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刑法修正案(九)行贿罪条文的理解与适用随着近年来学者们对行贿罪立法的质疑之声,立法者终于有所回应。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修正案九)不负众望,对原有行贿罪立法 的固有缺陷作了一些修正,如增设罚金刑以丰富刑罚种类、细化了减免处 罚的规定、提高了免予处罚的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社会上流传已久 的“行贿无罪”的错觉 ,可见贿赂犯罪的惩治瓶颈有所突破。但通过比 较法分析及面对当前反腐工作的严峻形势,贿赂犯罪的惩治依然存在两个 问题,一是行贿罪的立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行贿罪的立法完善仍应当 继续倡导。二是在立法已经尘埃落定的情况下,如何站在解释论的角度对 行贿罪条文进行重新构建,合理地理解和适用行
2、贿罪的法条,最大化地起 到打击和预防贿赂犯罪发生的作用,对于进一步突破目前贿赂犯罪惩治工 作的瓶颈有着现实的意义。一、关于罚金刑的理解与适用由于绝大多数的人行贿是出于贪利动机,因而“使行贿人在经济上得 不偿失,便可有效抑制其贪财图利的动机”。对行贿人判处罚金刑,剥夺其行贿行为带来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增强刑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 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相统一的效果。基于上述考虑,修正案九中对于行贿 罪的处罚增设了罚金刑。但至于罚金刑的适用模式还值得探讨,罚金刑有两种模式可选,一种 是固定数额制(即在某种刑期档次内,有相对固定数额的罚金,比如五年 有期徒刑以下的,罚金为五万左右),另一种是倍比制(即以
3、行贿额的一 定倍数作为罚金)。相比两种罚金刑模式,笔者更加赞同后者。因为倍比制因个案而异,相对较为灵活,能够更加符合实质公正,并且能更好地起到遏制行贿犯罪的作用一一行贿额越大,行贿人越有“资本”,就应当对 其提高相应倍数的罚金,削弱其犯罪能力。而且采用倍比制模式,“一则 能够适应打击行贿犯罪的需要,二则实践中简便易行。”在具体倍数的确定上,根据有关学者长期调查得出的数据证明,行贿者普遍会获得十倍 于投入的回报。因此,笔者认为罚金数额可以定为行贿额的十倍左右。至于行贿标的为非财产性利益时,由于无法计算行贿数额,罚金额可以行 贿人期望所获利益为准。相信在人身自由和经济利益风险的双重制约下, 行贿人
4、在行贿前就会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自觉减少行贿行为。二、关于行贿罪的减免处罚的理解与适用行贿人无限度的减免处罚早已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诟病多年,如有学者认为既违背了刑法总则的规定,又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且违背了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必要共犯的理论。原先的立法导致行贿人在无限度减免处罚的“尚方宝剑”下,肆无忌惮地侵蚀被行贿人,导致一些原本 廉洁的官员最终被糖衣炮弹击倒,步入犯罪的泥潭。因而在修正案九中细 化了行贿人减免处罚的规定,提高了减免处罚的门槛,有利于加重行贿人 的心理负担和犯罪成本,能够较好地起到预防贿赂犯罪的作用。但修正案 九行贿罪的条文中关于减免规定存在较多限定语,如“被追诉前”、“主
5、 动交代”、“关键作用”(其他的一些限定语,由于以前已有合理的规定, 本文不再赘述),由于这些词语较为模糊,笔者在此作如下理解,以为恰 当的法律适用抛砖引玉。对于“被追诉前”的理解, 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在2012年12月16日颁布的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曾作过规定,“被追诉前”是指检察机关对行贿人的行贿行为刑事立案 前。虽然有学者对该时间节点提出异议,认为行贿人一开始一般由纪检监 察机关调查,而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和检察机关立案间较长的时间跨度给行 贿人的“被追诉前主动交代”留下了过多的空间,因此建议将“被追诉 前”的时间节点前移至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前。但笔者认为,
6、行、受贿双方 往往存在利益链关系,一般行贿人不会主动揭发受贿人。让行贿人在未接 受任何调查时主动向有关部门交代犯罪行为,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状态, 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过于严苛的要求也对案件侦查带来不利的影响。因 此,将“被追诉前”的时间节点设置在检察机关立案以前是较为合理的选 择。关于“主动交代”的理解,笔者认为应当坚持宽严相济的政策。由于 贿赂犯罪不同于其他犯罪,定案时对于双方口供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对于“主动交代”可以适当从宽,即使在纪检监察机关或者侦查机关掌握其他 证据的情况下,只要行贿人主动供述或承认犯罪事实,都应算作“主动交 代”。但对于行贿人交代后又翻供的情况,则由于其较强的主观恶性
7、,无 论其事后是否如实供述,都不能认定为“主动交代”而对其从宽处罚。关于“关键作用”的理解,因为该限定语涉及到行贿人的减轻和免除 处罚,笔者认为对其应当从严解释。依笔者之见,“关键作用”应当从必 要条件角度进行考察,即若没有行贿人的供述或者指认行为,该贿赂案件 就无法突破的情形。如行贿人的供述使得受贿人的心理防线崩溃进而作出 如实供述,又如行贿人提供的线索使得在受贿人处找到重要的贿赂犯罪物证。但若其他证据链已经形成,如受贿人承认犯罪事实,又有行贿人亲笔 书写的行贿记录等,行贿人的供述对案件侦破已无重大价值,应不认为行 贿人的供述属于“关键作用”。三、关于行贿罪情节的理解与适用准确地认定行贿情节
8、,可以使行贿人罚当其罪,避免罪行深重之人(如 陈同海案中1.6亿的行贿人)出罪化和轻刑化,有利于贿赂犯罪的防控。 关于行贿罪“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理解,以往未有立法解释 或司法解释加以明确,故对于实现量刑精确化极为不利。有论者认为,行 贿罪的情节“应当根据行贿数额、采取的手段、行贿的次数、人数、造成 的后果及犯罪后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但“各种因素综合判断”的标准容易缺乏直观的统一性和可预见性,容易造成司法妄断、司法 不公和滋生腐败。因此,在修正案九出台之际,可以“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借鉴修正案九中其他罪名如受贿罪的规定对其进行重新理解。行贿罪的量刑本来是单纯的情节判断模式
9、(一般情节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5至10年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 10年以上有 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但单纯的情节判断模式显然对于准确、合理的量 刑并不合适,而修正案九受贿罪“数额 +情节的二元弹性模式” 值得行贿 罪量刑的借鉴。笔者认为,虽然行贿罪并未明确规定行贿金额对于刑罚的 影响,但可以把行贿金额作为行贿情节的重要参考,如此可以避免情节要 素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难以操作性。在行贿罪的情节判断问题上,笔者认 为应当主要考虑行贿数额、所获利益性质及贿赂的次数、人数三个方面的 判断标准。至于上文学者提出的采取的手段、造成的后果及犯罪后的表现等因素,虽然也是行贿罪情节的判断因素,
10、但因司法实践中这些因素大同 小异,本文不再讨论。在数额的确定上,为使得刑法更好地适应反腐败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 形势,展现出应有的生命力,行贿数额不宜固定化。固定化的数额一是 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能及时反映经济发展后原有犯罪数额社 会危害性的变化;二是同一犯罪数额在不同的地区之间社会危害性会呈现 差异性,同犯罪数额同刑罚会导致刑罚实质公平的缺失。为克服固定数额 的弊端,笔者认为行贿数额可采取浮动倍比制,即行贿数额达到该省上年 度人均收入M倍的(比如十倍),可作为行贿“情节严重”的基本要素, 行贿数额达到该省上年度人均收入 N倍的(比如三十倍),可作为行贿“情 节特别严重”的基本要素。在
11、确定了数额要素后,应当考虑所获利益性质, 若行贿人为获取非法利益或不确定利益而行贿时,则属于情节加重的另一 个因素,可对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和“情节严重”,若行贿人为获 取合法的可期待利益时(如在对方拖延的情况下,为催要合理的工程进度 款而行贿),则一般不宜作为情节加重因素。最后需要考量的因素为行贿 的人数及次数,若行贿人存在多人、多次行贿的,一般可作为情节加重的 因素。故原则上行贿人为了谋取不确定利益、非法利益,进行多人多次行贿 的,且行贿数额达到该省上年度人均收入的M N倍时,可以分别认定为“行贿情节严重”、“行贿情节特别严重”(当然行贿情节特别恶劣、造 成极坏的负面影响或者造成国家、
12、集体、人民利益巨大损失的,属例外情 况,可突破上述的标准限制)。若能确立这样的标准,一则是能够形成统一的裁判尺度,有利于刑罚的统一,二则是可以有效地将犯罪情节不同的 行贿人处以适当的刑罚,贯彻责刑一致原则,提高刑罚的预防效果,对于 完善贿赂犯罪的惩治体系大有裨益。四、结语虽然修正案九对行贿罪作了一定完善,但立法上尚存在进步的空间。然而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在司法层面上对行贿罪法律条文进行适当的解 读,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合理地扩大刑罚圈,扭转行、受贿“非 对称性打击”的理念并依法严惩行贿罪,给行贿人收紧“紧箍咒”,亦可 以消减立法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从一定程度上突破惩治贿赂犯罪 工作
13、的瓶颈。注释:阮传胜.论我国刑法关于行贿罪规定的立法完善一一以解决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为视角.求实.2012 (2).李少平.行贿犯罪执法困局及其对策.中国法学.2015 (1).谢望原、张宝.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加大对行贿罪的惩治力度.人民检察.2012 (12).赵荣华.行贿与受贿是相伴而生的一对肿瘤,有受贿方,就有行贿方,所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亦需一一有效惩治行贿行为.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2月14日第8版.宋继圣.行贿罪量刑情节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人民检察.2013 (13).日大谷实著.黎宏译.刑法讲义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590.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1.666.赵秉志.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问题研究 .中国法学.2015 (1) 根据笔者的办案经验,行贿的手段通常为赠物送钱,并无其他复杂的 手段,而行贿造成的后果,尤其是对国家经济造成直接损失的情况更是少 之又少(除非无施工资质的人通过行贿取得工程项目,因豆腐渣工程而引 发事故,而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形非常罕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变化趋势题目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全局理解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试内容解析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证书考试指导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评估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考试的备考攻略试题及答案
- 电机在电动车充电站的充电速度优化考核试卷
- 未来项目管理考试能力协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精神分裂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思考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 小米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 黄冈市2025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集成电路(IC)制造产业全景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目的明确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届高三一模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心肾综合征诊疗实践指南解读
- 加油站防汛抗洪应急预案范本
-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