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透析DC DC正激变换器次级有源箝位电路电源网讯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DC - DC正激变换器次级有源籍位电路。 它一方面将储存于变压器漏感能量无损耗地转移到负载,另一 方面有效降低了次级功率二极管电压应力。本文对其一个周期 内工作原理及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给出 2.8 kW DC - DC变 换器实验结果及波形。关键词:正激变换有源箝位漏感1前言图1为正激变换器次级拓扑结构电路,VD,为整流二极管, VD:是续流二极管,L:是输出滤波电感,C:是输出滤波电容。当初级开关管开通时,VD,与通,VD:截止,初级能量向负载转 移;当初级开关管关断时,VD,关断,VD:开通,滤波电感电流 通过VD:续
2、流。以上只是理想状态,若考虑功率二极管的反向 恢复特性和变压器漏感,当 VD,(或V D2)处于反向恢复期时, 有一冲击电流流经变压器,并将能量储存于变压器漏感中,此 能量将使二极管承受较大的反向电压冲击。 这样一方面需选用 较高耐压等级的二极管,另一方面产生的 EMI也较大。止匕外, 由于变压器存在绕线电阻,此能量会使变压器发热。如何 有 效 处理漏感能量呢?最常用的办法是将无源 RC缓冲电路与 每只功率二极管并联,如图2所示,使漏感能量都消耗在缓冲 器上。工作频率越高,缓冲器消耗的能量越多,因此,变换器 频率和效率都不高。下面 将 介 绍一种有源箱位电路,它能 将功率二极管反向电压籍位在一
3、较低范围内, 并且能量回收电 路将漏感所存储的能量无损耗地转移到负图 1 DC载,便于实 现变换器的小型化。图1为正激变换器次级拓扑结构电路R C"<=3"卜图2带RC缓冲电路的功率二极管2电路原理分析DC DC次级有源籍位电路如图3所示,L2表示变压器次级 的漏感,由VDI,VD2,VD3,VD4,C1组成全桥结构籍位电路,VD1,VD:是正激变换次级主整流二极管和续流二极管。对于这种全桥结构,加在每个主二极管上的最大反向电压就 是电容CI的电压。因此,如果能将C1电压箱在小于每个二极 管的最大反向电压,二极管就可实现安全籍位了VT3,L3 ,VD5,C:组成升一降
4、压式的能量回收电路。下面将分5个阶段对 DC -DC次级有源籍位电路一个周期内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参 见图4(图中纵坐标比例不一致)。为了便于分析,作出如下假设(a)输 出电 感Lf足够大,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其电流基本 保持不变,因此L:和C;以及负载可看成一个电流为I。的恒 流源;(b)变压器除考虑次级漏感外视为理想器件;(c)主 二极管VD;和续流二极管VD:除考虑反向恢复特性外其它均不考虑;(d)其它 元件都是理想的。尸"1 N f户3上VT>(1) t 。 一 t1to时 刻,变换器初级开关管开通,变压器次级线圈电压U, 翻转为Up,;/k ,其中叽*为初级直流电压,k为
5、变压器初次级 匝比。整流二极管VD,正向偏置导通,流过玩、VD,的电流线 性增长,增长率为di/dt= U sec/L 2。由于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VD2尚未关断,IVD2以相同的速率减小,但总的I0 不变。(2) t1 一 t2IL2 在t; 时刻达到最大值IL2(max)二Io+IRR其中IRR为VD: 的反向恢复电流峰值。t1时刻,VD2反向恢复期结束后关断, 丫口2±开始有反向电压,籍位二极管 VD;导通。此时,籍位电 路将加在VD:上的反向电压箱位为C1的电压,L:上多余的能 量向C1转移,IL2下降,Uc,增加。t:时刻,IL2= I。,VD 4 关断Uv. = UpH
6、/k可以计算出这段时间转移到C;上的能量为:£i = y£2(70+ /RR)2-y A2/o2(3) t2 一 t3t2时亥1J , VT3开通,而在此之前,IL3=0,因此V T3实现 了零电流开通,开通损耗很小。C1上储存的能量通过负载一 L3-V T3通路向负载和L3转移,IL3增加。由于I。不变,IVDI 将减小。t3时刻,C,复位Uci= Up,k t3 t4 t3时 刻,变 换器初级开关管关断,同时 VT3关断,I。和 IVDI线性减小,减率di/dt=U,/L291V D 2 以相同速率线性 增加。储存于L3上的能量转移到C:上,IL3减小,其减小率 为dI
7、L3/dt二一 Uo/L3o若忽略R3损耗,(因为在模块正常工 作时R3上消耗的功率约0.3W ),C:与负载并联,这样L3上 的能量就转移到负载上去了。12 I/X - L E I 2 i> i - i 图4箱位电路工作原理波形t4 t;时 刻,IL2和,VDl达到负的,RR而IVD2达到最大值, ID2(MAX)=Io+IRR,VD ,关断,籍位二极管 V D3开通。此时, 加在VD,上的反向电压为籍位电容 C,的电压,漏感上的能量通 过V D2-C1-VD3-L:通路向C,转移,UCi增加。t5时刻,IL2为0,这段时间转移到C,上的能量为:G/rr?t5时 刻 后,输出电感通过V
8、D:续流,以维持输出电流连续。 此后开始新的周期,状态同(1)。3、性能分析3.1 、能量分析由于变压器的漏感与绕制工艺和磁芯材料有关,为了简化 分析在这里将它看成一常量。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一个开关周 期内漏感所储存的能量为E = Ei + E2- £2,rr( /rr + /。)那么单位时间内漏感所储存的能量为P = /x£ = "2/rR (/rr+/o)式中,f为变换器的工作频率)。若采用RC缓冲器与主二极 管并联,这部分能量全消耗在缓冲器上。由该式可看出,P与f成正比,这使得采用RC缓冲器的变换器工作频率和效率难 以提高。若采用本文介绍的能量回收电路,这部
9、分能量全部转 移到负载上,有利于提高工作频率和效率。3.2 有源箱位分析由以上分 析可知,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漏感所储存的能量均 转移到籍位电容C1上,由此可得C,上电压增量口为 变换器的实验结果。x j- E L21rr( /rr + 7。)u=型c?u图5是籍 位电容C1两端电压波形。由图可看出,其电压是 在160 V平均电压上有些波动,但最大值不超过180 V。因此, 整流(续流)二极管用低耐压200 V的二极管是很安全的。图5箱位电容C,两端电压波形表1是可 选用的两种二极管的参数对比,显然,200 V比 400 V的二极管有更低与通压降,同等条件下,用 200 V的二 极管与通损耗更低。
10、器件/vAPT60D40B4003013APT60D20B2007m0.9表1两种二极管参数对比为了确 保 二极管安全箱位,也就是当籍位电容吸收漏感多余能量而电压升高时二极管不会有烧坏的危险, 籍位电容的电 容量需要大些。这样,在每个开关周期,籍位电容上的电压就是在一平均电压基础上有微小的波动。 由此可知,C,越大,DU越小。但C,越大,体积和价格也相应增加。因此,只要选择 合适的C,值,DU就可确定,U十ZU(主二极管上的最大反向 电压)也确定了。将它与手册上拟选用二极管的最大反向电压 相比较,即可确定二极管工作是否安全。表中,IRR反向恢复 电流峰值在d t/di = - 480 A/ .Tj=100C条件下测得;OF与通压降在if=60A ,Ti =150 C条件 下测得。此外,经 计算,(1)选用400V功率二极管,RC缓冲电路总 损耗137 W ;(2)选 用400V功率二极管,有源缓冲电路总损耗 70 W ;(3)选 用200V功率二极管,有源缓冲电路总损耗 48 W,由此 可见,选用200V功率管的有源缓冲电路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日用复膜袋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大蒜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橡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1228-101450
- 郫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24年标准案例范文)
- 电子产品包装的测试与验证方法
- 科技企业电商平台建设与运营
- 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探索新时代的商业模式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品牌授权及区域代理商招募协议
- 2025年度综合性办公室网线施工及后期维护保障协议
- 白银绿色办公的首选材料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人体的免疫系统课件
- 六年级下学期开学第一课
- 体育原理课件
- 公路工程项目隐隐蔽工程管理办法
- PCCP安装与水压试验
- 中国民间艺术 ppt课件
- 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共10页)
- 电子舌技术在普洱茶品质识别中应用的研究
- 锻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