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测试题_第1页
免疫学检验测试题_第2页
免疫学检验测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名词解释1 、免 疫机体免疫系统对一切异物或抗原性物质进行非特异或特异性识别和排斥清除的一种 生理学功能。2. 免疫学检验 二填空1、2、3、4、免疫检验的功能 _免疫防御 免疫防御功能增强表现为( 免疫自稳功能增强表现为( 机体发生超敏反应时由于( 病是由于(答案: 1.免疫防御)免疫监视)。降低表现为( )。 )。免疫监视功能过高表现为( )、免疫缺陷是由于( 发生肿瘤是由于()。发生自生免疫2.一、名词解释1. 抗原2.抗原决定簇5. 胚胎抗原6. 交叉抗原( forssmAn 抗原) 二填空题1.抗原的免疫性能包括(三.选择题免疫自稳第一章:抗原3.肿瘤特异性抗原7.MHC 8.H

2、LA)、()。TSA ) 4.肿瘤相关抗原(9.免疫原性 10 交叉反应TAA )11 异嗜性抗原1.某人为 O 型血,其血浆中的 A A 抗体 B B 抗体ABO 抗体为C A或B2. R h抗原系统中,抗原性最强的是(A D B E C e De3. 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英文简写是( )。MHEA MHC B MHS C HLA D4. 胸腺依赖抗原是指A. 由胸腺产生的抗原B.相应抗体由胸腺产生的抗原C. 不能诱导体液免疫的抗原D.抗体产生需要T细胞辅助的抗原5. 下列抗原中免疫原性最弱的是A. 复杂多糖B.多肽C.类脂D.糖蛋白6. 有关 TI 抗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不能产生回忆

3、反应D.抗体形成需要 APC递呈7. 在近亲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属A. 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异嗜性抗原9. 就 TD 抗原而言,下列哪项是不一定需要的A. 有一个表位 B.与被免疫的动物种属不同C. 有较大的分子量D.可以被APC降解10. 抗原特异性决定于A. 抗原分子的可溶性B.抗原分子的结构复杂性C.抗原分子上存在的决定簇D. 抗原分子的异物性11. 指出下列哪一组是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A. 破伤风毒素、ABO血型物质、白喉类毒素B. HLA 抗原、 ABO 血型物质、白喉类毒素C. 破伤风毒素、HLA抗原、人丙种球蛋白D. HLA 抗原、人丙种球蛋白

4、、ABO 血型物质12. ABO 血型抗原产生的是哪一组抗体A. 抗0抗体 B.抗A、抗B抗体 C.抗AB抗体D. 抗ABO抗体13. 下列几项特点:可形成抗体类别转换,可产生记忆性B细胞,无再次应答反应岀现,只形成IgM类型转换,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哪一种组合代表了TD抗原的属性A. + B.+ C.+ D.+第二章 免疫系统名词解释1. APC 2.免疫活性细胞 3.选择题1.中枢免疫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是A 胸腺 B 骨髓 C 淋巴结 D 脾脏淋巴结 D 脾脏淋巴结 D 脾脏B 储备淋巴细胞D 免疫应答的场所2. 外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是A 胸腺B 骨髓C3. T 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5、()A 胸腺B 骨髓C4. 脾脏的功能()A 过滤、进化血液C 血细胞增值的场所5. 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屏障是()A 胸腺 B 骨髓 C 淋巴结 D 粘膜、皮肤相关淋巴组织6. 根据T细胞功能的不同,可以将 T细胞分类,下列错误的是()A Th B Tc C TL D TsD 引起超敏反应引起超敏反应7. 关于 IT-1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促进 T 细胞活化B 促进 B 细胞活化C 内源性致热作用干扰所的作用正确的是( )A 促进 T 细胞活化 B 抗病毒作用 C 内源性致热作用8. 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A 胸腺 B 骨髓 C 淋巴结 D 脾脏9. CK 的特点有( )A 高分

6、子量B 高效性 C 来源单一D 远分泌10. 下列哪项是内源性致热源()A IL-12 B IL-8 C IL-6 D IL-311. 促炎细胞因子不包括()A IL-1 B IL-8 C IL-6 D IL-312. 具有趋化作用的。尺是( )A IL-1 3 B IL-8 C IL-5 D IL-313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尺是()A IL-12 B IL-8 C IL- 1 5 D I NF解答题1. C K的生物学活性有哪些?2. 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3. 细胞因子的有哪几种?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名词解释抗体 免疫球蛋白选择题1. 抗体分子中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 CH1B.

7、CLC. CH2D. CH3 区E. VH 与 VL 区2 、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 Ig 是()A. IgMB. IgGC. IgAD. IgDE. IgE3、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 Ig 是()A. IgGB. IgMC. IgAD. IgDE. IgE4、在局部粘膜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 Ig 是()A. IgG1B. IgG4C. IgAD. sIgAE. IgE5、可将IgG分解成F(ab' )2和pFC的酶是()A. 木瓜蛋白酶B. 胰酶C. 胃蛋白酶D. 激肽原酶E. 脂氧化酶6、合成 sIgA 分泌片的细胞是 ()A. 巨噬细胞B. NK 细胞C. 肥大细胞D.

8、 浆细胞E. 粘膜上皮细胞7、 下列血清型与可变区有关的是()A. Ig 类B. Ig 亚类C. Ig 型D. Ig 亚型E. Ig 独特型8、将人 IgG 给家兔免疫后可得到 ()A. 抗丫链抗体B. 抗K链抗体C. 抗入链抗体D. 抗 Fc 段抗体E. 以上均可9、不具有Fcy受体的细胞是()A. 单核细胞B. 巨噬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浆细胞E. NK 细胞10 、下列成分有可能与大分子抗原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的是()A. IgG 的 H 链B. IgG 的 L 链C. Fc 段D. F(ab' )2段E. Fab 段11 、下列哪个部位的浆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产生 IgE(

9、)A. 脾脏B. 扁桃体C. 支气管D. 鼻咽E. 胃肠道粘膜12 、IgE()A. 为单体分子B. 有高度细胞亲和性C. 有 CH4 区D. 可介导过敏反应E. 以上均可13 、合成 IgAJ 链的细胞是 ()A. 单核细胞B. 巨噬细胞C. 粘膜固有层浆细胞D. 中性粒细胞E. NK 细胞14 、人类 IgD 的主要分布细胞是 ()A. T 细胞B. B 细胞C. 单核巨噬细胞D. DC 细胞E. 肥大细胞15 、抗体 ( )A. 都是 IgB. 由浆细胞产生C. 均为糖蛋白D. 多是丫种球蛋白E. 以上均对16. 单克隆抗体的发明者是 ()A. Behring;B. 北里 ;C. Koh

10、ler;D. Porter;E. Burnet17 、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的是 ()A.IgG 各亚类分子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B. 抗体具有免疫原性C. 抗体均可与Fc yR结合,发挥调理素吞噬作用D. 除 IgG 外,其它类型 Ig 也能穿过胎盘E. 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均可使抗原破坏18、本身具有调理作用的 Ig 是A.IgMB. IgGC. IgAD. IgEE. IgD19 、人类 IgG 的合成开始于A. 胚胎期15周;B. 胚胎期 30 周 ;C. 新生儿 ;D. 出生后 3 个月 ;E. 出生后 6 个月20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Ig 是 ( )A. IgMB.

11、IgGC. IgAD. IgEE. IgD21 .免疫球蛋白和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 可变区 B 铰链区 C 超变区 D 骨架区22.lg E的H链有几个功能区()A2 B3 C 4 D523. VH和VL的作用是( )A 结合抗原 B 结合抗体 C 激活补体 D 遗传标记24下列可以水解免疫球蛋白的酶是()A 胰酶 B 过氧化氢酶 C 木瓜蛋白水解酶 D 脲酶25.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 lg 是 ()A. lgMB. lgGC. lgAD. lgEE. lgD26. 分子量最大的 lg 是()A. lgMB. lgGC. lgAD. lgEE. lgD简答题1.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 抗

12、体的生物学活性?3. 免疫球蛋白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活性?第四章 补体系统名词解释 调理作用补体填空。1. 补体系统的组成 、 、 2.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有 、 、3. 补体的激活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选择题1.可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成分是A.C1q B.C2b C.C4b D.C5a E.C3b2. 补体经典途径中各成分的激活顺序为A.C123456789 B.C124536789 C.C145236789 D.C142356789 E.C1243567893.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 C3 转化酶是A.C1s B.C42 C.C423 D.D 因子 E.C3bBb4. 使平滑肌收缩,使血管扩张

13、,吸引白细胞,溶解细胞膜,产生调理作用。上述各项中与 C5a 的生物学活性符合的组合是A.+B.+C.+D.+E.+5. 补体 C1q 可以与下列哪项结合A. 抗原与 IgA 形成的复合物 B. 大肠杆菌脂多糖C.抗原与IgG形成的复合物 D.抗原与Fab形成的结合物E. 抗原与Fc形成的结合物6. 补体系统中分子量最大者为A.C1s B.C1q C.C1r D.C3 E.C77. 血清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A.C1 B.C2 C.C3 D.C4 E.C58. 经典激活途径中,三个阶段的顺序是A. 膜攻击阶段 识别阶段 活化阶段B. 活化阶段一识别阶段一膜攻击阶段C. 活化阶段一膜攻击阶段一识别

14、阶段D. 识别阶段一膜攻击阶段一活化阶段E. 识别阶段一活化阶段一膜攻击阶段9. 下列哪点不是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特点A.需要备解素参与 B.不需要C42作为C3转化酶C.需要B因子参与 D.不需要C1参与E.能形成攻膜复合物10. 补体的调理作用与免疫粘附作用可由同一种受体介导的,在补体系统中凡具有趋化因子活性的片段都具有过敏毒素作用,无论哪一途径活化的补体,最终都可形成C56789在上述描述中属于正确的是A.B.+C.+ D.+E.+解答题1.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有哪些?第五章 免疫应答名词解释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2、体液免疫3、细胞免疫4、初次应答5、再次应答6、免疫耐受7、协同刺

15、激信号8、CD28-B79、穿孔素选择题1. 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A. 抗原受体B.Smlg C.SRBC 受体D.丝裂原受体 E.MHC分子2. TH 细胞对 B 细胞的辅助作用不包括A. 使B细胞增殖B.使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C. 使记忆性B细胞库扩增D.使lg轻链V、J基因连接E .使抗体产生类别转换3. 关于 TDTH 的正确描述是A. 不分泌淋巴因子 B. 与其他 CD4+ 细胞不能区分C. 其TCR与MHC I类分子结合D.比浆细胞寿命短E.可引起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渗出性炎症4.lL-2 受体存在于A. 活化的巨噬细胞表面 B. 静止的 Tc 细胞表面C. 静止的巨噬细胞表面 D

16、. 活化的 TH 细胞表面E.静止的TH细胞表面5. B细胞作为APC,是因为A. 能形成大量 lL-2 受体 B.Smlg 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C .有一定的吞噬能力 D .其数量优于巨噬细胞E.可表达MHC U类分子6. MHC 分子一TCR,MHC 分子一Ag ,MHC 分子一CD4 ,TCR Ag。构成三元体的成分哪些参与了分子间的识别A. +B.+C.+D.+E.+7. CD28 B7,MHC Ag TCR ,MHC II CD4 ,Smlg Ag。上述哪些分子组合可产生协同刺激信号A. + B. C. + D. E. + + 8. 中和作用,调理作用,ADCC,CDC。上述哪些是

17、体液免疫的效应作 用A. + B. + + + C. + + D. + E. + + 9. 成熟的 B2 细胞转化成浆细胞A. 需要IL-6的调节B.是抗原作用的结果 C.可用抗IgM抗体诱导D. 会出现Ig的类别转换E.上述各条都对10. 已接受过抗原刺激,CD45RO+,表达低水平的粘附分子,寿命较 短。上述哪些是记忆性 T 细胞的特点A. +B.+C.+D.E.+11. 抗体产生受 MHC 基因控制, 可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 外周血中不形 成长寿B细胞,CD5-B细胞大量活化。上述哪些情况出现于 TD抗原诱导的 免疫应答中A. + B. + + C. + + D. + + E. + +

18、12. IL-2,IFN-b,LT,IFN-g。上述哪些细胞因子是 DTH反应的分 子基础A. +B.+C.+D.+E.+13. 引起免疫耐受, 引起 B 细胞特异性激活, 引起 ADCC 作用, 引起Tc 的特异性杀伤上述哪些是抗独特型抗体与 B 细胞作用的可能结果A. + B. + + C. + + D. + E. + + 14. 下列哪种分子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A. C9 B.C3b C.IL-2 D.IgG E.IgA15. 吞噬、处理抗原,向B细胞递呈抗原,向T细胞递呈抗原,产生细 胞因子,使MHC II类分子表达增高。上述哪些是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A. + B. + C. +

19、+ D. + + + E. 16. 下列哪一病理过程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无关A. 移植排斥反应B.胞内菌感染C.接触性皮炎D. 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E.肺结核空洞的形成17. 预防接种都采用两次以上的反复接种,传染病的血清学诊断,通常比较一定间隔前后两次的结果, 诊断过敏反应, 通常询问曾用药物史, 应用牛心 包浸液,检查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上述医疗行为, 哪些是基于再次免疫应答理论的 应用A. +B.+C.+D.E.+18. 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征是A. IgM 显著增高 B.IgG 显著增高 C.IgD 显著增高D. 抗体特异性改变E.抗体亲和力下降19. 再次应答时,引起抗体形成特点变化

20、的原因是A. 存在记忆 T 细胞 B.IL-2 含量增高 C.IL-4 、 IL-5 含量增高D. 大量预存抗体存在 E.APC 功能加强20. 下列哪一过程不能列入免疫应答活动A. APC 对抗原的处理、递呈B. T 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 T 细胞由双阳性细胞转为单阳性细胞D. B 细胞活化、增殖形成浆细胞E. Tc 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21. 下列哪项不属再次应答的特点A. 亲和力增高 B. 以 B 细胞为主要的 APC C. 潜伏期延长D. 抗体维持时间延长 E.IgG 水平显著升高29. 在下列杀伤细胞中,哪个受 MHC 分子的限制A. 巨噬细胞 B.NK细胞 C.TDTH D.

21、中性粒细胞 E.Tc30. 与巨噬细胞功能无关的是A. 产生IL-1 B.产生IL-2 C.产生干扰素 D.产生TNF E.产生MHC分子31. 抗原剂量,抗原种类,MHC,自身抗原的改变。上述哪些因素与免 疫耐受的出现有关A. +B.+C.+D.+E.+32. 抗体水平下降,补体水平下降,IFN-g水平下降,IL-2水平下降。CD4+ 细胞严重缺乏者可能出现A. + B. + C. + + D. + + E. + + 二、填空 1 、 抗原进入机体,由 APC 提呈,被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的过 程称为免疫应答的 阶段。2、 TH2 接受抗原信号后,可表达 ,接触带有 B7 分子的 APC

22、后,可 表达 。3、 辅助产生体液免疫的T细胞是 ,辅助产生细胞免疫的T 细胞是 。4、Tc 通过 特异性,识别靶细胞上 MHC- 抗原肽复合物。5、Tc 释放的 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离子透过通道。6 、与初次应答相比, 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 高, 长。8、与再次应答相比,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以 为主。9 、免疫活性细胞,在识别了某一抗原后,不能表现出增殖与效应的状态称为 。10 、神经系统可通过免疫细胞的 受体,影响免疫系统。11、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可包括由 TH2细胞提供的 分子,和B细胞上的 分子 。四、问答题1 、简述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规律2. 什么是免疫应答?分类有哪些

23、?3. 什么叫非特异性免疫?其构成因素有哪些?4. 什么叫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第六章 免疫学防治 名词解释:疫苗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计划免疫填空1. 细菌的外毒素经 甲醛处理后可得到类毒素解答题1.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2. 活疫苗和死疫苗的区别?第七章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概述名词解释抗原抗体反应填空题1. 抗原抗体反应的结合力有 、。其中作用力最大的是 。2.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有 、 、 。3. 抗原抗体的亲和性与抗原抗体的结合了呈 ,亲和力越大,抗原抗体结合越牢固 。4. 抗原抗体结合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 ,抗原过量称为 ,抗体过量称为 。前带和后带均无 出现

24、。5.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或抗原)与一定量的对应物结合出现可见反应的 最小量称为 。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沉淀反应( )A 凝胶电泳技术 B 抗球蛋白实验 C 荧光免疫技术 D 金标免疫技术2.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A. 两者之间相互结构的互补性和亲和性B. 两者分子大小的相近性C. 两者分子的电子云吸引力D. 两者之间空间结构的相似性答案:A3. 沉淀反应的反应曲线中, 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而引起的无沉淀物形成的现象称为A. 带现象B. 前带C. 后带D. 等价带4. 抗体一般是A. 单价的B. 双价的C. 三价的D. 多价的5. 补体参与的反应不包括A. 溶菌反应B. 溶血反应C.

25、 补体结合试验D. 免疫扩散试验6. 种疾病尿 hCG 不增高A. 葡萄胎B. 绒毛膜癌C. 睾丸畸胎瘤D. 盆腔炎E. 卵巢囊肿7. 下列属于毒素中和反应试验的有A. 胶乳凝集法测定 RF 试验B. CH50 法测定总补体活性试验C. ELISA 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D. 胶乳凝集法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 O8 再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诱导潜伏期长B. 抗体维持时间长C. 抗体滴度高D. 优势抗体为 IgG9. 在诱发抗体合成过程中,免疫记忆由以下细胞显示出来A. B 细胞B .巨噬细胞C. T 细胞D. 多形核中性白细胞10. 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A. T 细胞B. B 细胞

26、C. 巨噬细胞D. 肥大细胞第九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名词解释免疫佐剂填空题1.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常用到的细胞融合剂是 。2. 弗氏完全佐剂的组成 、;弗氏不完全佐剂的组成3. HAT培养基中的H代表,A代表,T代表第十章 凝集反应名词解释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 正向凝集反应 反向凝集反应 选择题1:某人的血细胞与 B 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 B 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 人血型为A. A型B. B型C. O型D. AB型 E .B亚型2. 关于 Coomb 试验,叙述正确的是( )A 检测血清中的游离不完全抗体B 可用试管法作半定量试验C 出现红细胞凝集为阴性D 常用语

27、新生儿溶血的检测4. 解答题 间接凝集试验阳性A. 红细胞溶解B. 红细胞不溶解C. 红细胞凝集D. 红细胞不凝集E.乳胶颗粒不凝集5. 临床中进行肥达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为A.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 玻片凝集法D. 试管凝集法E. 反向被动血凝5.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A. 两者之间相互结构的互补性和亲和性B. 两者分子大小的相近性C. 两者分子的电子去吸引力D. 两者之间空间结构的相似性E. A+B简述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第十章 沉淀反应名词解释沉淀反应 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电泳技术填空题1. 液相沉淀反应分为 、 分为 、。选择题1. 两个抗原完全不同时,双扩平板法的

28、沉淀线出现()。A 二条沉淀线相交叉B. 二条弧线完全融合C 二条沉淀线平行D. 二条弧线不连接E. 二条弧线部分融合2. 双扩试验平板法中,抗原含量较大,则反应沉淀线应()。A .靠近抗原孔B. 无沉淀线C. 在两孔中点D. 呈多条沉淀线E. 靠近抗体孔3. 对于极微量(甚至 pg 水平)抗原的检测,首先可考虑使用()A .反向间接血凝法B. 荧光抗体技术C. 放射免疫测定D. ELISA 法E. 免疫电泳技术4. 下列试验属于沉淀反应的有()。A .肥达反应B. 外斐反应C. 抗链球菌“ 0试验D. 免疫比浊E. 梅毒RPR试验5. 在双向扩散试验不能()A 估计抗原和抗体的相对含量B 分

29、析抗原或抗体的相对分子量C 分析抗原的性质D 分析抗体的性质E 滴定抗体的效价6. 在火箭免疫电泳中,与待测抗原的量呈正相关的是( )A 沉淀峰的高度B 沉淀峰的面积C 沉淀峰的宽度D 沉淀峰高的对数E 沉淀峰高的平方7.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凝胶中加入( )A 抗原B 特异性抗体(第一抗体)C 抗抗体(第二抗体)D 补体E 抗人全血清8. 对流免疫电泳时琼脂凝胶电泳的 PH 是( )A 6.6 B 7.4 C 6.8 D 8.6 E 8.49. 免疫电泳技术,抗体槽内加入( )A 抗原B 特异性抗体(第一抗体)C 抗抗体(第二抗体)D 补体E 抗人全血清9. 单向扩散试验呈两种沉淀环的双环现象是

30、由于( )A 两种抗原B 两种抗体C 抗原性质相同的两种组分D 抗体多为多克隆抗体E 抗体相对少10. 火箭免疫电泳时将融化的普通琼脂凝胶冷却至( )A 35 CB 55 CC 45 CD 65 CE 37 C11. 火箭免疫电泳后绘制标准曲线是以()A 峰高为纵坐标,抗原浓度为横坐标。B 峰高为纵坐标,抗原浓度对数为横坐标。C 峰高为横坐标,抗原浓度为纵坐标。D 峰高为横坐标,抗原浓度对数为纵坐标。E 峰高为对数为纵坐标,抗原浓度为横坐标。12. 火箭免疫电泳中,抗原、抗体的涌动方向是()A 抗体不动,抗原向阳极移动B 抗体不动,抗原向阴极移动C 抗原不动,抗体向阴极移动D 抗原不动,抗体向

31、阳极移动E 抗原、抗体均向阳极移动13. 火箭免疫电泳的 PH 是( ) A 6.6 B 7.4 C 6.8 D 8.6 E 8.4解答题1.试述沉淀反应的类型?2. 沉淀反应的特点有哪些?第十一章 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名词解释CD50 CIC 补体结合试验1. 选择性沉淀血清中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PEG 的浓度时( ) A 3%-4%B 2%-4%C 3%-5%D 7%-9%E 1%-3%2.当 PEG 浓度多少时,选择性沉淀循环免疫复合物特性消失 ( ) A 1% B 2% C 3% D 4% E 5%3. PEG比浊法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最佳温度是()A 1 CB 2 Cc 3

32、rd 4 re 5 r4. PEG测定CIC,其试验特点为()A 方法繁琐,特异性高,受温度影响小 B 方法简单,特异性高,受温度影响小 C 方法繁琐,特异性差,受温度影响大 D 方法简单,特异性差,受温度影响大 E 方法简单,特异性差,受温度影响小第十二章 免疫标记技术名词解释放射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分析( RIA) 免疫放射分析 (IRMA) 免疫标记技术填空 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是 ,;选择题1. 异硫氰酸光素的荧光为( )A黄绿色 E橙红色 C橘红色D橙色 E红2 作为标记物的荧光色素应具备的条件,下列错误的是()A 能与蛋白质分子牢固结合E荧光效率咼C荧光色泽易观察D荧光效率适中E安全无

33、毒2.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常用的荧光物质是( )A铕 E氢 C碳 D铝 E 镁3. 下列哪项不属于酶免疫测定技术 ( )A 均相酶免疫技术E异相酶免疫技术C固相酶免疫技术D液相酶免疫技术E酶免疫组化技术4. 荧光效率直接影响荧光免疫技术的( )A特异性E敏感性C准确度D精密度E重复性5. 最常用的荧光抗体技术是( )A直接法E间接法C补体结合法D直接法和间接法E直接法和补体结合法6. 关于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尼龙膜为载体E形成的沉淀可以使NC膜染色C NC 膜上出现斑点为阳性D操作原理与ELISA相同E试剂用量大,并且要特殊仪器7. ELISA 常用的方法有( )A

34、间接法E夹心法C竞争法D捕获法E反向抑制法8.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常用的标记物是( )A吖啶酯E碱性磷酸酶C三联吡啶钉 D聚氧乙烷E米诺类9. 关于 ELISA 试验步骤,下列哪一步是正确的()A第一步为包被 E第二步为包被C第二步为抗原抗体反应D第三部为抗原抗体反应E第三步为洗涤10下列哪项不是间接 ELISA的步骤()D加酶底物E加显色剂A包被 B加样C加酶结合物11夹心法的步骤不包括()A包被 B加样C加酶结合物D加酶底物E加显色剂12碱性磷酸酶一般用()作底物。A HRP E P-NPP C OPD D DH E TMB13斑点免疫吸附试验常用的固相载体是()A 尼龙膜 B 聚苯乙

35、烯 C 磁性颗粒 DNC膜 E凝胶 14捕获法测定病原体抗体的类别是()A I gMB I gGC I gD DI gA EI gE15. 目前国内 ELISA 常用的酶是( )A AP BHRP CSDS D OPD ETMB16. BAS 的优势错误的是( )A 灵敏度 B 特异性 C 稳定性 D 适用性 E 快速17. 在荧光抗体技术中,常用的荧光素是()A FITC B RB200 C TRITC D PE E R-RE18. 荧光效率的决定因素是()A 荧光素本身的特征B 激发光波长C 激发光强度D 环境因素E 温度19.HRP与底物OPD反应后,加H2SO4终.止反应前呈()A 蓝

36、色 B 橙黄色C 棕黄色D黄色E 紫色20 每个亲和素能结合生物素的数目是( )A 4 B 2 C 1 D 3E 821HRP与底物OPD反应后的测定波长为()A 278nm B 450nm C 403nmD495nmE492nm22 HRP 与底物 TMB 反应后的测定波长为 ()A 278nm B 450nm C 403nmD495nmE492nm23.可检测 RF 免疫球蛋白类别的方法是( )A 胶乳凝集 B 速率散射比浊 CELISA D电泳E TRUST24.荧光免疫显微技术包括()A 直接发 B 间接法 C 补体法 D双标记法E荧光法25 关于酶免疫技术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7、A 灵敏度高 B 特异性强C 对坏境无污染D试剂稳定E 特异性低26 关于酶免疫技术,系列错误的是( )A包括没免疫组化和酶免疫测定技术B 酶免疫组化包括固相免疫和液相免疫C 异相酶免疫测定包括固相免疫和液相免疫D均相酶免疫测定属于酶免疫测定E 本方法已广泛用于 ELISA27. 免疫标记技术中发展最早的技术是A. 酶免疫技术B. 荧光免疫技术C同位素标记的免疫技术D化学发光免疫技术E. 免疫金银技术28. 决定荧光效率的因素主要是A .物质本身的物理特性B. 激发光的波长C. 激发光的强度D溶剂pHE溶剂极性29.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色素为A. FITCB. RB200C. TRITCD.

38、 R-REE. Eu3+30. FITC 的最大吸收光谱和最大发射光谱为A. 490 495nm、520530nmB. 390395nm、520530nmC. 590 595nm、 520 530nmD. 490 495nm、 620 630nmE. 390 395nm、 620 630nm31RB200 产生的荧光色泽为A. 黄绿色B. 蓝紫色C. 天青色D. 橘红色E. 褐黑色32落射式荧光显微镜的吸收滤片应安装在A .激发滤片与分色镜之间B. 物镜与分色镜之间C. 光源与激发滤片之间D. 分色镜与目镜之间E.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33. 可用于酶免疫荧光分析的物质是A. 异硫氰酸荧光素B.

39、四乙基罗丹明C.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D. 藻红蛋白E. 四甲基伞酮-炉D半乳糖苷34. 去除过度标记的荧光抗体最好用A. 搅拌法B. 透析法C. 盐析法D. 凝胶过滤法E离子交换层析法35. 能用于抗原定位检测的实验为A. 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B. TRFIAC.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D. ELISAE. 免疫比浊分析36. 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与直接法相比 ,优点为A. 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B. 操作更简便C. 检测不同的抗原,只需制备一种荧光抗体D. 可用于抗原的定位检测E. 可用于抗原定性检测37. 荧光免疫技术中 ,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为A. EuB. TbC. CeD. AuE. Zn38.

40、 1.免疫组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A. 标本处理B. 抗体的处理与保存C. 免疫染色D. 设立对照试验E. 结果判断39. 免疫组化技术的首要试剂是A. 抗原B. 抗体C. 标记物D. 固定剂E. 洗涤液40. 酶免疫组化技术中,关于标本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充分洗后于室温用0.3%H2O2和80%甲醇处理2030minB. 充分洗后于室温用 0.3%H2O2和80%甲醇处理4050minC充分洗后于室温用 0.5%H2O2和90%甲醇处理2030min。D充分洗后于4C用0.3%H2O2和80%甲醇处理2030min。E充分洗后于4 C用0.3%H2O2和80%甲醇处理4050min。41.

41、PAP 法是 Sterberger 等于哪一年建立的A. 1950B. 1960C. 1970D. 1980E. 199042. PAP 复合物中的酶是A. 辣根过氧化物酶B碱性磷酸酶C. 葡萄糖氧化酶D胃蛋白酶E. 胶原酶43. PAP的特点是几个抗酶抗体和 3个过氧化物酶分子组成复合物,结构非常稳定A. 1B. 2C. 3D. 4E. 644. 双桥 PAP 法建立于哪一年A. 1955B. 1965C. 1970D. 1975E. 198545. PAP法中的桥”是A. 第一抗体B. 第二抗体C. 第三抗体D. 亲和素E第四抗体46. ABC 技术由美籍华人 Hsu 于哪一年建立,已广泛

42、应用于免疫学检测技术A.1961B. 1975C. 1981D. 1985E. 199047. ABC 法中的 “桥”是指A. 第一抗体B. 第二抗体C. 第三抗体D. 亲和素E. 链霉素亲和素48. LSAB 法的操作时间仅为 ABC 法的多少,具有实用价值。A. 1/2 左右B. 1/3 左右C. 1/4 左右D. 1/5 左右E. 1/6 左右49. 双标记荧光免疫法中,如用罗丹明标记 A 抗体,呈什么颜色,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标记 B 抗体,呈什么颜色A .黄绿色,橘红色B. 橘红色,黄绿色C红色,淡黄色D. 淡黄色,红色E. 橙黄色,浅绿色50. 荧光免疫间接法比直接法荧光增强多少倍,

43、敏感性提高多少倍A. 1 2B. 2 4C. 36D. 48E. 51051. 免疫组化法吸收试验是用过量已知抗原与抗体在多少度以下充分反应,离心后再行免疫组化染色A.4 CB. 20 CC. 40CD. 37 CE. 50C52. 胶体金标记蛋白加稳定剂后,在一定浓度下,4 C可保存多久A. 几天B. 几个星期C. 半个月D. 几个月E几年53. 胶体金标记蛋白时,待标记蛋白的实际用量是在稳定 1ml 胶体金所需蛋白基础 上再增加多少A. 5 10%B. 10 20%C. 20 30%D. 30 40%E. 40 50%54. 铁蛋白是一种含铁 多少,相对分子量为 650900KD 的球形蛋

44、白A. 15%B. 20%C. 25%D. 30%E. 35%55. 铁蛋白含铁核心直径为多少A. 3 4.5nmB. 47.5nmC. 3.57nmD. 4.58nmE. 26nm56. 铁蛋白的中央的含铁核心约含有多少个铁原子A. 1001000B. 1000 2000C. 2000 3000D. 3000 4000E. 4000 500057. 铁蛋白是由几个亚基组成的高电子密度氢氧化铁胶态分子团A.2B. 3C. 4D. 5E. 658. 下列哪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是红色A. 白磷B. 维生素CC. 乙醇-超声波D. 枸橼酸三钠E. 硼酸钠59下列哪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是酒红色A. 白磷B

45、. 维生素CC. 乙醇-超声波D. 枸橼酸三钠E. 硼酸钠60. 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A.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B.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C. 亲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D. 免疫金(银)细胞染色组织化学技术E. ELISA61. 组织细胞标本固定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B. 防止细胞自溶C. 保持细胞固有形态与结构D. 使细胞脱落E. 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62. 免疫染色过程中使用蛋白酶消化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暴露抗原B. 增加细胞和组织的通透性C. 利于抗体与抗原最大限度的结合D限制抗体与抗原的结合E减少非特异性干扰63. 关于石蜡切片,下列说法

46、不正确的是A. 组织块经固定、脱水处理后,浸蜡包埋B. 4C保存备用C切片厚度为23umD. 是观察组织细胞结构的理想方法E. 不能长期保存64. 关于冰冻切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取新鲜组织块迅速冷冻(70 C)B. 切成510um薄片C. 抗原的保存量不如石蜡切片多D. 制片方法简单E. 低温冰箱保存备用65. 关于活体组织标本,错误的是A. 取材于病变组织B. 取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C. 要求大小适中D. 应减少对组织标本的损伤与挤压E. 应取正常组织66. 关于酶免疫组化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敏感性较荧光标记技术高B. 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C. 便于对组织细胞微细结构的分辨D. 染色标本不能长期保存E. 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8. 关于 PAP 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结构稳定67. 不存在游离的免疫球蛋白C. 染色冲洗过程中酶分子不易脱落D. 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好E. 敏感性比直接法、间接法高,但比酶桥法低68. 免疫组化技术标本的来源,错误的是A.活体组织B各种体液C. 穿刺液D. 培养细胞E粪便69. 下列哪项不是激光器的特征A. 单色性强B. 波长范围较宽C. 亮度咼D相干性好E方向性强解答题1. 什么是 ELIS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