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培养箱方案_第1页
二氧化碳培养箱方案_第2页
二氧化碳培养箱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培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验证方案(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0Q、性能确认PQ)设备名称:二氧化碳培养箱设备型号:CCL-170B-8设备编号:XXXX文件编码:文件名称:XXXX验证方案1. 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职责 34. 参考文件 35. 设备概述 46. 风险评估 57. 人员培训和文件确认 57.1 .人员培训确认 57.2. 文件确认 68. 确认内容 78.1. 安装确认 78.2. 运行确认 98.3. 性能确认 109. 偏差及纠偏处理 1110. 变更控制 1111. 时间进度表 1112. 确认结果评价和建议 1113. 再确认周期(包括日常监控)

2、1114. 附件 121.目的提供书面文件证明二氧化碳培养箱安装符合要求,并通过对其空载运行,确 定箱体内温度均一性、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标准浓度时间符合要求。2. 适用范围适应于试剂一车间细胞培养用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确认。3. 职责验证委员会:负责确认方案的审批,确认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确认方案规 定项目的顺利实施,负责确认数据及结果的审核,确认报告的审批,发放确认证 书,确认周期的确认。确认小组人员及职责姓名部门确认 组职 务职责组长1. 组织实施确认工作,元成确认报告。2. 负责向验证委员会及时报告确认中出 现的问题。组员1. 参与起草、审核确认方案。负责数据汇 总、分析。2. 负责对确认过程

3、监控,协助完成确认报 告,发现确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 报。3. 建立确认档案,归档确认资料。组员参与起草确认方案和确认的具体工作。组员负责文件资料的确认。组员1.负责起草确认方案,参与确认的具体工 作。2.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确 认工作按确认方案进行。组员负责确认的具体工作。4. 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及附录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二氧化碳培养箱使用说明书5. 设备概述CelCuture?系列直热式二氧化碳培养箱型号CCL-170B-8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模式直接加热气套式温度控制范围环境温度+360 C温度均一性<±

4、0.2 °C温度控制精度<± 0.1 C温度恢复时间(开门1min后), 无冲温现象6mi ns使用环境温度1834 CCO2浓度CO2控制系统PID微电脑程序控制CO2浓度范围020 %CO2CO2控制精度± 0.1 %CO2CO2传感器TC热导传感器(A型)IR红外传感器(B型和T型)CO2浓度恢复时间(开门1min 后),无过冲现象4mins (A型和 B 型)5minsO2浓度(适用 CCL-170T-8)O2控制系统PID微电脑程序控制O2浓度范围120.7 %O2控制精度± 0.1 %O2传感器原电池型O2浓度恢复时间(开门30sec

5、后),无过冲现象10mins (5 %O2O2浓度恢复时间(开门30sec 后),无过冲现象20mins (1 %O2湿度控制加湿方式增湿盘相对湿度环境湿度97 %RH湿度恢复时间(初始状态土 5%20mi ns物理性能外形尺寸(宽x深x高)660 x 660 x 900 mm内腔尺寸(宽x深x高)505 x 530 x 635 mm内腔体积170 L每块搁板载重11 kg标配搁板数4块最大搁板数7块电源/电压230 V, 50/60 Hz,单相,3.4 A最大消耗功率800 W稳定能耗功率( 37 C)80 W装运重量120 kg控污性能主体结构镀锌钢板,表面为IsocideTM抗困涂层内腔

6、结构304#不锈钢内胆,一体式设计,大圆弧角光滑内壁多重除/火困功能ULPA超高效空气滤器腔体内部90 C高温湿热循环灭菌进入气体经过0.2卩m在线滤器除菌6. 风险评估项目风险描述风险原因风险确认温度均一性温度不均一性能不符合标准PQ中确认达到设定二氧化碳浓度时间时间过长性能不符合标准PQ中确认7. 人员培训和文件确认7.1 人员培训确认7.1.1. 目的检查确认所有参与执行确认的人员已得到本确认方案的培训,并保证培训人 员均已掌握确认方案的内容。7.1.2. 方法对照确认小组清单检查培训档案并记录。7.1.3. 可接受标准确认小组成员均已经过培训,并达到培训的要求。7.1.4. 确认结果将

7、确认结果填入人员培训确认记录中。人员培训确认记录姓名职责是否已经过培训考核结果是否合格确认小组组员是口否是口否确认小组组员是口否是口否确认小组组员是口否是口否确认小组组长是口否是口否确认小组组员是口否是口否结论:符合可接受标准要求。是口否口如果“否”:参见偏差记录(编号:)。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QA/日期:备注:参见培训档案72文件确认721.目的检查确认所需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已经过批准。7.2.2. 方法按下面所列文件清单进行逐项检查。7.2.3. 可接受标准已经过批准,并且是最新版文件。7.2.4. 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填入文件确认记录中。文件确认记录编号文件名称文件编码是否 批准是

8、否最 新版本1CO培养箱使用、清洁与维 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SOP-05-GC-02是口 否口是口 否口2二氧化碳培养箱确认方案YZ-SB-SC-003-F是口 否口是口 否口3T5温度验证系统的使用、 清洁维护标准操作规程SOP-10-QC-708是口 否口是口 否口编号文件名称文件编码是准新否最结论:符合可接受标准要求。是口 否口如果“否”:参见偏差记录(编号:)。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QA/日期:备注:8. 确认内容8.1. 安装确认8.1.1. 安装确认目的以文件形式记录所确认的设备在安装方面的要求和合格标准,与实际检查中达到了吻合,证明此设备是按照制造商的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安装

9、的。8.1.2. 安装确认项目及检查结果(1)文件及技术资料确认资料名称合格标准检查结果存放处一氧化碳培养箱使用说明书有有口无工程部产品质量合格证有有口无工程部随机附件有有口无工程部保修卡有有口无工程部设备开箱验收记录有有口无工程部结论: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备注:(2)关键性仪器、仪表校验的确认关键性仪器、仪表校验情况仪器、仪表名称设备编号型号校验情况有效日期至二氧化碳培养箱已校验未校验口二氧化碳培养箱已校验未校验口二氧化碳培养箱已校验未校验口二氧化碳培养箱已校验未校验口结论: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QA/日期:备注:(3)安装环境位置检查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设备安装级别与

10、设备要求的环境一致目检一致口不一致环境温度18C 34C测量相对湿度45%- 65%测量电源、CO气体管路连接确认连接正确目检正确不正确结论: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QA/日 期:备注:8.13安装确认小结:评价人:日期:QA:日期:82运行确认8.2.1. 运行确认目的检查并确认二氧化碳培养箱各程序运行正常,面板装置符合操作使用说明书 要求。每步操作准确无误,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控制系统灵敏,整机运行符合设 计标准。该机设备能正常运行,主要控制部件能正常发挥作用。822.运行调试检查运行测试前应确认设备各项操作准备工作就绪,如设备安装完成,电源、CO气体管路已连接。开机运行CO培养箱,确认

11、各程序运行、转换正常,设定温度、加热按钮并符 合操作使用说明书要求。8.2.3. 运行调试检查结果设备编号:运行调试检查记录序号检杳项目检查标准检查结果1门系统开、关、密封运行平稳、无异常是口否口2各开关、指示装置正常无误正常口 不正常3按键测试可正常操作正常口 不正常4仪器仪表指示显示正常正常口 不正常5温度调节可正常控温正常口 不正常6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可达到接受标准是口否结论: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QA/日期:备注:QA日期:83性能确认831 性能确认目的通过检测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温度均一性及达到二氧化碳使用浓度的时间以确 定其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和使用要求,并确定温度记录仪探头放置位

12、置(温度波 动最大点)。832.热分布试验将准备好的温度探头放入设定好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待温度达到设定之后, 开始记录,测量记录的时间间隔为 30分钟,测量记录时间为24个小时。布控点 情况及测试结果见T5温度系统打印记录。接受标准:温度差小于1 °C。8.3.3. 达到二氧化碳使用浓度时间的确定将二氧化碳培养箱门敞开,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最低,然后关闭箱门,记 录二氧化碳达到使用浓度的时间。可接受标准:二氧化碳浓度从野4%调节到浓度8.5%的时间不多于20分钟: 设备编号:次数初始CO浓度达到接受标准所用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结论: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QA/日期:备注:

13、8.3.4.性能确认小结:日期:日期:评价人:QA9. 偏差及纠偏处理偏差:在执行本方案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偏差,均应有文件记录。且将所有引 起偏差的原因及偏差相关情况描述清楚,填写附件 1 “偏差处理”,由确认小组按 偏差管理规程进行调查分析及处理。10. 变更控制变更控制:所有在确认过程中产生的变更都要按照变更管理规程的要求执行,确保所有的变更得到评估和批准。见附件 2 “变更审批表”。11.时间进度表确认工作内容确认日期安装确认2016年6月曰运行确认2016年6月曰性能确认2016年6月曰至2016年6月曰报告完成日期2016年6月曰12. 确认结果评价和建议12.1. 确认小组负责对确认

14、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确认结论,并填写附件4“确认结果评价及建议”。12.2 .对确认结果的评审应包括:12.2.1. 确认是否有遗漏;12.2.2. 确认实施过程中对确认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12.2.3. 确认记录是否完整;12.2.4. 确认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12.2.5. 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13. 再确认周期(包括日常监控)13.1 .生产设备发生变更时13.2 设备大修后;13.3 由于检修、调整、迁移或其它原因,可能对设备的安装状况、主要技术参 数和功能有影响时;13.4 .由于机械振动或腐蚀作用及其它原因,使设备的某些性能随时间而变化时 进行设备的再确认,可针对设备性能中部分必须项目进行,而不一定要进行全面 的确认。13.5 .正常情况下,再确认周期为一年。14.附件附件1偏差处理附件2变更审批表附件3确认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附件4确认结果评价及建议附件1偏差处理偏差概述偏差原因及建议采取措施质量部意见结论:确认人/日期:附件2变更控制号:变更审批表申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