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分子生物学_第1页
过程分子生物学_第2页
过程分子生物学_第3页
过程分子生物学_第4页
过程分子生物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过程分子生物学523416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细胞通讯的分子机制免疫多样性的分子识别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谱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基因组学与系统生物学免疫多样性的分子识别EBCDAF哺乳动物的免疫识别及应答系统哺乳动物的免疫识别及应答系统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抗体类型开关的切换T 淋巴细胞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大型组织相容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GHI微生物识别自我与非自我的分子机制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抗体编码区的顺序组织3A 哺乳动物的免疫识别及应答系统 生物体免疫系统的本质功能是区分“自我”与“非自我”。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区分自身与环境并不困难,胞内物质就是自身的,

2、而胞外物质都是非自身的。但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区分自我与非自我就要依靠分子识别系统。人体由三百多种不同形态和性质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的结构、功能、作用方式均有其特殊性,因此人体需要a 免疫系统的功能由更精确的免疫系统实现下列三种功能: 3A 哺乳动物的免疫识别及应答系统自身细胞或物质的识别功能 a 免疫系统的功能一种机制去识别自身的细胞和分子非自身细胞或物质的识别功能 一种机制去识别非自身的入侵者 抵御消灭入侵者的功能 一种机制去抵御消灭入侵者,并修复由其所造成的机体损伤3A 哺乳动物的免疫识别及应答系统b 免疫系统的组成先天性免疫两大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警察系统两大安全系统军事

3、系统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两种方式细胞分子干扰素白介素补体抗体细胞水平上免疫功能的发挥主要依靠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以及获得性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子水平上免疫功能的发挥主要依靠溶解在机体循环系统中的分子,如细胞因子、补体和免疫球蛋白,因此又称为体液免疫系统3A 哺乳动物的免疫识别及应答系统 哺 乳 动 物 的 免 疫 系 统 不 但 具 有 重 要 的 生 理 功 能 , 同 时 也c 免疫系统的特征涉及到许多分子生物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免疫识别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分子识别 上述特异性的分子识别通常只涉及到蛋白质分子中的5-15个氨基酸残基,或核酸分子中有限长度的

4、序列。抗体与抗原、受体与配体、大型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对抗原的特异性分子识别T细胞受体对抗原/大型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特异性分子识别酶与底物是生物体内蛋白质之间分子识别的三大模型。谱识别受体对微生物相关分子谱的特异性分子识别 微生物crRNA对外源核酸的特异性分子识别细胞通讯 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需要自身细胞和辅助T细胞提供信号;毒素T细胞在与抗原-大型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结合后,将信号转导入细胞内,激活一系列参与免疫应答的组分;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上的谱识别受体识别微生物相关分子谱后,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产生分泌细胞因子,并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这些都是细胞通讯的基本原理,但这些信号转导途径又与生命其它过

5、程中的信号转导途径有所不同。免疫多样性 免疫多样性,包括抗体、T细胞受体、大型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多样性的发生机制,是免疫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内容,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理论命题。 一个哺乳类动物的机体可以产生多达101313-101414种不同的抗体,它们对应着同等数量的抗原。自然界中存在着的所有细菌、病毒、生物大分子在机体内均有对应的抗体和T细胞受体,甚至就连自然界内尚未出现的抗原分子(如病毒的分子),机体内也已存在着相应的抗体。那么机体是怎样产生数量如此庞大的抗体呢?人体内总共只有两万多个基因,何以能为数十万亿种海量的抗体蛋白编码呢?表观遗传(epigenetic) 前缀“epi”在希腊语中意为“之

6、上”,因此“epigenetic”一词表述的是能影响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任何高于DNA序列本身改变的变化,即表观遗传。这些表观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非编码R N A ( n c R N A ) 转 录 、 染 色 质 重 整 、 染 色 质 核 定 位 、 D N A 鼓 泡等。表观遗传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现在查明,表观遗传机制在调控抗原受体或抗体编码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以及等位基因排斥等分子免疫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过程中动用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表观调控机制。 3B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a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特征 脊椎动物的获得性

7、免疫系统主要由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组成,它们分别合成种类繁多的B细胞受体(BCR)、抗体(Ig,又称免疫球蛋白)、以及T细胞受体(TCR),用于对外来抗原片段或分子的特异性识别,进而刺激并协助其它免疫细胞和因子消灭抗原。在哺乳动物中,B细胞成熟于骨髓中,而T细胞则成熟于胸腺中。B细胞上的BCR激活体液免疫,T细胞上TCR的触发细胞介导的应答途径。 获 得 性 免 疫 系 统 的 主 要 特 征 是 能 对 特 定 抗 原 的 识 别 效 应 进 行 扩 增放大,并对之形成长期性甚至永久性的记忆。体液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的体液免疫系统由B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抗体所介导。一旦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8、免疫识别)便通过下列两种途径消灭抗原:诱导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激活补体系统的降解作用。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需要辅助T淋巴细胞(TH)通过细胞通讯提供指令。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的细胞介导免疫是由细胞毒素型T淋巴细胞(CTL又称杀手T淋巴细胞)实现的。外来抗原尤其是细菌或病毒侵染机体靶细胞后,靶细胞表面靶细胞毒素T细胞抗原片段MHCTCRT细胞受体上的大型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将细菌或病毒的抗原片段展现在细胞外表面,这时毒素T淋巴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就能专一性与抗原片段或抗原片段-MHC复合物结合,进而消灭被侵染的靶细胞及入侵者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哺乳动物的每个个体都有其特异性的MHC蛋白

9、谱,因而从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体的组织移植是困难的,因为供体与受体之间的MHC蛋白谱不同。机体免靶细胞杀手T细胞抗原片段MHCTCRT细胞受体疫系统不会进攻自身的性质称为“免疫耐受性”,而抗体、T细胞受体及MHC是多样的(免疫多样性),这就为机体定义识别自身提供了分子基础。3B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 机体在接触到抗原后,便会产生对该抗原新一轮入侵的免疫作用,而在此之前,机体缺乏对抗原的这种特异性杀伤作用。换句话说,机体对抗原的杀伤能力是在免疫应答过程b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形成中获得的,这种能力产生的机制遵循“克隆选择理论”。克隆选择理论未成熟的淋巴细胞库中含有大量的B细胞和T细胞。每一个B细胞

10、只表达一种特异性BCR和Ig;同样,每一个T细胞也只含有一种特异性的TCR。一旦遭遇抗原,特异性的BCR和TCR则分别识别结合之,并启动由两者分别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其效应是大量(106)针对同种抗原的B细胞和T细胞成熟,并产生更多的抗体,即克隆选择。每个细胞的表面每个细胞的表面上分布着大上分布着大约约12万个万个BCR分分子子3B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 组成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属于外周细胞,它们由成年骨髓中的未成熟干细胞发育而成,或直接通过血液(B细胞)或通过胸腺(T细胞)迁移至外周淋巴组织如脾脏、淋巴结、派氏淋巴小结、扁c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分布 每个哺乳动物个体的B淋巴细胞库中至

11、少由1012 种特异性BCR构成,T淋巴细胞库的含量相对少一些,而每一种特异性的B细胞或T细胞只有少数几个相同的细胞组成,因为它们从未遭遇过相应的抗原。桃体等处,然后在血液和胸腺之间流动循环。3C 抗体编码区的顺序组织 高等哺乳类动物的免疫球蛋白(Ig)由两条重链(H,35KD)和两条轻链(L,17KD)通过四对二硫键连接而成。 a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 重链有五种类别:m m,d d,g g,e e,a a,分别构成:IgM、IgD、IgG IgA、IgE,它们通常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轻链有两种类别:k k,l l。 人类的抗体中,60%是k链;40%为l l链。 抗体的分子结构NNCCV

12、LJCLVLJCLVHDJCH1CH2CH3CH2CH3铰链区(Hinge)效应功能区(五类抗体的功能类别决定区)抗原结合区3C 抗体编码区的顺序组织人体免疫球蛋白的编码基因包括下列三大家族: b 抗体分子的编码基因轻链 l l 家族轻链 k k 家族重链H家族300个不同的V基因和4个不同的JC基因 76个不同的V基因、5个不同的J基因、1个C基因 51个不同的V基因、30个不同的D片段、6个不同的J基因、9个不同的C基因,包括 m m、d d、g g、a a、e e 五种类型的编码基因。3C 抗体编码区的顺序组织 在这里,基因的概念是编码免疫球蛋白多肽链的一个特定区域的DNA序列。在非抗体

13、合成细胞中,V基因和C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 抗体分子的编码基因 三个家族的划分是因为每个家族的各个基因均有自己的顺序组织模式及表达模式,家族不同,基因的顺序组织及表达调控模式也不同。 3C 抗体编码区的顺序组织 高等哺乳类动物免疫球蛋白基因的排列顺序在胚胎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是不同的,胚胎细胞中的相应基因并不能表达。胚胎细胞中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顺序组织如下: c 抗体基因家族的顺序组织人类 l l 基因家族在胚胎细胞第22号染色体上的顺序组织1000 kb300个Vl l基因间隔区4个Jl l Cl l基因信号肽编码区可变区编码区J 区编码区不变区编码区(-19 -4)(-3 97)(98

14、 110)(111 C)人类 k k 基因家族在胚胎细胞第2号染色体上的顺序组织76个Vk基因间隔区5个Jk和1个Ck基因信号肽编码区可变区编码区J 区编码区不变区编码区5个Jk片段分布在500-700 bp的区域内,内含子结构长为2-3 kb增强子人类 H 重链基因家族在胚胎细胞第14号染色体上的顺序组织300 kb51个VH信号肽编码区可变区编码区 人的免疫球蛋白H重链基因家族不像轻链家族那样分隔成分离的两部分,而是所有基因全部组成一个巨大的基因簇结构。其中,D区由2-13个氨基酸组成。 30个D6个Jm d g3 g1ye a1 yg g2 g4 e a2CH1铰链区CH2CH33D 抗

15、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 人体的B淋巴细胞可同时产生至少数十万亿种不同的抗体,每种抗体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均不同。根据传统理论,人体至少应有数十万亿个抗体基因为其编码,但事实上人类染色体中的基因总数只有2-3万个,这显然是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 1965年,Dreyer和Benett提出了基因重排假说,以解释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抗体的不变区是由单基因编码的,而可变区则由数千个基因编码,机体通过体内基因重排或重组方式实现抗体分子的多样性。可是当时这 个 假 说 并 没 有 为 他 人 所 接 受 , 因 为 那 时 人 们 相 信 基 因 是 不 会 重组的,直到十年后,DNA体外重组实验成功后,这个

16、假说才被承认。3D 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 1976年,Susumu Tonegawa 设计了一个著名实验,证明抗体基因在骨髓干细胞(淋巴细胞的前身)中发生了重排。实验如下:从胚胎细胞和骨髓干细胞中分别制备染色体DNA,用BamHI消化后凝胶电泳分离然后用 I125 标记的抗体mRNA(包含V和C两部分)杂交两种来源的DNA片段,结果发现在胚胎细胞DNA样品中有两条不同大小的BamHI片段呈阳性;而在骨髓干细胞DNA样品中只有一条带呈杂交阳性。这表明在骨髓干细胞中的抗体基因顺序组织不同于胚胎细胞,也就是说,骨髓干细胞中的抗体基因发生了改变,因为骨髓干细胞也是从胚胎细胞分化而来的。为此,Toneg

17、awa 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D 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 后来,当抗体基因逐一被克隆后,DNA顺序组织的分析结果证实了在胚胎细胞和其它非抗体生成体细胞中,构成抗体的各基因(尤其是V基因和C基因)是分离的,它们不能表达任何有功能的抗体蛋白。而在B淋巴细胞中,各抗体基因元件重组在一起,轻链为V-JC,重链为V-DJ-C,它们作为一个转录单位,转录出mRNA前体,经剪切后,翻译出抗体蛋白。那么,抗体基因的重排是怎样进行的呢?3D 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小鼠的k k轻链基因和重链基因随机重排研究得最为详细,以此为例:a 体细胞抗体基因重排的分子机制抗体基因的随机组合 小鼠k k轻链基因

18、的重排与表达小鼠k k轻链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Vk基因和Jk片段的选择是随机的抗体基因的随机组合 小鼠k k轻链基因的重排与表达基因重排后,位于Ck上游的增强子激活最邻近的启动子,并转录出mRNA前体,而Vk1、Vk2的启动子不能被激活。增强子是组织特异性的,仅在B淋巴细胞中有活性抗体基因的随机组合 小鼠H重链基因的重排与表达小鼠的H重链基因定位在第12号染色体上。H重链含有D片段,它直接与重链的多样性(Diversity)有关。重排分两个阶段:即D与J重排,V与DJ-C重排。 抗体基因的重排规则 重排位点的序列特征抗体轻链和重链基因的重排机制是相同的。在胚胎细胞中,抗体基因在重排位点上

19、(轻链:VL与JCL之间;重链:D与JCH之间和VH与D之间)均存在特异性的重排位点。在此位点上,特异性回文结构形成断裂和结合的重排信号序列(RSS)。七聚体九聚体九聚体七聚体VkJCkVlJCl23 bp12 bp12 bp23 bpCACAGTGACAAAAACCCACAGTGGGTTTTTGT抗体基因的重排规则 重排位点的序列特征每个V编码基因之后均有这种结构。七聚体本身就是回文结构;九聚体本身不是回文结构。在k轻链基因中,每个J片段之前均有这种9-23-7结构。小鼠重链编码基因簇中的重排位点也呈现相似的特征序列:VHJCH23 bp12 bp12 bp23 bpD抗体基因的重排规则 抗

20、体基因分子的重排规则12/23定律一个带有一种间隔区的保守序列只能与一个带有另一种间隔区的保守序列结合,也就是说,含有12bp间隔区的保守列序只能与含有23bp间隔区的保守列序相结合VJC12 bp23 bp信号端信号端编码端编码端VJC基因或片段的断裂位点及连接位点均发生在七聚体保守序列的两个外侧,即信号端与编码端的交界处断裂连接基因重排的不精确性直 接 导 致 在 断 裂 连 接 位 点 上的碱基插入或缺失。整个基因重排过程包括断裂和结合两个反应。结合反应会导致碱基的插入或缺失,这种变化发生在V-J结合区(轻链);在重链中发生在V-D和D-J结合区。在插入突变中,P核苷酸来源于基因序列的补

21、齐过程;而N核苷 酸 则 来 源 于 随 机 掺 入 过 程 。 基因重排的不精确性经过重排反应后,原来的抗体编码序列TACCG变成了TATTGGGGCCG,增加了6对碱基,即2个密码子。而这些位点恰恰位于抗体分子特异性的超变区内,因而产生了抗体的多样性。当然,这种碱基的缺失或插入也会导致阅读框架发生错误,因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基因重排是无功能的。基因重排的不精确性若干种参与V(D)J重排的蛋白因子已被鉴定,它们含有典型的七聚体结合位点、九聚体结合位点、核酸内切酶活性中心等特征结构。其中一个重要的蛋白因子由基因Rag编码,rag突变型的小鼠不能产生功能性抗体。事实上,RAG1和RAG2负责DNA

22、的断裂和重连接,而TdT负责N核苷酸随机掺入。Rag:重排激活基因:重排激活基因3D 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在抗体分子的形成过程中至少有四个环节为其提供了序列多样性: b 抗体分子多样性的来源抗体基因装配元件的多样性对人体免疫球蛋白轻链的装配元件而言: Vl = 300,JlCl = 4,装配的(VJC)l的总数为1,200种 Vk = 76,JkCk = 5,装配的(VJC)k的总数为380种 对人体免疫球蛋白重链的装配元件而言: VH = 51,JH = 6,D = 30,CH = 9,装配的(VDJC)H的总数为8.3104 因而,由于抗体基因元件装配产生的抗体总数为: (1,200 +

23、380)x 8.3 x 104 = 1.31 x 108 抗体基因重排过程中碱基插入或缺失的多样性 任何V-JC、V-D-JC、D-JC重排过程均可产生数量极为可观的碱基序列改变,虽然这些改变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无功能的,但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是无法计算的。保守估计,每种重排至少能产生五种有功能的序列,因而其有效突变的总数大约为: (1,200 + 380)x 8.3 x 104 x 5 = 6.55 x 108 V基因和假基因之间同源交换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首先在鸟类动物体内发现。鸡的免疫球蛋白l轻链基因只有3个:Jl、Cl、Vl。但在Vl的上游有25个yVl假基因,Vl甚至是没有活性的,它必须与

24、yVl发生同源交换后,才能合成具有活性的l轻链。每个yVl基因中均有4-6个片段(10-120 bp不等)可与Vl发生同源交换,而且这种同源交换可发生一次、二次甚至六次,因而由此产生的l轻链也可达2.5108之多! 25 yVlVlJlClV基因片段之间的同源交换体细胞超突变产生多样性体细胞超突变(SHM)发生在成熟的B淋巴细胞内,具体部位在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上游区域,由抗原刺激诱导产生,突变频率为10-3/碱基对/细胞代数,比自发突变频率高106倍,而且这种细胞超突变发生于初级免疫应答、B细胞记忆、以及次级免疫应答的所有过程中,其结果是不断地创造出对抗原具有更强亲和力的浆细胞及其抗体CCPC

25、SRSHM浆细胞SHM浆细胞记忆型细胞CSRCCP/CSR/SHMCCP:细胞克隆扩增细胞克隆扩增CSR:类型开关重组类型开关重组SHM:体细胞超突变体细胞超突变体细胞超突变产生多样性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表达的V-J和V-D-J序列中含有大约3-15个不等的碱基取代,而且这些突变往往倾向于低甲基化的热点序列,如5-RGYW-3(R=A/G,Y=C/T,W=A/T),主要碱基取代类型为CN 上述体细胞超级突变在抗体基因重排完成之后仍可创造出105 数量级的抗体种类(以平均每条V-J和V-D-J序列中含有9个取代碱基计算,共有49 = 2.6 x 105 种突变可能,有义突变率为20 / 64,

26、则 8.19 x 104) 综合抗体基因重排、重排过程中发生的碱基插入或缺失、以及重排结束后的体细胞超级突变,人类成熟的B细胞(浆细胞)库中理论上可产生高达1013 种不同的抗体(6.55 x 108 x 8.19 x 104 = 5 x 1013 )。3D 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 生产性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是指能产生出活性抗体的基因重排事件。同源染色体两条单体的抗体等位基因理论上可同时发生基因重排,但一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排是生产性的,或者是成功的,那么它便会抑制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排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等位排斥现象。 c 生产性基因重排触发等位基因的排斥 因此,每个B淋巴细胞只

27、表达一种类型的轻链和一种类型的重链,产生一种免疫球蛋白分子。 3D 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 纵观抗体基因的重排事件存在下列特征: d 抗体基因重排的表观调控直接与独立的D基因发生重排;而且远端VH与近端VH具有同等机会重排。重 排 次 序 精 确 性 : D - JH重 排 在 前 , VH- D JH重 排 在 后 , VH不 能 直重 排 世 系 特 异 性 : 虽 然 在 B 细 胞 和 T 细 胞 中 均 存 在 R A G 重 排 机但抗体基因只在B细胞中发生重排;同样,TCR受体基因只在T细胞重排等 位 基 因 排 斥 性 : 抗 体 生 产 性 的 基 因 重 排 只 发 生 在

28、同 源 染 色 体上 两 个 等 位 位 点 中 的 一 个 位 点 上 , 另 一 个 位 点 的 重 排 受 到 抑 制 , 除 非 第一个位点上的重排是非生产性的。3D 抗体多样性的分子机制d 抗体基因重排的表观调控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Alt 等人就提出了用来解释抗体基因重排特异性的“易感性假说”,即在淋巴细胞及其祖先每一特定的分化阶段中,只有某些基因位点的某些部分对RAG重组机器是“易感”的,因而抗体基因重排的特异性实际上可归结为对DNA区域对RAG重组机器的“易感性”。这在当时显然只是个概念,但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正在不断赋予其分子层面上的内涵,包括复制定时、核定位改变、

29、染色质鼓泡、组蛋白修饰、核小体定位、DNA甲基化等表观调控机制。染色质在核组织中的重定位提升重排的易感性(a)两个Igh位点起初定位在核的周边;(b)它们借助于DJC末端向核的真染色质中心移动,双双与Rag复合物相连,并经历D与J重排以及邻近于重排型DJ基因片段的V区鼓泡,以便进行V与DJ的重排;(c)生产性VDJ重排了的等位基因解构与表达;(d)第二个等位基因解构并被招募至近着丝粒区的异染色质上(深灰色不规则形状)。CTCFCTCF结合位点结合位点Pax5Pax5YY1YY1E Ezh2zh2ikarosikaros染色质组蛋白的表观修饰提升重排的易感性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核小体核小体组蛋白乙

30、酰化酶RAG1/2重排机器 Ac Ac Ac Ac 最新的研究证实,染色质组蛋白上临时的有限度的表观标记也与抗体基因位点的次序性重排密切关。在DJH重排之前,整个D-CH区域的组蛋白被乙酰化;在尚未经历DJH重排的祖先B细胞中,VH基因位点结合的是非乙酰化的组蛋白;而准备进行VH-DJH重排 的 区 域 内 , 显 示 出 VH位 点 组 蛋 白 乙酰化水平的提升。DNA的甲基化指导等位排斥与体细胞超突变同源染色单体 A同源染色单体 a 在抗体基因位点所在的两条同源染色体DNA上,甲基化修饰的密度显著不同。其中,甲基化程度较低的等位位点更倾向于发生重排和体细胞超突变。这为抗体基因重排的等位排斥

31、以及体细胞超突变在生产性重排的染色体DNA上特异性发生提供了一种控制机制。3E 抗体类型开关的切换 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五种不同类型的抗体(免疫球蛋白),每一类抗体具有不同的重链类型,由CH区域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决定。一个B淋巴细胞在任何一个时刻一般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抗体,但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可能会发生改变。这种控制抗体类型转换的因素称为“类型开关”,而抗体的轻链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却是恒定不变的。3E 抗体类型开关的切换a 各类型免疫球蛋白的组成与功能抗体类型IgMIgDIgGIgAIgECH 链性质分子结构血液中比例生理功能m md dg ga ae e(m2L2)5Jd2L2g2

32、L2e2L2(a2L2)2J5%1%80%14% 19 genesMHC基因结构的相似性除了III型MHC外,所有的MHC基因结构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蛋白分子上的各功能区域往往是由基因上的一个外显子编码,也就是说,一个外显子编码蛋白分子上的一个功能域,包括:信号肽区膜外区 转膜区 胞质区 非翻译区 Class IClass II aClass II bb 微球蛋白外显子3G 大型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就象侦察兵,猎取入侵者。当靶细胞与外来抗原遭遇后,便将抗原片段通过其 I 型MHC展示给毒素T淋巴细胞,后者再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激活能在受感染的靶细胞膜上钻孔并进入

33、靶细胞的酶系编码基因,进而降解入侵抗原d MHC介导的免疫细胞间的通讯网络受感染的细胞毒素T细胞3G 大型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当巨噬细胞与外来抗原遭遇后,便通过其II型MHC将抗原暴露给辅助T淋巴细胞,后者识别MHC-抗原复合物。辅助T淋巴细胞就象指挥者,通过分泌淋巴细胞因子d MHC介导的免疫细胞间的通讯网络而发布命令。巨噬细胞辅助T细胞抗原展示细胞TCR介导的信号转导网络T-细胞淋巴细胞因子3G 大型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淋巴细胞因子的功能有三:d MHC介导的免疫细胞间的通讯网络命令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消灭入侵者;进攻巨噬细胞、血小板及其它细胞,参与整理

34、战场和医治创伤; 作用于辅助T淋巴细胞本身,使其发出更多的指令,放大信号,扩增免疫细胞的数目。 另外,B淋巴细胞也拥有自己的信号传递途径。 3H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a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特征 先天性免疫系统为机体提供了抵御微生物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多细胞生物中,但表现形式和效应机制不同。先天性免疫具有针对微生物病原体中某些固有的分子谱(MAMPs)的识别作用,这些分子谱是微生物病原体上相对保守的模件,但不存在于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中,因此先天性免疫系统能迅速高效地辨认自我与非自我。脊椎动物的先天性免疫系统主要由巨噬细胞(Mf)、树突细胞(DCs)、嗜中性粒细胞构

35、成,负责识别MAMPs不同成员的正是这些细胞表面上和细胞内的特异性的谱识别受体(PRRs)。微生物病原体中相对保守的分子谱(MAMPs) GENES X 2010微生物病原体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某些分子具有种属保守性,能为宿主生物的先天性免疫系统特异性识别,这些分子的集合称为微生物病原体相关性分子谱(MAMPs)。微生物种属分子谱物质细胞学定位谱识别受体细菌三酰基脂肽细胞壁TLR1/TLR2生鞭毛细菌鞭毛蛋白鞭毛TLR5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细胞壁TLR2/TLR6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细胞壁TLR4细菌/病毒单链RNA细胞质TLR7/TLR8病毒双链RNATLR3/RIG1真菌b-多聚糖细胞壁Dect

36、in1含DNA微生物非甲基化CpG DNA细胞质TLR9先天性免疫细胞上或细胞内的谱识别受体(PRRs)微生物病原体被多重不同的PRRs所识别,定位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表面或内部的PRRs分为三大类: Akiko Iwasaki,et al. Science,327,2010受体类型谱识别受体分泌型受体效应功能胶原凝集素纤维胶凝蛋白穿透素转膜型受体Toll 样受体家族 TLR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胞质型受体RIG1样受体 RLRNOD 样受体 NLR与微生物细胞表面结合,激活补体系统的凝集素途径,并调节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识别微生物病原体的MAMPs,并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激活获得性

37、免疫系统。RLR识别病毒RNA,NLR识别细菌肽聚糖降解产物,并诱导其进一步降解。先天性免疫的基本特征 先天性免疫细胞的谱识别受体无需基因重排而直接表达;为谱识别受体所识别的微生物病原体分子谱呈现种属内的统一性和进化学的保守性;先天性免疫系统只是抵御病原体第一波的侵袭,但不能应付感染的后续阶段,也没有记忆功能;先天性免疫应答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 3H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b 先天性免疫识别的主流机制 先天性免疫对微生物病原体的识别作用既可发生在细胞外也可发生于细胞内,完全取决于免疫识别发生的场所是感染细胞还是非感染细胞。细胞外的先天性免疫识别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的T

38、LR等转膜受体介导,一般为非感染细胞;相反,细胞内的先天性免疫识别由细胞内的受体介导,如NLR和RLR,这些受体的激活一般需要细胞被感染,因此这些PRRs被广泛表达。虽然上述两种类型的识别均能在激活后诱导抗微生物效应,但它们采取不同的机制触发先天性免疫。微生物病原体的细胞外识别机制 Akiko Iwasaki,Science,327,2010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表面受体TLR特异性识别病原体上的分子谱PAMP或MAMP,由此激活TLR信号转导途径,这一途径最终作用于相关基因,表达出激活T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分子。吞噬小体信号转导协同指导微生物病原体的细胞内识别机制 Akiko Iwa

39、saki,Science,327,2010如果树突细胞被病毒感染,则依靠RIG1样受体实施细胞内识别病毒核酸分子,激活RIG1信号转导途径,这一途径最终作用于相关基因,表达出激活T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分子;同时病毒蛋白经内质网或自吞噬小体加工后交MHC展示微生物病原体的细胞外与细胞内复合识别机制机体内大多数细胞具有MHC依赖的抗原分子展示功能,但有些无展示活性的细胞 non APC 可通过细胞外与细胞内复合识别机制识别病原体,并产生相应的先天性免疫应答non-APC3H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c Toll 样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普遍意义在脊椎动物先天性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的Toll样受体

40、TLR与规定果蝇腹部发育途径的Toll受体高度同源,而且也与果蝇响应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并诱导产生抗菌肽的信号转导途径高度相似,这表明Toll的普遍意义。SpaTollTubPelCac/DorDorMAMPTLRMyD88TRIFNFkBNFkBIkB果蝇腹部发育途径人类免疫识别途径3H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功能与机制d 动植物识别微生物分子谱的进化学保守性进化历程(亿年前)1086420动物植物哺乳动物昆虫单子叶双子叶人鼠Pamela C.RonaldBruce BeutlerScience,330,6007,2010。哺乳动物:小鼠昆虫:果蝇单子叶:水稻双子叶:拟南芥受体脚手架蛋白转录因子3 I 微生物识别自我与非自我的分子机制 所有的免疫系统都必须在能区分自我与非自我的前提下抵御外来入侵者。微生物也能采取多种不同的机制(如限制-修饰机制)抵御噬菌体和质粒的侵袭。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大约40%的细菌和90%的古细菌还能借助于其基因组上成簇排列、规则间隔的短小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Regularly Interspaced,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位点抵御噬菌体和质粒核酸分子的入侵,而且自身的基因组DNA可有效地躲避这一免疫作用。3 I 微生物识别自我与非自我的分子机制a 细菌和古细菌CRISPR/Cas基因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