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题库凸轮机构附其设计方案书_第1页
机械原理题库凸轮机构附其设计方案书_第2页
机械原理题库凸轮机构附其设计方案书_第3页
机械原理题库凸轮机构附其设计方案书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和所夹的锐角。2.凸轮机构中,使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法有和两 种 。3. 在回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4. 在推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5. 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间的关系是。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根据其端部结构型式,一般有、等三种型式。7.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廓 线 ;与滚 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廓 线 。8.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d2s9.根据图示的2运动线图,可判断从动件的推程运动是_,d从 动 件 的

2、回 程 运 动 是 _。10. 从动件作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中,其位移线图是线,速度线图是线 。11. 当初步设计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发现有自锁现象时,可采用、等办法来解决。12. 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中,若出现时,会发生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此时,可采用方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13. 用图解法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时,在由理论轮廓曲线求实际轮廓曲线的过程中,若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尖点或交叉现象,则与的选择有关。14. 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选择滚子半径的条件是。15. 在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为减小机构压力角,应使从动件导路位置偏置

3、于凸轮回转中心的侧。16. 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应由来决定。17.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大,而凸轮机构的尺寸越紧 凑。18.凸轮基圆半径的选择,需考虑到、,以及凸轮的实际廓线是否出现变尖和失真等因素。19. 当发现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可采取 :,等措施加以改进;当采用滚子从动件时,如发现凸轮实际廓线造成从动件运动规律失真,则应采取,等 措施加以避免。20.在许用压力角相同的条件下,从动件可以得到比从 动 件更小的凸轮基圆半径。或者说,当基圆半径相同时,从动件正确偏置可以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21. 试 将 图 a) 、 b)所 示 直 动

4、平 底 从 动 件 盘 形 凸 轮 机 构 的 压 力 角 数 值 填 入 括 号 内 。a)b)=(=() ;) 。22. 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 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指;而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等于。23.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有,运动规律在行程始末位置有刚性冲击。24. 在凸轮机构几种基本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生刚性冲击。运动规律则没有冲击。25. 用作图法绘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时,常采用, 从动件作的复合运动。,。其 中运动规律使凸轮机构产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法。即假设凸轮26. 在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基圆半

5、径增大,则其压力角将; 在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基圆半径增大,则其压力角将。27. 理论廓线全部外凸的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滚子半径应取为;若实际廓线出现尖点,是因为;压力角对基圆的影响是。28.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机构越,但过于小的基圆半径会导致压力角,从而使凸轮机构的传动性能变。29. 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为。30.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轮廓形状是由决定的。31. 凸轮机构中的从动件速度随凸轮转角变化的线图如图所示。在凸轮转角处存在刚性冲击,在处,存在柔性冲击。32.33.34.35.36. 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其推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推程

6、廓线所对中心 角;其回程运动角等于凸轮对应回程廓线所对中心角。-()37. 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进行合理的偏置,是为了同时减小推程压力角和回程压力角。- ()38. 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的最大值超过许用值时,就必然出现自琐现象。-()39. 凸轮机构中,滚子从动件使用最多,因为它是三种从动件中的最基本形式。( )40.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工作中,其压力角始终不变。- - -()41.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 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应在凸轮的实际廓线上来度量。()42.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因此,只要将理论 廓线上各点的向径减去滚子半径,便可得到实际

7、轮廓曲线上相应点的向径。- -()43. 当从动件运动规律为简谐运动,且推程运动角2,行程为 h时 , 此 时 从 动3方 程 sh) 中的应以2件 位 移1 c os(来代换。-23()44. 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的始点、中点及终点存在柔性冲击。因此,这种运动规律只适用于中速重载的凸轮机构中。- - - - - - - - - - - -()45. 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是指从动件在推程中按等加速运动,而在回程中则按等减速运动,且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 - - - - - - - - - - - - - - -()46. 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起始点

8、存在刚性冲击,因此常用于低速的凸轮机构中。-()47. 在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对应的 凸轮廓线是一条阿米德螺旋线。- - - - - - - -()48.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 , 当从 动件按 简谐 运动规律运动时,必然不存在刚性冲击和 柔 性 冲 击。-()49. 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无论选取何种运动规律,从动件回程加速度均为负值。-()50.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大小不同,但其形状总是相似的。- - -()51. 为实现从动件的某种运动规律而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当该凸轮制造完后,若改为直动滚子从动件代替原来的直动尖顶

9、从动件,仍能实现原来的运动规律。- ()52.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位移变化与相应理论廓线极径增量变化相等。- -()53. 设计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要求平底与导路中心线垂直,则平底 左右两侧的宽度必须分别大于导路中心线到左右两侧最远切点的距离,以保证在所有位置平底都能与凸轮廓线相切。- - - - - - - - - - - - - - -()54. 在凸轮理论廓线一定的条件下,从动件上的滚子半径越大,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小。-()55. 在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如平底与从动件导路中心线垂直,平底与实际轮廓线相切的切点位置是随凸轮的转动而变化的,从导路中心线到左右两侧最

10、远的切 点 分 别 对 应 于 升 程 和 回 程 出 现 v ma x的 位 置 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在盘形凸轮机构中,其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的位移变化与相应实际廓线极径增量的变化相等。- - - - -()57. 在盘形凸轮机构中,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的位移变化与相应理论廓线极径增量变化相等。-()58. 在盘形凸轮机构中,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位移变化与相应实际廓线极径增量变化相等。-()61. 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A)相同;(B)不相同。62. 对

11、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运动规律。(A )等速;(B )等加速等减速;(C)正弦加速度。63. 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的加速度是原来的倍。(A)1;(B)2;(C )4;(D )8。64.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冲击。它适用于场合 。(A)刚性;(B)柔性;(C)无刚性也无柔性;(D)低速;(E)中速;(F )高速 。65. 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选择为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或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当把凸轮转速提高一倍时,从动件

12、的速度是原来的倍 。(A )1;(B )2;( C)4。66. 设计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推程和回程位移线图对称,则合理设计 的凸轮轮廓曲线中,推程廓线比回程廓线,(A)较长;(B)较短;(C )两者对称相等。67. 当凸轮基圆半径相同时,采用适当的偏置式从动件可以凸轮机构推程的压力角。(A)减小;(B)增加;(C)保持原来 。68.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滚子半径应凸轮理论廓线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A)大于;(B)小于;(C)等于。69. 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轮廓曲线出现尖顶或交叉是因为滚子半径该 位置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A)大于;(B)小于;(C)等 于 。

13、70. 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A)永远等于0;(B)等于常71. 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与从动件的( A)平 底 中 心 ;(B )距 平 底 中 心v 处 ;(C)随凸轮转角而变化。真实接触点在。(C )距平底中心处。v72. 在设计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实际廓线时,发现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且廓线出现变尖现象,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减小滚子半径;(B)加大基圆半径;(C)减小基圆半径。73. 设 计 一 直 动 从 动 件 盘 形 凸 轮 , 当 凸 轮 转 速及 从 动 件 运 动 规 律 vv( s) 不 变时 , 若max 由40减 小 到20,则凸

14、轮尺寸会。(1)增大;(B)减小;(C )不变。74. 用同一凸轮驱动不同类型(尖顶、滚子或平底式;直动或摆动式)的从动件时,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A)相同;(B)不同;(C)在无偏距时相同。75.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推程为等速运动规律时,最大压力角发生在行程。(A)起点;(B)中点;(C)终点。76. 从动件的推程和回程都选用简谐运动规律,它的位移线图如图示。可判断得: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在处存在柔性冲击。(A)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B)最高位置;(C)最低位置;(D)各位置处均无柔性冲击存在。77. 在图示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请指出:(1)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15、 2)图示位置从动件的位移。( 3)图示位置时凸轮的转角。( 4)图示位置时从动件与凸轮的瞬心。78. 图 示 偏 心 圆 盘 凸 轮 机 构 , 圆 盘 半 径 R=50mm , 偏 心 距 e=25mm , 凸 轮 以rad/s顺时针方向转过90时,从动件的速度v 50 mm/s。试问:2( 1) 在该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多大?( 2 ) 在 该 位 置 时 , 从 动 件 的 位 移 为 多 大 ? 该 凸 轮 机 构 从 动 件 的 行 程 h 等 于 多 少 ?79.80.81. 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试问同一凸轮采用不同端部形状的从动件时,其从动 件运动规律是否相同?为

16、什么?82. 设计哪种类型的凸轮机构时可能出现运动失真?当出现运动失真时应该考虑用哪些 方法消除?83. 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它在凸轮机构的设计中有何重要意义?84.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压力角的大小与该机构的哪些因素有关?85. 图示为一凸轮机构从动件推程位移曲线,OA/ BC,AB平行横坐标轴。试分析该凸轮机构在何处有最大压力角,并扼要说明理由。86. 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推程运动线图是由哪两种常用的基本运动规律组合而成?并指出 有无冲击。如果有冲击,哪些位置上有何种冲击?从动件运动形式为停升 停 。87. 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动件向上移动为工作行程,则

17、凸轮的轴心应相对从动件导路向左偏置还是向右偏置为好?为什么?若偏置得太多会有什么问题产生?88. 当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时,若机构的最大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 试问可采用哪几种措施来减小最大压力角或增大许用压力角?89. 在图示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转向如图所示。试写出该位置时从动件 压力角计算公式,并说明从动件相对凸轮轴心的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90. 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偏心圆凸轮机构,O为凸轮几何中心,O1为凸轮转动1中 心,直线 AC BD,O1O=OA , 圆 盘 半 径 R= 60 mm 。2( 1 )根 据 图 a及 上 述 条 件 确 定 基 圆 半

18、 径 r 0 、行 程 h , C点 压 力 角C和D点接触时的位 移 hD 、 压 力 角D 。( 2 ) 若 偏 心 圆 凸 轮 几 何 尺 寸 不 变 , 仅 将 从 动 件 由 尖 顶 改 为 滚 子 , 见 图 b, 滚 子 半径 rr10 mm 。 试 问 上 述 参 数 r0 ?、 h 、C 和 hD 、D有否改变?如认为没有改变需明确回 答,但可不必计算数值;如 有改变也需明确回答,并计算其数值。a)b)91. 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改善从动件尖端的磨损情况,将其尖端改为滚子,仍使用原来的凸轮,这时该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简述理由。92. 图示凸轮

19、机构中,已知凸轮廓线AB段为渐开线,形成圆 圆 心 为O , OA = r 0 , 试 确 定 对应 AB 段 廓 线 的 以 下 问 题 :AB段渐开线的基( 1)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2)当凸轮为主动件时,机构的最大压力角与最小压力角;( 3)当原从动件主动时,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出现在哪一点?( 4)当以凸轮为主动件时,机构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改进?93. 图示一偏置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1的廓线为渐开线,凸轮以1 10 rad/s ,逆 时 针 转 动 ,图 中 偏 心 距 e= 基 圆 半 径 R020 mm ,B 点 向 径 R= 50 mm ,试 问 :( 1 ) 从 动 件

20、2在 图 示 位 置 的 速 度 v 2=;2运动规律;(2)从动件 向上的运动规律是(3)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4)如把尖顶从动件尖端B处改为平底(于构件2),则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否改变?为什么?94.95.96.97.98.99.100.101.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 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 的 位 移 s。102. 画 出 图 示 凸 轮 机 构 的 基 圆 半 径 r 0 及 机 构 在 该 位 置 的 压 力 角。103. 在图示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104. 凸轮机构中,已知从动件的速度曲线如图所示,它由4段直

21、线组成。试求:(1)示意画出从动件的加速度曲线;(2)判断哪几个位置有冲击存在,是柔性冲击还是刚性冲击;(3)在图上的F位置时,凸轮机构中有无惯性力作用?有无冲击存在。105. 图中给出了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速度线图,当凸轮以1等速转动时,试求:( 1)定性地画出该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和加速度线图;( 2 ) 说 明 此 种 运 动 规 律 的 名 称 和 特 点 ( 指 v、 a 的 大 小 , 及 冲 击 性 质 等 ) ;( 3)说明该种运动规律的适用场合。106. 某凸轮机构直动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如图所示,且凸轮以等角速度转动,要求:( 1)定性地画出推程阶段的速度及加速度线图;

22、( 2 ) 说 明 此 运 动 规 律 的 名 称 及 特 点 ( v、 a 的 大 小 及 冲 击 性 质 等 ) 。107. 图示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和凸轮转向。当凸轮转过90时,从动件摆动多大角度?并标出该位置凸轮机构的压力角。108. 画 出 图 示 凸 轮 机 构 从 动 件 升 到 最 高 时 的 位 置 , 标 出 从 动 件 行 程 h ,说 明 推 程 运动角 和回程运动角的大小。109. 按图示的位移线图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部分廓线。已知凸轮 基 圆 半 径 r 0 25mm , 滚 子 半 径 r r = 5mm , 偏 距 e=10mm

23、, 凸 轮 以 等 角 速 度逆 时针 方 向转动。设计时可取凸轮转角 0, 30, 60, 90, 120,l = 0.001m/mm。110. 试 画 出 图 示 凸 轮 机 构 中 凸 轮 1 的 理 论 廓 线 , 并 标 出 凸 轮 基 圆 半 径 r0 、 从 动 件 2 的行程。111. 图 示 凸 轮 机 构 , 偏 距 e= 10mm , 基 圆 半 径 r0 =20mm , 凸 轮 以 等 角 速逆 时针转动,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图中B点是在加速运动段终了时从动件滚子中心所处的位置,已知推程运动角90 ,试画出凸轮推程时的理论廓线(除从动件在最低、最高和图示位

24、置这三个点之外,可不必精确作图),并在图上标出从动件 的 行 程 h 。112.已知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状凸轮机构的凸轮轮廓 曲线为一偏心圆,其直径D = 50 mm , 偏 心 距e=5 mm 。 要 求 :( 1)画出此机构的简图(自取比例尺);( 2 ) 画 出 基 圆 并 计 算 r 0 ;(3)在从动件与凸轮接触处画出压力角。113. 已 知 凸 轮 机 构 中 凸 轮 的 回 转 中 心 、导 路 的 位 置 及 行 程 h,画 出 凸 轮 机 构 的 基 圆 、偏 距圆及凸轮的合理转向。114. 图示为两种不同从动件型式的偏心轮机构,若它们有完全相同的工作廓线,试指出这 两种机

25、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相同,并在图中画出它们在图示位置的机构压力角。115. 用作图法求出图示两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45时的压力角。116. 画出图示凸轮机构中A点和B点位置处从动件的压力角,若此偏心凸轮推程压力角过大,则应使凸轮中心向何方偏置才可使压力角减小?117. 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如图所示。在图上标出图示位置的从动件压力角和摆杆的初始位置与机架AD的夹角0。2118. 在图示凸轮机构中标出凸轮转过90 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119. 图示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等角速转动,凸轮轮廓在推程运动角120 时是渐开线,从动件行程h=30 mm , 要 求 :(1)画出推程时从

26、动件的位移线图s- ;(2)分析推程时有无冲击,发生在何处?是哪种冲击?120. 用作图法作出一摆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实际廓线,有关机构尺寸 及 从 动 件 运 动 线 图 如 图 所 示 ,l =0.001m/mm。( 只 需 画 出 凸 轮 转 角 180 范 围 内的廓线,不必写步骤,但需保留作图辅助线条。)o( )( )(o121. 图示为一偏心圆盘凸轮机构,凸轮的回转方向如图所示。要求:(1)说明该机构的详细名称;(2)在图上画出凸轮的基圆,并标明图示位置的凸轮机构压力角和从动件2的位移 ;( 3 ) 在 图 上 标 出 从 动 件 的 行 程h及 该 机 构 的 最 小

27、压 力 角 的 位 置 。122. 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试分别标出三种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凸轮转向如 箭头所示)。123. 试在图示凸轮机构中,(1)标出从动件与凸轮从接触点C到接触点D时,该凸轮转过的转角;(2)标出从动件与凸轮在D点接触的压力角( 3 ) 标 出 在 D 点 接 触 时 的 从 动 件 的 位 移s。;124. 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要求实现如图所示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1)补齐s-曲 线 ;(2)补齐v-曲 线 ;(3)补齐a-曲 线 ;(4)分析各段冲击性能。125. 图示为一摆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为一圆,圆心为 O,凸轮回转中心

28、为A。试用作图法在图中画出:(1)该机构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B;(2)轮廓上D点与平底接触时的压力角D;(3)凸轮与平底从B点接触转到D点接触时,凸轮的转角(保留作图线)。126. 图示为一凸轮机构。试用图解法求出(在图上注明):(1)从C点接触到D点接触过程中,凸轮转角和从动件摆角;(2)在D点接触时的压力角。127. 图示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以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试在图上:(1)画出理论轮廓曲线、基圆与偏距圆;和 位 移 s(2)标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 时的压力角。128. 图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试在图上:( 1 ) 画 出 并 标 明 基 圆r 0

29、 ;( 2)作出并标明凸轮按方向转过60 后,从动件与凸轮廓线接触处的压力角 ;(3)作出并标明滚子从图示位置反转到B处与凸轮接触时,对应的凸轮转角。129. 图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以等角速度1逆时针方向转动。试在图上:(1)画出该凸轮的基圆和理论廓线;(2)标出该位置时从动件的压力角;,(3)标出该位置时从动件的位移s并求出该位置时从动件的速度。130. 图示凸轮机构,要求:(1) 写出该凸轮机构的名称;(2) 画出凸轮的基圆;(3) 画出从升程开始到图示位置时从动件的位移s ,相对应的凸轮转角B,点的压力 角。131. 在图示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以等

30、角速度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凸轮由图示位置转 过 20 时,摆杆BC转过 角。要求:(1)用作图法求出 的大小(保留作图线);(2)在图上画出摆杆与凸轮在P点接触时的压力角 。132. 试绘制偏置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与从动件推程相对应的一部分凸轮 廓线 。 凸 轮 的 基 圆 半 径 为 r 0 ,偏 距 为 e, 凸 轮 工 作 时 的 转 向 、平 底 方 位 及 从 动 件 的 位移曲线如图示。说明此机构在推程时的压力角?并在图上标出凸轮与从动件平底的接触点至从动件导路的最大偏移量L。m a x( )133.在图示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 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基 圆 半径r 0 =25 m

31、m ,机架长LO1O270mm ,摆杆长 65 mm ,滚子半径r r =5 mm 。 凸 轮 逆 时 针方 向转 动,在0 90 范围内,从动件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过30 。试绘出与此运动阶段对应的一段凸轮轮廓曲 线 。134.在图示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推程运动角120 ,回程运动角'60 ,近休止角'180 ,试用反转法绘出从动件位移曲线,并在图上s标出C点的压力角。135. 在图示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实际廓线为一圆,圆心在 O 点 。 半 径 R 40mm , 凸 轮 绕 回 转 中 心 A 以 逆 时 针 方 向 旋 转 , LOA

32、25mm , 滚 子半 径 r r =10 mm , 试 求 :( 1 ) 凸 轮 的 基 圆 半 径 r 0 ;( 2)从动件的行程及位移线图;( 3)在图上画出图示位置时压力角的位置和大小。136. 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 AOBO 20mm ,(AOB60 ,且 A B为圆(为 圆 弧 ; 滚 子 半 径 r r =10mm , 从 动 件 的 推 程弧 ; CO =DO =40mm , COD 60 , CD和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速运动规律。(1)求凸轮的基圆半径;(2)画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137. 图示为一摆动凸轮机构,试用图解法求出:(1)滚子从动件与凸轮从P点接触到Q点接触时,

33、凸轮转过的转角和从动件的摆 角PQ(在图上注明和PQ即可);(2)在Q点接触时的压力角(图上注出),并说明这样大的角是否合用(简要说明理由)。138. 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凸轮为一圆盘。试在图上作出:(1)基圆;( 2 ) 图 示 位 置 的 凸 轮 转 角和 从 动 件 的 位 移s;(3)图示位置时的从动件压力角。139. 已知一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为:凸轮从0 转过90 ,从动件等 速向上摆动30 ;凸轮从90 转到135 ,从动件停止不动;凸轮从135转到315,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向下摆动30 (等加速运动和等减速运动过程中,所用时间相等); 凸轮从315 转到36

34、0 时,从动件在最低位停止不动。(1)画出从动件的角位移线图-;( 2)画出从动件的角速度线图- ;(3)画出从动件的角加速度线图-;(4)指出该凸轮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有无冲击发生,并说明冲击的性质。140. 在图示摆动滚子从动件单圆盘凸轮机构中,已知圆盘半径R,圆心与转轴中心的距离LOAR/2,滚子半径r r :(1)标出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与推杆摆动的角度;(2)画出滚子推杆的最大摆角ma x ;(3)当 时,对凸轮机构有何影响?如何使压力角减小?141. 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已知凸轮顺时针方向转 动 , 基 圆 半 径 r0 =25mm , 从 动 件 行 程 h

35、 = 25mm 。 其 运 动 规 律 如 下 : 凸 轮 转 角 为0120时,从动件等速上升到最高点;凸轮转角为120180时,从动件在最高位停止不动;凸轮转角为180300时,从动件等速下降到最低点;凸轮转 角 为 300360时 , 从 动 件 在 最 低 位 停 止 不 动 。 ( 可 选ls0.001m/mm)142. 一凸轮机构的运动简图如图所示,装在凸轮轴O上的液压马达使凸轮顺时针方向 以n1 = 60r/min转 动 ,在 机 架 2 的 约 束 下 ,使 凸 轮 轴 O 在 导 轨 中 上 下 移 动 s,完 成 预 期的 运动规律。已 知 :当凸轮转角0 120 时 ,

36、O轴 匀 速 上 升 到 最 高 位 置 , h=20 mm 。当凸轮转角s 120 180时,O轴停留在最高位。当凸轮转角180 360时,O轴匀速下降到最低点。( 1 ) 作 出 O 轴 的 s, v, a线 图 。(2)计算出= 0 ,120 ,180,360 时 的 位 移 s,速 度v 和 加 速 度a 的数 值 。( 3)指出在何位置发生何种冲击。( 4)当凸轮的实际廓线基时,该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圆半径r b = 30 mm , 或r b =60 mmma x有何种变化。143. 如图所示凸轮机构,已知各部分尺寸,凸轮以 1等速转动,在A点与从动件接触 转至B点与从动件接触时,试

37、在图上标出:(1)凸轮转过的角度AB。(2)凸轮B点处与从动件接触的压力角,并推导出计算该点压力角的表达式。144. 已知图示偏心圆盘凸轮机构的各部分尺寸,试在图上用作图法求:(1)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 2 ) 凸 轮 的 基 圆 ( 半 径 为 r0 ) ;(3)从动件从最下位置摆到图示位置时所摆过的角度;(4)凸轮相应转过的角度。145. 图示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B0是从动件最低位置时滚子中心的位 置 ,B 是 推 程 段 从 动 件 上 升 了 s位 移 后 滚 子 中 心 的 位 置 ,过 B 点 的 一 段 曲 线为凸轮的理论廓线,B0、B处的小圆为滚子圆。试在图上画出:( 1)凸轮的基圆;( 2)从动件在B点的压力角,并指出凸轮的转动方向;( 3)从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