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春)物理,必修,第二册,人教版,(新教材)拓展课,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 拓展课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拓展点一 多个物体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1.轻绳连接的物体系统 (1)常见情景(如图所示)。 (2)三点提醒 分清两物体是速度大小相等,还是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用好两物体的位移大小关系或竖直方向高度变化的关系。 对于单个物体,一般绳上的力要做功,机械能不守恒;但对于绳连接的系统,机械能则可能守恒。 2.轻杆连接的物体系统 (1)常见情景(如图所示)。 (2)三大特点 平动时两物体线速度大小相等,转动时两物体角速度相等。 杆对物体的作用力并不总是沿杆的方向,杆能对物体做功,
2、单个物体机械能不守恒。 对于杆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忽略空气阻力和各种摩擦且没有其他力对系统做功,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3.轻弹簧连接的物体系统 (1)题型特点 由轻弹簧连接的物体系统,一般既有重力做功,又有弹簧弹力做功,这时系统内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守恒。 (2)两点提醒 对同一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由弹簧的形变量决定,无论弹簧伸长还是压缩。 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弹簧的形变量或形变量的变化量有关。 试题案例 例 1 如图所示,a、b 两小球分别固定在一刚性轻杆的两端,两球球心间相距 l1.0 m,两球质量分别为 m a 4.0 kg,m b 1.0 kg,杆上距 a
3、 球球心 0.40 m 处有一水平轴 o,杆可绕轴无摩擦转动,现先使杆保持水平,然后从静止释放。当杆 a、b 两球的角速度相同且系统机械能守恒。 转到竖直位置,则: (1)两球的速度各是多少? (2)转动过程中杆对 a 球做功为多少?(计算中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g 取 10 m/s 2 ) 解析 (1)对 ab 组成的系统,在转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m a gl a m b gl b 12 m a v2a 12 m b v2b 其中 v a v b l a l b l a l b 代入数据得 v a 4 55 m/s, v b 6 55 m/s。 (2)对 a 球应用动能定理 m a gl a w
4、 12 m a v2a ,w9.6 j。 答案 (1) 4 55 m/s 6 55 m/s (2)9.6 j 方法总结 多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的分析技巧 (1)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一般用"转化法'和"转移法'来判断其机械能是否 守恒。 (2)注意寻找用绳或杆相连接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 (3)列机械能守恒方程时,可选用 e k e p 或 e a 增 e b 减 的形式。 针对训练 1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 a、b 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 r 的光滑圆柱,a 的质量为 b 的两倍。当 b 位于地面时,a 恰与圆柱轴心等
5、高。将 a 由静止释放,b 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2r b. 5r3 c. 4r3 d. 2r3 解析 设 a、b 的质量分别为 2m、m,当 a 落到地面,b 恰运动到与圆柱轴心等高处,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机械能守恒,故有 2mgrmgr 12 (2mm)v2 ,当 a 落地后,b 球以速度 v 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上升的高度为 h v22g ,故 b上升的总高度为 rh 43 r,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拓展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比较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区别 研究对象 系统(如物体与地球、物体与弹簧)
6、一般是一个物体 做功情况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能量转化 动能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动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 应用范围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无条件限制 分析思路 只需分析研究对象初、末 不但要分析研究对象初、 状态的动能和势能即可 末状态的动能,还要分析所有外力所做的功 书写方式 有多种书写方式,一般常用等号两边都是动能与势能的和 等号一边是合力做的总功,另一边则是动能的变化 物理意义 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是机械能变化的量度 合外力所做的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 相同点 (1)思想方法相同: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都是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
7、下状态的变化 (2)表达这两个规律的方程都是标量式 (3)两规律都只需考虑始、末两状态,不必考虑所经历的过程细节,因此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都可应用 说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优势在于多个物体或有多个力做功的系统,对于一个物体的能量转化问题应用动能定理更方便。在多过程问题中,有时交替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 试题案例 例 2 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图甲)。我们把这种情形抽象为图乙的模型: "轻绳'模型 弧形轨道的下端与竖直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滚下,小球进入圆轨道下端后沿圆轨道运动。实验发现,只要 h 大于一定值,小球就
8、可以顺利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如果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 r,h 至少要等于多大? 隐含:f n 0,临界条件为在最高点轨道对小球的压力为零。 不考虑摩擦等阻力。 整个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解析 设小球的质量为 m,小球运动到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v,受到圆轨道的压力为 f n 。小球滑至圆轨道最高点的过程中,由于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以圆轨道最低点为零势能点,则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2r) 12 mv2 mgh 在圆轨道的最高点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mgm v2r 欲使小球顺利地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则小球在最高点时,必须满足条件 f n 0 即 mg
9、m v2r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h 52 r 可见,为了使小球顺利地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h 至少应为 52 r。 答案 52 r 拓展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面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r。一质量为 m 的物块从斜面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 5mg(g 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 h 的取值范围。 解析 轨道最低点为零势能点,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 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2mgr 12 mv2 物块在最高点受重力 mg
10、、轨道的压力 f n 。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mgf n m v2r 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 f n 0 由式得 v gr 由式得 h2.5r 又 f n 5mg 由式得 v 6rg 由式得 h5r h 的取值范围是 2.5rh5r。 答案 2.5rh5r 针对训练 2 如图所示,ab 和 cd 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足够长,下部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 120,半径 r2.0 m,一个质量为m1 kg 的物体(可看成质点)在离圆弧底端高度为 h3.0 m 处,以初速度 4.0 m/s沿斜面向下运动,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重力加速度 g10 m/
11、s 2 ,则: (1)试描述物体最终的运动情况; (2)物体在斜面上(不包括圆弧部分)走过路程的最大值为多少? (3)物体对圆弧轨道最低点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分别为多少?(结果中可以保留根号) 解析 (1)斜面的倾角为 60,因为 mgsin 60mgcos 60,所以物体不会静止在斜面上,最终在 bc 间做往复运动。 (2)最终做往复运动时,在 b、c 的速度为零,对 a 到 c 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mg è çæø÷öh 12 r mglcos 60012 mv20 ,代入数据解得 l28 m。 (3)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
12、最大,压力最大,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mgcos 60h 12 rsin 60 12 mv2e 12 mv20 ,代入数据解得 v 2 e è çæø÷ö76 8 33m 2 /s 2 。根据 f n1 mgm 错误! ! 得,f n1 mgm 错误! ! 错误! ! n。最终在 bc 间做往复运动时,经过 e 点的速度最小,压力最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12 r12 mv e 2 ,解得 v e 2 gr20 m 2 /s 2 。根据 f n2 mgm ve 2r,得 f n2 mgm ve 2r2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13、,物体对圆弧轨道最低点的最大压力 f n1 f n1 è çæø÷ö48 4 33 n,最小压力 f n2 f n2 20 n。 答案 (1)见解析 (2)28 m (3) è çæø÷ö48 4 33 n 20 n 拓展点三 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功能关系概述 (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
14、做功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之间转化的过程。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3.功与能的关系:由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某种力做功往往与某一种具体形式的能量转化相联系,具体功能关系如下表: 功 能量转化 关系式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的改变 w g e p 弹力做功 弹性势能的改变 w f e p 合力做功 动能的改变 w 合 e k 除重力、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 机械能的改变 we 机 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对物体系统做功 内能的改变 f f x 相对 q 试题案例 例 3 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 30,总质量为 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
15、 h 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 13 g。 13 ggsin 30 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 13 mgh c.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23 mgh d.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 13 mgh 解析 运动员的加速度为 13 g,小于 gsin 30,所以必受摩擦力的作用,且大小为 16 mg,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6 mghsin 30 13 mgh,故 c 错误;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减少的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而是有 13 mgh 转化为内能,故选项 a 错误,d 正确;由动能
16、定理知,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 13 mghsin 30 23 mgh,故 b 错误。 答案 d 针对训练 3 如图所示, 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 h,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 a 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 m 处的墙上,另一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 o 点。已知在 om 段,小物块 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小物块滑到 o 点时的速度; (2)轻弹簧在最大压缩量 d 时的弹性势能(设轻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解析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12 mv
17、2 ,解得 v 2gh。 (2)在水平滑道上小物块 a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mgd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12 mv2 e p mgd, 以上各式联立得 e p mghmgd。 答案 (1) 2gh (2)mghmgd 方法总结 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注意: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分清系统中有哪些形式的能,什么能发生了转化或转移。 1.如图所示,质量为 m 和 3m 的小球 a 和 b,系在长为 l 的细线两端,桌面水平光滑,高 h(hl),b 球无初速度从桌边滑下,落在沙地上静止不动,则 a 球离开桌边的速度为( ) a.3gh2 b. 2gh c.gh3 d.gh6 解析
18、a、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3mgh 12 (m3m)v2 ,解得 v3gh2,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2.质量为 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 45 g,在物体下落 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45 mgh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mgh c.物体机械能减少了 45 mgh d.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15 mgh 解析 根据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下落的加速度为 45 g,物体的合力为45 mg,w 合 45 mgh,所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5 mgh,选项 a 正确;重力做功 w g mgh,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
19、变化,所以重力势能减少了 mgh,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45mgh,则机械能减少了 15 mgh,选项 b 正确,c 错误;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阻力,下落的加速度为 45 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阻力为15 mg,所以阻力做功 w f fh 15 mgh,所以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15 mgh,选项 d 正确。 答案 c 3.(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 p 连接,另一端与物体 a 相连,物体 a 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 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 b 相连。开始时托住 b,让 a 处于静止且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 b,直至 b 获得最大速度。下列
20、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a 物体与 b 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a 物体与 b 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c.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d.当弹簧的拉力等于 b 物体的重力时,a 物体的动能最大 解析 a 物体、弹簧与 b 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 a 物体与 b 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 a 错误,b 正确;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 a 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 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选项 c 错误;当弹簧的拉力等于 b 物体的重力时,a 物体的加速度为 0,a 物体速度最大,a 物体
21、的动能最大,选项 d 正确。 答案 bd 4.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对于物体,在撤去外力前,有 fmgma,h 12 at2 ,某一时刻的机械能 eefh,联立以上各式得 efa2t 2 t 2 ,撤去外力后,物体机械能守恒,故选项 c 正确。 答案 c 5.如图所示,传送带的速度是 3 m/s,两圆心的距离 s4.5 m,现将 m1 kg 的小物体轻放在左轮正上方的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15,电动机带动传送带将物体从
22、左轮运送到右轮正上方时,求:(g 取 10 m/s 2 ) (1)小物体获得的动能 e k ; (2)这一过程克服摩擦产生的热量 q; (3)这一过程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e。 解析 (1)设小物体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时,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 x。 mgx 12 mv2 , 解得 x3 m4.5 m, 即物体可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此时 e k 12 mv2 12 132 j4.5 j。 (2)由 mgma 得 a1.5 m/s 2 ,由 vat 得 t2 s,则 qmg(vtx)0.15110(63) j4.5 j。 (3)由能量守恒知,ee k q4.5 j4.5 j9 j。 答案 (1)4.5 j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6章 K近邻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控双柱立式铣车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万兆网络的市场需求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扭摆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个人客户服务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走丝大锥度线切割机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陕西政协月度协商聚焦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
- 2025至2030年中国开式快速返程压力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防盗门产品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合同
- 压力容器考试审核考试题库(容标委气体协会联合)
- 人教版(2025版)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Animal Friend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个课时)
- 项目管理知识手册指南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及安排表
- 2025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全屋定制家居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
- 2025年常熟市招聘进村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50T 393-2011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 《肺癌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