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和挥发油_第1页
萜类和挥发油_第2页
萜类和挥发油_第3页
萜类和挥发油_第4页
萜类和挥发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8/61三、挥发油的提取三、挥发油的提取 ( (一一) ) 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挥发油的挥发性。 为挥发油提取常用方法。为挥发油提取常用方法。 将中药切碎后,加水浸泡,然后采用直接蒸馏或水蒸气将中药切碎后,加水浸泡,然后采用直接蒸馏或水蒸气蒸馏法将挥发油蒸馏出来,前者方法简单,但受热温度蒸馏法将挥发油蒸馏出来,前者方法简单,但受热温度高,有可能会使挥发油温度升高,影响产品质量,后者高,有可能会使挥发油温度升高,影响产品质量,后者可避免过热或焦化,但设备稍复杂。馏出液水油共存,可避免过热或焦化,但设备稍复杂。馏出液水油共存,可采用盐析法促使挥发油自水中析出,

2、然后用低沸点有可采用盐析法促使挥发油自水中析出,然后用低沸点有机溶剂萃取即得挥发油。机溶剂萃取即得挥发油。2021/8/622021/8/63( (二二) ) 浸取法浸取法 用低沸点有机溶剂连续回流提取或冷浸提取,提取液用低沸点有机溶剂连续回流提取或冷浸提取,提取液可蒸馏或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制挥发油,可蒸馏或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制挥发油,此法得到的挥发油含杂质较多,其他脂溶性成分会与此法得到的挥发油含杂质较多,其他脂溶性成分会与其共存,故必须进一步精制提纯。其共存,故必须进一步精制提纯。常用的方法有:常用的方法有: 1 1 、吸收法、吸收法 利用油脂的脂溶性吸收挥发油的方法。

3、常用于贵重利用油脂的脂溶性吸收挥发油的方法。常用于贵重香料的提取,可保留挥发油特有的香气。香料的提取,可保留挥发油特有的香气。 2 2、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 3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2021/8/6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溶剂提取法的一种形式)(溶剂提取法的一种形式) 处于临界温度(处于临界温度(TcTc),临界压力(),临界压力(PcPc)以上的流体。)以上的流体。 密度类似液体的高密度密度类似液体的高密度 粘度类似气体的低粘度粘度类似气体的低粘度 扩散系数约是液体的扩散系数约是液体的100100倍倍 如如COCO2 2、NHNH3 3、CHCH2 2=CH

4、=CH2 2、丙烯、水等、丙烯、水等 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比较低(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比较低(31.331.3), , 所以对热所以对热敏性成分比较理想,亦可提高挥发油的品质。敏性成分比较理想,亦可提高挥发油的品质。 国外多用于香料的提取。国外多用于香料的提取。 2021/8/652021/8/662021/8/67(三三) 冷压法冷压法方法:方法:机械压榨的方法。多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新鲜原料机械压榨的方法。多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新鲜原料中挥发油的提取。将含挥发油较丰富的原料(如柑、中挥发油的提取。将含挥发油较丰富的原料(如柑、桔等)经撕裂粉碎压榨。桔等)经撕裂粉碎压榨。除杂:除杂:再进行水蒸气

5、蒸馏,除去非挥发性成分。再进行水蒸气蒸馏,除去非挥发性成分。优点:优点:此法所得挥发油可保持原有的新鲜香味。此法所得挥发油可保持原有的新鲜香味。缺点:缺点:可能溶出原料中的不挥发性物质,所得的产品不可能溶出原料中的不挥发性物质,所得的产品不纯,且很难将挥发油全部压榨出来纯,且很难将挥发油全部压榨出来 。例如柠檬油常溶。例如柠檬油常溶出原料中的叶绿素,而使柠檬油呈绿色。出原料中的叶绿素,而使柠檬油呈绿色。2021/8/68四、挥发油成分的分离四、挥发油成分的分离( (一一) ) 冷冻析晶法冷冻析晶法 用于挥发油中用于挥发油中“脑脑”的分离。的分离。如薄荷醇的分离。如薄荷醇的分离。 将挥发油置于将

6、挥发油置于00以下,必要时可将温度降至以下,必要时可将温度降至- -2020,继续放置,取出析出的结晶,再经重结,继续放置,取出析出的结晶,再经重结晶可得纯品。晶可得纯品。2021/8/69 薄荷油薄荷油 10 粗脑粗脑 析脑油析脑油 20 粗脑粗脑 析脑油析脑油 加热熔融加热熔融 0 薄荷脑薄荷脑12小时小时冷冻冷冻24小时小时冷冻冷冻2021/8/610(二二) 分馏法分馏法利用挥发油组分的沸点差异分离的方法利用挥发油组分的沸点差异分离的方法。 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倍半萜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倍半萜 单萜单萜 化合物极性越大,沸点越高。含氧萜化合物极性越大,沸点越高。含氧萜 萜烃萜烃 含

7、氧萜中,酸含氧萜中,酸 醇醇 醛醛 酮酮 醚,但酯高于醚,但酯高于相应的醇。相应的醇。 萜烃中,三烯萜烃中,三烯 二烯二烯 一烯一烯2021/8/611 薄荷烷薄荷烷 桉油精桉油精 薄荷酮薄荷酮 薄荷醇薄荷醇OOOHb.p 167 176 207 216 2021/8/612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沸点:( ) ( ) ( ) ( )。 OCH2OHOHOCC2H5OABCD2021/8/613常压分馏法:常压分馏法: 第一段:第一段:T150 低分子的醛酮类低分子的醛酮类 第二段:第二段:T 150-200 单萜类单萜类 第三段:第三段:T 200-250 单萜的含氧衍生物单萜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段

8、:第四段:T 250-300 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薁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薁类。类。 经过分馏所得的每一馏分仍可能是混合物,每经过分馏所得的每一馏分仍可能是混合物,每一馏分再进一步精馏或结合冷冻、重结晶、色谱等一馏分再进一步精馏或结合冷冻、重结晶、色谱等方法,可得到单一成分。方法,可得到单一成分。 2021/8/614减压分馏法:减压分馏法:3570/10mmHg 单萜烯类单萜烯类70100/10mmHg 单萜的含氧衍生物单萜的含氧衍生物80-110/10mmHg 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2021/8/6152021/8/616 利用挥发油各组分官能团所表现的化学性质,通利用

9、挥发油各组分官能团所表现的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以改变其溶解性能而达到分离的方法。过化学反应以改变其溶解性能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三三) )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1、利用酸、碱性不同进行离、利用酸、碱性不同进行离 (1) 碱性成分的分离:碱性成分的分离: 将挥发油溶于乙醚,加将挥发油溶于乙醚,加1%盐酸或硫酸萃取,分取酸水盐酸或硫酸萃取,分取酸水层,碱化,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可得碱性成分。层,碱化,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可得碱性成分。2021/8/617 (2) (2) 酚、酸性成分的分离:酚、酸性成分的分离: 将挥发油溶于等量乙醚中,先以将挥发油溶于等量乙醚中,先以5%5%的碳酸的碳酸氢钠溶液直

10、接进行萃取,分出碱水液氢钠溶液直接进行萃取,分出碱水液 ,加稀酸,加稀酸酸化,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可得酸性成分。酸化,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可得酸性成分。继用继用2%2%氢氧化钠溶液萃取,分取碱水层、酸氢氧化钠溶液萃取,分取碱水层、酸化后,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可得酚性成分。化后,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可得酚性成分。工业上从丁香罗勒油中提取丁香酚就是应用此工业上从丁香罗勒油中提取丁香酚就是应用此法。法。 2021/8/618 酸水液酸水液(碱性成分)(碱性成分)挥发油挥发油 1%HCl 酸酸 化化 酸水层酸水层乙醚液乙醚液 碱水层碱水层 乙醚萃取乙醚萃取 乙醚层乙醚层(酸性成分)(酸性成分) 5

11、% NaHCO3 乙醚液乙醚液 乙醚层乙醚层(中性成分)(中性成分) 乙醚层乙醚层NaOH 酸酸 化化 酸水层酸水层 碱水层碱水层 乙醚萃取乙醚萃取 乙醚层乙醚层 (酚性成分)(酚性成分)2021/8/619 2、利用功能团特性进行分离、利用功能团特性进行分离(1) 醇化合物的分离:邻苯二甲酸酐法醇化合物的分离:邻苯二甲酸酐法 萜醇酸性邻苯二甲酸萜醇酯邻苯二甲酸酐萜醇+ROHNaOH皂化吡啶+ROHCOONaCOONaOCOOHCOROCOCO2021/8/620(2) 醛、酮化合物的分离醛、酮化合物的分离常用亚硫酸氢钠或吉拉德(常用亚硫酸氢钠或吉拉德(Girard)试剂,使)试剂,使亲脂性的

12、羰基化合物(醛、酮成分)转变为亲亲脂性的羰基化合物(醛、酮成分)转变为亲水性的加成物而分离,但水性的加成物而分离,但亚硫酸氢钠只能与醛亚硫酸氢钠只能与醛类和部分酮类成分形成加成物,而吉拉德试剂类和部分酮类成分形成加成物,而吉拉德试剂则对所有含羰基化合物都适用则对所有含羰基化合物都适用。2021/8/621a.a.亚硫酸氢钠法亚硫酸氢钠法适于醛、甲基酮适于醛、甲基酮。提取酸性成分后的挥。提取酸性成分后的挥发油乙醚溶液加入发油乙醚溶液加入30%30%亚硫酸氢钠溶液,在低亚硫酸氢钠溶液,在低温下短时间振摇萃取,一般即有加成物结晶温下短时间振摇萃取,一般即有加成物结晶析出,加酸或碱使加成物分解,或用乙

13、醚萃析出,加酸或碱使加成物分解,或用乙醚萃取,水洗,蒸去乙醚后得醛、酮类化合物,取,水洗,蒸去乙醚后得醛、酮类化合物,或者进行水蒸气蒸馏后,蒸馏液以乙醚萃取,或者进行水蒸气蒸馏后,蒸馏液以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后得醛、酮类化合物。但应注意,蒸去乙醚后得醛、酮类化合物。但应注意,提取时间不应过长,温度不要过高。提取时间不应过长,温度不要过高。2021/8/622(不可逆加成物, 结构未完全定)-或+HOH-NaHSO3 NaHSO3 + OH(二个双键加成物, 不可逆)或过量的NaHSO3长时间接触+NaHSO3 + HSO3 NaCHO +- +-SO3 NaCHO + +-SO3 NaSO3 N

14、aCHO- +OHSO3 NaCHCHO柠檬醛2021/8/623b.吉拉德试剂法吉拉德试剂法适于含羰基的萜类。提出酸性成分后的中适于含羰基的萜类。提出酸性成分后的中性挥发油部分,加入性挥发油部分,加入GirardGirard试剂的乙醇溶液和试剂的乙醇溶液和10%10%乙酸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加热回流,待反乙酸以促进反应的进行,加热回流,待反应完成后加水稀释,用乙醚提取,分取水层,应完成后加水稀释,用乙醚提取,分取水层,酸化,再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即可得原羰基酸化,再用乙醚萃取,蒸去乙醚即可得原羰基化合物。化合物。 2021/8/624 10%HAc ,回流水稀释,酸化,乙醚 NCH2CORCR

15、NNH NCH2CONHH2NRCRO乙醚水层(羰基物质)(吉拉德试剂P)2021/8/625(3) 其它成分的分离:其它成分的分离:萜烃萜烃大多数是不饱和的,可以通过与大多数是不饱和的,可以通过与氯化氢、氯化氢、亚硝酰氯等亚硝酰氯等形成结晶性加成物分离;形成结晶性加成物分离;薁类薁类:可用浓酸提取,经稀释后沉淀得原来成:可用浓酸提取,经稀释后沉淀得原来成分;分; 醚类:醚类:与浓酸成烊盐结晶盐溶于水与乙醚分层、与浓酸成烊盐结晶盐溶于水与乙醚分层、 水解后又转移至乙醚层。水解后又转移至乙醚层。酯类酯类:一般采用精密分馏和色谱分离,现尚无:一般采用精密分馏和色谱分离,现尚无适宜的化学分离方法。适

16、宜的化学分离方法。2021/8/6262021/8/627(四四) 色谱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由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相当复杂,故一般先用由于挥发油的组成成分相当复杂,故一般先用分馏法或化学法将挥发油作适当分离分馏法或化学法将挥发油作适当分离,然后再,然后再用色谱法分离,将会大大提高分离效果,此外,用色谱法分离,将会大大提高分离效果,此外,对一些对一些挥发性较大的成分或色谱中有大致相同挥发性较大的成分或色谱中有大致相同RfRf值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值的同一类型化合物,有时要通过先制备衍,有时要通过先制备衍生物再进行色谱分离,生物再进行色谱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硅胶吸常用的色谱法有硅胶吸附色谱或氧化铝色谱附色谱

17、或氧化铝色谱。近几年,气相色谱和气。近几年,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及制备性气质联用及制备性气- -液色谱多应用于挥发油组液色谱多应用于挥发油组成的分离。成的分离。2021/8/628CH2OH香叶醇CH2OH橙花醇 CH2OH香茅醇2021/8/629采用硝酸银柱色谱或硝酸银采用硝酸银柱色谱或硝酸银TLCTLC进行分进行分离。离。(萜烯类(萜烯类 ) 原理:原理:根据挥发油成分中双键的多少和位置根据挥发油成分中双键的多少和位置不同,与硝酸银形成不同,与硝酸银形成 络合物难易程度和稳定络合物难易程度和稳定性的差别,而得到色谱分离。性的差别,而得到色谱分离。B一一般硝酸银浓度般硝酸银浓度22.5%较为

18、适宜。较为适宜。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双键异构体的分离;、双键异构体的分离;2 2、碳原子数相等,双键数不等的化合物。、碳原子数相等,双键数不等的化合物。2021/8/630洗脱剂:洗脱剂: 石油醚洗脱萜烃类,石油醚石油醚洗脱萜烃类,石油醚- -乙酸乙乙酸乙 酯不同酯不同比例洗脱含氧萜比例洗脱含氧萜 铺板:硅胶铺板:硅胶 + + 22.5% AgNO3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从双键数量和空间位阻考虑从双键数量和空间位阻考虑)B 双键双键叁键;叁键;B 双键多双键多双键少;双键少;B 顺式顺式反式;反式;B 末端双键末端双键链中双键;链中双键;B 环外双键环外双键环内双键。环内

19、双键。2021/8/631CH2OH香叶醇CH2OH橙花醇 CH2OH香茅醇2021/8/632例如例如-细辛醚、细辛醚、-细辛醚和欧细辛醚的混细辛醚和欧细辛醚的混合物,通过用合物,通过用2%AgNO2%AgNO3 3处理的硅胶柱。处理的硅胶柱。洗脱顺序:洗脱顺序: -细辛醚(反式双键)、细辛醚(反式双键)、 -细细辛醚(顺式双键)、欧细辛醚(末端双键)辛醚(顺式双键)、欧细辛醚(末端双键)-细辛醚-细辛醚OCH3OCH3H3COHCH3HCCOCH3OCH3H3COCH3HHCC欧细辛醚OCH3OCH3H3COCH2CHCH22021/8/633在在25%AgN0325%AgN03制的硅胶制

20、的硅胶TLCTLC上用上用CHCH2 2ClCl2 2CHClCHCl3 3EtOAcnEtOAcnBuOH(45:5:4)BuOH(45:5:4)展开展开, , 其其RfRf值值 ( )( )( )( )( )( )( )( )( ) ( ) ( )( )OHOHHCH2OHABCDOHHEOHOHF2021/8/634 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进行柱层析,氯仿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进行柱层析,氯仿为流动相进行分离下列化合物时,其流出柱外的先后顺序为:下列化合物时,其流出柱外的先后顺序为: ( ) ( ) ( ) ( )( )( ) ( ) ( ) ( )( ) OHOHA B C D

21、E2021/8/635五、挥发油成分的鉴定五、挥发油成分的鉴定(一)物理常数的测定(一)物理常数的测定 按按药典药典等方法测定等方法测定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 比旋度比旋度 折光率折光率 凝固点凝固点 2021/8/636(二)化学常数的测定(二)化学常数的测定挥发油的化学常数是指示挥发油质量的重要手挥发油的化学常数是指示挥发油质量的重要手段,故化学常数的测定十分必要。段,故化学常数的测定十分必要。1 1酸值:酸值: 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酸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分的含量。成分的含量。2 2酯值:酯值: 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分含量。3 3皂化值:是代表挥

22、发油中所含游离羧酸、酚皂化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所含游离羧酸、酚类成分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事实上,皂化类成分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事实上,皂化值等于酸值和酯值之和。值等于酸值和酯值之和。 2021/8/637 ( (三三) ) 功能团的鉴定功能团的鉴定 1 1、酸碱性:、酸碱性:测定挥发油的测定挥发油的pHpH值。值。 2 2、酚类:、酚类:三氯化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产生蓝色,蓝紫或绿色。产生蓝色,蓝紫或绿色。3 3、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 1 1)与)与硝酸银的氨溶液硝酸银的氨溶液发生发生银镜反应银镜反应,表示有,表示有醛类醛类等还原等还原性物质存在;性物质存在; 2 2)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加

23、)挥发油的乙醇溶液加2.4-2.4-二硝基苯脲二硝基苯脲,氨基脲,羟胺,氨基脲,羟胺等试剂,如产生结晶形衍生物沉淀,表明有等试剂,如产生结晶形衍生物沉淀,表明有醛或酮醛或酮类化类化合物存在。合物存在。 2021/8/6384 4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不饱和化合物和薁类衍生物:sabatysabaty反应。反应。于挥于挥发油的氯仿溶液中滴加发油的氯仿溶液中滴加溴的氯仿溴的氯仿溶液,如溶液,如红色褪去红色褪去表表示油中含有示油中含有不饱和化合物不饱和化合物,继续滴加溴的氯仿溶液,继续滴加溴的氯仿溶液,如产生如产生蓝色、紫色或绿色蓝色、紫色或绿色反应,则表明油中含有薁类反应,则表明油中含有薁类化

24、合物。此外,在挥发油的化合物。此外,在挥发油的无水甲醇溶液中加入浓硫无水甲醇溶液中加入浓硫酸时,如有薁类衍生物应产生蓝色或紫色反应。酸时,如有薁类衍生物应产生蓝色或紫色反应。2021/8/6395 5内酯类化合物:内酯类化合物: legallegal反应。于挥发油的吡啶反应。于挥发油的吡啶溶液中,加入溶液中,加入亚硝酰铁氰化钠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及试剂及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如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表示油中含有溶液,如出现红色并逐渐消失,表示油中含有、不饱和内酯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类化合物。2021/8/640(四四) 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的应用1、薄层色谱:鉴定挥发油成分较一般试管、薄层色谱:鉴定

25、挥发油成分较一般试管法鉴定灵敏,而且由于分离后显色干扰法鉴定灵敏,而且由于分离后显色干扰也较少,有利于分析判断结果。也较少,有利于分析判断结果。 吸附剂:吸附剂:多采用硅胶多采用硅胶G或或级中性氧级中性氧化铝化铝G 展开剂:展开剂:石油醚和石油醚石油醚和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85 15)。)。 显示剂:显示剂:香草醛香草醛-浓硫酸,茴香醛浓硫酸,茴香醛-浓硫酸浓硫酸2021/8/6412、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分离效率和灵敏度都高,样品用量分离效率和灵敏度都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应用广泛,而且还可制备高纯度物质少,分析速度快,应用广泛,而且还可制备高纯度物质等优点,所以被广泛

26、应用于挥发油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挥发油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是研究挥发油成分的重要手段。含量测定,是研究挥发油成分的重要手段。 挥发油中已知成分的鉴定:挥发油中已知成分的鉴定:利用已知成分的标准品与利用已知成分的标准品与挥发油在同一条件下,相对保留值所出现的色谱峰,以挥发油在同一条件下,相对保留值所出现的色谱峰,以确定挥发油中某一成分。确定挥发油中某一成分。挥发油中许多未知成分的鉴定:挥发油中许多未知成分的鉴定:无标准品作对照时,无标准品作对照时,则应选用气相色谱则应选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GC/MS)联用进行分析鉴定。联用进行分析鉴定。克服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

27、困难克服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困难 。2021/8/6423、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质谱(GC/MS)联用法:多采用气联用法:多采用气相色谱相色谱质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数据系统联用(GC/MS/DS)技技术。术。 分离、鉴别于分离、鉴别于 一体,同时进行一体,同时进行2021/8/643GC/MS联用分析野菊花挥发油联用分析野菊花挥发油2021/8/6442021/8/645 卓酚酮具有下列哪些性质卓酚酮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A.A.可溶于可溶于NaOHNaOH溶液溶液 B.B.可与可与FeFe3+3+反应反应 C.C.可与氨基酸反应可与氨基酸反应 D.D.可溶于强酸可溶于强酸 E.E.可随水蒸汽

28、蒸馏可随水蒸汽蒸馏 挥发油挥发油TLCTLC常用的显色剂是(常用的显色剂是( ) A.A.香草醛香草醛- -浓浓H H2 2SOSO4 4 B.AlCl B.AlCl3 3 C. C.变色酸变色酸 D.D.磷钼酸磷钼酸 环烯醚萜苷只有下列何种性质:环烯醚萜苷只有下列何种性质: A.A.挥发性挥发性 B. B. 脂溶性脂溶性 C. C. 对酸不稳定对酸不稳定 D.D.甜味甜味 挥发油的(挥发油的( )往往是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往往是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A.A.色泽色泽 B.B.气味气味 C.C.比重比重 D.D.酸价和酯价酸价和酯价 属于萜类性质的是(属于萜类性质的是( ) A.多具

29、手性碳多具手性碳 B.易溶于水易溶于水 C.溶于醇溶于醇 D.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E.具挥发性具挥发性2021/8/646 从中药中提取二萜类内酯可用的方法是(从中药中提取二萜类内酯可用的方法是( ) A.A.水提醇沉水提醇沉 B.B.酸水加热提取加碱沉淀法酸水加热提取加碱沉淀法 C.C.碱水加热提取加酸沉淀法碱水加热提取加酸沉淀法 D.D.升华法升华法 地黄、玄参等中药在加工过程中易变黑,这是因为(地黄、玄参等中药在加工过程中易变黑,这是因为( ) A.A.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类 B.B.愈创木酚愈创木酚 C.C.卓酚酮类卓酚酮类 D.D.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 奥类可溶于

30、(奥类可溶于( ) A.A.强碱强碱 B. 60%-65%B. 60%-65%硫酸硫酸 C.C.水水 D.D.弱酸弱酸 环烯醚萜类多以那种形式存在(环烯醚萜类多以那种形式存在( ) A.A.酯酯 B.B.游离游离 C.C.苷苷 D.D.萜源功能基萜源功能基 用溶剂提取环烯醚萜苷时用溶剂提取环烯醚萜苷时, ,常在植物材料粗粉中伴入碳酸常在植物材料粗粉中伴入碳酸钙或氢氧化钡钙或氢氧化钡, ,目的是(目的是( ) A.A.抑制酶活性抑制酶活性 B.B.增大溶解度增大溶解度 C.C.中和植物酸中和植物酸 2021/8/647 具有芳香化的性质,且有酚的通性和酸性,其羰基的性具有芳香化的性质,且有酚的通性和酸性,其羰基的性质类似羰酸中的羰基,而不能和一般羰基试剂反应的化质类似羰酸中的羰基,而不能和一般羰基试剂反应的化合物是:合物是: A.A.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类 B.B.愈创木奥愈创木奥 C.C.卓酚酮类卓酚酮类 D.D.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 分离单萜类的醛与酮最好的方法是:分离单萜类的醛与酮最好的方法是: A.GirardA.Girard试剂法试剂法 B.3.5B.3.5二硝基苯肼法二硝基苯肼法 C.C.亚硫酸氢钠法亚硫酸氢钠法 D.D.分馏法分馏法 草酚酮类只有酸性草酚酮类只有酸性, ,其酸性:其酸性: A.A.比一般酚类弱比一般酚类弱 B.B.比一般羧酸强比一般羧酸强 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