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1.doc需要.doc10_第1页
教材分1.doc需要.doc10_第2页
教材分1.doc需要.doc10_第3页
教材分1.doc需要.doc10_第4页
教材分1.doc需要.doc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的实践反思【教材分析】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水平。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但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教学目标】水平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思维水平和课程标准要求去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而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我使用多媒体手段,图文结合,努力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水平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学习

3、品质。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解读,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堂课中,我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情境性教学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我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上完了这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活兴趣情感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说,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不是一项如同嚼蜡,甚至是苦不堪言的任务,而是一项快快乐乐的活动。在这里,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我的故事中娓

4、娓而来。首先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小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了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实行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小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二)以读促悟,学文释疑。 1、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让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出示远教IP资源课件让学生划出最能表现小村庄变化的原因的句子,再小组交流:你为什么划这个句子呢?读了这个句子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讨论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发言,特别注意让只习惯于说的学生有“听”的耐心,使羞于发言的学生有“讲”的信心,

5、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露,使课堂讨论表现一种“个性思想发展,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2、词句研读,深入领悟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细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理解到小村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随机指导。比如:“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读“谁家”、“拎起”、“一棵一棵”等词语时,语气要略微舒缓,加重。 3、整体品读,加深体验 在领会了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基础上,我又采取自己读、合作读、范读等朗读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 这个教学环节设计,我通过让学生在读

6、中层层加深,层层提高,加深后再读,再体验,注重语言训练的由浅入深,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朗读、感悟,并积极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和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三)发展思维、深化主题孩子们对大自然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亲近,而且还有着意想不到的创造潜能。学完全文后,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我始终通过充沛的情感,用生动的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自己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遗憾的是:1“由于前半节课的节奏有些缓慢,造成后面的诸多问题。如感悟小村庄的美丽这个画面时间太长:2、朗读训练的时间

7、不够充分,训练的面也不够广;3、对于小村庄消失的理由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也没有往深 处探究;4、脱离生活实际,没有让语文走进生活。原因是对教材的挖掘不深,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估计的过高,问题提的琐碎,给学生留的思考问题空间较少,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很好的发挥,没把听说读写挤进课堂等。基于以上情况,我又重新审视课堂,再次挖掘教材,认真备课,再次走进课堂。得到的收获如下:(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

8、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引课时采用讲故事、段与段间的过渡语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上课时,我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再出示远教IP资源里的故事画面及配音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同时板书课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9、”,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课里,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问,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首先是讨论前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思考,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中的“所有*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的是什么?学生经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有意识地思考,有针对性地讨论,对问题产生了独特的想

10、法,才能充分、深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明白了“所有*斧头得到的一切”不仅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头得到的房子、家具、柴火,还有*斧头得到的所有不错的生活。讨论中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见解,有的仅仅是幼稚的疑问。这些想法,都使学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心理需求。此时,正是讨论的最佳时机。讨论时,要引导学生有序地发言,特别注意让只习惯于说的学生有“听”的耐心,使羞于发言的学生有“讲”的信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使课堂讨论交流呈现出“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讨论后引导学生进行整理,让学生从这些意见的“联结点”中归纳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滥伐树木,对

11、周围的环境造成了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由此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因为“让读成为语文课上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极力倡导的。我让学生在读中层层加深,加深后再读,再体验,让学生站在“读者”的地位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从而体会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

12、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学完本文后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采访村长,“您此时想说些什么?”采访同学们,“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学生能联系实际告诫村庄的人们以后不要破坏环境,要爱护大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最严厉的惩罚。从而升华中心,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已经认识到了要保护树木,不能乱砍乱伐,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让孩子们参与多了,亲身体验多了,在文本的朗读上相对少了,应该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才是地地道道的语文课。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