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美好心灵_第1页
守护美好心灵_第2页
守护美好心灵_第3页
守护美好心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做好一名守护美好心灵使者 怎么加强师德修养学习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差别也日益拉大,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特别是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将孩子留给祖父母 、外祖父母代为照管,久而久之,隔代教育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隔代亲的教育造成了长辈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从而致使孩子们的 “畸形心理”日益表现 。 子交流、沟通的时间也极少,导致亲情疏远;也有些家长不懂得怎样指导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管理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 ,学校和老师就得负责学生的一切对孩子的学习、日常生活习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所以养成了孩子们不听从管教、自由散漫、无拘无束、唯我独尊、目无尊长、不懂文明礼貌等不良习惯,

2、还有些家长和部分农村老师认为:考上大学是孩子们走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所以只看到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品德不是很重视 ,在一定水准上纵容了孩子某些坏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心理 、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或他人唆使 ,而产生上网成瘾、偷偷摸摸 、打架斗殴 、甚至耍流氓等行为。往往好的不易学,坏的模仿学 。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实行准确的引导,那么来自外界环境里的不良习气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育,重塑学生美好心灵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 、入礼、入心 ,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学生的心坎上呢? 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

3、亟待研究 、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 老师,我觉得那就是老师的示范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最直观 、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不只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优良的思想品德,进而为教育事业贡献微薄力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对教育工作提出要求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也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 更是生的楷模。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

4、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不断完善自己,以高尚的师德为人师表,尽管在最细微处也要彰显 “为人师表”的风范。教师要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每一个学生。 蓄、幽默风趣 、彬彬有礼、文明礼仪常伴左右,一言一行都为学生做表率、起示范作用 。教学生学会做人 :不管将来自己将会从事何种职业 ,都要懂得尊重人、关心人、善待谦让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实守信 ,把这些美德一一培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转化成学生的信念,使其成为学生一笔真正的精神财富。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德,泽被后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

5、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其次在加强教师德育建设的同时要兼顾对家长和监护人的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 、学校携手共同注重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心理支持,为他们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因学习压力而导致的消极情绪反应 ,远离学习倦怠现象的困扰 。 孩子的父母 、家庭成员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颇高,但自己却不读书、不学习,不能率先垂范:缺乏合理的约束,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是 “放纵型”的就是 “专制型”。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表率。真实的德育应该是 “静悄悄”的,它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劳动、学习和家人共同活动之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体现在这样

6、一种不声不响的言行之中。所以家长们的心理素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在提高家长和监护人的素质的同时,无疑也是在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 。 所以学校能够专门成立家长委员会 ,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邀请一些资深的教育专家,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倾听,树立 “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 ,使家长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与学校 、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提醒家长还应主动与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共同促动孩子身心健康 、快乐地成长。 再次,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7、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 巴尔博士曾说 :“孩子的心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 ,就能获行习惯的收获;就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帮助小同学拎水,帮助同学学习,拾金不昧,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都要记在本子上 。学校每月都对各班的记录进行评比,在校会上进行表扬。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的最好体现。 针对农村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德育教育管

8、理措施,把抓好德育教育列入学校日常管理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和方案等。对于一些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地进行说服 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孩子的经验教训 ,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 “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举行各种活动 。举办红歌赛 “党在我心 中”,进一步加 强学生爱国教育 ;利用节假日,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好地发扬尊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做一件好事,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等。 教育工作者应给予那些留守学生

9、以更多的关注 、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 “孤独城堡”处于父母 “关爱缺失”的孩子们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这些孩子们交朋友,多关心 、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 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 ;在心理上 ,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 ;在学习上,要多给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人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最后,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要对学生早抓 、早管、早引导,把德育工作融入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且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社会化 。 总之,全社会都应该关注

10、孩子的德育教育,关注每一位农村孩子的发展 。让道德看守孩子们美好的心灵,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菁菁校园。让祖国的花朵和幼苗更多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农村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艰巨、长期而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德教无定法”,能够德教成才,给予学生美好心灵世界的就是持续可行的方法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不刻都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许多孩子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这类课堂的导入时,要把曾经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的温习、再新认识生活,这对与课堂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重点是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作课前调查,和学生交谈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有的还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没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那么,课堂导入就需要老师精心选择生活中一些温馨的情景,能打动孩子心灵的生活细节展示给学生看。如“灯下,妈妈给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顾;晚上,妈妈给孩子折叠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时,妈妈起床为孩子盖棉被”等等。在重温这些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后,可顺势提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