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经典的心理学游戏之十_第1页
十个经典的心理学游戏之十_第2页
十个经典的心理学游戏之十_第3页
十个经典的心理学游戏之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个经典的心理学游戏之十:让你的变革从“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作者】王玉荣 有一些企业,每年开展多个管理改进项目、组织五花八门的提升活动, 小到“生产安全月” 大到公司级的流程再造,作为其中某个具体项目的变革推动人, 你是否期望你推进的变革不 要成为过眼烟云、在很长一段时间还被别人提及甚至称道? 别指望项目结项时的精彩汇报,再精美的变革汇报材料也容易让人遗忘。本文想分享的是,任何改革,如果改革的亮点进入了经理和员工的日常工作语言,尤其是一些有创意的、通俗、 容易记住的新词汇进入了经理和员工反复使用的工作词汇,那么, 多次 复述后,这场变革也就从大家的“短期记忆”进入了这家企业的“长期记忆

2、”。我们先来举几个例子,然后再从心理学上解读“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例子1:某企业推行知识管理。一把手提出说要建设几个有特色的“知识频道”。为什么说成是“频道”、而不是“知识分类目录”?因为后面这个词比较枯燥晦涩书面语。这位一把 手还启发大家:这个频道就象电视台的频道一样,要经常更新、改版即知识的更新,还要进行频道之间的“收视率”竞争,即强调了 “知识管理”不是文档管理把文档堆砌在电脑里就可以了,要下功夫吸引受众来知晓并复用这些知识。可以推断,如果这家企业坚持把这些“知识频道”经营下去,对新入职的新员工一到岗就介绍“你需要经常访问的内部频道有哪些”,对负责研发的项目经理考核时要求“必须把某

3、文档及时提交到某频道里去",那么,知识管理在这个企业就开始落地、生根、开花、连年不绝。例2:某知名房地产企业,员工们会经常使用“交流”这个词,彼此打听“今年你去交流过 了吗?到哪儿交流的?和谁一起交流的?”这个“交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这样:该集团型企业在各地有很多的分公司,各分公司在某些方面都会有比较好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业绩的工作方式、方法,而其他公司如果要学习,可以通过派出员工到那里工作也就是" 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实现经验资源的共享。具体做法是:由员工自己提出到要学习的公司 /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员工外派交流学习期间所产生的费用由派出部门负责,交流时间一般是0.

4、56个月。接收部门的部门负责人接收员工到本公司/部门工作,指定一位“引导人”负责安排工作,并对双方提出考评要求。去交流的员工在交流工作结束后,需要提交工作报告,回到工作单位进行推广。员工派出工作交流期间, 可以记入个人的培训学时,与“引导人”一起工作,使员工进一步直观了解集团、其他公司运作特点,学习、总结、提炼实际操作经 验,促进了业务能力的提升。不难想到,这种交流制度促进了不同公司/部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加强了集团范围内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而如果你直接问这家企业,“你们开展知识管理了吗”,他们可能茫 然地说“没有啊”。虽然他们可以不知道知识管理这种书面语,但不妨碍他们人人都知道“交流

5、”、都操心自己今年有没有错过“交流”这个机会。例子3:还是例2中的房地产企业,人人都会说的一个词是“交圈” ,即从房子设计到交付 给业主,完成了一个闭环。他们常说“这个楼盘已经交圈了”。综合例子1-3,给我们的启发是:1、要用通俗口语化的词汇来概括变革亮点, 避免使用书面晦涩的语言。 你很难想像一个“基 于APS优化的生产现场操作指令优化”项目在 1年后,还会被人反复提及, 因为这句话“基于APS优化的生产现场操作指令优化”本身就太难复述了。2、最好在变革推动一开始就考虑清楚是哪几个词要生根开花,在项目过程中时时讲、处处 讲、人人讲,重复100次成为真理,最好教会高层讲。3、如果是高层自己提出

6、的一些新颖词汇,那就效果更好。这方面的例子参见我写过的“给流程起个什么名词好呢” 一贴中的“希望之光”这个例子。4、这些新颖的词汇要成为整个项目的宣传计划的灵魂,所有宣传宣灌的手段、媒介都围绕这些词汇来开展。我们常见到一些企业的项目宣传抓不到重点,说了很多但好像什么都没有说。为什么这些新颖词汇会容易被大家长期记住呢?心理学里有一些分析。人的记忆分为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时记忆(长期记忆)。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 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图象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

7、段。它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59个单位,7±2),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来自感 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也可以进入短时记忆,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3)长时记忆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没有限制, 良好的编码能够改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和提取。大家注意到了吗?复述使得短期记忆进入长期,新颖的词汇的多次复述、 口语化的词汇便于复述,使得变革进入企业的长期记忆。

8、读者可以做一个“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小测试。这里有一个电话号码:7140382。-般人只消读一遍,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拨号,但打完电话后,号码也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是, 如果多读几遍,记得的时间就会长一些,记熟了,甚至可以终身不忘。前一种情况下(只读 一遍),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我们把这种保持时间很短(几秒钟到1分钟)的记忆称作短时记忆,俗称电话号码记忆。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记忆保持时间可以很长,我们把这种保持时间比较长(1分钟以上)的记忆称作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小得可怜,而长时记忆的容量 却大得无边。如果一个号码有十几位数字,短时记忆就不堪负担了。不信

9、的话,将下面这串 数字朗读一遍后立即背出来:29088716401943362389背得下来吗?很难吧。一般人只能背出5-9个,可见短时记忆的容量之小。不过,如果你不断地读,不断地背,就能把它记熟,也就是说,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这时,即使数字再多 也不怕。有个日本人能背诵圆周率到小数点后2万位。老人们能回忆起多少年来无数的生活经历。可见,长时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长时记忆就好象一个巨大的仓库,短时记忆就如同一辆给仓库运货的小车。(这句话用到图像比喻,容易形成你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这辆小车是怎么给长时记忆仓库运货的呢?它的 手段就是不断地复述。停止复述,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就会迅速丢失。我们还可以

10、做下面这个实验就可以明白这一点。请你读一遍下列字母串,然后遮住字母,并立即做后面的加法题,做完以后再回忆刚才读过 的字母。字母串:KZSAJTI加法题479145396+)542+)616+)321580920591+)168+) 91+)711怎么样,背得出吗?也许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吧?如果不做加法题,而是不断重复这些字母,你就能把它们记熟。记熟以后,即使有一段时间不予重复,你也仍然能够把字母串回忆出来。所以说,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离不开复述,而且复述要达到一定程度, 信息才进入长时记忆; 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则没有复述也能保持 较长时间。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区别,是因为它们

11、有不同的神经生理基础。一般认为,短时记忆是神经系统的某种活动。当活动一结束,短时记忆也就结束了。这种活动如果不断进行,就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某些结构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长时记忆的物质基础。在医院里常常可以看到,有些车祸中头部受伤的人,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受伤的,但是对更早 的事情却能记得。这是因为车祸没有破坏他们的脑组织,而只是破坏了当时的神经活动,使当时的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全部消失,而长时记忆中的内容却未受损失。犹如运货小车半路上被撞翻,而仓库毫发未损一样。心理学家曾经在老鼠身上通过实验模拟过上述过程。他们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高出地板几英寸的平台上。出于天性,老鼠跳下平台。不料地板带电,老鼠跳下后四肢受到电击,疼痛难 忍。这时,心理学家立即对老鼠脑部通以电流,扰乱其神经活动。结果,当第二次把老鼠放 上平台时,只见它又爽快地跳了下来。可见,脑部通电干扰了它的短时记忆,使它忘记了受电击的痛苦经验。但是,如果在老鼠受到电击后,经过较长时间再对它的脑部通电,那么,它再上平台时就不肯往下跳了。这是因为时间一长, 神经系统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意味着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而电流干扰对这变化了的结构是无能为力的。既然对脑部通电干扰已 无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