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docdoc一、压轴题1. 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数轴上的点N所表示 的数分别为0, 2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AW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岀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 到点M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左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 步,从点M开始运动个单位长度至点0处:第2步,从点0继续运动2/单位长度至点02处:第3步,从点继续运动引个单位长度至点Q处例如:当/=3时,点0、0、Q的位置如图2所示.MI令IIIIIIIIII .101234

2、56789】011 12MQiQ3Q2 N1台11石11d|i.i11-10123456789101112图2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那么线段<2,<23 =:(2)如果/<4,且点表示的数为3,那么U: 如果U2,且线段Q2Q4 = 2,那么请你求出f的值.2. 已知长方形纸片力8CD,点F在边A3上,点F、G在边CD上,连接EF、EG.将ZBEG 对折,点8落在直线EG上的点处,得折痕EM:将Z&EF对折,点&落在直线FF上的 点屮处,得折痕4E HAE B图1图2(1)如图1,若点F与点G重合,求ZMEN的度数:(2)如图2,若点G在点F的右侧,

3、且ZF£G=30° ,求ZMEN的度数:(3)若ZMEN=a,请直接用含a的式子表示ZFFG的大小.3. 综合与探究问题背景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所示位置摆放,分别 作出ZAOC, ZBOD的平分线OM、ON,然后提出如下问题:求出ZM0N的度数.特例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决泄从特例入手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将三角尺分别按 图2、图3所示的方式摆放,0M和ON仍然是ZAOC和ZBOD的角平分线.其中,按图2 方式摆放时,可以看成是ON、OD、0B在同一直线上.按图3方式摆放时,ZAOC和ZBOD相等.(1)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进行计算:图2中ZMON的度

4、数为° .图3中ZMON的度数为° .发现感悟解决完图2,图3所示问题后,“兴趣小组”又对图1所示问题进行了讨论:小明:由于图1中ZAOC和ZBOD的和为90° ,所以我们容易得到ZMOC和ZNOD的 和,这样就能求岀ZMON的度数.小华:设ZBOD为x° ,我们就能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出ZNOD和ZMOC度数,这样也 能求出ZMON的度数.(2)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求岀图1中ZMON的度数.类比拓展受到"兴趣小组”的启发,“智葱小组”将三角尺按图4所示方式摆放,分别作出 ZAOC、ZBOD的平分线OM、ON,他们认为也能求出ZMON的度数

5、.(3)你同意“智慧小组”的看法吗?若同意,求出ZMON的度数;若不同意,请说明理 由.4.已知, ZCOD=40° , OF 平分ZAOC, OF 平分ZBOD.(1)如图1,当OB、OC重合时,求ZAOE - ZBOF的值:(2)如图2,当Z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ZAOE- Z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岀 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ZCOF= 14°时,t= 秒.3©图15问题:将边长为n(n>2)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n

6、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探究:要研究上而的问题,我们不妨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进而找到一般性规律.探究一:将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二等分,连接各边中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 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如图,连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共有1+3 = 22 = 4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一共有1个.图(D探究二:将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三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 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

7、 如图,连接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三等分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 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第三层有5个,共有1 + 3 + 5 = 32 = 9个:边长为(1 + 2) x 22的正三角形共有1 + 2 =-=3个.图探究三:将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四等分(图),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 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別有多少个?(仿照上述方法,写出探究过程)结论:将边长为> 2)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n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 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仿照上述方法,写岀探究过程)应用:将一

8、个边长为25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25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 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有个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个.6.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 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 B两点间的距 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从 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点P表示的数是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Q同时岀发,求: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当点 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口 ¥?

9、r£>0 67 .已知ZAOB和ZAOC是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亀OD是ZBOC的平分线.若ZAOB=50°,ZAOC=70°,如图,图(2),求ZAOD的度数:若ZAOB=/n 度,ZAOC=rt 度,其中0</Z?<90,0</?<90, /?/ + /?<180且加<儿求ZAOD 的度数(结果用含加、“的代数式表示),请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答案.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 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 P从A点岀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10、0) 秒.(1)写岀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Q同 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到家动,若点P、Q 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Q?(4)若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 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5 9.在数轴上,图中点&表示-36,点8表示44,动点P、Q分别从人B两点同时岀发, 相向而行,动点、P、Q的运动速

11、度比之是3:2 (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12秒后, 动点P到达原点0,动点Q到达点C,设运动的时间为t(t>0)秒.(1 )求0C的长;(2) 经过r秒钟,P、Q两点之间相距5个单位长度,求r的值:(3) 若动点P到达3点后,以原速度立即返回,当P点运动至原点时,动点Q是否到达 力点,若到达,求提前到达了多少时间,若未能到达,说明理由.A0CB-36044*10.如图,直线/上有人、3两点,点O是线段>48 ±的一点,且OA=lQcm , OB=Scm .(1) 若点C是线段48的中点,求线段CO的长.(2) 若动点P、Q分别从A、3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

12、为4cm/s,点Q的速度 为3cm/s,设运动时间为x秒, 当x=秒时,PQ=lcm ; 若点M从点O以7cm/s的速度与P、Q两点同时向右运动,是否存在常数使得 4PM+3OQ - mOM为泄值,若存在请求出m值以及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若有两条射线OC、OD均从射线少同时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OC旋转的速度为6 度/秒,OD旋转的速度为2度/秒.当OC与OD第一次重合时,OC、OD同时停止旋转,设 旋转时间为r秒,当r为何值时,射线OC丄OD?AO B备用图11.如图,数轴上有A、B两点,且AB=12,点P从B点岀发沿数轴以3个单位长度/s的 速度向左运动,到达A点后立即

13、按原速折返,回到B点后点P停止运动,点M始终为线段 BP的中点若 AP=2 时,PM=;(2) 若点A表示的数是-5,点P运动3秒时,在数轴上有一点F满足FM=2PM ,请求出点F 表示的数;(3) 若点P从B点出发时,点Q同时从A点岀发沿数轴以2.5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一直向右 运动,当点Q的运动时间为多少时,满足QM=2PM12已知:ZAOB是一个直角,作射线0C,再分别作ZAOC和ZBOC的平分线OD、0E .(1) 如图,当ZBOC=70。时,求ZDOE的度数;(2) 如图,若射线0C在ZAOB内部绕0点旋转,当ZBOC=a时,求ZDOE的度数.(3) 如图,当射线0C在ZAOB外绕0

14、点旋转时,画岀图形,直接写出ZDOE的度数.备用图a图备用图b4 DADf13 问题一:如图1,已知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 cm.甲,乙两点分别从相距3cm的 A,B两点同时出发到C点,若甲的速度为8cm/s,乙的速度为6 cm/s,设乙运动时间为 x(s),甲乙两点之间距离为y (cm) 当甲追上乙时,X二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当甲追上乙前,y=;当甲追上乙后,甲到达C之前,y=;当甲到达c之后,乙到达C之前,y=闍2问题二:如图2,若将上述线段&C弯曲后视作钟表外羽的一部分,线段正好对应钟表 上的弧AB ( 1小时的间隔),易知AOB=30Q .分针0D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

15、转动_cm:时针0E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 为每分钟转动_cm 若从4 : 00起计时,求几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14如图所示,已知数轴上& ,3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一2,4.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 对应的数为X.4PB_4 -3 -2 -10123456(1) 若点P到点4 , B的距藹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X的值.(2) 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人,3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岀X的值:若不 存在,说明理由.(3) 点>4 , 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5个单 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人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

16、运动,并不 停地往返于点人与点8之间.当点人与点8重合时,点P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15.已知:如图,点A、B分别是ZMON的边OM、ON上两点,OC平分ZM0N,在 ZCON的内部取一点P (点A、P、B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连接PA、PB .(1)探索ZAPB与ZMON、ZPAO、ZPBO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 )设ZOAP=x° , ZOBP=y。,若ZAPB的平分线PQ交0C于点Q,求ZOQP的度数(用 含有x、y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 72221. (1)4; (2) 或三:石或一;或22 2713【解析】【分析】根据题

17、目得出棋子一共运动了 t+2t+3t=6t个单位长度,当匸4时,6=24.为MN长度的整的偶数倍,即棋子回到起点M处,点0与M点重合,从而得出Q03的长度.(2)根拯棋子的运动规律可得,到03点时,棋子运动运动的总的单位长度为因为t<4,由(1)知道,棋子运动的总长度为3或12+9=21,从而得出t的值.若t < 2,则棋子运动的总长度10t < 20,可知棋子或从M点未运动到N点或从N点返回运动到。2的左边或从N点返回运动到Q2的右边三种情况可使Q2Q1 = 2【详解】解:(l)Tt+2t+3(=6t,.当 t=4 时,6t=24,7 24=12x2,点03与M点重合,Q2

18、 = 4(2) 由已知条件得出:6t=3或6t=21,1 7解得:t =-或t =2 2(3) 情况一:3t+4t=2,2解得:t情况二:点04在点02右边时:3t+4t+2=2(12-3t)22解得:t =13情况三:点04在点Q左边时:3t+4t-2=2(12-3t)解得:t=2.2 22 综上所述:t的值为,2或丁或百.713【点睛】本题是一道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的题目,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探索规律的能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意分多种情况讨论.2. (1) ZMEN=90° :(2) ZMf/V= 105° :(3) ZFEG=2a - 180a

19、 , ZFEG= 180°-2a【解析】【分析】(1)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角的和差泄义计算即可.(2) 根据ZMEN=ZNEF+ZFEG+ZMEG,求出ZNEF+ZMEG 即可解决问题.(3) 分两种情形分别讨论求解.【详解】(1) TE/V 平分ZAEF, FA4 平分ZBFFA ZNEF= 4 ZAEF, ZMEF=丄 ZBEF2 2 ZMEN= ZNEF+ZMEF=丄 ZAEF十丄 ZBEF=丄(/AEF十ZBEF)=丄 ZAEB2 2 2 2 ZAEB=180aA ZMEN= X180° =90°2(2) TE/V 平分ZAEF, FA4 平

20、分ZBFG11 ZNEF= ZAEF9 ZMEG= ZBEG221111 ZNEF+ZMEG= ZAER ZBEG= ( ZAEF+ZBEG) = ( ZAEB - ZFEG)2222V ZAEB=180 9 ZFFG=30°:ZNEF+ZMEG= (180° -30° ) =75°2: ZMEN= ZNEF+ZFEG+ZMEG=75° +30° =105°(3)若点G在点F的右侧,ZFFG=2a- 180c ,若点G在点F的左侧侧,ZFFG=180° -2a.【点睛】考査了角的计算,翻折变换,角平分线的左义,角的

21、和差泄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 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3. (1) 135, 135;(2) ZMON = 135° :(3)同意,ZMON= (90° - -x° ) +x° +2(45° - -x° ) =135° 2【解析】【分析】(1) 由题意可得,ZMON=i X90° +90。,ZMON=i ZAOC+i ZBOD+ZCOD,即可2 2 2得出答案:(2) 根据“OM和ON是ZAOC和ZBOD的角平分线”可求岀ZMOC+ZNOD.又ZMON =(ZMOC+ZNOD) +ZCOD,即可得出答案:(3

22、) 设ZBOC=x° ,则ZAOC=180° - x° , ZBOD=90° - x° ,进而求出ZMOC 和 ZBON,又ZMON = ZMOC+ZBOC+ZBON,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图 2 中ZMON=X90° +90° =135。:图 3 中ZMON =2-ZAOC+- ZBOD+ZCOD =- (ZAOC+ZBOD) +90° =-x90° +90° =135° ;2 2 2 2故答案为:135, 135:(2) VZCOD = 90° ,AZAOC+Z

23、BOD=180° - ZCOD = 90° ,V0M和ON是ZAOC和ZBOD的角平分线,A ZMOC+ZNOD= - ZAOC+ - ZBOD= - (ZAOC+ZBOD) =45° ,2 2 2AZMON= (ZMOC+ZNOD) +ZCOD=45° +90° =135° :(3) 同意,设ZBOC = x° ,则ZAOC = 1803 - x° , ZBOD = 90° - x° ,VOM和ON是ZAOC和ZBOD的角平分线,AZMOC =-ZAOC =- (180。- x° )

24、 =90° - -x° ,2 2 2ZBON=- ZBOD=- (90° - x° ) =45° - -xa ,2 2 2A ZMON = ZMOC+ ZBOC+ ZBON = (90° - -x° ) +x° + (45° -丄x。) =135。.2 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角度关系及运算的灵活运用和掌握,此类问题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 角进行理解.4. (1) 35° :(2) ZAOE- ZBOF的值是定值,理由详见解析;(3) 4.【解析】【分析】(1) 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左义求得ZA

25、OE和ZBOF的度数,然后根据ZAOE-ZBOF求 解:(2) 首先由题意得ZBOC = 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左义得ZAOC=ZAOB+3t°, ZBOD = Z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泄义解答即可:(3) 根据题意得ZBOF= (3t+14) %故3/ + 14 = 20 + L,解方程即可求出t的值.2【详解】解:(1) OE 平分ZAOC, OF 平分ZBOD, ZAOE = - ZAOC = -x 110。= 55。,ZAOF =丄 ZBOD =丄 x 40° = 20°,2 2 2 2 ZAOE - ZBOF=55° - 20°

26、; = 35°;(2) ZAOE - ZBOF的值是定值由题意ZBOC=3t°,则 ZAOC= ZAOB+3t° = 110o+3to, ZBOD=ZC0D+3t° = 40°+3t°,TOE 平分ZAOC, OF 平分ZBOD,1 i3.I ZAOE = ZAOC = x(110°+3门二 55°+J2 2 ' ) 21 ia ZBOF = - ZBOD = _(40° + 3t°) = 20° +-t2 2' 丿 2ZAOE-ZBOF = 55。+卜(2°

27、。+ J卜 35。,ZAOE - ZBOF的值是定值,定值为35°:(3) 根据题意得ZBOF= (3t+14) °,3 3/+ 14 = 20 +二几2解得u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理解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关键. n(n - 1)5. 探究三:16,6;结论:n2,-;应用:625, 300.【解析】【分析】探究三:模仿探究一、二即可解决问题;结论:由探究一、二、三可得:将边长为n(n>2)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n等分,连接各 边对应的等分点,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共有1 + 3 + 5 + 7+(2九-1)=“2个:边长为2 n

28、(n- 1)的正三角形共有1 + 2 + 3 + (n - 1)=- 个;应用:根据结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探究三:如图3,连接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四等分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个,第二层有3个,第三层有5个,第四层有7个,共有1 + 3 + 5 + 7 = 42 = 16 个:(1 + 3)x3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1 + 2 + 3 = - =6个.结论:连接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几等分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 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第三层有5个,第四层有7个,第"层有(2n-l)个,共有1 + 3 + 5 +

29、 7 + (2n -1)= “2 个;n(n - 1)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共有1 + 2 + 3 + (n-l) = -、应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有252=625 (个),25 X (25 -1)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 300 (个)n(n - 1)故答案为探究三:16,6:结论:n2,-;应用:625, 300.【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模仿例题解决问题.6. (1) -4, 6-5t;(2) ®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解析】【分析】(1) 根据题意可先标出点A,然后根据B在A的左侧和它

30、们之间的距离确左点B,由点P从点A出发向左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表示出点P即可;(2) 由于点P和Q都是向左运动,故当P追上Q时相遇,根据P比Q多泄了 20个单 位长度列岀等式,根据等式求岀t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第一种是点P追上点Q之前,第二种是点P追上点Q之后.【详解】解:(1) 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0A=6,贝IOB = AB - 0A=4,点B在原点左边,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为-4:点P运动t杪的长度为5t,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P所表示的数为:65t,故答案为-4, 6-5t;(2)点P运动t秒时追上点Q,根据题意得5

31、t=10+3t,解得t=5,答: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设当点P运动a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当P不超过Q,则10+3a - 5a = 8,解得a = l;当 P 超过 Q,贝IJ 10+3a+8 = 5a,解得 a = 9:答: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睛】在数轴上找出点的位宜并标出,结合数轴求追赶和相遇问题是本题的考点,正确运用数形 结合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解.7 . ( 2)图 1 中Z AOD=60° ;图 2 中Z AOD=10° ;,,亠n + m "亠n m(2 )图 1 中ZA

32、OD二;图 2 中ZAOD二2 2【解析】【分析】(1) 图1 中ZBOC=Z AOC - Z AOB=20° ,则Z BOD=10°,根据ZAOD=Z AOB+Z BOD R卩 得解:图 2 中ZBOC=Z AOC+Z AOB=120° ,则Z BOD二60°,根据ZAOD=Z BOD - Z AOB 即可得解:(2 )图 1 中ZBOC=Z AOC - Z AOB=n m,则ZBOD二一 ,故2n + m亠n + mZAOD=Z AOB+Z BOD=:图 2 中 ZBOC=Z AOC+Z AOB=m+n,则 ZBOD=,故2 2nmZAOD=Z BO

33、D - Z AOB=2【详解】解:(1)图 1 中 ZBOC=Z AOC - Z AOB=70° - 50°=20° f 0D是Z BOC的平分线,1 Z BOD=-Z BOC=10° ,2 Z AOD=Z AOB+Z BOD=50o+10°=60° ;图 2 中 ZBOC=Z AOC+Z AOB=120° ,OD是Z BOC的平分线,1 Z BOD=-Z BOC=60° f2 Z AOD=Z BOD - Z AOB=60° 50°=10° ;(2 )根据题意可知z AOB= ni 度

34、,Z AOC=H 度,其中 0<W<90,0</2<90,加+ "<180 且 m<n ,Z BOC=Z AOC - Z AOB=n m , OD是Z BOC的平分线,1 n - m. Z BOD=-Z BOC= r2 2/. Z AOD=Z AOB+Z BOD=Z BOC=Z AOC+Z AOB=m+n ,V OD是Z BOC的平分线,1 n + m Z BOD= - Z BOC=2 2n-m Z AOD=Z BOD Z AOB=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进行分类讨论,所有情况都要考虑, 切勿遗漏.9 118. (1

35、) -12,8-5t;(2)-或一;(3) 10;(4) MN 的长度不变,值为 10.44【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 - 20:点P表示的数为8-5t;运动时间为t秒,分点P、Q相遇前相距2 ,相遇后相距2两种情况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3) 设点P运动x秒时追上Q,根据P、Q之间相距20,列方程求解即可:(4) 分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左 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详解】点A表示的数为8 , B在A点左边,AB=2O,点B表示的数是8 - 20= - 12 ,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36、设运动时间为t(t>0)秒,.点P表示的数是8 - 5t ,故答案为-12 , 8 - 5t ;(2) 若点P、Q同时出发,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 点P、Q相遇之前,9 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4 点P、Q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t - 2+5t=20,解得t=,4911答:若点P、Q同时出发,丁或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44(3) 如图,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则 AC=5x , BC=3x fg 号 qT )0 6 AC - BC=AB f5x - 3x=20 ,解得:x=10,点P运动10秒时追上点Q;(4) 线段MN的长度

37、不发生变化,都等于20:理由如下: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三 垃 Q P M、1 1I1MN=MP+NP= 一 AP+ 一 BP= - (AP+BP)= - AB=10 f2 222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1 11IMN=MP - NP=-AP - 一 BP= - (AP BP)= - AB=10 r2 222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 距离,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9. (1) 20:(2) 或 27s ( 3 ) -s.【解析】【分析】(1) 设P、Q速度分

38、别为3m、2m,根据12秒后,动点P到达原点O列方程,求岀P、Q 的速度,由此即可得到结论.(2)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久8在相遇前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当久3在相遇后 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列方程,求解即可.(3) 算出P运动到8再到原点时,所用的时间,再算出Q从B到A所需的时间,比较即 可得出结论.【详解】(1) 设P、Q速度分别为3m、2m,根据题意得:12X3m=36,解得:m=l, :.P. Q速度 分别为 3、2, ,-.BC=12X2=24, AOC=OB-8C=44-24=20.(2) 当A、8在相遇前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3t+2t+5=44 + 36, 5t=75, /. t

39、=15(s):当&、B在相遇后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3t+2L5=44 + 36, 5t=85, A t=17 (s). 综上所述:Q15s或17s.36 + 44 + 44 1241 ?4 248(3) P 运动到原点时,t= = St 此时 QB=2X - = ->44+38亠80, :.Q3 33336 + 4480点已到达&点,:.Q点已到达人点的时间为: = = 40 (s),故提前的时间2 2”1244,、为:40=-(s)3 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以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 关系,列出方程求解.10 . ( 1 )

40、CO=2.5 ; (2)®14 和 16 ;定值 55,理由见解析;(3 ) t=22.5 和 67.5【解析】【分析】(1) 先求出线段的长,然后根据线段中点的左义解答即可;(2) 由PQ=1,得到15- (4x-3x) 1=1,解方程即可:先表示出PM、OQ、0M的长,代入4PM+3OQ - mOM得到55+ ( 21-7m ) x ,要使4PA4+3OQ - mOM为定值,则21-7”二0,解方程即可:(3) 分两种情况讨论,画岀图形,根据图形列岀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1) 9OA=10cmt OB=5cm t :. AB=OA+OB=15cm 1点 C 是线段 AB 的

41、中点,:.AC=AB-7.5cm, t CO二人0-人(二20-75二2.5 (cm)(2) VPQ=1 , /. 15- (4x-3x)二 1, 15-x =1, A15-x=±l,解得:或 16.'PM二 10+7x-4x=10+3x, OQ二5+3x, OM二7x, A4PM+3OQ-mOM=4 ( 10+3x ) +3 ( 5+3x ) -7mx=55+ ( 21-7m ) x t 要使 4PM+3OQ - mOM 为左值,则 21- 7m=0,解得:m二3,此时定值为55(3) 分两种情况讨论:如图1 ,根据题意得:6t-2f=90 ,解得:Q22.5 ;如图2,根

42、据题意得:6t+90=360+2t ,解得:f=67.5 .综上所述:当Q22.5秒和67.5秒时,射线OC丄O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1?11 (1)5 ;点F表示的数是11.5或者-6.5 ; (3)/ = 或 = 6.7【解析】【分析】(1 )由AP=2可知PB=12-2=10 ,再由点M是PB中点可知PM长度;(2 )点P运动3秒是9个单位长度,M为PB的中点,则可求解出点M表示的数是2.5 , 再由FM=2PM可求解出FM=9 ,此时点F可能在M点左侧,也可能在英右侧:(3 )设Q运动的时间为t秒,由题可知t=4秒时,点P到达点A ,再经过4秒

43、点P停止运 动:则分0</< 4和4</<8两种情况分别计算,由题可知即可QM=2PM=BP ,据此进行 解答即可.【详解】(1)5 ;T点A表示的数是一5.点B表示的数是7/点P运动3秒是9个单位长度,M为PB的中点A PM=-PB=4.5,即点M表示的数是2.52 FM=2PMFM=9点F表示的数是11.5或者-6.5设Q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0时,由题可知QM=2PM=BP,故点Q位于点P左侧,A Q P lil B则 AB二AQ+QP+PB,而 QP=QM-PM=2PM-PM=丄 BP,则可得 12=2.5t+-X 3t+3t=7t ,解得2 212t=T,当4&

44、lt;/<8时,由题可知QM=2PM=BP,故点Q位于点B右侧,AP M B Q则 PB=2QB f则可得,123(74) = 2(2.57 12),整理得8t=4& 解得7 = 6.【点睛】本题结合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考査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问要根据题下条件分情况进行讨论,作岀图形更易理解.12.(1) 45° :(2) 45° ; (3)45°或 135°.【解析】【分析】(1)由ZBOC的度数求岀ZAOC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立义求出ZCOD与ZCOE的度数,相加即可求出ZDOE的度数:(2 ) ZDOE度数不变,理由为:利用角平分线

45、宦义得到ZCOD为ZAOC的一半,ZCOE为ZCOB的一半,而ZDOE二ZCOD+ZCOE,即可求岀ZDOE度数为45度;(3)分两种情况考虑,同理如图3,则ZDOE为45。:如图4,则ZDOE为135。【详解】TOD、0E分别平分ZAOC和ZBOC ,AZCOD=ZAOC=10° r ZCOE=- ZBOC=35° ,2A ZDOE=ZCOD+ZCOE=45° ;(2 ) ZDOE的大小不变,理由是:1 1 1 z 、 1 。ZDOE二ZCOD+ZCOE二一 ZAOC+ ZCOB二一 (ZAOC+ZCOB ) =- ZAOB=45° ;2 2 2 2(

46、3 ) ZDOE的大小发生变化情况为:如图,则ZDOE为45。:如图,则ZDOE为135° r分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TOD、0E分别平分ZAOC和ZBOCf11 ZCOD=-ZAOC , ZCOE=- ZBOC ,22 ZDOE=ZCOD - ZCOE=- ( ZAOC - ZBOC ) =45° ;2如图4所示,丁。、OE分别平分ZAOC和ZBOC ,11AZCOD=-ZAOC f ZCOE=- ZBOC ,22【点睛此题主要考査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角的有关计算,正确作图,熟记角的特点与角平分线 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 3124013问题一.(1)-; (2) 3-

47、2広 2尸3; 13-6x;问题一、(1) -; :25 2011【解析】【分析】问题一根据等量关系,路程二速度X时间,路程差=路程1-路程2,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详解】问题一:(1)当甲追上乙时,甲的路程二乙的路程+3所以,8x = 6x+32x = 33故答案为了2(2)当甲追上乙前,路程差=乙所行的路程+3-甲所行的路程;所以,y = 6x + 3 8x = 3 2x.当甲追上乙后,甲到达C之前,路程差=甲所行的路程-3-乙所行的路程; 所以,y = Sx-3-6x = 2x-3当甲到达c之后,乙到达C之前,路程差=总路程-3-乙所行的路程; 所以,y = 16-3-6尤=13-6.问题二:(1)由题意AB为钟表外围的一部分,且ZAOB=30°可知,钟表外围的长度为3xl2 = 3ton分针0D的速度为364-60 =学'%心时针OF的速度为360 = cm/mn203 1故0D每分钟转动-67 z 0E每分钟转动一cm.520(2 ) 4点时时针与分针的路程差为4x3 = 12cm 设*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