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019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相关高考试题课件46张_第1页
2018 2019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相关高考试题课件46张_第2页
2018 2019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相关高考试题课件46张_第3页
2018 2019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相关高考试题课件46张_第4页
2018 2019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相关高考试题课件4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17全国卷全国卷常温下将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a2(H2X)的数量级为的数量级为 10 c? ?HX? ?B曲线曲线 N表示表示 pH与与 lg的变化关系的变化关系 c? ?H2X? ?CNaHX溶液中溶液中 c(H )c(OH )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c(Na )c(HX )c(X )c(OH 62)c(H ) 解析解析 由由 H2Xc? ?H? ?c? ?HX? ?H HX 可知

2、:可知:Ka1,c? ?H2X? ?Ka1c? ?H2X? ?则则 c(H ), 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可得: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可得:pH1c? ?HX? ?c? ?HX? ?lgKa1lg。同理,由。同理,由 HXc? ?H2X? ?2H X可得:可得:pH22c? ?X? ?lgKa2lg。因。因 1 Ka1? ? Ka2,则,则lgKa1lgKa2。c? ?HX? ?c? ?HX? ?c? ?X? ?当当 lglg时,有时,有 pH1pH2,故曲线,故曲线 N表示表示 c? ?H2X? ?c? ?HX? ? 2 c? ?HX? ?c? ?X? ?pH与与 lg的变化关系,的变化关系, 曲线曲

3、线 M 表示表示 pH与与 lg的的c? ?H2X? ?c? ?HX? ?变化关系,变化关系,B项正确;由曲线项正确;由曲线 M 可知,当可知,当 pH4.8 时,时,c? ?X? ?c? ?X? ?lg由由 pH2lgKa2lglgKa20.6 ,可得:可得:c? ?HX? ?c? ?HX? ?0.6 4.8 5.4 ,Ka21065.422210 10 ,故故 Ka2的数量的数量220.66c? ?X? ?c? ?X? ?级为级为 10 , A项正确;项正确; NaHX溶液中,溶液中,则则lg1 ,c? ?HX? ?c? ?HX? ?0 ,此时溶液,此时溶液 pH5.4 ,溶液呈酸性,所以

4、,溶液呈酸性,所以 c(H )c(OH ),C 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项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HX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的电离程度大于其 水解程度,故当溶液呈中性时,水解程度,故当溶液呈中性时, c(Na2X)c(NaHX) ,溶液,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 )c(X )c(HX )c(OH 2)c(H ),D项错误。项错误。 2 2017全国卷全国卷改变改变 0.1 molL1二元弱酸二元弱酸 H2A 溶液溶液的的 pH,溶液中,溶液中H2A、HA 、A 的物质的量分数的物质的量分数 (X)随随 pH? ? ?c? ?X? ? ? ?的变化如图所示的变化如图所

5、示? ?已知已知? ?X? ?2? ?。 c? ?H2A? ?c? ?HA? ?c? ?A? ? ?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pH1.2时,时,c(H2A)c(HA ) BlgK2(H2A)4.2 CpH2.7时,时,c(HA )c(H2A)c(A ) DpH4.2时,时,c(HA )c(A )c(H ) 22 解析解析 根据题给图像,根据题给图像,pH1.2 时,时,H2A与与 HA 的物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则有质的量分数相等,则有 c(H2A)c(HA ),A正确;根据题正确;根据题给图像,给图像,pH4.2 时,时,HA 与与 A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的物质的量

6、分数相等,c? ?H? ?c? ?A? ?4.2K2(H2A)c(H )10, 则则 lgK2(H2A)c? ?HA? ?4.2 ,B正确;根据题给图像,正确;根据题给图像,pH2.7 时,时,H2A与与 A 的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且远小于物质的量分数相等,且远小于 HA 的物质的量分数,则有的物质的量分数,则有c(HA )c(H2A)c(A ),C 正确;正确;根据题给图像,根据题给图像,pH4.2时,时,HA 与与 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c(HA )c(A ),且,且c(HA )c(A )约为约为 0.1 molL,c(H )10则则 c(HA )c(A )c(H ),

7、D错误。错误。 222222214.2 mol L,123 2017全国卷全国卷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高浓度的 Cl 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时加入 Cu 和和 CuSO4,生成,生成 CuCl 沉淀从而除去沉淀从而除去 Cl 。根据。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sp(CuCl)的数量级为的数量级为 10 B除除 Cl 反应为反应为 CuCu2Cl =2CuCl C加入加入 Cu 越多,越多,Cu 浓

8、度越高,除浓度越高,除 Cl 效果越好效果越好 D2Cu =Cu Cu 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722 c? ?Cl? ?c? ?Cu? ?解析解析 当当lg 10时,时,lg 1约为约为7 ,即,即mol Lmol Lc(Cl )1 mol L,c(Cu )10 mol L,因此,因此 Ksp(CuCl)的数量级为的数量级为 10 ,A正确;分析生成物正确;分析生成物 CuCl 的化合价可的化合价可知,知,Cl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u 元素由元素由 0价和价和2价均变为价均变为1价,因此参加该反应的微粒为价,因此参加该反应的微

9、粒为 Cu、Cu和和Cl ,生成物为,生成物为 CuC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Cu7171222Cl =2CuCl ,B正确;正确;铜为固体,铜为固体,只要满足反应用量,只要满足反应用量,Cu 的量对除的量对除 Cl 效果无影响,效果无影响,C 错误;错误;2Cu =Cu Cu 2 c? ?Cu? ?2的平衡常数的平衡常数 K2),可取图像中的,可取图像中的 c(Cu )c(Cuc? ?Cu? ?1 10 mol L6612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计算,即为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计算,即为 K1 10 mol L16mol ,因此平衡常数很,因此平衡常数很61 21

10、10 L? ?1 10 mol L? ?大,反应趋于完全,大,反应趋于完全,D正确。正确。 1 4 2017江苏高考江苏高考(双选双选)常温下,常温下,Ka(HCOOH)1.77 10 ,Ka(CH3COOH)1.75 10 ,Kb(NH3H2O)1.76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浓度均为浓度均为 0.1 molL1545的的 HCOONa和和 NH4Cl 溶液中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 B用相同浓度的用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 pH均为均为3的的 HCOOH 和和 CH3

11、COOH 溶液至终点,消耗溶液至终点,消耗 NaOH溶液溶液的体积相等的体积相等 C0.2 molL HCOOH与与 0.1 mol L NaOH等体积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混合后的溶液中: c(HCOO )c(OH )c(HCOOH)c(H11) D0.2 molL CH3COONa与与 0.1 mol L11盐酸等体积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混合后的溶液中 (pHc(Cl )c(CH3COOH)c(H ) 解析解析 相同浓度的相同浓度的 HCOONa和和 NH4Cl 溶液,水解程溶液,水解程度度 NH4大于大于 HCOO ,根据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 c(Na )c(H )c(HCOO )

12、c(OH ),c(NH4)c(H )c(Cl )c(OH ),可比较可比较 c(Na )c(H )和和 c(Cl )c(OH ),因为,因为 c(Na )c(Cl ),又根据,又根据 NH4和和 HCOO 的水解程度得的水解程度得 HCOONa中中的的 c(H )大于大于 NH4Cl 溶液中溶液中 c(OH ), 所以阳离子浓度之和,所以阳离子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前者大于后者,A正确;用相同浓度的正确;用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分别滴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定等体积 pH均为均为 3的的 HCOOH和和 CH3COOH 溶液,溶液,因为因为CH3COOH 的酸性弱于的酸性弱于 HCOOH,所以,

13、所以 CH3COOH 消耗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比溶液的体积比 HCOOH的大,的大,B错误;根据电荷守错误;根据电荷守恒恒 c(HCOO )c(OH )c(Na )c(H ),c(Na)c(HCOOH),所以,所以 C 错误;错误;反应后溶液相当于相同浓度反应后溶液相当于相同浓度1的的 CH3COOH、CH3COONa、NaCl溶液的混合物,溶液溶液的混合物,溶液显酸性,显酸性,c(CH3COO )0.05 molL,c(CH3COOH)0.05 mol L,c(Cl )0.05 molL,c(CH3COO )c(Cl )c(CH3COOH)c(H ),D正确。正确。 11 5 2016全

14、国卷全国卷298 K 时,在时,在 20.0 mL 0.10 molL氨水中滴入氨水中滴入 0.10 molL11的盐酸,溶液的的盐酸,溶液的 pH与所加盐酸的与所加盐酸的1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0.10 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氨水的电离度为1.3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20.0 mL CM 点处的溶液中点处的溶液中 c(NH4)c(Cl )c(H )c(OH ) DN点处的溶液中点处的溶液中 pHc(H )c(OH ),C

15、错误;错误;NH3H2O 为弱电解质,部分为弱电解质,部分 电离,电离,N点对应的点对应的V(HCl)0 mL,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1.32%,则有,则有c(OH )0.10 molL1.32%1.3210 1.010Kw1mol L,c(H )L7.58103 molc? ?OH? ?1.32101141312 mol L,故,故N点溶液的点溶液的pH1 c? ?Cl? ?D向向 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AgNO3固固c? ?Cl? ?体,溶液中体,溶液中不变不变 c? ?Br? ? 解析解析 向向 0.1 molL CH3COOH 溶液

16、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 ?H? ?溶液中溶液中 c(CH3COO )减小,由减小,由c? ?CH3COOH? ?1c? ?H? ?Ka? ?CH3COOH? ?知,溶液中知,溶液中增大,增大,A错误;在错误;在c? ?CH3COO? ?c? ?CH3COOH? ?c? ?CH3COO? ?1醋酸钠溶液中,醋酸钠溶液中,因升温促进,因升温促进c? ?CH3COOH? ?c? ?OH? ?Khc? ?CH3COO? ?CH3COO 的水解,的水解,Kh增大,增大,则则减小,减小,c? ?CH3COOH? ?c? ?OH? ?B错误;利用电荷守恒知,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错误;利用

17、电荷守恒知,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 c? ?NH4? ?液中液中1 ,C 错误;向错误;向 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的饱和溶液中加c? ?Cl? ?c? ?Cl? ?Ksp? ?AgCl? ?入少量入少量 AgNO3固体,固体, 溶液中溶液中, Ksp(AgCl)、c? ?Br? ?Ksp? ?AgBr? ?c? ?Cl? ?Ksp(AgBr) 均不变,故溶液中均不变,故溶液中不变,不变,D正确。正确。 c? ?Br? ? 8 2016四川高考四川高考向向 1 L含含 0.01 mol NaAlO2和和 0.02 mol NaOH 的溶液中缓慢通入的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随,随

18、n(CO2)增大,先后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当 0.01 molc(AlO2)c(OH ) c(Na )c(AlO2)c(OHc(Na0 0.01 0.015 0.03 2)c(CO3) 2)c(HCO3)c(CO3)c(OH ) c(Na )c(HCO3)c(OH )c(H ) 解析解析 n(CO2)0.01 mol 时,时, CO2先和先和 NaOH反应生成反应生成Na2CO3,0.01 mol0.015 mol时,时,CO2和和 Na2CO3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NaHCO3共共 3个阶段。个阶段。n(CO2)0时,时,溶液中溶液中 c(NaAlO2)0.01

19、mol/L,c(NaOH) 0.02 mol/L,由由溶液呈电中性原理可得:溶液呈电中性原理可得:c(Na )c(H )c(OH )c(AlO2),由此可得,由此可得 c(Na )c(CO3)c(AlO2)c(OH ), B项错误;项错误; 当当 n(CO2)0.015 mol时,反应后溶液中时,反应后溶液中 c(Na2CO3)0.015 mol/L,由盐类水解是微弱的可得:由盐类水解是微弱的可得: c(Na2)c(CO3)c(OH)c(HCO3),C 项错误;当项错误;当 n(CO2)0.03 mol时,反应后时,反应后溶液中溶液中 c(NaHCO3)0.03 mol/L, 结合结合 HCO

20、3水解较微弱可水解较微弱可得,得,c(Na )c(HCO3)c(OH )c(H ) ,D项正确。项正确。 9 2017江苏高考江苏高考砷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使用吸附剂是去除水中砷的有效措施之一。污染元素,使用吸附剂是去除水中砷的有效措施之一。 (1) 将硫酸锰、硝酸钇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将硫酸锰、硝酸钇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可获得一种砷的高效吸附剂可获得一种砷的高效吸附剂 X,吸附剂吸附剂X 中含有中含有碱性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碱性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CO2_。 2CO3,其原因是,其原因是 (2)H3AsO3和和 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 )与与 pH的的关系分别如图关系分别如图 1和图和图 2所示。所示。 图图 1 图图 2 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 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子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