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学生心理自觉的教育_第1页
启发学生心理自觉的教育_第2页
启发学生心理自觉的教育_第3页
启发学生心理自觉的教育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启发学生心理自觉的教育启发学生心理自觉的教育新闻背景:前不久通过专家鉴定的全国教育科学 “九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 ”,向社会公布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结果: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都在 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只占 5%以下。这一调查结果与以前媒体公布的调查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 以及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本报今天特别“点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话题。“我们在一个班相处

2、一年多了,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聪明、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常令我心神不定,我真喜欢你!星期五下午没有其他活动,你在校门口等我,咱们出去聊聊好吗?请不要让我失望。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张玉梅老师在初二年级的一个班上宣读着学生 “刘刚 ”给女同学 “婷婷 ”的“情书 ”。这不是张老师在公布自己学生的情书, 而是她的 “青春期异性交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一个情节。接下来,张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假如婷婷将信交给了班主任老师, 并不再理刘刚, 这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什么影响?他应该怎样对待婷婷? ”“假如婷婷接受刘刚的感情, 从此两人密切往来,刘刚大献殷勤,你认为这

3、样对他俩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 ” 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 并不时地穿插着小品。 张老师最后给学生留下作业: “如果你收到了同学的情书,你会怎么办? ”“当人陷入单相思时该怎么办? ”一个处于青春期学生中的敏感话题,在张老师营造的自然、轻松、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了有效的交流。这是张玉梅老师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导向教材进行的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思路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4 个阶段:明镜台:通过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水平, 也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张老师宣读刘刚给婷婷的 “情书 ”即为此阶段。智慧泉:通过

4、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转变观念,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为训练, 从而提高心理素质。张玉梅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就反映了这一点。回音壁:根据心理课内容,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张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即为此。如有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道: “老师,我在小学六年级时喜欢上一个女同学,总控制不住地去想她。我不敢跟别人说,怕说出后,别人会把我当成坏孩子,心里一直很痛苦。上了 青春期异性交往 这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后,我的单相思 心理得到了解脱,原来这种情况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我以后一定记住您说的, 春天的事情春天做, 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启思

5、录:通过精选的文章、诗句、漫画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进一步的升华。课后,张老师给每位同学提供一篇男女生交往时应怎样正确把握分寸的文章,就紧扣了这一点。特点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丰富多彩、精心设计的活动来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适时、恰当地诱导,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活动训练,强化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在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的每个阶段中,都要求教师要以会谈、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治、问题分析等活动为手段,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自助过程,让学生获得情感心理体验。在课上,学生积极主动参

6、与,通过自我投入达到自我教育。在这种自助活动中,学生可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达到进一步认识自我的目的, 找到如何提高完善自我的方向, 即从别人那里获得心理启发和支持, 内化并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了解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在活动中学生们常常获得成功,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促进了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 “答案”,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 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如关于价值观与人的情绪行为关系的教学。 老师首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 “当你遇到很难克服的困难时,你会怎么想? ”全班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7、想法各种各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第二步,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典型想法让学生思考、 分析,各种不同想法的后果是什么。经过分析、讨论后,学生总结领悟到:价值观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不断确立合理的价值观。 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原则平等性。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 并且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尊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要轻易地评价。参与性。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

8、到心理行为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学生自始至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 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 目的性。心理行为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设计、实施,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提高,反之亦然。资料早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在 80 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到了 80 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 特别是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 有关中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相继推出, 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相继出现。 美国不同的州、 不同的

9、学校所采用的基本模式相同,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 在活动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有 46人,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别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体验某些心理状态, 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技能,从而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日本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 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学习。 20 世纪 90

10、 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 2000 年,日本政府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课程。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模仿了美国的模式。 90 年代,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 以预防为主。因此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出版了。 有的是单独一门课, 由班主任来担任这门课,两周 1 课时,一学年 16 课时,每课时 35 分钟;另一种形式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社会课程里, 约占课程的 1/4,由教社会课的老师来担任。台湾地区实施 9 年国民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 90 年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辅导工作更加受到重视。 学校心理卫生与保健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求学环境;实施心理卫生教育。增加相关的科目,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公民与道德、伦理等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