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城乡规划电力工程规划导则(试行)重庆市规划局二。七年十二月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 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电力工程规划导则编制 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 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本导则。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总贝!); 2电力工程规划基本要求;3用电负荷;4供 电电源;5电网;6输配电设施;7都市区电网;8、名词解释。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 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
2、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 条款内容。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 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罗 翔、刘成、陈治刚、孙黎1总则 12电力工程规划基本要求 23用电负荷33.1 用电负荷分类33.2 用电负荷预测33.3 规划用电指标44供电电源6供电电源种类与电源规划64.2 发电厂规划74.3 电源变电站规划 75电网 85.1 电压等级和层次 85.2 电网规划86输配电设施105.3 1 一般规定106.2
3、 变电站106.3 10kV开闭所 136.4 配电所(配电房)136.5 电力线路147都市区电网197.1 变电站规划的一般规定197.2 电力线路规划的一般规定208名词解释22本导则用词说明23附:补充说明与参考文献24 1.0.1为了加强对重庆市城乡电力工程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指导,根据国家 和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制订本导 则。1. 0. 2本导则适用于对重庆市城乡电力工程规划编制与管理中普遍性的技术问 题进行指导,对于特殊问题仍需进行个案研究。在重庆市辖区内从事城乡电力 工程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应参照本导则。1.0.3电力工程规划编制与管理除
4、参照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法 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规定。1.0.4本导则在试行中将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必要时进行版本更新。2电力工程规划基本要求2. 0.1应根据规划城镇的性质和规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区动力资源 分布、能源结构和电力供应现状等条件,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和“超前规 划、适时建设”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城乡电力工程规划,并应纳入城乡总 体规划。2. 0.2电力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乡规划期限相协调,近、远期相结合,正确处 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2. 0.3农村电网规划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市情、因地制宜”的 原则。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应实
5、行标准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 环境的综合效益,有利于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城乡 规划和地区电力系统规划的有关要求。2. 0.4规划预留和控制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 位II和用地时,应贯彻.切实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符合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2. 0.5电源规划建设宜适当超前于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电网规划应结构 可靠、布局合理,适应用电负荷增长和电源发展的需要,并适当超前于电源建 设;2. 0.6开发和利用城镇地下空间建设电缆隧道或电缆沟,并与市政道路及其它 管网工程同步实施。2. 0.7电力设施规划建设
6、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洪、抗震等安全设防要求。2.1 .8应充分考虑规划新建电力设施的运行噪声、电磁干扰的影响,并应按国 家和重庆市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2.2 .9电力工程规划应与城镇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规划以及给水、 排水、燃气、通信等市政公用工程规划相协调,统筹安排,妥善处理相互间的 影响和安全间距。3用电负荷2.3 用电负荷分类2.3.1 按全社会用电分类,用电负荷可分为:农、林、牧、副、渔、水利业用 电,工业用电,地质普查和勘探业用电,建筑业用电,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用电,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销和金融业用电,其它事业用电,城乡居民生 活用电。也可分
7、为以下四类:第一产业用电,第二产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城乡 居民生活用电。2.3.2 按城镇不同性质的建设用地用电分类,建设用地用电负荷可分为:居住 用地用电、公共设施用地用电、工业用地用电、仓储用地用电、对外交通用地 用电、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用电、其它用地用电。2.3.3 按不同类别的建筑用电分类,建筑用电负荷可分为:居住建筑用电、公 共建筑用电、工业建筑用电、仓储建筑用电、对外交通设施用电、市政公用设 施用电、其它建筑用电。2.3.4 按用电负荷分布特点分类,可分为一般负荷(均布负荷)和点负荷两类。2.4 用电负荷预测3. 2.1用电负荷预测内容宜包括:规划最大负荷、年用电量、负荷密度。3.
8、 2.2用电负荷预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电负荷预测是电力工程规划的基础,应经常性收集、积累预测所需的 基础资料,深入调查研究,依据所在城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分析影 响用电负荷增长的各种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预测的基础;2应在现状用电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分期预测;负荷预测期限应与城乡规划 期限相协调;3应选择和确定主要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其它预测方法进行补充、 校核。其中,总体规划阶段用电负荷预测方法,宜选用电力弹性系数法、回归 分析法、增长率法、人均用电指标法、横向比较法、负荷密度法、单耗法等; 详细规划阶段用电负荷预测方法宜选用:一般负荷宜选用单位建设用地、单位 建筑面积负荷指
9、标法等;点负荷宜选用单耗法,或由有关专业部门、设计单位 提供负荷、电量资料;4预测所得的规划用电负荷,在向供电电源侧归算时,应逐级乘以负荷同 时率;负荷同时率的大小,应根据各地区电网负荷的具体情况确定,但均应小 于1。3. 3规划用电指标3. 3.1本导则规定的规划用电指标包括4类: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规划 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和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 荷指标。3. 3.2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对照表3.3.2选定。表332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指标分级城镇用电水平分类人均综合用电量(kWh/人.年)现状规划I用电水平较高城镇350025018000600
10、1n用电水平中上城镇2500150160004001m用电水平中等城镇150070140002501IV用电水平较低城镇70025025001000注:人均综合用电量现状水平高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现状指标最高或最低限值的城镇,其规划人均综合用电 量指标的选取,应视其城镇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3- 3.3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对照表3. 3. 3选定。表333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指标分级城镇用电水平分类人均综合用电量(kWh/人.年)现状规划I用电水平较高城镇40020125001501II用电水平中上城镇2001011500801田用电水平中等城镇100 51800401IV
11、用电水平较低城镇50 20400250注: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水平高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现状指标最高或最低限值的城镇,其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视其城镇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3. 3.4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的选取,应对照表3. 3. 4选定。表334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建设用地用电类别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kW/ha)居住用地用电100400公共设施用地用电3001200工业用地用电200800注:表中三大类建设用地以外的其它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的选取,可根据规划区的具体情况确定,集镇、村庄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负荷指标。3.3.5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
12、标的选取,应对照表3. 3. 5选定。表335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建筑用电类别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W/m)居住建筑用电20-60W/m2 (或 L46kW/户)公共建筑用电30 120工业建筑用电20 80注:表中三大类建筑以外的其它各类建筑的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的选取, 可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和规划要求,因地制宜确定。集镇、村庄可根据具体情 况适当降低负荷指标。一类居住用地用电负荷指标上限可取10 kW/户。4供电电源4.1 供电电源种类与电源规划4.1.1 供电电源可分为规划区内的发电厂和接受规划区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 变电站两类。4.1.2 应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的能源政策、能源布局
13、,综合研究当地能源资源状 况和可开发利用条件,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统筹规划供电电源。4.1.3 3电源规划建设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水能、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采用大容量、高效能的火电工程,并推进核电站工 程建设。4.1.4 提倡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有序地开发水能资源,建设中、小型水电站,增 加农村电力供应,促进农村电气化。4.1.5 有足够稳定热负荷需要的,电源建设宜与热源建设相结合,贯彻以热定 电的原则,规划建设适当容量的热电联产火电厂。4.1.6 应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和地区电力系统规划(电力行业规划),在科学预 测用电负荷的基础上,考虑合理的备用容量进行电力平衡,确
14、定不同规划期限 内的电力余缺额度,确定在规划区内需要规划新建、扩建发电厂的规模及装机 进度,或接受规划区外电力系统电能的容量;应根据国家或区域的跨区输电规 划,加强电网间的电力电量交换。4.1.7 应根据用电负荷分布状况、电网结构和电力系统稳定、经济、安全运行 的需要,合理确定电源点的数量、布局和连接方式,组成多电源的电力供应系 统。4.1.8 应协调好电源布点与江河、港口、铁路、机场、国防设施和其它工程设 施之间的关系和影响。4. 2发电厂规划4. 2.1发电厂规划选址,应符合下列原则:1应符合发电厂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防洪、抗震、可靠燃煤 资源和水源等建厂条件要求;2发电厂的厂址
15、宜选用非耕地或少占耕地;3应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应接近铁路、公路或港 口等交通干线布置;4火力发电厂应布置在城镇主导风向的下风向;5热电厂宜靠近热负荷中心;6应根据发电厂与电网的连接方式,考虑发电厂出线走廊条件;7发电厂与居民区之间距离,应符合安全防护、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4. 2.2发电厂规模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能源政策。4. 2.3重庆市都市区内原则上不规划建设新的发电厂。4. 2.4燃煤电厂应考虑灰渣的综合利用,在规划厂址的同时,应规划贮灰场和水灰管线等。贮灰场宜利用荒地、滩地或山谷。4. 2.5燃煤电厂排放的粉尘、废水、废气、灰渣等污染物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应
16、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严禁将灰渣排入江、河、湖。4.3电源变电站规划1. 3.1应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布局、用电负荷分布及其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 交通运输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环境影响、防洪和抗震要求等 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电源变电站的数量、容量、位置和用地。4. 3. 2电源变电站的选址、结构型式、用地、容量,应符合本导则第6. 2.16. 2.7 条的规定。5电网4.1 电压等级和层次4.1.1 电网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标准化规定:500kV 220kV. 110kV 35kV lOkV. 380/220Vo其中,电网中的最高一级电压,应根据远期规划的用电负荷量和电
17、力系统的连接方式确定。500kV以上电压等级,应根据国家或区域的跨区输电规 划确定。4.1.2 电网应简化电压等级,减少变压层次,优化网络结构。其中,都市区、中 等及以上规模城市的城区,电网宜逐步取消35kV电压等级。4.2 电网规划4.2.1 电网规划应贯彻分层分区原则,各分层分区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并能 相互支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对重要用户的供电安全。5. 2.2电网规划建设应与电源规划配套,达到电网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 运行的要求,保证电能质量,满足用电需要;应按城镇规划布局、道路交通规 划和管线综合的布置要求,统筹安排、合理预留电网中各级电压变电站、开闭 所、配电所、架空电力线路走
18、廊或电缆隧道等电力设施的位置、用地或建筑面 积。5. 2.3各电压等级电网变电容量应按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156-2006)规定的变电容载比配置。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 对应的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容载比选择,宜符合表5. 2. 3的规定。表5.2.3各电压等级电网变电容载比电网负荷增长情况较慢增长中等增长较快增长负荷年平均增长率小于7%7%12%大于12%500kV及以上1. 51. 81.61.91. 7-2. 0220kV1. 61. 91. 7-2.01.8-2. 135kV-UOkV1. 82. 01. 92. 12.。2. 26输配电设施6. 1 一般规定
19、1.1.1 1.1规划新建、改建电力设施的建设标准、结构型式,应与城镇建设整体水 平和发展要求相适应,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电网专项规划的有关要求。1.1.2 应充分考虑城镇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用地紧张的空间环境条件和用 电量大、负荷密度高的特点以及电能质量、供电安全可靠性的要求,统筹规划、 合理预留电力设施的站址、用地和电力线路、电缆线路走廊。1.1.3 应根据电力设施所处地段的地形、地貌和环境条件,选择与周围环境及 景观相协调的结构型式。6.2变电站6.2.1 变电站规划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符合城乡规划、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土地管理等要求;2 llOkV及以下的变电站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
20、便于进出线;对于用电量大、 用电负荷高度集中的高负荷密度区,可采用llOkV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供电;3应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4应考虑并协调对周围环境和邻近工程设施的影响,如:军事设施、飞机 场、通信设施、重点风景旅游区等;5应避开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不良地质地区和地震断裂带、易燃 易爆危险品场所及设施、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6应避开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或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7应符合防洪、抗震标准的要求。6.2.2变电站按其结构型式分类,应符合表6. 2. 2的规定。表6.2.2变电站结构型式分类大类结构型式小类结构型式I户外式1全户外式2半户外式n户内式3常规户内式4小型户内式m地下式5
21、全地下式6半地下式IV移动式7箱体式8成套式6. 2.3变电站结构型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庆市都市区以内规划新建变电站的结构型式,应符合本导则第7. 1.4 条的规定;2都市区以外,城市中心区和居住人口密集区规划新建的220kV及以下变 电站,宜采用户内式结构。其中,中央商务区、高层建筑密集区及其它用地特 别紧张的地区,规划新建的llOkV及以下变电站宜采用小型户内式结构,也可 与其它建(构)筑物结合建设,或结合地形建设地下、半地下变电站;3除上述规定外,城区内规划新建的变电站,宜采用户内式或半户外式结 构;4城区边缘或郊区、镇区规划新建的变电站,可采用布置紧凑、占地较少 的全户外式或
22、半户外式结构。6. 2.4变电站的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096-93)的有关规定。6. 2. 5变电站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绿化带用地。规划新建35500kV 变电站的用地面积(不含生活区用地、周围绿化带用地),应按变电站规划最 终规模予以预留和控制,可根据表6.2.5-1和表6.25-2的规定,结合当地实 际用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定。其中,都市区规划新建变电站的用地面积,应 符合本导则第7. 1. 2条的规定。表6.2.5-1 35110kV变电站规划用地面积控制指标序号变压等级(kV) 一次电压/ 二次电压主变压器 容量 MVA/台 (组)变
23、电站结构型式及用地面积(m2)全户外式 用地面积半户外式 用地面积户内式用地面积1110/35/1020-63/236000700050006000/2110/102063/2335005500150030008001500335/105. 631. 5/2320003500100020005001000表6.2.52 220500kV变电站规划用地面积控制指标序 号变压等级(kV) 一次电压/ 二次电压主变压器 容量 MVA/台(组)变电站 结构型式用地面积(m2)1500/220750/2户外式980001100002220/110(35)/1090180/23户外式12000300003
24、220/110(35)90180/23户外式8000200004220/110(35)90180/23半户外式500080005220/110(35)90180/23户内式200045006. 2. 6变电站主变压器安装台(组)数应不少于2台(组),宜为3台(组);单台(组) 主变压器容量应标准化、系列化。355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单台(组)容量选择, 应符合表6.2. 6的规定。其中,都市区规划新建变电站主变压器安装台(组)数、 单台(组)主变压器容量,应符合本导则第7.1.1条、第7.L2条的规定。表6.2.6 3550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单台(组)容量表变电站电压等级(kV)单台(组)
25、主变压器容量(MVA)500500、 750、 1000、 150022090、 120、 150、 180 24011020、31.5、40 50 63355.6、7.5、10、15 20、31.56. 2.7变电站的建筑外形与风格,应与周围环境、景观、风貌相协调。6.3 10kV开闭所6.3.1 3.1下列情况下,宜规划建设10kV开闭所:1变电站的二次侧(低压侧)10kV出线走廊受到限制的;2变电站10kV配电装置间隔不足且无扩建余地的;3城乡规划有规定的。6.3.2 根据负荷分布,10kV开闭所宜布置在负荷中心。6.3.3 开闭所的建筑面积不宜小于200武,进出线规模一般宜为2进10出
26、,最 大转供容量不宜大于15000kVAo6.4 配电所(配电房)6. 4.1镇中心区以外的地区、村庄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定10kV配电所的结构型式, 除此之外,规划新建、改造的配电所宜采用户内型结构。6. 4.2配电所位置宜靠近负荷中心。6.4.3配电所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台数宜为2台且容量相同或接近,单台变压器 容量不宜超过lOOOkVAo6. 4.4配电所应有运输、安装、检修的场地条件和良好的通风、消防设施。6.5电力线路6. 5.1电力线路分为架空电力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两类。7. 5.2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空电力线路应尽量少占城镇建设用地,应根据城镇地形、地貌特点和 用
27、地布局、道路网规划的要求,沿道路、河渠、绿化带布设;路径应短捷、顺 直,同时应有利于土地的集约使用,减少同道路、铁路、河流以及其它架空线 路的交叉跨越,避免跨越建筑物;2规划新建的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不应穿越城镇中心区、重要风景 旅游区和文物保护区等;与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供应场所及设 施之间应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宜避开空气严重污秽区;3应考虑架空电力线路对邻近的各种通信设施的干扰和影响;4应符合防洪、抗震标准要求。6. 5.3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或接近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 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6
28、. 5. 3-1的规定值。6.53-1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导线最大计算瓠垂情况下)线路电压(kV)垂直距离(m)1-103.0354.01105.02206.02在导线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构)筑物之间 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表6. 5. 3-2的规定值。表6532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 (在导线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线路电压(kV) 11-1035110220水平距离(m)1.01.53.04.05.06. 5.4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占地较少 的窄基杆塔和多回路同杆架设的紧凑型线路结构
29、型式,杆塔应适当增加高度、 缩小档距;10kV及以下的中、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应同杆架设、一杆多用。6. 5.5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 列规定:1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垂直 距离应符合表6. 5. 5-1的规定。表6.5.54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 f -缱路电压&V) 线路经过遥、 11-1035 110220居民区6.06.57.58.5非居民区5.05.06.06.5交通困难地区4.04.55.05.5注:1)居民区:指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集镇
30、等人口密集的地区;2)非居民区:指居民区以外的地区,时常有人、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房屋稀少的地区;3)交通困难地区:指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2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并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架空电力线路导 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6. 5. 5-2的规定。表6552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计算孤垂情况下,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线路电压(kV) 11-1035-110220最小垂直距离(m)1.0344.56. 5.6城镇架空电力线路走廊的规划控制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综合考虑城镇的气象条件、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型式、杆塔档距
31、、 导线排列方式、导线最大风偏和最大弧垂、边导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安全距 离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预留、控制城镇架空电力线路走廊的规划控制 宽度;2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35500kV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单杆单回水 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的规划控制宽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表6. 5. 6 的规定,合理选定。其中,都市区内架空电力线路走廊的规划控制宽度,应符合本导则第7. 2. 3 条的规定,在工程实施时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法规、标准要求。表6.5.6城镇35500kV架空电力线路走廊的规划控制宽度(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线路电压等级(kV)电力线路走廊规划控制宽度
32、(m)50060 7522030 4011020 303520注:500kV以上特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走廊的规划控制宽度,应根据国家或区域的 跨区输电规划的有关要求确定。6. 5.7在下列地区,35llOkV电力线路应采用地下电缆线路:1城镇中心区、繁华商业街区、高层建筑密集区、城市主干道、重要风景 旅游景区等;2对架空裸导线有严重腐蚀性的地区;3上述地区现有的架空电力线路,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有关规定;4都市区内电力线路敷设形式应符合本导则第7.2.2条的规定。6. 5.8在下列地区,10kV及以下的中、低压配电线路应采用地下电缆线路:1都市区以外,镇的中心区、繁华商业街区和重要风景旅游景区;集
33、镇、 村庄中有供电安全要求或景观要求的地区;2都市区以外,城区中心区、繁华商业街区、高层建筑密集区、主次干道、 居住区、重要风景旅游景区等:3都市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4上述地区现有的架空配电线路,宜逐步改造,下地敷设。6. 5.9敷设地下电缆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电缆线路的路径选择,除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根据道路网规划,与道路走向相结合,并应保证 地下电缆线路与其它市政公用工程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2同一路段上的各级电压电力电缆线路,可同沟或同隧道敷设;3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线路需要通过桥梁时,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 规范(GB 50
34、217-94)中对电力电缆敷设的技术要求,并应符合有关桥梁设计、消防安全规范的规定。6. 5.10地下电缆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直埋、浅槽、电缆沟、排管、电缆隧道 等敷设方式。应根据地下电缆线路的电压等级、最终敷设电缆的根数、施工条 件、投资来源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地下电缆线路敷设方案。6. 5.11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直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 道路、建(构)筑物、树木等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6.5.11的规定。表6511直埋电力电缆之间及直理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地下管沟、道路、建(构)筑物、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项目安全距离(m)平行交叉建(构)筑物、构筑物
35、基础0. 50电杆基础0. 60一乔木树主干1.50灌木丛0.50一10kV以上电力电缆之间,以及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0. 25(0.10)0. 50 (0. 25)通信电缆0. 50 (0.10)0. 50 (0. 25)热力管沟2. 00(0. 50)水管、压缩空气管1.00(0. 25)0. 50 (0. 25)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1. 000. 50 (0. 25)铁路(平行时与轨道,交叉时与轨底, 电气化铁路除外)3. 001.00道路(平行时与侧石,交叉时与路面)1. 501.00排水明沟(平行时与沟边,交叉时与沟底)1. 000. 50注:1表中所列安全距离,应
36、自各种设施(包括防护外层)的外缘算起;2路灯电缆与道路灌木丛平行距离不限;3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段电缆穿管、加隔板或加隔热层保护后允许的最小安全距离;4电缆与水管,压缩空气管平行,电缆与管道标高差不大于0.5m时,平行安全距离可减小至0.557都市区电网7.1 变电站规划的一般规定7.1.1 变电容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 500kV变电站按每站安装2台75万kVA主变压器计算规划容量;2 220kV变电站按每站安装2台18万kVA主变压器计算规划容量;3 llOkV变电站按每站安装2台5万kVA主变压器计算规划容量。7.1.2 用地面积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变电站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
37、应节约用地,占地净面积均按最终安装3台主变压 器所需用地面积控制,并满足变电站内部设施布置的要求。不同电压等级的变 电站规划用地面积按照下列指标控制:1 500kV变电站净用地面积按100000150000皿控制;2 220kV变电站净用地面积按700030000 itf控制;3 llOkV变电站净用地面积按200012000 itf控制。7.1.3 供电半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按就近供电原则,220kV和llOkV变电站建成后,有关的现状变电站应按电网专 项规划要求逐步进行负荷转移。llOkV变电站供电半径为0.53km。220kV变电 站之间、llOkV变电站之间应有电气联系。7.1.4
38、 变电站结构型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内环高速公路以内规划新建的220kV和UOkV变电站,可采用户外式或户内 式结构。其中,在中央商务区、组团中心区、高层建筑密集区及其它用地特别 紧张地区,规划新建的llOkV变电站应采用户内式结构,个别llOkV变电站可 与其它建(构)筑物或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结合建设,但须符合环境保护和城市 景观等要求;2内环高速公路以外规划新建的220kV和llOkV变电站,宜采用户外式结构, 其中,在组团中心区、高层建筑密集区及其它用地特别紧张地区,规划新建的 110kV变电站应采用户内式结构。7. 1.5都市区内500kV变电站宜布置在绕城高速公路以外的地区。7.2
39、电力线路规划的一般规定7. 2.1变电站进出线规模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 220kV变电站:220kV侧进出线按13个线路走廊控制,HOkV侧出线按4 5个线路走廊控制。2 llOkV变电站:llOkV侧进出线按13个线路走廊控制。7. 2.2电力线路敷设形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架空电力线路应尽量少占城市建设用地,采用同塔多回路架设方式;2都市区内的中央商务区、商业中心区、居民稠密区、内环高速公路以内的城 市主、次干道和快速干道范围内,不得新建低于llOkV的架空电力线路;3民用机场、铁路客运站、客运港口的主要功能区和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的核 心景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架空电力线路。7. 2.3规划架空电力线路走廊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都市区内架空电力线路走廊的规划控制宽度,应符合表7. 2. 3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东货运考试题库
- 入围中标合同范本
- 公司注册协议合同范本
- 公司家具搬迁合同范本
- 公路防撞墙劳务合同范本
- 公司合同股合同范本
- 保洁服装购置合同范本
- UI软件合同范本
- 正规家具合同范本
- 乡政府厨师合同范本
- 2024年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年中华工商时报社事业单位招聘12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1-4章 绪论-应急预案编制与应急管理
- 《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规范编制指南编制说明》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畜禽养殖场恶臭污染物排放及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配合及护理
-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课件
- 新生儿常见的产伤及护理
- 申请两癌补助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