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施工方案及措施_第1页
电气专业施工方案及措施_第2页
电气专业施工方案及措施_第3页
电气专业施工方案及措施_第4页
电气专业施工方案及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节 电气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拟编制的主要施工方案及工作程序清单2、施工技术措施一览表3、主要施工方案3.1 蓄电池安装3.2 电气贯穿件安装3.3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安装3.4 电力变压器(主变)安装3.5 132KV 倒送电3.6 发电机 - 变压器组保护系统的调试1、拟编制施工方案和工作程序清单(电气)序号方案及程序名称计划编制 完成时间完成状 态备注1膨胀螺栓安装2006年3月完成初稿2膨胀螺栓荷载试验2006年3月完成初稿3电缆桥架安装2006年4月完成初稿4成套低压盘柜安装2006年4月完成初稿5工频交流耐压试验2006年2月完成6氧化锌避雷器试验2006年2月完成7电缆桥架、保

2、护管转换原则2006年2月完成8防火封堵安装2006年3月完成初稿9常规岛配电盘成套柜安装2006年2月完成初稿10互感器试验2006年3月完成11全厂警报系统安装2006年4月12电缆保护管安装2006年3月完成13成套中压开关柜安装2006年5月14干式变压器安装2006年4月15电气配电箱(控制箱、接线箱)安装2006年5月16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本体试验2006年5月17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电气系统试验2006年5月18蓄电池安装2006年5月19接地安装2006年5月完成初稿20通讯系统安装2006年5月完成初稿21核岛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2006年5月22直流屏调试2006年6月23UPS系

3、统调试2006年6月24直流充电器的安装2006年7月25直流充电器的调试2006年7月26低压电动机电气检查及试动转2006年4月27中压电机试验2006年4月28电缆敷设2006年9月29中压电缆终端、接头的制作、安装2006年9月30电缆端接2006年9月31中压开关柜调试2006年9月32变压器试验2006年8月33低压开关柜调试2006年9月34电气员穿件安装2006年11月完成初稿35电动葫芦安装2006年11月36电动葫芦调试2006年11月37光纤电缆的敷设与端接2007年1月38水下照明设备安装2007年2月39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安装2007年4月40全球卫星时钟校对设备安装2

4、007年2月41RX厂房25O吨环吊电气安装2006年3月完成初稿42RX厂房环吊调试2006年4月43环吊电源配管及电缆引入管在穹顶上的安装2006年5月完成初稿44TX厂房75/20t桥式起重机调试2006年5月45棒电源机组试验2006年6月46275/5Ot桥式方案起重机电气安装2006年6月47132KM 220KV GIS 安装、试验2006年7月48132KV及220KV线路阻波器单体调试2006年7月49RX环吊电源电缆敷设2006年9月50驱动机构专用电缆与接插件连接和安装2006年9月51控制棒驱动机构棒控系统调试2006年10月52电力变压器(主变)安装2006年10月5

5、3电力变压器(辅变)安装2006年10月54电力变压器(高压厂变)安装2006年10月55SR自控吊车电气安装、调试2006年12月56220KM 132KV架空线路安装2006年7月57共相封闭母线的安装2006年11月58离相封闭母线的安装2006年11月59常规岛主发电机本体试验2006年11月60132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2007年1月61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系统的调试2007年4月62辅变保护系统调试2007年4月63断路器失灵保护试验2007年4月64电力载波通讯及远动装置的调试2007年5月65132KV母线线路保护试验2007年5月66220KV母线线路保护试验2007年5月

6、67中频发电机组调试2007年12月68发电机AVR®磁装置调试2007年12月69发电机灭磁装置及过电压保护装置试验2007年12月70132KV倒送电2008年4月71220KV倒送电2008年11月72单相低压辅交零升2008年12月电气专业主要施工技术方案1.1 概述1.1.1 概述根据已经收到的有关C八程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结合C1W目核电建设的 经验,我公司C2项目部电气专业计划编制工作程序40份,施工方案32份。随着以 后收到的施工图纸、资料的增多,我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清单进行调整,不 排除增加新的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案。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作程序是指全厂通用的程序,

7、施工方案是指针对特定装置或系统的专用程序。1.1.2 程序、方案清单电气专业计划编制的程序、方案清单如下表所示:序号程序、方案名称类型内部编码备注1膨胀螺栓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012膨胀螺栓荷载试验工作程序W-TME-CX-0023电缆桥架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034成套低压盘柜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045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工作程序W-TME-CX-0056氧化锌避雷器试验工作程序W-TME-CX-0067电缆桥架、保护管转换原则工作程序W-TME-CX-0078防火封堵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089常规岛配电盘成套柜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091

8、0互感器试验工作程序W-TME-CX-01011全厂警报系统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1112电缆保护管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1213成套中压开关柜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1314干式变压器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1415电气配电箱(控制箱、接线箱)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1516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本体试验工作程序W-TME-CX-016序号程序、方案名称类型内部编码备注17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电气系统试验工作程序W-TME-CX-01718蓄电池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18施工组织设计附19接地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1920通讯系统安装工作

9、程序W-TME-CX-02021核岛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2122直流屏调试工作程序W-TME-CX-02223UPS系统调试工作程序W-TME-CX-02324直流充电器的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2425直流充电器的调试工作程序W-TME-CX-02526低压电动机电气检查及试运转工作程序W-TME-CX-02627中压电机试验工作程序W-TME-CX-02728电缆敷设工作程序W-TME-CX-02829中压电缆终端、接头的制作、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2930电缆端接工作程序W-TME-CX-03031中压开关柜调试工作程序W-TME-CX-031

10、32变压器试验工作程序W-TME-CX-03233低压开关柜调试工作程序W-TME-CX-03334电气贯穿件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34施工组织设计附35电动葫芦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3536电动葫芦调试工作程序W-TME-CX-03637光纤电缆的敷设与端接工作程序W-TME-CX-03738水下照明设备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3839全球卫星时钟校对设备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3940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安装工作程序W-TME-CX-040施工组织设计附41RX厂房25O吨环吊电气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0142RX厂房环吊调试施工方案W-TME-F

11、A-00243环吊电源配管及电缆引入管在穹顶上的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0344TX厂房75/20t桥式起重机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04序号程序、方案名称类型内部编码备注45棒电源机组试验施工方案W-TME-FA-00546275/ 5Ot桥式方案起重机电气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0647132KV、220KV GIS 安装、试验施工方案W-TME-FA-00748132KV及220KV线路阻波器单体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0849RX环吊电源电缆敷设施工方案W-TME-FA-00950驱动机构专用电缆与接插件连接和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1051控制

12、棒驱动机构棒控系统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1152电力变压器(主变)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12施工组织设计附53电力变压器(辅变)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1354电力变压器(高压厂变)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1455SR自控吊车电气安装、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1556220KV、132KV架空线路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1657共相封闭母线的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1758离相封闭母线的安装施工方案W-TME-FA-01859常规岛主发电机本体试验施工方案W-TME-FA-01960132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施工方案W-TME-F

13、A-02061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系统的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21施工组织设计附62辅变保护系统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2263断路器失灵保护试验施工方案W-TME-FA-02364电力载波通讯及远动装置的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2465132KV母线线路保护试验施工方案W-TME-FA-02566220KV母线线路保护试验施工方案W-TME-FA-02667中频发电机组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2768发电机AVR®磁装置调试施工方案W-TME-FA-02869发电机灭磁装置及过电压保护装置试验施工方案W-TME-FA-02970132KV倒送电施工方

14、案W-TME-FA-030施工组织设计附71220KV倒送电施工方案W-TME-FA-03172单相低压辅变零升施工方案W-TME-FA-0321.2 电气专业主要工作程序及施工技术方案1.2.1 蓄电池安装工作程序1.2.2 电气贯穿件安装工作程序1.2.3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安装工作程序1.2.4 电力变压器(主变)安装方案1.2.5 132KV到送电方案1.2.6 常规岛发变组保护系统调试方案1.3 电气专业施工技术措施电气专业施工技术措施共5项,内容见下表。序号项目施工技术措施内容单位工程量备注帆布张101搭设三变器身检查棚钢管(脚手架)吨4调酸池制作个1专用防护用品、用具项1假负载项1

15、敷设临时电源项1维护人工人/月4/6窗式空调 1.5P台2角铁 40*40*4米252蓄电池充放电电缆 YZ-3*4+1*2.5米50膨胀螺丝M12个64自动开关15A台8安装空调1.5P台8拆除空调1.5P台8拖线板只4拖线盘只4帆布张43搭设滤油机棚钢管(脚手架)吨14柴油发电机负载试验负载项1序号项目施工技术措施内容单位工程量备注5电气设备物项保护电气设备安装后物项保护:塑料布吨1.4_中核五公司C2项目经理部Chin 9 China Nuclear Industry Fifth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mpany-C2PM编码PC No.2XXE20014W

16、TMD43SS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CHASHMA NUCLEAR POWER PLANT PROJECT UNIT-2文件标题:Document title:蓄电池安装A06.04版本Rev.日期Date状态Sta.编制Prepared By.审核Reviewed By.修改说明Modification Observation批准Approved By.文件类别Document type工作程序内郃编RInternal No.W-TME-CX-0181. 目 的 82. 适用范围83. 编制依据 84. 定 义85. 责 任86. 先决条件 87. 安装程序 98. 详细说明 109.

17、 安全措施 1810. 记 录 1811. 附 录 191. 目的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在核岛厂房内设置 4组220V蓄电池和2组24V蓄电池,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有蓄电池组均处于浮充状态,而当直流系统充电器发生故障或交流失电时,由蓄电池组向其所属的1E 级直流系统提供直流电源。本工作程序提供了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中220V及24V1E级直流蓄电池的安装、充放电方法。2. 适用范围本工作程序适用于所有参与蓄电池的安装、充放电的施工人员。3. 编制依据3.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923.2 DC220V、 24V 蓄电池规范书PC2-EE06-TA3.3 恰希玛核

18、电站一期工程蓄电池安装工作程序JJ30474. 定义本程序无定义。5. 责任本程序由C2项目技术部电气技术组负责编制、修改和解释。6. 先决条件6.1 工作环境必备条件:6.1.1 安装区域的室内土建和其它工种已基本结束施工,土建装修完毕,场地干净,墙面无滴水。6.1.2 室内通风设备完好,室内有足够的清洁水源6.1.3 蓄电池室的防爆灯具应安装结束。6.1.4 蓄电池室所埋的预埋件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6.1.5 通向安装区域的通道顺利畅通。6.2 施工人员已熟悉本工作程序内容,技术交底已结束。6.3 施工记录表格已具备。6.4 工器具和设备准备:所有测量及检查仪器、仪表应具有检验合格证。6.

19、4.1 搬运设备手动液压叉车1.5t 2 台;手推车1台;橇杠2根、;汽车1台。6.4.2 调酸工具调酸池2只;大塑料桶10只;塑料漏斗10只;塑料提桶10只;塑料勺子10只;酒精温度计10支;吸液式密度计10只;兆欧表1块;蓄电池专用电压表1块;数字万用表2块;耐酸搅拌棒5根;直流电流表1块;放电电阻1台;电力复合脂4盒。6.4.3 操作用具电钻、电锤、成套开口搬手、和活动搬手、水平尺、放电电阻、空气开关、棉纱。6.4.4 防护及劳保用品CO2灭火器、沙箱、小苏打、防酸工作服(手套、胶鞋、防护眼镜、口罩)、毛 巾、香皂。7. 安装程序8. 详细说明8.1 施工准备8.1.1 设计文件及记录表

20、格齐全。8.1.2 蓄电池间照明设施齐备,通风良好。8.1.3 场地应保持清洁,并设立安全标志、警示灯,确保人员安全。8.1.4 蓄电池在灌注电解液前应设立禁止烟火的标志,施工班组长应与操作人员严格明确在操作时要严禁烟火,以防爆炸。8.2 开箱清点检查8.2.1 开箱检查前通知有关人员到场,并做好检查记录。8.2.2 检查到货是否齐全、有否损坏,技术资料是否齐全。8.2.3 蓄电池外观检查(1) 根据设计图纸确认蓄电池的型号、规格。(2) 检查蓄电池槽的外壳无损坏、裂痕。(3) 检查蓄电池槽盖的密封是否良好。(4) 检查蓄电池的正、负极极性正确,无变形。(5) 检查蓄电池槽内部的部件是否齐全、

21、有无损坏。(6) 检查蓄电池的附件是否齐全,包括连接板、螺栓、螺帽、以及数量正确。8.3 贮存与搬运8.3.1 蓄电池应存放在540C、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8.3.2 蓄电池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不可移动临时封帽,决不可用电池端子提起电池。8.3.3 套在防酸帽上的塑料袋,在不使用前勿将其取下,以防止空气侵入影响质量。在安装连接板条时,应将塑料袋取下。8.4 防震架安装及电气配管8.4.1 蓄电池支架采用热浸锌槽钢焊接而成,为地面安装自持式结构,支架与蓄电池间应垫防酸绝缘层。支架结构应满足蓄电池组运行要求,具有良好的电气导通性,并应与厂房接地系统可靠连接。8.4.2 支架基

22、础应符合图纸要求,并与蓄电池实物核对。支架的高度、宽度、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按蓄电池的排列数量,每一个电池的外形尺寸,加上电池间隔距离进行核查。8.4.3 按图纸要求安装蓄电池的防震支架。8.4.4 电气配管见技术要求及国标。8.5 电解槽的安装电解槽安装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摔跌。安装步骤如下:8.5.1 根据图纸及母线位置,在台架上画出电解槽中心线。8.5.2 先安装首末两端电解槽,用水平仪检查,在电解槽间加玻璃垫调整,将其找平找正。8.5.3 按GF型系列安装平面示意图,将蓄电池整齐地排列在平稳的台架上。首末两电解槽间拉线,按线绳调整中间各个电解槽,安装应平稳、高低一致、排列整齐,受力均

23、匀。按正负极符号用连接条和连接螺丝依次串联起来。在连接螺丝上应涂上一薄层电力复合脂。8.5.4 核查各抽头母线中心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正负极符号是否对应。8.5.5 检查滤气帽通气性良好,安装后用塑料布盖好,以防尘土落入。8.6 极板检查8.6.1 蓄电池正负极柱的极性正确,应平整无变形,防酸隔爆柱等部件完整齐全、无损伤。8.6.2 通过透明槽检查极板有无严重受潮和变形现象,槽内部件的连接应齐全无损伤。8.6.3 连接条、螺栓及螺母连接紧固、齐全。8.7 母线连接8.7.1 蓄电池引出线采用电缆时应符合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线路篇中有关规定。8.7.2 接线板应采用耐酸、非可燃、

24、不吸潮的材料制成,接线板上接线柱的孔径不宜太大,用螺栓固定时,螺杆上应套有耐酸的密封垫,螺栓宜用铜质。8.7.3 电缆引出线应用相色带标明正、负极。正级褚色,负极蓝色。8.7.4 电缆穿出蓄电池孔洞,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8.8 电解液的调制与灌注8.8.1 充放电必备的条件(1) 蓄电池安装完毕后,记录完整并经验收合格。(2) 上下水道接通,保证充放电期间能充足供水。(3) 室内通风照明工作结束,并试运行良好。(4) 充电装置调试完毕,并经试运行证明可靠。(5) 电解液应使用“蓄电池专用电解液”(见GB50172-92)或由浓硫酸与蒸储水配制而成。8.8.2 电解液配制配制电解液时,浓硫酸

25、与蒸储水的比例,如表 1所示:表1浓硫酸与蒸储水的比例电解液之密度(g/cm3 )体积之比重量之比浓硫酸蒸储水浓硫酸蒸储水1.18015.613.01.20014.512.61.21014.312.51.24014.112.31.40011.710.9注:a.表列配合量之比为估计量,在配制时仅作参考,主要以实际测得之密度为准b.表列配合量及密度之环境温度为25 C8.8.3 配制电解液的容器,应采用塑料制品调酸池。8.8.4 配制电解液时先将蒸储水倒入酸池中,然后将硫酸慢慢倒入蒸储水,并用搅棒 不断搅拌,严禁把水倒入硫酸中。电解液的温度不得超过65C,否则应停止注酸,待冷却后再继续调制。调制过

26、程中要随时测量温度、密度以监视电解液的 变化,在密度将达要求时,应放慢速度,调至符合要求为止。不同温度下电解 液的密度如表2:表2不同温度下电解液的密度温度200C250C300C350C400C450C500C550C比重1.221.2171.2131.2101.2061.2031.201.196或待电解液冷却接近室温时,测其密度。若液温不在25c时,可按下式换算之。D25=DT+0.0007(T-25)其中 D25: 换算成25 c之密度;T: 测量时电解液的温度; DT: T度时测出的密度; 0.0007:密度之温度系数。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调制密度为1.40稀硫酸50kg用以调整蓄电池

27、电解液的 密度。8.8.5 注酸(1) 注酸前应检查母线及蓄电池的绝缘电阻。(2) 用500V兆欧表测量蓄电池及母线对地绝缘电阻在 0.5MQ以上,蓄电池极间无 短路。(3) 电解液冷却至35C以下时即可进行注酸。(4) 注酸前启动蓄电池通风设备,检查电池零部件是否齐全、完整,电池间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拧下注酸栓,用塑料提桶、漏斗、舀子将酸液注入蓄电池中液 面图度控制在最局、最低液面中间位置,注酸工作应在2小时内完成。(5) 注酸完毕应将防酸栓、催化栓、液孔塞立即装上,用清水洗地面,并仔细检查容器有无渗漏。8.8.6 注意事项(1) 调酸注酸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穿耐酸工作服、带防护眼镜,上衣口袋

28、不能有金属器件。(2) 蓄电池注酸后室内严禁烟火。(3) 如有酸液溅到人身、地面及其它物项上,应立即用苏打水和自来水冲洗。(4) 搬运硫酸时,应有防止震动和容器破损的措施,搬运时容器应封口。(5) 调酸及注酸结束后,应立即用小苏打水和自来水冲洗防护用品和现场场地。8.9 蓄电池初充电8.9.1 初充电前应完成下面各项工作(1) 再次检查充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充电设备与蓄电池连接是否正确,充电设备正极接蓄电池的正极、负极接蓄电池的负极。(2) 对灌酸后的蓄电池要进行一次详细检查,有无异常现象,静置 2小时后对所有蓄电池进行一次电压、密度、温度的测量,并做好记录。(3) 事先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在

29、整个充放电过程中,必须保证不能停电。(4) 充电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组织分工要明确,充放电用的器具、劳保用品及记录表格等,均要配备齐全。(5) 准备一些短路线防止个别电池“超前”或“落后”及损坏时做切除用。(6) 准备好充放电的记录表格。8.9.2 根据制造厂的规定,初充电采用二阶段恒流充电法。(1) 将预先配制密度为1.200g/cm3的电解液冷却到室温时注入电池内,电解液的液面应保持在最高度液面线和最低液面线之间。因电解液同极板起化学反应产 生热量,必须静置46小时,待液温下降到30c左右时方可充电,但静置时 间不得超过24小时。(2) 充电时蓄电池组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电源

30、的负极。(3) 按表3中规定的初充电电流及时间进行充电。表3蓄电池初充电电流及时间表蓄电池 型号额定容量(Ah)初次充电经常充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电流A时间 h电流A时间 h电流A时间 h电流A时间 hGF-30302.412-161.860-7038-101.810-12GF-5050412-16360-7058-10310-12GF-100100812-16660-70108-10610-12GF-1501501212-16960-70158-10910-12GF-2002001612-161260-70208-101210-12GF-3003002412-161860-70

31、308-101810-12GF-3503502812-162160-70358-102110-12GF-4004003212-162460-70408-102410-12GF-4504503612-162760-70458-102710-12GF-5005004012-163060-70508-103010-12GF-6006004812-163660-70608-103610-12GF-8008006412-164860-70808-104810-12GF-100010008012-166060-701008-106010-12GF-120012009612-167260-701208-10

32、7210-12GF-1400140011212-168460-701408-108410-12GF-1600160012812-169660-701608-109610-12GF-1800180014412-1610860-701808-1010810-12GF-2000200016012-1612060-702008-1012010-12GF-2400240019212-1614460-702408-1014410-12GF-2600260020812-1615660-702608-1015610-12GF-2800280022412-1616860-702808-1016810-12GF-

33、3000300024012-1618060-703008-1018010-12以GF-1600型号的蓄电池为例,第一阶段充电电流 128A, 1216小时。第二 阶段充电电流96A, 6070小时。在初充电时,应做好详细记录,在初充电开始50小时内,每隔一小时测一次蓄电池的电压、密度、温度及充电电流。全部电池宜每隔4小时全测一次。初充电后期10小时可每隔1小时测量蓄电池一次,全部电池宜每隔2小时全测一次,以便正确判断蓄电池好与否。初充电期间每1小时记录一次充电电流及电池组的总电压,对异常电池要严格监视。临近终期时,用密度 1.4的稀硫酸 或蒸储水调整电解浓度,使电解液密度到1.215 

34、7;0.005(25 C),液面调至最高 液面线,并应再进行0.5小时的充电,使电解液混合均匀。8.9.3 当具有下列现象时则充电完毕(1) 电池电压及比重连续4小时以上稳定不变。(2)电池内部产生强烈气泡,即呈“沸腾”状态8.9.4 注意事项:(1) 充电过程中,室内通风良好,严禁烟火,液温应控制在1540c之间,不得超过 45,如超过应减小充电电流,或采用冰降温,待温度降至规定范围内再进 行。(2) 如有个别电池超前或损坏,用短路线切除,并准备一个单电池强充电器。(3) 如有个别电池极性接反,发现后立即倒过来。(4) 充电电流不能过大,过大后会引起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或极板弯曲。充电电流不能超

35、过催化栓允许电流值,否则会引起爆炸。8.10 蓄电池放电8.10.1 充电结束后静置2小时即可放电,以测量电池容量。接上放电电阻以160A电流放电(指GF-1600型),当出现下列现象时应停止放电。(1) 蓄电池电压普遍降至1.8V ;(2) 输出容量近似等于额定容量。8.10.2 在放电过程中,对电压、密度、温度的测量在前6 小时每隔 1 小时测量检查电池一次,隔 2 小时全测一次, 6 小时至 8 小时每半小时全电池全测一次, 8 小时之后每 15 分钟全测一次。特别注意测量电压要准确,对全部电池要严加监视。不符合标准的电池的电压不得低于整组电池中单个电池的平均电压的 2%, 电压不符合标

36、准的蓄电池的数量,不应超过该组电池总数量的5%。8.10.3 注意事项(1) 严禁过放,如发现个别电池过放可短接(指把此蓄电池切除) 。(2) 禁止电池电压低于1.8V 后继续放电。8.11 蓄电池再充电8.11.1 放电结束后应立即再充电,首次放电完毕后应按产品技术要求再充电,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0 小时。8.11.2 再充电采用恒流压法,首先用 0.15C10 安培的电流(240A) 充电到指定电压(2.40V) , 89小时。然后在此电压下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和 电解液密度连续5小时稳定不变后再继续充510小时为止,其充电电流,电 压及时间参见表4。充入电量可视电池放出电量多少

37、而定,一般为放出电量的130 150%表 4 电池再充电时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充电电流(A)充电时间(小时)充电电压(V充电时间(小时)0.15C106-72.28400.15C107-82.30350.15C107-82.32300.15C107-82.35250.15C108-92.38220.15C108-92.40208.11.3 表4中所列数据,以电池完全放电为基准,若电池没有完全放电,则充电时间应 相应减少。8.11.4 再充电完毕的现象符合说明书的要求。再充电过程中,同样对电压、密度、温 度、充电电流等进行测量、监视,其规定可参考充电中的有关规定,并做好记 录。8.11.5 再充电

38、结束前,调整电解液比重至1.215 ±0.005(25 C),并将液面调至最高液面线。8.11.6 再充电结束后,立即投入浮充。8.12 蓄电池浮动充电为了补偿局部放电及防止极板硫酸化,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电池在使用或静置 等情况下,最好对蓄电池采用浮动充电。8.12.1 在浮动充电过程中,应保持每个电池的电压在2.152.20伏之间,即大体经常保持蓄电池处于充足电量的状态。8.12.2 浮动充电所需的电流值可参考下式计算式: I=0.0008C10式中:I-浮动充电所需之是流值(安); C10-电池10小时率放电的额定容量数。8.12.3 凡进行浮动充电的电池,一般每六个月可进行一次

39、10小时率全容量放电。但为了保证突然负荷起见,每一电池只放在终止电压的1.90伏,放电完毕后立即再充电,但也可视具体情况和维护人员的实践经验将容量放电延长到一年一 次。8.12.4 注意:浮动充电的计算公式仅供参考, 主要是决定于电池输出电量,自放电的大小和不过量充电的原则。浮动充电的电流过大,使电池长期过充电反而会影响电池性能,使用管理人员必须很好注意。8.13 安装结束后的检查8.13.1 设备安装竣工交接时,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应符合要求。8.13.2 连接部份牢固、可靠、无松动。9. 安全措施9.1 施工现场用电、临时输电线路及电动机具必须满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

40、8中所规定的要求。9.2 施工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酸工作服(手套、胶鞋、防护眼镜、口罩) 、毛巾、香皂。9.3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运输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清除所有不必要的障碍物,封堵无用的孔洞。确保搬运线路畅通无阻。杜绝可能造成人身安全伤害事故的外部环境因素。9.4 施工现场应采用标志绳将现场围住,设有专门人员进行现场保护工作,不许闲杂人员进入。9.5 施工现场应经常清除无用的杂物,如包装用的废木箱板、废弃的钢材边角等。并应在合适的地方放置灭火器,以防火灾的发生。9.6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参见8.8.6 、 8.9.4 及 8.10.3 项。9.7 作业危害分析(JH

41、A)记录表见附录。10. 记录记录见附表。11. 附录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SPI中核五公司C2项目经理部C2 PM OF FIEC蓄电池安装记录Accumulator Installation RecordE-005编号:系统号-报告编号Sr: No: System No-Report No. 共 页,第 页Sheet No. of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CHASHMA NUCLEAR POWER STATION UNIT 2 PROJECT子项号Sub-item No.系统号System No.安装区域Installation AreaITP编号 ITP No.房间号Room No.质保

42、等级QA Class施工标准Construction Standard核安全等级Nuclear Safety Class图号Drawing No材质Material质量要求 Quality Requirement检查实况 Actual Checking Result蓄电池台架安装应平直、牢固。Accumulator Rack Is Installed Flat And Firmly.蓄电池排列整齐、高低一致。Accumulators Dispose In Order, At The Same Level.蓄电池间母线连接紧密、牢固、正确。Bus Connection Between Accum

43、ulator Is Tight, Secure And Tight.电池底部衬垫用材质。Cell Bottom Pad Use Durable Material.组装极板时,电池正、负片符合产品技术要求。Cell Anode & Cathode Meet Technical Requirement, when assembling plates.母线材质规格。Bus Material Specification.母线支持点间距。Distance Between Bus Support.灌注电解液前缘电阻值。Insulance Value Before Filling In Electr

44、olyte.母线对地间名缘电阻值.Bus To Earth Insulance Value.备注:Remarks:中原对外工程公司CZEC中核五公司FIEC质监工程师(QS):年 月日 (Date)质检工程师(QC):年 月日(Date)技术负责人(Technician):年 月 日(Date) 施工操彳人(Operator):年 月日(Date)SPI中核五公司C2项目经理部C2 PM OF FIEC蓄电池充(放)电记录表Storage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RecordsE-048编号:系统号-报告编号Sr. No: System No-Repo

45、rt No.共 贝,弟 贝Sheet No. of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CHASHMA NUCLEAR POWER STATION UNIT 2 PROJECT子项号Sub-item No.系统号System No.安装区域Installation AreaITP编号 ITP No.房间号Room No.质保等级QA Class施工标准Construction Standard核安全等级Nuclear Safety Class图号Drawing No材质Material液n电解放种类The Kind Of Electrolyte电解质化验单或合格证号Electrolyte Chemical Ch

46、ecklist Or Certificate No. Of Compliance解 电 迂n 灌蒸储水化验单或合格证号Distiller Chemical Checklist Or Certificate No. Of Compliance灌注时电解液温度比重The Temperature Of InjectionSpecific Gravity灌注开始时间Start Injection Time注完时间Filling Completion Time电充初a nC充电开始时间Start Charging Time完成时间Finish Time单独进行补充充电的电池编号Individual Re

47、plenishing Battery No.电放Dg放电开始时间Start Discharging Time结束时间End Time放电电流Discharging Current放电容量 Discharging Capacityoc ngmDsnc 录记电放充,g r )h)蓄电池记录绝缘电阻Storage Battery Group Insulation Resistance:兆欧 (MIQ )结论Result中原对外工程公司CZEC中核五公司FIEC质监工程师(QS):年 月日(Date)质检工程师(QC):年 月日(Date)技术负责人(Technician):年 月 日(Date)施工操彳人(Operator):年 月日(Date)SF1中核五公司C2项目经理部C2 PM OF FIEC蓄电池充(放)电记录表(副表)Storage Battery Charging D Discharging) Records ( Attached List)E-049编号:系统号-报告编号S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