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运动导学案要点_第1页
1.3地球运动导学案要点_第2页
1.3地球运动导学案要点_第3页
1.3地球运动导学案要点_第4页
1.3地球运动导学案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黄赤交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导航】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认识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2. 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角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地球产生的影响。3. 运用地球运动的原理解释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长短和下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的形成原因 和五带的划分,在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区时和日界线。二、【知识梳理导学】1.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和。2. 地球自转的特点:地球的自转轴叫 ,它的北端始终指向_ 附近。(1)自转的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 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 时针方

2、向旋转。1#(2)自转的周期:以恒星为参考点为日,地球自转,时间长度为 时#分秒,以太阳为参考点为 ,时间长度为 小时,地球自转 °。(3)自转速度:自转的角速度是:,线速度分布规律是:a、b、c、d、e、【活动、问题探研】问题1.在下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观察地球经纬线侧视和在极地上空俯视有什么不同?问题2我们在发射卫星时,如果要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应该选择什么方向发射? 选择什么纬度地带更利于卫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对应点是相对静止的,在某地上空运行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线速 度和对应地面点有何差异?例题: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 )(2)题。(

3、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 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 因可能是()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 .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 .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四、【课堂检测】1. 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B.南北两极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是最大C.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同一条经线上各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等2.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B. 地

4、球自转360o需要的时间是24个小时,为一个恒星日C.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处都相等D. 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3. 下列纬线圈上的线速度相当于赤道线速度一半的是()A.南北回归线B. 南北极圈 C.南北纬30度D.南北纬60度4.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40oN, 120oEB.90 oN, 60oEC.loN,120oED.40 oS,70oW6.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为顺时针,从南极看为逆时针B. 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自西向东,从南极看自东向西C. 地球自转

5、360度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D. 地球自转周期为 23时56分4秒7. 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上海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上海3月228. 某天文台于3月21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A.19时3分56秒 B.19时56分4秒C.20时D.20时3分56秒2第2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一昼夜交替【学习目标导航】1. 了解昼半球、夜半球的划分以及昼夜交替的原理。2. 区分晨线和昏线,晨昏线的特点

6、,画图理解昼夜的交替。 【知识梳理导学】1.昼夜形成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的球体。2.昼夜交替原因:是因为。昼夜交替周期:昼夜交替周期为小时,即1个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天为 昼夜半球分界线: 线(圈)y-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天进入黑夜为 三、【活动、问题探究】(一)晨昏线的特点:1. 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 。2. 晨昏圈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夜半球, 思考:除晨昏圈外还有哪些大圆?3. 移动方向是。4. 晨昏线(圈)上纬度最高点介于66° 34'和90°之间。活动:作二分二至昼夜半球图,即太阳光照图。在下图上画出昼夜半球、 晨昏线

7、、太阳光线。(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始终平分赤道)二分日北半球夏至分日北半球冬至分日3#(二)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不同。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使得在同一时间里,地球只能被太阳照亮一半,即产生 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现象”是静态现象,“昼夜交替”是动 态现象。四、【课堂检测】1. 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2.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90°C.与地轴重合D.3.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分界线B.

8、 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C.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C.春夏秋冬的更替D.昼和夜的形成B.是昼夜的分界线地方时为6点或18点#D. 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绘出下列不同日期的晨昏线(用红色表示晨线,用蓝色表示昏线)#二分日北半球夏至日如下图所示)小结:利用光照图可以确定日期(主要有四种情况,X 世1!:B1n=恳昏线与经线收合*判断为二分H从昏线马极圈科I切,判断为二至H5. 判断晨昏线,并试着判断节气。牝极上才悄視SB0*0AO为线BO为线节气为CC为线DO为线节气为45第3-4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一地方时和区时【学习目标导航】1. 地方时的换算。2. 时区的划

9、分和区时换算。 【知识梳理导学】1. 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的地点比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即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时间,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时刻值。(简称:东西,东西)含 义:人们把太阳在当地天空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钟,并由此等分全天广时间的一种计时方法。当某地太阳到达一天中最高时,正是太阳直射该地所在经线的时候,同时该经线上所有地方太阳高度角都达到一天中的 最大值。因此,同一经线上各地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换算2 .地方时不同经线:经度每隔 ,地方时相差 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 分钟。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早,时刻值大。3. 特殊经

10、线的地方时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4. 时区与区时时区的划分:从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 为中时区;从中时区开始,向东向西每 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7.5度,合并为一个时区厂记时方法:区时Q换算原则个时区;东西12区各(东西十二区)。的地方时厂同一时区:区时彳不同时区:每相差18jS亦点丸阳比线个时区。,时间相差小时。北京时间:三、【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地方时的计算:1.含义:因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区区时,即经度的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小时;经度每隔1°,

11、地方时相差 分钟。时间差 (土选择:东大西小)。步骤如下:180 °165° W15 °WC)°15°E165E 180° 用经度差十15°,整数商为小时数,余数X4为分钟数。 判断两地东西方位,根据东大西小选择+、-计算。相加时超过24小时,日期加一天,时刻值减去24;相减小于0时,日期减一天,时刻值加 24。例1已知30° E时间为10:20,求120 ° E的时间为2.计算方法:经度每隔 _,地方时相差 方法归纳:所求地点时间=已知地点时间土 首先求两地相隔的经度:(同减,异加)。+、例2已知30&

12、#176; W时间为10:20,求120 ° W的时间为 。例3已知30° W时间为10:20,求120 ° E的时间为 。问题探究二:时区与区时计算1. 时区的划分:从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 为中时区;从中时区开始,向东、向西每隔为一个时区; 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东西12区各7.5度,合并为一个时区叫东西二十时区。2. 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3. 相关计算: 已知经度求时区序数:时区数=经度十15°若“余数” <7.5° ,则“整数”为时区序数;若“余数”7.5°,则“整数+1 ”为时区

13、序数;东经东时区,西经西时区。 N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 =N X 15°(N=0 , 1, 2,12) N时区的经度范围=N X 15°± 7.5°( N=0 , 1, 2,12) 所求地点区时 =已知地点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时区差)(+选择:东大西小)求时区差:借助数轴理解(同减异加)180 °165° W15° W0°15°E165° E180°L11L'1西12西11西2西10东1东2东11东12例4 120 ° E属于区,40° E属于区,56

14、76; W属于区,175 ° W属于区。例5 北京时间为9月25日 10:00,求此时纽约(74° W)的地方时和区时?地方时为;区时为。例6 东十二区今天上午8时时,西十二区是 。4. 北京时间:我国东西跨越 个时区,但全国统一使用 区时,即经度 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 是中时区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问题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 日界线: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日期。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a?。2. 日界线两侧日期变化规律:-由西向东跨越日界线,日期要 由东向西跨越

15、日界线,日期要 日界线西侧 1即°日界线东侧经度东经度fi>西经度吋区东十二区<'西|二区钟点柑同.相同日期早 天段晚一天今天JJ昨天y今天日期变更自曲向乐越过H界线-一 H期减去一天FI期加上一天円翌自东向西越过FI界线3. 东早西晚、东大西小: 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时间 ,东面的地点比西面的地点时刻值 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间,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刻值 。 东、西十二区的时刻 ,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的日期 ,日期值。4. 国际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的区别与联系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人为规定的日期分界线,而时间自然推进中0: 00(或24 : 00)所在经线也是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16、,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国际日界线(人为)自然日界线界线180经线(但不全是),固定不变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时间不固定,从0时24时固疋,0时或24时日期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西侧,为旧的天;日界线的一天示意图加-天减一天0时所 自彳 今大6月7H在的经线itwrc盛界线人为昨天1界线相同点都是日期分界线由0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为今天,由0时经线以西至日界线为昨天180=昨天N今天例7.观察右图,由于日界线是固定的,0时经线是变化的,当0时经线为 时全球今天和昨天约各占一半;当0时经线为 时全几乎属于同一天四、【课堂检测】1. 关于北京时

17、间的叙述,正确的是()东八区的区时120° 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116° E的地方时A.B. C .D .2. 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转播体育比赛实况,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10月1日15时 D . 10月1日3时时间是 ()A.13 时B.次日凌晨一点C .次日17时D.23时3日,测得某地正午时为北京时间11点30分,该地的经度为()A . 123. 5° EB. 112. 5°EC. 127. 5 ° ED.135. 5 ° E4.某地经度为115°E,属于哪个时区( )A .东二区B.西八区C

18、.东八区D.东七区5. 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10月1日17时由我国上海小时,至U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A. 10月2日15时 B . 10月2日3时 C.(东8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历时146. 读右图,回答(1)(6)题。比较A、B、D角速度:;线速度由大到小:与A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等的点是 。D点位于C点方向,两点时差 小时;C点位于A点方向,两点时差小时。C点的地理坐标是 ; A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北京时间为点钟。图中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 0的是点,线速度最大的是点。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 线。7. 右上图上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 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据图回答

19、下列问题。A经线NA勺经度为 ;经线NB勺经度为。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日时。右图中,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4时,全球为7月7日的日期范围 是( )A.多一半B.少一半C.恰好相等D.恰好是三分之一【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一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1.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 运动对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方向,不改变速度。2. 偏移规律:在北半球向 偏转,在南半球向 偏转,赤道上不偏转。(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3.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和的水平运动中与众不同最明显。4. 在分析河流水流中,直河道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对水流的影响,在河道弯曲处主要考虑惯性对水流的影响。实

20、例:水流漩涡的形成当水槽放水时,都会看到在水面形成漩涡。漩涡呈逆时针旋 转。如右图:图中虚线是表示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是水的 实际流动方向。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 漩涡呈逆时 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不过江河中的漩涡不一定符合这一规律,因为它还受到河床 特征的影响。第5课时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习目标导航】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知识梳理导学】1. 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是形轨道。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公转的周期年,其时间长度为日时分秒。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在远日点2. 赤道平面: 。3. 黄道平面:。4

21、. 黄赤交角: 目前度数是 。5.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 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6.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 最南到达7.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小结)自转公转绕转中心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太阳(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轨道面赤道平面黄道平面方向自西 从北极看为逆时针自西从天北极看为逆时针方向向东 从南极看为顺时针向东从大南极看为顺时针方向周期恒星日:真正周期 23时56分4秒 A 丁.恒星年:地绕日公转的周期1人 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1年回归年:太阳回归运动周期速角速度除极点为0夕卜,任何地点约为15° /小时:平均约1° /天1

22、月初,近日点,快度线速度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平均30千米/秒7月初,远日点,慢问题1 看下面示意图,你认为北半球夏半年长还是冬半年长?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7月初、 公转速度慢 太阳直射北半球1月初公转速度快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季三、【活动、问题探究】问题一黄赤交角1理解赤道平面的概念:赤道平面是指通过地心与 垂直的平面。2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理解黄道平面的概念: 黄道平面是指地球绕太阳 的轨道平面。3读图1-3-5 “黄赤交角”图,完成: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有何关系? 。12地轴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地轴与黄道平面间的交角为。理解黄赤交角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极圈的度

23、数的关系:如果用a表示黄赤交角,则南北回归线的纬度 =,南北极圈的纬度 =。女口果黄赤交角变大为 30 °,则热带的范围是从 S到N,范围变;北寒带的范围是从 到,范围变 ;北温带的范围是从 到,范围变。4.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阅读以明确二分二至日的划分北回归蟻赤道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渥芾南极圈丘、扈曹一Xh亦地球的五带一13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注地球公转方向。标注二分二至日。问题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 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垂直的点。直射点的 太阳光线延长线过地心。2.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产生原因:假设:如右图,若地球始终直立自转,则黄赤交角度数

24、为,则太阳直射点始终直射 ,则地球上就不会产生变化和的划分。由于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可以看做是不变 的(即地球斜着身子公转)。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 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 ,最南到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观察地球公转过程,总结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14#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1年=#四、【课堂检测】1. 从12月22日至第二年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A.向北移动B.向南移动C.先向南后向北移动D. 不变152.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当中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景象的次数是()A. 一次B.二次 C.三次D. 次

25、也没有#3.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A. 0 度 B. 23度26分 C. 66 度34分 D. 90#平面的名称f4. 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A.公转速度不快B.公转速度较慢C.北半球正值冬季D.南半球正值秋季5.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南回归线上6.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角的度数是当太阳直射点在 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当太阳直射点在 H点时,可能的日期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B.北纬20°纬线成为北极圈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C.

26、 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作回归运动D. 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7. 读二分二至图,回答问题。当地球运动到 A时,接近公转轨道的 (远、 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地球运动到 C时,节气是,日期是此时我们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B到A,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移动方向是。第5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学习目标导航】1 掌握全球各地不同时间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 .昼长和夜长的计算。3 .极昼和极夜范围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知识梳理导学】1. 昼夜长短变化产生的原因: 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八 /时间北半球冬半年北

27、半球夏半年二分日直射点位置昼 夜 长 短 变 化 规 律北半球昼夜;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北极地区出现; 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北极地区出现;12月22 日,昼夜。6月22日,昼夜。赤道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南极地区出现;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夜越; 南极地区出现;12月22 日,昼夜。6月 22日,昼夜。规律总结概括:一定要理解记住以下规律,以便今后应用1.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1) 赤道上全年始终 ;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 。(2) 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 ;南北半球同纬度数昼夜长短 。(3)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 昼夜;且纬度越高,昼越 而夜

28、越;极地地区出现。(另一半球情形相反)(4)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思考一下是怎样变化的?2.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即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23*方N至日X卡月睨日直射点:W昼绘上夜量趣 昼长大于夜怅 昼渐长夜渐短粉日3月21日邑射点南移昼快尢于夜快昼潮短夜浙怅全球昼頗窃9月2汨春廿日全球昼夜平分I直射点南移直射点北移昼长小于夜圧昼上小千夜也昼宙是建薪必盲垠魁夜員弋旦初良厉崗每|12 月;2臼'、零至日丿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的昼 夜;另一半球反之。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方向.移动,则该半球的昼夜;另

29、一半球反之。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一年中昼夜长短没有变化,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高纬度移动时,极昼的范围逐渐变大,另一半球的极夜范围逐渐变大三、【问题探究】1. 昼弧、夜弧与昼长、夜长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昼弧、夜弧的划分昼长与夜长的计算原理:昼长=昼弧度数15°/小时夜长=夜弧度数15°/小时南极晨昏线18#A(1)在图中北极点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典型例题分析1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指导根据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 北极圈内为极昼,判定为夏至日。 根据晨昏线与赤道上昼夜等长的(2) 该图所示的节气为 ,此日大约为每年的 (

30、月、日)前后。(3) 这天 C点的昼长为 小时,E点的夜长为 小时(4) 此时D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E点的日出时间为 时(地方时)2. 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判断对错) 太阳直射的纬线白昼最长。()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四、【课堂检测】1. 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向北B.南半球、向北C.北半球、向南 D.南半球、向南2 国庆长假期间,巴东的昼夜长短情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昼长夜短 昼变长,夜变短B.昼短夜长 昼变短,夜变长C.昼长夜短 昼变短,夜变长D.昼短夜长 昼变长

31、,夜变短3暑假期间,某同学到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旅游,感觉到白昼最长的城市是()A.广州B.武汉C.哈尔滨D.北京3. 当杭州(30° N)白昼长为13小时30分时,悉尼(30° S)白昼长约为()A.10小时30分时B.13小时30分时C.15小时30分时D.12小时30分时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5 6题。5.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地)C.丙丁乙甲D. 丁地D. 丁丙乙甲7. 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A .北京时间6时9月23日

32、的升旗时刻是()B.北京时间5时44分C .北京时间6时4分&同一纬线上的各地A.昼夜长短相同D.北京时间6时16分()B.地方时相同C.日出时间不同D.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甲地乙地丙地丁地昼长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199.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用字母 A标出太阳直射点。(2) 此图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日(填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此日巴东是昼最 (长或短),夜最 (长或短)。(4 )此日自南极圈向北极圈,昼越来越 ,至此北极圈内出现极现象。(5)赤道上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第6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正午太阳的变化一、【学习目标导航

33、】1 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3 初步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际应用二、【知识梳理导学】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_值,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 半球纬度范围正午太阳咼度 最小时间正午太阳咼度 最大时间北半球23° 26' N90° N0° 23° 26' N南半

34、球0° 23° 26' S23° 26' S90° S注:同一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相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却不相同三、【问题探究】(一)基本概念1.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2. 正午太阳高度: 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例1读光照图,思考问题:CBAD20#判断各点太阳高度角:A, B该日A点的正午太阳咼度=,点B和C正午太阳高度90#小结I I同一纬度上的各点,其正午太阳高度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11. 空间分布规律(同时间但不同纬度):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 ;离直射点越

35、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填大小)2. 季节变化规律(同纬度但不同时间):当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时, 其正午太阳高度变 当太阳直射点靠近某地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变 。(填大小)例2右图中,把点 A B、C D E、F按照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 90° 某地点与直射点之间相隔的纬度(同减异加)例3求42° N地点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例4 12月22日,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求该地的地理纬度。例5已知某地(40° S)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60°,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 楼间距

36、问题规律: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公式:L = h x cotH例6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 (北纬21. 5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为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照射,那么在 两幢楼间距40m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不超过()A.20 米 B.30 米 C.40 米 D.50 米2.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问题规律: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公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a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即a + H =90 :或a =纬度差。例7洛阳(112 ° E, 35° N) 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 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

37、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 ° 26B.35C.66 ° 34'D.55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A.海口 B. 重庆 C.四、【课堂检测】1.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A 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时间不同2. 一天当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拉萨D.吐鲁番B.季节不同,地方时不同D.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相同A .日出B.子夜3.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 A .北方平原多C.南方气候潮湿20°

38、W和160 ° E经线是东、回答46题。(双选题)C.正午I是 ().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西半球分界线。图中甲、丙在晨线上,D.日落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4.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5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C.各地夜长乙丙丁丙6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A. 郑州市(约 35° N, 114)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B. 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C. 雅库茨克(约 62° N, 130°日

39、已是白昼D. 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D.西半球此图所示的日期是日。图中A点的时刻为,D点的昼长为图中A B、C 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 0°的是等于0。的是图中A B、C 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第7课时 四季更替和五带 光照图的判断、【学习目标导航】1.知道四季的划分2 .五带的划分及特点,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关系3 .本节知识小结3. 认识简单的太阳光照图、【知识梳理导学】1.太阳辐射从 向呈有规律的递减。2 .天文四季:

40、夏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春秋季是冬夏季的过渡季节。3 气候四季:春季三个月,夏季月,秋季月,冬季月。4. 五带戈y分的界线是 禾廿,热带就是有的地区,南北寒带就是有 的地区,南北温带是的地区。在下图中注出五带名称,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名称及度数。三、【问题探究】i当黄赤交角增大1°时,五带的范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 本节知识小结:图416地城巾需和H牆總地趙盘乳卡養團3. 光照图判读方法:虽然光照图的图形变化多,但只要抓住光照图中“特殊点、线、面、角和方向”这些关键,就能寻找

41、到解题的突破口。解题关键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占八、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数互余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 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交点:晨昏线与 赤道的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切点:晨昏线和 高纬度纬线圈 的切点所在纬线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一条是太阳直 射经线(昼半球中间经线)、另一条是0点经线(夜半球中间经线)极点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无地方时,无明显太阳咼度的日变化;大致每年3月21日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