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结构、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学;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的创立,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 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无是物有是化学变化,新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物质生成。 理变化 ,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3.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4.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变产物的检验方法: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蜡烛受热气化后的蜡烛蒸气5.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
2、发皿、燃烧匙6. 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7. 8.绝对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 1/3。9.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如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一般精确到0.1克10.托盘天平:称量仪器, 中称量。(如:小烧杯)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游码读数;若左右盘放颠倒了:+=砝码读数11.左右盘放对的时候:药品的质量 游码读数=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 12.玻璃棒的用途: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时液体取1-2ml13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明确提出了“空气
3、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14. 1/5的结论。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15. 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16. 臭氧。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利昂的17. 排放引起、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18 (可用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4、19.氮气做冷冻剂、保护气、超导材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20. 学性质(稳定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1的碳酸氢钠溶液。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要处理,否则稀硫酸的3%5%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不慎将碱液滴到皮肤上,水分蒸发,会变成浓硫酸; 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2 O原理:4P+5O2P522 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放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 。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空气中氧气的
5、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3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其他气体和杂 稀有气体氧气 二氧化碳气体 氮气 质 0.03% 0.94% 78% 0.03% 21% 体积分数2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25.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物质 2PO4P+5O 磷 产生大量白烟522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 C+OCO22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 蓝紫色
6、硫 SOS+ O22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火焰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 氢气O 2H2H+O222 焰 Fe3Fe+2OO 铁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322MgO2Mg+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铜镁 2CuO 2Cu+O 红色的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 一氧 2CO2CO+O 产生蓝色火焰22 化碳 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澄清 +2OCH24 甲烷O +2HCO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烧杯壁上有水雾2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6. MnOK2KMnO反应原理:+MnO+O22244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
7、集气体的装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 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熄 收 移点步骤: 查 装 定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7.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HO2HO+O 2222 2KCl+3O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8. 2KClO2329.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 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分离
8、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氮30. 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31.水的电解实验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正氧负氢,正一负二+O2HO2H 化学方程式:222 负极 产生位置 正极 氢气 氧气 产生气体 : 2 体积比 1 1 :质量比 8 分子的基本性质:32. 质量、体积都很小 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3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35
9、.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36.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有吸附性:物理性质):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37.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 38.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9.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净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馏;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他净水方法属于物理变化40.4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242.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
10、、C、CO 24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包括质子和中子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 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44.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45.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 46.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47.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4元素符号的含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表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4原子个数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例如:表个氢原子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50元素的化
11、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51阳离子:质子电子数,带正 阴离子:质子电子数,带负5化学式含义表示物质表示物质的组成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例如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水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和两个氢原子构成5分子个数的表示法:在化学式前加系数。如:表个二氧化碳分子C5氢钾钠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三硅四氧负二,铜一二、铁二三,二氯一是负5原子团顺口溜: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只有铵根是正一56原子团:硝酸根N氢氧根OH碳酸根C硫酸根S铵根N (铁离子Z5必须背熟的离子符号 CAl
12、NaMF AFN(亚铁离子CSCNO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均保58. 。不变( “反应前后五不变”) 59.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60.金刚石(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61. 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吸附能力更强的是活性炭。6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63. 点燃2 CO(氧气不充足)C 可燃性: + O 点燃 CO(氧气充足)2 C + O 222 2 Cu + CO还原性:C + 2 CuO高温 2 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
13、: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 6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2HCl=CaCl+HO+CO 3 22 2 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 CaCO高温 CaO + CO65.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23 Ca(OH)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O=22: 66.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HO=H(2CO3 222
14、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CO = HO+ CO 2223变红的紫色石蕊又变回紫色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Ca(OH)=CaCO+H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2322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 CaCO+2HCl=CaCl+HO+CO 223267.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68.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物理性质) 69.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70.一氧
15、化碳的化学性质: 毒性; 可燃性:2 CO + O点燃 2 CO(可燃性22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发出蓝色火焰 Cu+CO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还原性: CO+CuO 271.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7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73.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74.常见灭火的方法: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 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
16、火花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75.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都是混合物 76.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可燃性 CH + 2 O点燃CO + 2 HO 224277.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78.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79.乙醇 属于属于可再生能源,俗称酒精 78.氢气是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的原因:A、原材料资源丰富,B、放热量多,C、产物无污染。 可燃性 2 H + O点燃2 HO 222 化学反应及考点 化 学 方 程 式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除去空
17、气中的氧气4 P + 5 O点燃 2 PO 5 22 2 硫在空气中燃烧 S + O点燃 SO 2 2 3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C + O 点燃 CO 224 铁在氧气中燃烧3 Fe + 2 O 点燃 FeO 432 5 镁在空气中燃烧2 Mg + O 点燃 2 MgO 2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 H + O点燃2 HO 2227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2 C + O 2 CO点燃 28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 CO + O点燃 2 CO 22CaO+HO =Ca(OH)9 生石灰变化成熟石灰22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 HO = H10 CO 32 22 变红的原因2
18、HO MnO 2 HO +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O11 22 2222KMnO KMnO+ MnO+ O 1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24 2413 水通电分解 2 H2 HO通电+ O222 MnO 2 KCl + 3 O2 KClO23214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15 用石灰石制生石灰、工业制二氧化碳CaO + CO CaCO高温 2316 碳酸易分解、石蕊溶液又恢复为紫色的原因。HCO= CO+ HO 232 217 氢气还原氧化铜 + CuO Cu + HOH2218 2 Cu + CO 碳还原氧化铜 高温C + 2 CuO2铁和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化为铜”、19 =FeSOFe + CuSO + Cu 44铁制容器不能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 20 实验室制氢气 SOZn + H=ZnSO + H224421 Fe + 2 HCl=FeCl + H铁和盐酸反应 2222 = FeSO + H 铁和硫酸反应 SOFe + H242423 + COCaCO+ 2HCl = CaCl+ H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除碳酸钙的方法 O222324 铁锈溶解在盐酸中、除锈 O+3HOFe+6HCl=2FeCl 223325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Na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cl-1-inhibitor-22-生命科学试剂-MCE
- CHI-KAT8i5-生命科学试剂-MCE
- BPD-生命科学试剂-MCE
- 食堂附加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下的男性减脂饮食计划
- 现代女性的消费观念与价值观研究
- 国企外聘合同范本
- 科技企业股票投资策略解析
- 新产品研发合同范本
- 知识产权融资金融行业的创新路径
- 2023年会计基础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 《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专题讲座
- 2024年神农架林区林投集团招聘工作人员6名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海洋生物的奥秘
- 舞台设计课件教学课件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件 学习情境1:驱动电机的认知
- 2024年采购部年终总结
-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Unit 1 My day 含答案
- 打深水井施工方案
-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