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施工中“双控”的具体做法_第1页
预应力施工中“双控”的具体做法_第2页
预应力施工中“双控”的具体做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应力施工中“双控”的具体做法浙江裕众建设集体有限公司 肖心太摘要: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 的规定:预应力 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即“双控” 。本文结合我公司 预应力施工的实例, 具体说明预应力施工中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和实际伸 长值的量测方法。希望能起到让更多的施工队伍在预应力筋施工中更容易做到按 规范的要求进行“双控” ,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关键词:预应力施工、双控、具体做法一、综述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的规定: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即“双控”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 伸长值的差值

2、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规定时,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 控制在 6%以内。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我公司在预应力施工中严格按 “双控” 的要求进行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为更好的说明预应力施工如何进行 “双 控”,结合我们在上海市轨道交通 11 号线北段工程施工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说 明,供大家参考。二、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 11号线北段工程 K184K187 孔上部结构为预应力连续箱 梁,跨度布置为二边跨各 30米,中间二跨为40米即30+ 40+ 40+ 30 (m)。箱 梁设计为 1箱7 室结构,结构横断面宽度为 20. 3 米,梁高边跨为 1.92.3米, 中跨为 2.3

3、 米。纵向预应力筋设计采用 © s15.20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公称截面面积 A = 139mm2,标准强度 fpk= 1860Mpa, Ey= 1.95X 105Mpa,设计控制张拉应力 c con =0.75 fpk = 1395 Mpa;其中:腹板F1筋为12-© s15.20预应力钢绞线。大样图见下图:三、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在预应力施工前,应根据图纸计算出各根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1、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的采用PpL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1)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 曲线筋按(2

4、)式计算;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2)P1 e (kx )Ppkx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9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本工程采用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成型, 根据下表采用0.0015;卩一一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根据下表采用0.25。注: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p=P。附表G-8系数k及卩值表孔道成型方式k卩值钢丝束、钢绞线、光面钢 筋带肋钢筋精

5、轧螺纹钢 筋预埋铁皮管道0.00300.350.40一抽芯成型孔道0.00150.550.60一预埋金属螺旋管道0.00150.20 0.25一0.502、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根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的条规定:预应 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本工程设计的控制张拉应力C con= 0.75 fpk = 1395 Mpa。3、各分段长度和夹角和的计算根据F1筋大样图,钢绞线以中心两边互相对称,我们仅对一端进行计算。分 段的原则为每一夹角变化到另一变化处为一段,共分8段为AB,BC,CD,DE,EF, FG,GH,HI,具体见大样图。1) 、以BC段为例进行长度

6、计算BC段包括直线段和曲线段根据图纸直线段长为:121511685 589= 9877mm,曲线段长:曲线段的曲率半径 R1 = 8000mm,曲线两端点x方向长为1527+ 1685= 3212,曲线两端点y方向长为712;则曲线段的弦长为 32122+ 7122 = 3290mm,该曲线对应的圆心角为:2sin" (3290-2) /8000= 23.730;该曲线的长度为 2 n R1 - 360 X 23.73 = 2 X n X 8000 - 360 X 23.73 =3313mm;BC段长=直线段长+曲线段长=9877+ 3313= 13190mm;同理可计算出其 他各段

7、的长度。2)、以BC段为例进行夹角计算由图可看出BC段只有一次弯曲,a 1为25°,故该段的夹角为25°,换算成 弧度为:2n十36°X25= 0.436;同理可计算出其他各段的夹角和。3)、各段长度及夹角和各段长度及夹角和的计算结果见下表:一端预应力筋的长度为各段之和,即821+ 13190+ 7807+ 5697+ 8290+F1钢束各段长度和夹角和计算结果段号ABBCCDDEEFFGGHHI长度(mm)821131907807569782901796482903372夹角和(rad)00.4360.6110.7850.9601.1341.3091.4844)

8、、F1筋一端预应力筋的长度17964+ 8290+ 3372= 65431mm。F1 筋全长为 65431X 2 = 130862mm。4、理论伸长值按公式计算(1)、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PpP1(kx ekx式中: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P= 12X 139X 1860X 0.75= 2326860N;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x = 0.821 + 13.190 + 7.807 + 5.697 + 8.290 + 17.964 + 8.290 + 3.372 =65.431m;9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9 =1.484 rad=

9、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本工程采用预埋金属螺旋管 道成型,根据下表采用0.0015;1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根据下表采用0.25把数值代入公式:Pp= 1857255N(2)、理论伸长值的计算L竺 ap Ep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p= 1857255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一端的长度L = 65.431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Ap= 12x 139= 1668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Ep= 1.95X 105Mpa, 把数值代入公式:采用两端张拉,一端的理论伸长值= 374mm。四、实际伸长值的测量1、张拉前

10、的施工准备1)、千斤顶的标定张拉前应对千斤顶进行标定,千斤顶的标定应由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 千斤顶的标定文件应标明顶力和油表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2)、张拉应力和油表读数对应数据的计算根据标定文件,由顶力和油表读数的对应关系计算出各张拉阶段张拉应力和 油表读数的对应关系,即在张拉达到张拉力10%、20%、50%、80%、100%时油表相应的读数,以此读数控制各阶段的张拉。2、预应力的张拉和实际伸长值的量测1)、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的计算公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L = L1+A L2;式中: L实际伸长值(mm);A L1从初应力到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A L2初应力以下的推

11、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2)、实际伸长值的测量(1)、A L2的测量两端应对称张拉,开始张拉后,应先张拉到控制应力的 10%,具体做法是张拉到对应张拉应力10%的油表读数时即停止张拉。以此时的长度作为计算的起占八、做好标志后,继续进行张拉到控制应力的 20%停止,测量从10%到20%控 制应力张拉过程的实际伸长值,测量可采用钢尺进行,该次的测量值即可作为厶 L2的值。(2) 、 Li的测量张拉继续进行,为观测各阶段的理论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的偏差, 及时进行 调整,可分别张拉到50%、80%、100%的张拉应力并分别量测出相应的伸长值。 理论伸长值可按线性比例进行计算, 做到过程

12、中进行对比的目的。从10%控制应 力到100%控制应力的伸长值即为厶Li的长度。(3) 、腹板F1筋的实际伸长值腹板F1筋的实际伸长值见下表:张拉阶段10% 20%20% 50%50% 80%80% 100%10% 100%实际量测值(mm)35.6106.9106.871.1320.4根据上表一端的实际伸长值为: L=A L1+A L2= 320.4+ 35.6= 356mm,即 F1 筋一端的实际伸长值为 356mm。(4) )理论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的比较实际伸长值即为A L1和A L2之和为356mm,理论伸长值采用不分段计算的 结果为374 mm,则对F1筋误差为:374-356= 18mm,18- 374= 0.048= 4.8%,在 6%以内可以继续进行张拉。五、结束语在市政工程中,很多工程中都有预应力筋的施工,如控制不好可能给工程的 质量带来较大的隐患。目前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参差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