机器人追求小乌龟 书法机器人自动控制等等学科的实际运用构型搭建实验(5课时)简易机械臂4轮小车全向小车6自由度机械臂履带机器人蛇形机器人4足爬虫6足爬虫机器狗使用创意之星零件、

9、控 制器、传感器,学习机 器人构型搭建。动手实践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流程图编程实验(10)流程图编程基础4轮小车运动控制基于红外传感器的避障小车具有种行为的避障小车学习流程图自动生成的 C代码使用C语言编程,控制避障小车基础课程:C语言 通过避障小车这个完 整项目,逐步了解流程 图编程,培养编程逻 辑;通过对照学习流程 图及其自动生成的 C代 码,学习C语言编程。C语言编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2基础项目(大二、大三)多彩霓虹灯数字信号介绍单片机IO操作循环、延迟、移位等 C语言编程跑马灯编程单片机开发环境及程序调试自主避障机器人舵机控制直流电机驱动控制AD传感器IO

10、传感器基础课程:C语百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通过深入学习传感器、 舵机、直流电机、单片机控制器的内部原理、 使用方式,巩固并融会C语百编程 单片机运用 模拟电路运用 数字电路运用 动手实践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关联能力 应用实践能力超声波传感器迷宫算法避障机器人程序实现4足仿生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动作规划仿生机器人步态分析光敏传感器追踪光源的4足爬虫算法实现贯通数字电路、模拟电 路、单片机、数字信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学 科的知识;通过编写单片机程序, 控制机器人,巩固加深 单片机、C语百知识。3深入项目 及比赛项 目(大三 下、大四 上)两轮自平衡机器人

11、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搭建舵机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使用数字式PID算法实现自平衡算法实现现场展示、项目答辩武术擂台赛一一无差别组比赛规则分析结构设计传感器布置基本比赛算法调试对抗程序调试参与比赛、项目答辩擂台赛仿人组比赛规则分析搭建机器人编程实现比赛功能调试比赛算法参与比赛、项目答辩技术挑战赛比赛规则分析搭建机器人编程实现比赛功能调试比赛算法参与比赛、项目答辩基础课程:C语百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自动控制原理通过复杂完整的项目 锻炼学生各学科知识 的运用能力;通过项目展示、项目答 辩总结项目过程中学 习的知识,项目设计经 验和感悟;通过比赛项目锻炼学 生,组件比赛团队和技 术

12、协会,选拔优秀的学 生参加国内大型机器人赛事。C语百编程 单片机运用 模拟电路运用 数字电路运用 自动控制运用 动手实践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关联能力 应用实践能力 创新实验能力 系统调试能力 表达能力 民主管理能力 调整和恢复能力4课题项目单片机课程设计、综合电子系统基础课程:C语百编程(大三、大四)设计、毕业设计等。写书法机器人弹钢琴机器人16关节的仿生机器狗禽卵自动采集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垃圾分拣机器人搜救机器人模块化方案设计多方位可调机械手自动捡网球机器车自动叠衣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公共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毕业设计、课程 设计、综合设计、电子 设计大赛等提

13、供实现 平台。单片机运用 模拟电路运用 数字电路运用 自动控制运用 动手实践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关联能力 应用实践能力 创新实验能力 系统调试能力表达能力 民主管理能力调整和恢复能力如上表所示,创新实训课程分为 4个层次。1、创新实训导入阶段。使用有趣的机器人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简 单容易入门的流程图编程,带领学生进入创新实训课的大门。2、基础项目。以项目式教学方式,每个学期设置 20课时的可能,通过完整的项 目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各学科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3、深度项目和比赛项目。以有一定深度的项目和比赛项目,锻炼和培养高年级 学生的技术水平,工程实践素养。选拔

14、优秀的学生团队,参加比赛,验证创新实 训教育成果的同时为学校赢得声誉。4、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利用多样化、模块化、可重构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具 有多种可能性的技术实现方式,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硬件基础。1.4.竞赛、创新实训教学同步推进机器人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了制造、机械、电子、传感器、自 动控制、计算机软件硬件等学科,机器人竞赛是综合学科的竞赛活动, 涵盖了很 广的知识面,目前省内或国内的机械、电子创新设计大赛是独立了某一知识层面 的竞赛活动,但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实践能力。 参与全国甚至国际机器人大赛,与更广范围的兄弟院校切磋交流,对于提高学院 总

15、体实力水平大有裨益,更好的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机器人竞赛可以促进学生 在竞赛中运用知识,与其他队伍竞争;在竞赛中锻炼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思想。二、创意之星介绍概述:UP-InnoSTAR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是一套用于工程创新实践教育的模块化 机器人套件。是一套数百个基本“积木”单元的组合套件包。用这些“积木”可 以搭建出各种发挥想象力的机器人,并可为自己搭建出的机器人编程,产品包含: 结构:几十种、数百个精密高强度 ABSM质的结构零件,可以任意拼装; 控制:一个8位或32位的控制器,32位控制器采用Linux操作系统,可进 行语音、图像处理,可通过无线网络互联,具备 USB以太网等端口; 执行:

16、配有多个CDS5516C列机器人舵机作为执行器,可作为机器人关节动 力或者轮子、履带的动力;传感:十多种可选的传感器,包括红外、超声测距、光强、灰度、碰撞等传 感器。软件:NorthSTAR集成开发环境支持流程图或标准 C语言为机器人编程。实验教材和技术文档:配有构型搭建指南和机器人编程实验指导书、 数据手册等文档,并提供所有构件的 3D模型,以及20多种典型构型的装配 体3D模型,便于用户学习,并可用于搭建虚拟样机。不同层次的多个版本:“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分为标准版、高级版、竞赛版等多个不同层次的版本,并有多种配件可选购。在标准版和高级版两个版本中,还提供MultiFLEX?2控制卡的电

17、路图和参考源程序,以便学生用 C 语言编写复杂的机器人程序,也可制作自己的机器人控制器。用户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技术资料搭建 3D虚拟样机、开发自己的机器人控制1.1. 创意之星?模块化机器人套件标准版适用领域:作为大学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训课程教具和实验器材。作为大学工科学生的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设计平台。供机器人研究者用于验证理论算法、验证学术论文的结论。供机器人研究者在开发新的机器人之前搭建快速原型,验证原理和可行性。供机器人发烧友用于创作独特的、自己的机器人样机。供初中、高中学生的机器人创作和机器人相关实践活动。1.2. 创意之星?模块化机器人套件 高级版适用领域:作为大学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训课程

18、教具和实验器材。作为大学工科学生的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设计平台。作为机器人研究者用于验证理论算法、验证学术论文的快速原型。作为机器人研究者用于开发新机器人之前搭建理论样机,验证原理和可行性的快速原型。作为机器人发烧友用于创作机器人的模块化机器人套件(我们对创意之星的定义:教具、实验器材、快速原型、模块化套件)零件清单:以千 Uri, 91 L> L>J 4J-1 L±± JI 皿 m U3C / IM UM« Ulf E9 A t?91m llMl 11 M LT1. UOl LK2 Ml 3町9 。土 舅中 国造 ”5 彳6引f"11*1? 9

19、千 sfjl MIS JQS CLT q.5审 q* MD网中 MD 4cl*3 0 - 0 0 0 0 0 02 i' _ 0r Lv«tz重手led辜HUM73 siEWMOOU2 .可组装的典型构型3 .关键技术介绍所有零件通过统一的ConnFLEXE键式结构连接。具特点是:精密连接,无间隙,无晃动连接刚度高,强度大。单个连接可承受 5NmZ上的弯矩支持两个或三个零件可以各种角度连接组装简便,只需一个螺丝总的零件数量多达60多种。如下图所示(部分):4 .应用4.1. 工程实践教育和创新训练的最佳平台开展工程实践教育的有力工具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创 意之星

20、?”机器人套件是适合机械、机电、 自动化、测控等专业的优秀实践教学平台。上百个客户的成功案例西安交大、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等10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已采用“创意之 星?”机器人套件作为工程实践教学平台, 相关教学成果多次获奖。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博创尚和与已经使用“创意之星?”机器 人套件开课的客户合作,搭建优质教学资源 共享平台。创意之星?不仅是教学平台,而 且提供大量来自用户的教学资源:课件、教改成果、课程体系以及实验参考材料教学与竞赛的良性互动“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非常适 合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一一武术擂 台赛。09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中,采 用本产品的队伍包揽了全部赛种的 冠军。案例:太

21、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使用“创 意之星?”机器人套件开课,并通过课程 教学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武术擂台赛,连 续两年获得冠亚军等优秀成绩,并成功 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的结构、控 制、执行、软件等方面均凝聚了博创科技的核心技术。配合流程图和C语言双重开发方式的NorthSTAR开发环境,创意 之星机器人套件不仅适合入门学生,也适合高年级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使用。4.2. 无与伦比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提供全部组件的三维实体模型(IGES格式),可用于PRO/臼软件搭建机器 人虚拟样机,也可用于 ANSY野软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限标准版 和高级版)提供MultiFLEX?2控制

22、器的电路原理图及文档。用户可以裁减、增添各种功 能,开发自己的机器人控制卡。提供大量C语言范例源程序。学生可以透彻认识机器人工作原理,自己改写更复杂的程序,实现创新功能。集成开发环境可以将其生成的 C代码编译下载到单片机中运行。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使用“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开发制 作各种智能机器人的方法和技巧,并以“机器人武 术擂台赛”为例,给出使用该机器人套件制作竞赛 机器人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本书共分3篇,分别是基础篇、实践篇和竞赛篇。基础篇包括2章,介绍国内外一些典型机器人的原 理及功能和主流的机器人竞赛,并形象地从机器人 的“大脑”、“五官”、“肌肉”等角度介绍各种 常用传感器、执行器、

23、控制器和机器人编程语言的 知识,供读者在设计制作机器人时补充背景知识。实践篇包括7章,以项且式教学的方式编排,指导读者使用“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开发完成4个循序渐进的机器人项目。竞赛篇包括3章,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开发制作“机器 人武术擂台赛”参赛平台的原理和技巧。本书配套 光盘中提供了精彩的视频资料,另有大量教学所需 其他图文资料。5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公开赛介绍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冶开赛 是中国目前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机器 人技术大赛,基本覆盖了中国现有最高 级别的机器人专家和众多知名机器人学 者,是当今中国机器人尖端技术产业竞 赛和人才汇集的活动之一

24、,涉及电子信 息、通讯网络、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 前沿技术领域。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讼开赛由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等单位主办,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一项综合性机器人赛事,包括10多个大项,30多个小项的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每年400多队伍,2000多人参加,国内最顶级机器人赛事;CCTV新浪网、腾讯等媒体多次全程专题报道;6 .中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武术擂台赛介绍6.1. 赛事简介机器人武术擂台赛是中国机器人大赛的其中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观赏性的 比赛,本项赛事的目的在于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 (尤其是自主识别、自主决策技 术)的普及。参赛队需

25、要在规则范围内以各自组装或者自制的自主机器人互相搏 击,并争取在竞赛中获胜,以对抗性竞技的形式来推动相关机器人技术在大学生、 青少年中的普及和发展。在学生中间开展这项竞赛,可以作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的起步,让他们快速辿入研究性学习的状态。该项赛事的主要特点: 该项赛事为中国机器人大赛的分项之一,属全国性赛事。 入门门槛低,但技术深度空间大,不同技术层次的队伍皆可参加比赛 趣味性强,参赛选手积极性高,技术发展迅速 参赛面广,对观众及媒体吸引力强, CCTV多次报道6.2. 比赛内容整个武术擂台赛的主要比赛内容是:两个完全自主的机器人在一个2.4米见方的擂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感知自身的位置、姿态

26、,开感知对手的位置、 方向,并利用各种执行器来互相攻击的对抗性机器人竞赛。机器人武术擂台赛的参赛机器人需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检测自身位置、检测对手位置、检测自身姿态、检测擂台边缘等等),一个控制器(参赛队员为其编 写程序,控制整个机器人的行为和策略),多个执行器(行走、击打、辅助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需要根据比赛规则,通过机械、电子、策略等各方面 的创新设计,来达到在对抗竞赛中压倒对手的目的, 因此是工程创新实践教育的 理想平台。激烈而戏剧性的机器人竞赛对抗,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 让学生把打篮球、踢足球的积极态度来对待工程创新实践。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 中,学生的综合工程

27、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场地构型:组别设置:擂台赛包括以下五个小项(大学组):不限定平台的赛种三项,参赛队需自行设计建造整个竞赛机器人。 综合考验 参赛队的结构设计能力、机电系统优化设计能力、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 为适合机电、自动化、工程训练中心等专业学生参加。无差别组竞赛:不限制参赛机器人结构形式,可以采用轮式、履带式、足式移动。该组别不限定机器人形态和品牌, 鼓励使用自制机器人辿行比赛。 是武术擂 台赛中形式最自由,对抗最激烈,也是竞技水平最高的组别。仿人组竞赛:参赛机器人必须具备几个明显的仿人类特征, 见比赛应则。该组 别要求机器人必须是类人形态,因此需要的

28、技术水平较无差别组要高, 是为高水武术擂台平队伍设置的竞技项目。同时,该组别的观赏性最高,代表了机器人 赛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挑战赛:技术挑战赛的内容原则上是未来将引入正式比赛的内容,也是本赛事规则发展的风向标。每年的机器人武术擂台赛都会根据各队技术水平的提升 情况,设置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挑战项目,通过这些项目,鼓励各队积极探索机器 人技术。技术挑战赛中成果,将会对机器人武术擂台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机器人大赛创意之星参赛占有率和成绩:'薪鎏队数量1使用樽创产品队教flF用两强寸甲自获奖侑况近/季度和一等量的看计RoboCup中型生12lZj祜嘉1 £其同豺为而3看柞福3

29、季军:1等奖:1203*x * ;实 王军等 道季17西亚/季不,全那一等装全部包搅所有奖项i本组别全都使由创意之亘 平台)何齐所有上司本都制金西件用承育:工 平总)机器人武术1-技术挑20包./皿/季军:豪那等妁全鼾7.机器人赛前工作流程参考人员准备阶段3月上旬在学生里进行宣讲和动员,进行队伍报名组建工作。3月上旬根据基础知识和参与态度对报名的学生进行初选。3月中旬组织参赛人员对比赛规则进行学习,明确比赛要实现的内容和目标;开始搜集历年比赛的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对 比赛水平和比赛对手有个较全面了解。器材准备阶段3月下旬竞赛器材的调研。4月上旬竞赛器材米购(招投标、签合同、交货验收等)。4月

30、中旬对比赛所用器材的基本使用进行学习。基础培训阶段8月下旬参加赛前培训(设备厂商和大赛组委会官方的)。9月上旬对培训内容进行巩固,包括对培训资料的复习, 复现培训时所实现的技术方案。9月中旬同上9月下旬技术方案成型期,这时候需要根据自身技术特 点,确定重点凸出的方向,形成优势; 对比赛所使用的系统整体框架进行确定。迭代测试阶段10月上旬比赛方案成型,这个阶段需要对整个技术方案进 行/、断的迭代测试(比如各种形式的内部对抗), 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和修正;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器件损耗进行补充, 开始对 比赛现场需要用到的易耗品和工具进行整理和 补充。10月中旬继续进行比赛方案的迭代测试和

31、优化工作;另一方面,开始准备比赛行程,车旅订票,人员 差旅费用等等。参赛阶段10月下旬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8.学校开展教学和竞赛使用典型案例8.1.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实训中心创新课程建设为主,竞赛为辅成果(09年4月开始建设)开设公共课:机器人技术以及应用(48-64学时),数百学生选课09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武术擂台赛1个一等奖(季军),1个二等奖8.2. 北京林业大学开设创新教育实验室,成立开拓者机器人协会自主举办机器人比赛2007年 踢罐比赛2008年 高尔夫球赛2009年月球播种8.3. 太原理工大学工训中心校级平台,教育竞赛结合的学生创新实训基地成果(07年12月开始建设)校级平台课:竞

32、赛机器人工程训练(64学时),共3个班,110 多人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央视新闻报道 中国机器人大赛-武术擂台赛3个冠军,1个亚军参与编写十二五规划教材一本8.4. 韩山师范学院成果机器人武术擂台赛无差别组全国一等奖,2008年亚军 机器人武术擂台赛仿人组全国二等奖8.5. 东莞理工学院组建机器人实验室,为创建“卓越工程师”示范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打下 了一块坚实的基石。荣获2009机器人武术擂台赛无差别组一等奖荣获2009、2010机器人武术擂台赛无差别组二等奖荣获2009机器人武术擂台赛技术挑战赛一等奖8.6.部分校企共建实验室金陵学院-北京博创科技三、创意之星机器人套

33、件型号和技术参数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使用规划及说明1创意之星(模块化机器人)高级版InnoSTAR-A提供50余种,800多个结构零件,结构零件的连接采用独特的花键式结构,精密连接,无间隙,无晃动。连接刚度高,强度大。单个连接可承受5Nm以上的弯矩。支持两个或二个零件可以各种角度连接,丰富构型数量。组装简便,只需一个螺丝即可固定,方便拆卸及构型重新搭建。包含全向轮结构组件。机器人采用2个控制器,控制器上传感器接口众多,可将红外、温度、光强、声音、碰撞等传感器同时插在控制器上(不使用产品本身以外的设备),并顺利运行。1 个 STM32103VCT672M>HZ部自带 265K程序储存器

34、(Flashrom )和 48K的数据储存器(Ram,并通过外扩的 Flash芯片,具后高达1MB的用户程序储存空间。1个BCM2835700MHz512MB内存,使用 4G Class10 TF卡当作储存媒体控制器能直接做本地视觉处理,无须接插笔记本、电脑等其他设备即可正常运行20个总线式机器人舵机,具备以下特点:适用领域:1 .作为大学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训课程教具和实验器材。2 .作为大学工科学生的课程设计或者毕 业设计平台。3 .作为机器人研究者用于验证理论算法、 验证学术论文的快速原型。4 .作为机器人研究者并发新机器人之前 搭建理论样机,验证原理和可行性的快速 原型。5 .作为机器人发

35、烧友用于创作机器人的 模块化机器人套件。分配分工:2个学生1套,1人负责软件,1人负责硬件,共用1台电脑。20套满足40-60个学生同时上创新实训全铜合金齿轮;最大扭矩16Kgf.cm以上,转速 0.14sec/60总线式通讯,多个舵机间串联数字式通讯,最多支持200个以上的舵机串联;具备整周旋转和调速功能,可作为直流减速电机使用;具备温度、电压、位置、转速等反馈功能,可由上位机软件读取;具备温度、电流等保护功能;图形化机器人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基于流程图的图形化编程和ANSI C语言混合编程;程序为交叉编译执行,非解释执行,支持所有ANSI C的特性,如指针、数组、结构体、位操作等,是程序编写

36、、编译、下载、调试一体的集成开发环境;具备3D仿真环境,可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仿真,也可用于可视化动作编辑。具备实时数据监控,可以监测传感器信号和机器人发回的数据。提供12种25个传感器,包括:红外接近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灰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霍尔接近传感器、彩色CCD摄像头、立体声麦克风、超声测距实训内容: 机械设计、电子电路、计算 机通讯及编程、传感系统、电机原理、动 力及运动分析、三维仿真等综合实训。授课方案:通过公司对相关老师进行培训,利用公司提供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及使 用范例和开放资源,分系统分课时对学生 进行讲解,针对每个系统,运用

37、所学理论 课程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考核方式:设定考核主题,分小组以小学 期报告的形式提交报告,包含设计思路, 三维图纸,功能实现步骤,机器人作品等, 进行综合考评。竞赛支撑:1、中国机器人大赛标准平台擂台赛 -技术 挑战赛2、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3、医疗机器人设计大赛等传感器。配套资源:具备组装指南和实验指导书,以及开放的结构3D模型和C语言源程序。提供依据本设备编写的“十二五规划”推荐教材一套。提供10种以上典型机器人的搭建指导,以图片为主,浅显易懂,并包含电缆连接示意图;实验指导书需提供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实验,包括图形化开发软件6个使用范例实验,5个C语言编程控制机器人范例实验;提供所有结构零

38、件和不少于8种典型构型的3D模型,可用于搭建虚拟样机教学和学生实训;提供实验范例的全部源程序,便于教学使用。竞赛规模:中国机器人大赛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赛事,机器人武术擂台赛是其中最火爆的竞赛项目,基于平台的开放性,创新性特点,2011年运用创意之星平台参赛的机器人比率占到80%2创意之星(模块化机器人)标准版InnoSTAR-B1、提供50余种,600多个结构零件,结构零件的连接采用独特的花键式 结构,精密连接,无间隙,无晃动。连接刚度高,强度大。单个连接可承受5Nm以上的弯矩。支持两个或二个零件可以各种角度连接,丰富构型数量。组装简便,只需一个螺丝即可固定,方便拆卸及构型重新搭建。适用领

39、域1.作为大学工科学生的创新实训课程教具和实验器材。 2.作为大学工科学生的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设计平台。机器人采用2个控制器,控制器上传感器接口众多,可将红外、温度、光强、声音、碰撞等传感器同时插在控制器上(不使用产品本身以外的设备),并顺利运行。1 个 STM32103VCT672M>HZ部自带 265K程序储存器(Flashrom )和 48K的数据储存器(Ram,并通过外扩的 Flash芯片,具后高达1MB的用户 程序储存空间。1个BCM2835700MHz512MB内存,使用 4G Class10 TF卡当作储存媒体14个总线式机器人舵机,具备以下特点:全铜合金齿轮;最大扭矩16K

40、gf.cm以上,转速 0.14sec/60 ° ;总线式通讯,多个舵机间串联数字式通讯,最多支持200个以上的舵机串联;具备整周旋转和调速功能,可作为直流减速电机使用;具备温度、电压、位置、转速等反馈功能,可由上位机软件读取;具备温度、电流等保护功能;图形化机器人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基于流程图的图形化编程和ANSI C语言混合编程;程序为交叉编译3 .供机器人研究者用于验证理论算法、验证学人论文的结论。4 .供机器人研究者在开发新的机器人之 前搭建快速原型,验证原理和可行性。5 .供机器人发烧友用于创作独特的、自己的机器人样机。6 .供初中、高中学生的机器人创作和机器人相关实践活动。分配分工:2个学生1套,1人负责软件,1人负责硬件,共用1台电脑。30套满足60-80个学生同时上创新实训实训内容:单片机原理及运用、机械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