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九景衢铁路JQZJJL-2标监理站目 录一、编制依据 2二、测量监理工作 2三、交桩复测 3四、工程测量 5五、监控量测 51六、变形评估 54七、竣工测量 58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一、 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2006189号)2、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指南(试行)(铁 建设200776号3、新建九景衢铁路浙江段JQZJJL-2标段监理规划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6)7、
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1997)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9)9、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CH2001-92)10、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11、新建九景衢铁路勘察、设计文件12、新建九景衢铁路JQZJJL-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九景衢铁路浙江有限公司有关文件和管理规定14、其它有关规范、标准等二、 测量监理工作1、 监理站根据监理合同约定和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配置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测量仪器设备,满足工程监理需要及工程精度要求。2、 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格,测量仪器设备
3、的检定和使用情况,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3、 监理工程师熟悉设计图纸,参加技术交底,对图纸定线的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如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协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4、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对其内、外业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采取抽检和旁站的方法对测量过程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进行独立复测。5、 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相邻合同标段及相邻施工段接合处测量结果及资料的符合性,必要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组织相邻合同标段及相邻施工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6、 督促施工单位在测量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完成交桩复测、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
4、及导线点、水准点的保护和恢复重建工作。7、 监理程序测量监理过程中,将按“测量监理工作流程(图1)”对整个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三、 交桩复核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勘察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的现场交桩工作,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起签署交桩协议书。并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资格,测量仪器设备等。勘测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现场移交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点。交接的主要测量成果资料:1、 测量技术报告。2、 CPI控制桩成果表及点之记。3、 CP控制桩成果表及点之记。4、 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记。5、 线路曲线要素表及线路设计逐桩坐标表。需交接的控制桩应包括:1、 CPI控制桩。2、 CP
5、控制桩。3、 勘测水准点桩。监理工程师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检查交桩数量、精度,各种数据及签署手续应齐全,若重要桩点丢失或破坏,不能满足施工测量需要时,应向建设单位及时报告并协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测量监理工作流程图1熟悉图纸、核对原始资料施工前准备交接控制网、控制点参与交桩、复核基准控制网、点复测申请使用基准控制点基准控制网、点复核审批使用基准控制点设置工程控制桩(加密)审批使用工程控制桩复核工程控制桩申请使用工程控制桩工程放样计算施工放样放样复核、抽测放样计算复核施工过程控制竣工测量审核竣工测量监督检查图1、测量监理程序流程图四、 工程测量(一) 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复测1、 监理工程师应参
6、与施工单位的交桩复测工作,检查施工单位作业方法、测量复测资料及复测精度情况,根据测量记录进行抽查,并按规定比例进行复测工作。2、 复测工作质量控制要点:1) 平面控制网复测应从合同标段外至少两个桩点起测,逐一进行测量,直至下一合同标段内至少两个桩点,以形成全标段与相邻标段贯通。2) 平面和水准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施测精度应符合规范中相应等级的规定。3) 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检查复核复测结果,如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勘测成果不符时,应要求重新测量,当确认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时,应与设计单位协调解决。当复测结果精度符合规范要求且不符值满足规定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4)
7、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对复测后的CPI、CP控制点、水准点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测。5) 线下工程开工前或至迟在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完成CP、CP控制点和二等水准点的复测工作。6) 基础平面控制网CP应采用GPS测量。线路控制网CP宜优先选用GPS测量,也可采用常规导线测量。7) CP控制网的复测工作一般宜单独进行。当接收机数量较多时,也可和CPII的复测同时进行,但应分别处理数据。8) CPII的复测与加密工作可以同时进行,但加密点的数据处理应在完成CPII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行。9) 平面、高程控制网布网要求应按表1规定执行。表1 控制网布网要求控制网级别测量方法测量等级点间距
8、备 注无砟CPGPSB1000m4km一对点有砟CPGPSC1000m4km一个点无砟CPGPSC8001000m距线路中线50100m有砟CPGPSD400600mCPII导线四等300m无砟水准基点几何水准二等2000m距线路中线50150m无砟水准基点加密几何水准二等1000m有砟水准基点几何水准三等2000m有砟水准基点加密几何水准四等1000m10) 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2和3的规定。表2 有渣轨道GPS测量精度指标表3 有砟轨道GPS测量精度指标导线测量的精度及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导线测量的精度及主要技术指标控制网级别附
9、合长度(k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CP41/25000012.51/100000二等CP加密41/1500001.83.51/55000三等注:有砟和无砟导线测量精度一致,无砟CPII边长为8001000m,有砟CPII边长400600m。11) 测量仪器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GPS接收机:CPI控制测量应采用双频接收机,CPII控制测量可采用单频接收机,其标称精度应不低于5mm+1×10-6 ×D;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量应不少于3台。 全站仪标称精度应不低于2,无砟轨道2mm2×
10、;10-6 ×D,有砟轨道5mm5×10-6 ×D 。 水准仪标称精度无砟轨道应不低于DS1并应配相应的因瓦尺,有砟段应不低于DS3。GPS测量外业除应遵照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满足表2和表5的要求。表5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12) 复测成果要求:无砟轨道 (1)CP复测与设计的坐标X、Y较差不超过20mm; (2)CPII控制点复测应满足表6的要求:表6线路控制网CPII复测限差要求(3)二等水准点复测限差不应超过 。有砟轨道(1)CPI基线边长复测较差达到1/80000;(2)CPII采用GPS复
11、测时,基线边长复测较差达到1/50000;(3)CPII采用导线复测时,复测较差应在下列规定范围内 水平角 检测较差5; 闭合差 。 距 离 导线边长 (同一高程面) 相对闭合差1/40000(4)三等水准测量不符值不超过 。13) 导线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及限差规定表7导线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及限差规定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限差()2C较差限差()同方向各测回间较差限差()CPII和CPII加密DJ16696DJ210813914) 导线测边技术要求和限差规定 表8 导线测边技术要求和限差规定仪器等级根据电磁波测距仪的精度: I级:mD<=5mm II级:5mm<mD&
12、lt;=10mm15) 导线的测角精度和测边精度估算应符合下列要求。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估算: f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n计算f时的测站数。 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测距中误差应按下式估算式中: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mm/km) D测距边长度(km)16) CP导线复测和加密控制导线测量的测角精度、测边精度、以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和方位角闭合差的限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CP复测和加密控制导线的外业结束时,应进行上述各项精度和限差的检验。 17) 平差时,应将CPII作为附合导线在CPI的约束下进行平差。CP复测的平差成果满足精度要求后,再对加密点进行平差。按验后
13、精度估算的CPII相邻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4mm。CPII加密点相邻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7mm。18) 完成CP控制导线复测后,应将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成果进行比较。19) 水准控制网复测应从标段外至少一个水准点起测逐一进行测量,直至到下一标段内至少一个水准点,以形成全标段高程与相邻标段贯通。20) 二等水准基点的复测和加密测量可采用几何水准同时进行。21) 高程控制网复测宜优先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电子水准仪。若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其补偿误差不应超过0.2,并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6) 、新建铁
14、路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的规定。观测的读数限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9 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表10水准测量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 水准测量读数取位仪器读数取位(mm)DS050.05DS10.1数字水准仪0.01DS31水准测量计算取位22)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应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各项指标应满足表11要求。各项精度指标和限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计算。 表11 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每千米偶然中误差按下式估算:每千米全中误差按下式估算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
15、mm); 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km); n测段数; W水准路线的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环数。 23) 当用每条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算得的高差偶然中误差M和按环闭合差算得的全中误差Mw超限时,应先重测不符值或闭合差较大的测段,使其满足精度要求。与设计较差超限的测段应再次测量确认。24) 水准基点和加密水准点应整体平差后求得高程成果。25) 一、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2的规定。表12一、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注:表中S为跨河视线长度,单位为km,尾数凑整到0.5或1。各双测回的互差dH应不大于按下式计算的限差:式中:M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m)N双测回的测回数
16、S跨河视线长度(km)26) 三、四等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表13的规定。表13 三、四等跨河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方法最大视线长度S(km)单测回数半测回数观测组数测回高差互差(mm)直接读数法0328微动觇板法05430经纬仪倾角法或三角高程测量法20232427) 水准测量注意事项:测量前需对水准仪进行常规的i角检校,圆气泡检查等。为防止水准尺晃动,应配备撑竿以稳定。测量前水准尺的圆水气泡必须居中。尺垫必须踏实后才能立尺,防止下沉。风太大不能稳定水准尺,不宜观测作业。仪器脚架架设必须稳固,防止下沉。数字水准仪对震动较敏感,测量时注意避开。测量读数前,必须精确调焦。测站数应为偶数。注意正
17、确的观测顺序3、 提交的测量成果报告审查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审查以下内容:1) 工程概况、复测范围、设计CPI、CPII控制网概况、测量时间等;2) CPI控制网测量网形略图、CPII测量网形略图;3) 测量仪器、人员情况;4) 测量外业作业情况(技术指标)与测量结果(含闭合环、重复基线检核);5) 网平差与后处理结果(基准数据的采用与检验、基线边改正数与精度、无约束和约束平差坐标及其精度、基线边距离和方位及其精度等);6) 复测与设计成果比较结果(坐标、距离、方位等);7) 复测结论;8) 标段搭接测量用桩协议;9) 主要测量人员的专业证书、仪器检定证书、测绘资质附件。高程复测成果报告审查
18、以下内容:1) 工程概况、复测范围、水准网布设概况、测量时间等情况;2) 测量仪器、人员情况;3) 测量外业作业情况与测量结果(往返高差测量汇总);4) 数据平差处理和结果(约束平差高程机器精度);5) 复测与设计高程或高差比较结果;6) 复测结论;7) 标段搭接测量用桩协议;8) 主要测量人员的专业证书、仪器检定证书、测绘资质附件。(二) 施工控制测量1、复测工作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按工程施工需要加密控制导线网及水准点,对施工单位加密引测的控制导线点、水准点测量记录和成果资料进行检查审核。2、施工控制测量质量控制要点:1)所有的施工控制测量均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
19、的情况下进行,监理工程师对重要的控制桩点须进行独立的平行测量或换手测量,其结果应与施工单位核对。2)施工控制网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在CPI或CP控制点的基础上次加密到位,特殊情况下可次加密,但应提高测量精度,以保证点位精度符合规范要求。3)桥梁、隧道和特殊路基结构工程的加密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时,应建立更高精度的施工控制网(GPS测量),以满足施工测量精度要求。(三)线路的控制测量1、中线贯通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1)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中线贯通测量。当中线贯通测量结果与设计不符时,须再作复测,如确认复测资料精度符合规范规定时,则应通过建设单位与勘测设计单位协调解决。如偏
20、差不超限,由应维持原定测成果。2)中线贯通测量时,监理工程师应协调相邻区段进行中线贯通搭接测量,长直线段搭接一个转点,曲线搭接一个交点,水准基平搭接一个水准点,相邻监理合同段的中线贯通搭接测量应由建设单位联系标段间进行联测。3)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对设计逐桩坐标及曲线控制桩点坐标、曲线要素进行复算,并对复测结果进行检查和验算,如发现有不符者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调解决,未经复算检查和验算不得用于施工放线。4)中线控制桩放样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差不得大于10mm。中线控制桩包括五大桩和长曲线上、直线上每200一个的中线控制桩。中桩和加桩放样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差不得大于30mm。5)涵洞、2
21、00m以下桥梁、1000m以下短隧道施工定位测量应满足涵洞中心、墩台中心、隧道洞口中线控制桩放样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差不大于10mm。放样测量完成后应进行检核测量,涵洞中心、墩台中心应与相邻中线控制桩闭合,闭合差不应超过20mm;隧道进出口中线控制点间应沿线路中线敷设导线闭合,闭合差不超过40mm。6)路基开挖边桩、挡土墙、抗滑桩的定位,可在中桩或加桩上按设计位置直接放样。2、水准和线路中桩高程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需要增设和移设水准点时,应与前后水准点按相应精度进行联测,与相邻测段衔接时应采用同一水准点的高程。2)水准高程测量应按规范规定的相应等级进行施测,以满足工程施工高程控制精度要
22、求。3)中桩水准测量每测1-2km应与水准点进行闭合检查,必要时应进行简易平差,以保证高程控制精度。(四)桥涵工程控制测量1、一般特大桥、大、中、小桥和涵洞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1)桥梁施工前应桥梁的平面、高程控制导线点成果资料进行检查审核,应满足规范相关规定,监理工程师应按规定比例进行抽检。2)桥梁施工前,应按设计里程计算出各墩、台位的线路中心坐标(左中心),然后再依几何关系计算出墩中心坐标及桩基各桩位坐标,监理工程师应审核计算成果并进行验算,确认无误后方准许施工放线。3)特大桥、大桥施工水准点测量精度,可按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桥两端(岸)应各设置不少于两个水准点;中、小桥和涵洞施工水准点
23、可按不低于五等水准测量要求设置,监理工程师检查水准测量资料。4)桥墩中心及桩位放线应按极坐标法进行测设,在一测站测设完后,应另设测站进行检核,允许偏差按1/10000要求,监理工程师应按规定进行抽检。5)测设完墩、台中心后,应自一端依次进行检查,距离和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自中间墩向两端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应对检查资料进行复核。2、复杂特大桥及主要大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1)检查和审核桥址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和精度应能满足桥梁施工的精度要求,并检查内、外业观测和计算资料。2)测得的斜距应加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投影于轨底(或墩台)高程面的改正。3)检查和审核桥址处
24、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和精度应能满足桥梁施工的精度要求,并检查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资料和内业计算成果。4)精密测量的施工控制点,必须安全、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五)隧道施工控制测量1、隧道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隧道施工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工作(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对于采用辅助坑道开挖的隧道还应考虑洞外和洞内的联系测量),以保证隧道中线和高程能按规定精度要求正确贯通,并使隧道内平、纵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及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2、对于直线隧道长度1000m,曲线隧道长度500m的隧道工程,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洞外两开
25、挖洞口(包括横洞口、斜井口)间水准路线长度5000m,应根据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高程控制测量设计。3、洞外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1)检查隧道洞外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方法,测量外业资料的内业计算成果,应能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2)洞外控制测量应在每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CPI、CP或加密导线点)和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起算依据,如施工被破坏,或移设的点应按原施测精度与CPI或CP进行联测。3)隧道水准点的高程,应依一端洞口线路定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起算高程,测量并传算至隧道另一端洞口与线路定测水准点高程闭合,不闭合者再行复测,如确认原定测成果有误或不符合精度
26、要求,应通过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协调解决,必要时应设断高。4、洞内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1)布设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插点)为起始点,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单位内、外业资料,并按规定比例进行抽检。2)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起算向洞内布设,根据洞内施工特点每隔200m至500m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应设立于稳定坚固处并要定期进行复测,监理工程师应按规定进行抽检。3)隧道施工时由导线点测设施工中线,宜采用极坐标法施测,监理工程师应适时按规定比例抽检,对所使用的永久中线点和临时中线点分别进行复测,其点位横向偏差不应大于5mm。(六)施工放样和变形测量1、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设计
27、图纸及规范要求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放样测量,并签署意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施工放样结果严禁施工。2、根据施工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过程中检查线路、桥梁、隧道、轨道、房建、设备安装等的施工放样方法,复核施工放样资料和施工放样测量结果。3、对于大型和重点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和设计文件中要求进行变形测量的工程,工程开工初始,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变形测量设计,其质量控制要点如下:1)审核变形测量设计方案和变形测量观测规划。2)检查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设置和观测精度,每个工程至少应有三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应设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3)变
28、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条件综合考虑,在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随时作适当调整。4)检查变形测量的测量方法,观测精度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并检查复核变形测量资料和结果,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换手检测。(七)无碴轨道控制测量1、无碴轨道施工前,应对线路中线和高程进行贯通测量,并完成CP控制网的建立,监理工程师应对测量资料和成果进行检查复核和换手检测。2、无碴轨道施工前,应根据轨道结构型式及施工要求,对轨道基桩进行规划埋设并按规定的精度进行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单位测量资料,并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3、在无碴轨道施工中,应严格按客运专线无碴轨道
29、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精度要求,对底座、CA砂浆调整层、砼支承层、轨道板每个分部工程的中线、高程进行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施工单位测量资料并进行换手检测。(八)CP轨道控制网测量1、CP控制网加密测量。2、CP网测量标志选用和埋设。3、CP网测量。4、精调前CP网复测。5、CP网数据处理及评估。1 CP网测量前准备工作 1.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提前做好CP网测量区段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的准备工作,CP网的布设和平面测量均应在满足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通过评估的情况下进行。1.2 CP网测量工装准备检查测量前对各种测量仪器和棱镜组进行检校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主要测量仪器和工装设备:全站
30、仪Leica (徕卡)系列。水准仪使用Trimble Dini 03精密电子水准仪及配套2m或 3m铟瓦条码水准尺和不小于2.5kg重尺垫,均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CP点应设置强制对中标志,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应不大于0.05mm。单轴CP标志为中铁四院的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为:ZI 2008 20066038.9。单轴 CP标志组由预埋件、棱镜测量杆、水准测量杆等三部分组成单轴 CP标志组各个部件的单独加工精度为 0.02mm,棱镜(水准)测量杆插入预埋件后,引起的平面误差最大为 0.168mm,高程误差最大为0.161mm。单轴 CP标志组的主要部件均采用 1Cr18Ni9 不锈钢的合金材
31、料,它们具有防锈蚀性能特点,和因温差变化过大所引起的施工问题,适合用于野外露天作业。1.2.1.各标志的尺寸如下:1、单轴 CP标志组中套管预埋件的标准尺寸为下图:套管预埋件尺寸:外径:20mm;长度:100mm;内径:14.010mm14.025mm。2、单轴 CP标志组中棱镜测量杆的标准尺寸为下图:棱镜测量杆尺寸:内插杆外径: 13.960mm13.975mm; 外接杆长度:110.000mm110.050mm;棱镜套管内径:10.000mm10.025mm。3、单轴 CP标志组中水准测量杆的标准尺寸为下图:水准测量杆尺寸:内插杆外径: 13.960mm13.975mm; 外接杆长度(至球
32、心):149.950mm150.050mm;外接杆长度(至球顶):159.950mm160.050mm。棱镜组、水准插杆、立式基座、强制对中基座等,均要检验合格方可使用。1.3人员检查所有从事CP测量的技术人员均要经过培训考核,检查CP测量的技术人员持证情况,满足要求后方可上岗。2 CP网测量标志选用和埋设2.1 CP网点测量标志选择 CP网点测量标志采用特制的天拓圆棱镜。以棱镜中心为控制点中心,将高程测量与平面测量统一到相同物理基准上,进行精密水准测量时,需将水准尺直立在水准插杆的上面观测即可。减少了棱镜对中和整平的操作过程,提高了棱镜的各方向获取数据的同一性。CP控制点目标组使用天拓圆棱镜
33、及配套的立式基座和横插基座,如下图所示: 天拓棱镜 立式基座 2.2 CP网点的埋设 2.2.1.路基部分1打孔:应在路基标志桩距基础 80 厘米左右(此处需高于轨顶 50cm)高处预钻直径 2.5 厘米的孔,孔深 11 厘米左右。2 安装:检查平面(水准)测量杆和预埋件间隙,平面(水准)测量杆全部插入预埋件后预埋件沿口应和平面(水准)测量杆突出横截面密接,有异常情况的预埋件不能使用。用塑料后盖封闭预埋件后端管口,防止异物进入预埋件。将钻孔内碎石渣清理干净,浇水润湿洞孔,将水泥或其它锚固剂等塞入洞孔。预埋件定位从水平到向上倾斜方向。整理干净预埋件内壁,检查埋设是否标准。2.2.2.隧道部分1打
34、孔:应在隧道内边墙上,距离电缆槽约 30-80 厘米高处预钻直径2安装: 与路基标志方法相同。2.2.3.桥梁部分1打孔:桥梁段CP网点通常直接在梁体的固定端(固定支座)上方处的防撞墙顶面成对埋设立式基座,相邻两对CP点基桩相距约65m。对于大跨或多跨连续梁个别网点可埋设在非固定端防撞墙顶面上。2安装: 与路基标志方法相同。 3. CP点号编制原则 编号采用公里数递增的方式。线路左侧的点,使用01,03,05.等单号;线路右侧的点,使用02,04,06等双号,如412301。412表示DIK412DIK413范围,3表示CP点,01表示线路左侧第1个CP点。 4CP控制网加密测量4.1.桥梁C
35、P控制网加密测量桥梁加密CPII的点号编排可按以下原则进行编号,0000 P20,前 4 位为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 5、6 位为“P2”代表加密 CPII 点,第7 位为流水号,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根据精测网布设现状,现有部分CPI和CPII点离线路较远或者测量时不能通视,不能满足CPIII测量的要求,需在现有基础上对CPII点进行加密,CPI点保持现状不变。CP加密点应采用强制对中标,在桥梁部分 CP加密点需上桥,不得与CP点共用,并且沿线路前进方向左右交替埋设于桥梁的固定端正上方防撞墙顶部;路基段应在征地界范围内,便于保护的部位设置加密CP点,必须保证加密CP点埋设稳定可靠,同时
36、须满足必要的GPS观测条件,沿线路前进方向左右交替埋设。4.1.1 GPS 加密 CP网加密之后的CPII点间距在400800米左右,且点位能与线路通视, CP加密要求同精测网原网要求,观测、数据处理均与原测 CP相同。观测前要对网形进行设计,保证 CP加密点间的基线长度在 600 米左右,并且要尽可能多的联测原精测网中的 CPI 或 CP点,以保证梁上与梁下的平面坐标系统统一。并执行下列指标 级别项目C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有效卫星总数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20时段长度(min)60观测时段数1-2数据采样间隔(S)15-60PDOP或GDOP8CPIIGPS
37、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时在对 CP加密点进行整体平差前应先对网中的原 CPI 和 CP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原 CPI 和 CP进行剔除,满足要求的全部作为起算点。1.基线质量检验:检验项目限差要求X 坐标分量闭合差Y 坐标分量闭合差Z 坐标分量闭合差环线全长闭合差独立环(附合路线)Wx 2nWy 2nWz 2nW 23n重复观测基线较差ds2 2 =a2+ ( . )2,本项目 a=5mm,b=1ppm。2. 在基线的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应以所有独立基线构成控制网,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的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 的三维坐标为起算数据,进行无约束
38、平差。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Vx3,Vy3,Vz33. GPS 网无约束平差合格后,应引入网中联测的 CPI 和 CP点坐标进行三维约束平差。平差前应对控制点进行稳定性和兼容性分析。约束平差后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同名基线无约束平差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满足下式要求:dVx2,dVy2,dVz2平差后加密点CP的点位精度应小于10mm,基线边方向中误差1.7,最弱边相对中误差限差为 1/100000。4.1.2导线加密 CP网采用导线方法测量时,按三等导线技术指标进行,采用测角精度不低于 1,测距精度不低于 1mm+2ppm 的全站仪施测。加密导线点的埋设要求同 CP点埋设
39、要求。CP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级别附合长度(km)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方位角闭合差限差()对应导线等级CPL440060051.8101/55 000±3.6三等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等级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2C 较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CP0.5级36961级4696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 0.1 毫米。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 3 或 4 测回,竖角指标差15,外业采用竖直角计算平距。各项限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导线边长测量限差仪器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
40、m)测回间读数较差(mm)往返测平距较差<552mD2m导线测量数据使用电子手簿记录,导线边应离开障碍物 1m 以上数据微机传输整理。距离经高程和高斯投影改化后进行平差计算。起算数据为 CPI 或CP点,平差采用通过铁道部鉴定的专业平差软件或商业软件。计算测角中误差±1.8,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50000,方位角闭合差±4n。CP控制点的绝对精度应满足点位误差 mx、my±10mm,相对点位精度±10mm。4.2高程测量加密线路水准基点埋设在线路附近稳定可靠且不易被破坏的地方,桥梁部分宜上桥埋设,埋设于桥梁固定支座正上方防撞墙顶,尽量保证在梁上下
41、联测时不用再进行水准测量。线路水准基点的埋设要求同精测网中的水准点埋点要求。水准点加密应采用不低于 DS1 的水准仪,须经过检定,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高程控制网加密时,对于沉降区水准线路必须联测到线路两端各两个以上线路水准基点上,以检验联测水准点是否发生显著沉降;对于非沉降区水准路线必须联测两个以上线路水准基点或深埋水准点。高程控制网加密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检查 i 角均应不超过 15;水准尺须采用辅助支撑进行安置,测量转点应安置尺垫,尺垫选择坚实的地方并踩实以防尺垫的下沉。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并沿同一路线进行。每一测段均采用偶数站结束,往返观测在一日的不同时间段
42、进行。水准测量的仪器及水准尺类型应按测量等级的要求选择,宜优先采用相应等级的数字水准仪及其自动记录功能采集数据,观测数据采用仪器内置储存器记录,并转换成电子手簿。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限 差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往返测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水准1.02.06L4L4L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数字数字数字数字二等DS13且501.56.02.8且0.552次注:几何法数字水准仪视线高度的高端限差一、二等允许到2.85m,相
43、位法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可以为上表中数值减少一次,所有数字水准仪,在地面震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等 级路线长度(km)水准仪最低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二等水准400DSZ1、DS1铟瓦往返线路水准基点的加密应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施测,以稳定的线路水准基点、深埋水准点或基岩水准点为起算点,进行整体严密平差计算,采用专业平差软件平差。高程成果保留到 0.1mm。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M;当水准网的环数超过 20 个时,还应按环线闭合差计算 Mw。M 和 Mw应符合规定,否则应对较大闭合差的路线进行重
44、测。M 和 Mw应按下列公式计算:5 CP点的埋标与布设5.1CP标志5.1.1CP标志及安装CP点应设置强制对中标志,标志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应不大于0.05mm。单轴CP标志为中铁四院的国家专利产品,专利号为:ZI 2008 20066038.9。单轴 CP标志组由预埋件、棱镜测量杆、水准测量杆等三部分组成单轴 CP标志组各个部件的单独加工精度为 0.02mm,棱镜(水准)测量杆插入预埋件后,引起的平面误差最大为 0.168mm,高程误差最大为0.161mm。单轴 CP标志组的主要部件均采用 1Cr18Ni9 不锈钢的合金材料,它们具有防锈蚀性能特点,和因温差变化过大所引起的施工问题,适合用
45、于野外露天作业。各标志的尺寸如下:1、单轴 CP标志组中套管预埋件的标准尺寸为下图:套管预埋件尺寸:外径:20mm;长度:100mm;内径:14.010mm14.025mm。2、单轴 CP标志组中棱镜测量杆的标准尺寸为下图:棱镜测量杆尺寸:内插杆外径: 13.960mm13.975mm; 外接杆长度:110.000mm110.050mm;棱镜套管内径:10.000mm10.025mm。3、单轴 CP标志组中水准测量杆的标准尺寸为下图:水准测量杆尺寸:内插杆外径: 13.960mm13.975mm; 外接杆长度(至球心):149.950mm150.050mm;外接杆长度(至球顶):159.950
46、mm160.050mm。5.1.2.安装要求及方法1.桥梁部分 CP标志组中预埋件的安装:a打孔在桥防撞墙上,每隔 60 米左右设置一对 CP标预埋件,并且要求每对 CP之间的连线应与此处铁轨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在桥梁挡砟墙顶设标,大致竖立钻孔,采用 25 厘米以上直径钻头,钻深 11 厘米。b安装检查平面(水准)测量杆和预埋件间隙,平面(水准)测量杆全部插入预埋件后预埋件沿口应和平面(水准)测量杆突出横截面密接,有异常情况的预埋件不能使用。用塑料后盖封闭预埋件后端管口,防止异物进入预埋件。将钻孔内碎石渣清理干净,浇水润湿洞孔,将水泥或锚固剂等塞入洞孔。竖立安装调整预埋件,让预埋件管口平行于水
47、泥面或略微高一点,锚固剂沿预埋件外壁四周被挤出。整理干净预埋件内壁,检查埋设是否标准。2. 路基部分 CP标志组中预埋件的安装: a打孔应在路基标志桩距基础 80 厘米左右(此处需高于轨顶 50cm)高处预钻直径2.5 厘米的孔,孔深 11 厘米左右。b安装与桥梁标志方法相同3. 隧道内 CP标联接件预埋件的安装a打孔应在隧道内边墙上,距离电缆槽约 30-80 厘米高处预钻直径2.5 厘米的孔,孔深 11 厘米左右。b安装与桥梁标志方法相同5.1.3 CP标志的使用1.平面测量a和已安装的预埋件配套一致,选择棱镜测量杆 12 根。b把棱镜测量杆插入预先安置好的预埋件,使棱镜测量杆的突出横截面和
48、预埋件管口严密连接。禁用扳手、锤子等工具强力安装棱镜测量杆。c. 将棱镜安装在棱镜测量杆插头上。d旋转棱镜头正对准全站仪。e测量完将塑料预埋件盖上。f. 测量完将塑料预埋件盖上。注意 CP平面测量点位随棱镜不同而变化,因此采用的仪器和棱镜必须配套,而且复测、精调也必须采用和测量时同样的仪器、棱镜。2.高程测量A和已安装的预埋件配套一致,选择 4 根水准测量杆。B把水准测量杆插入预先安置好的预埋件,使水准测量杆的突出横截面和预埋件管口严密连接。禁用扳手、锤子等工具强力安装水准测量杆。C将铟钢水准尺安装在水准测量杆球头上。D测量完将塑料预埋件盖上。5.1.4日常管理和养护1搬运、运输过程中应用纸包
49、裹棱镜(水准)测量杆,防止相互碰撞、磨损。2安装完成后,每次测量完应及时将塞子盖上。3每三个月检查一次预埋件和塞子是否损坏,用小毛刷刷除预埋件内灰尘。竖立的预埋件如果灰尘积太厚,则用水冲洗。5.1.5检验方法采用内径和外径千分尺检测,达到加工尺寸范围为合格,并保留检测记录。5.2CP点和自由设站编号5.2.1 CP点编号:采用 7 位编号形式(0000300),具体要求如下:为避免长短链地段编号重复的问题,前 4 位采用四位连续里程的公里数,第 5 位正线部分为“3”,第6、7位为流水号,0199 号数循环。由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顺次编号,下行线轨道前进方向左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奇数,处于下行线轨道
50、右侧的标记点编号为偶数。CP布点时要对点位进行详细描述,主要描述的内容包括位于线路里程(里程要准确,精确至米)、线路的左、右侧、外移距离、桩类型、具体设置位置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点位描述附在成果表里。丢失或破坏后补埋点,新点号一般可通过修改原点号中的第1位得到。CP点编号路基地段宜标绘于接触网杆(或临时基础内侧),标志正下方 0.2m;桥梁地段宜标绘于挡砟墙内、外侧,顶面下方 0.2m;隧道地段宜标绘于标志正上方 0.2m。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刻绘, “京沪高速铁路 CP”和施工单位名简称采用黑体字,CP点号字高采用Arial 字体。点号铭牌白色抹底规格为40cm×30
51、cm,红色油漆应注明 CP编号,工程线名简称,施测单位名简称,每行居中排列,如下图所示。新建××××铁路CPIII编号(如CPIII0412C101)中铁××局5.2.2自由设站编号CP测量过程中的自由设站点编号根据连续里程和测站号等相关信息来进行编制,如 0412C101。前 4 位为里程,第 5 位 C 代表初次建网测量,B 代表补测,F 代表复测,J 代表竣工测量,第 6 位 1 代表第一次测量,第 7 位和第 8 位代表测站编号(各标段自行分配,标段连接处相邻标段的 CP测站编号不应相同),0199 号数循环。5.3CP点的布
52、设CP点应成对布设,距离布置一般约为 60 m,埋设于接触网杆或其基础、桥梁防撞墙、隧道边墙等位置。CP点布设高度应大致等高,并应与设计轨道高程面 0.3m 以上。CP点的埋设一般宜采用预埋方式进行布设;对于后埋的,应采用快干砂浆、水泥或者锚固剂等进行固定,确保 CP标志预埋件的稳固5.3.1桥梁段 CP点的布设CP点宜布设在简支梁固定端距梁端 0.5m 的位置。桥梁部分 CP点布置图:1. 简支梁部分对于 24 或 32m 简支梁每 2 孔布设一对 CP点,相邻两对 CP点相距约为 64m,56m 或 48m。对于连续 24m 简支梁,根据实际情况也可每三孔布设一对 CP点。2. 普通连续梁对于连续梁,CP应优先布设于固定端上方。对于跨度超过 80m 的三标一工区跨济兖公路特大桥钢箱系杆组合桥,应在跨中部分布设一对C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Wrapping Up the Topic-Projec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资源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7 校园绿化设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冀中职业学院《书法艺术与欣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学设计-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信号分析与处理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波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儿科护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2024年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洋气候预测模型创新研究-深度研究
- 《客户服务基础》教案及课件项
- 2025《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解读课件
- 2025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丹参原药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理(A版)-安徽省合肥一中(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和答案
- 公路工程节后复工安全教育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6.3.3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说课稿
- 综合材料绘画课程设计
- 数学史简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