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电容、电感的识别与检测_第1页
电阻、电容、电感的识别与检测_第2页
电阻、电容、电感的识别与检测_第3页
电阻、电容、电感的识别与检测_第4页
电阻、电容、电感的识别与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阻、电容、电感的识别与检测r 1任务目标1 .能掌握电阻的基础知识,学会电阻识别与检测的方法。2 .能掌握电容的充放电的相关知识,学会电容识别与检测的方法。3 .能掌握电感的相关知识,学会电感识别与检测的方法。情景描述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电子元器件几乎无所不在,家用电器、 电脑、手机等各种现代化的智能设备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电子元器 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电子元件是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 成分的成品。例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因为它本身不产生电 子,它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所以又称无源器件。电子器 件是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例如晶体管、电子 管、集成电路等

2、,因为它本身能产生电子,对电压、电流有控制、变 换作用(放大、开关、整流、检波、振荡和调制等),所以又称有源 器件。 1任务准备一、电阻的基础知识1 .电阻的定义电阻器(R)简称“电阻”,它是家用电器以及其它电子设备中应用 十分广泛的元件。电阻器利用它自身消耗电能的特性, 在家用电器电 路中起降压、分压、限流、向各种电子元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电压或电流)等几种功能2 .电阻的命名方法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公用宇阻表示主肺用字族示材到用数手或宇西表示好缸序号招君意义符号符号意义电阻器T破瞳1 * 2普通包括:RP电性器P金屋腹3越高频施定,率U合成腹4高阳限值C沆积腹7商圈死洋误差含成

3、膜9揩密播度等旗I破麻釉膜9立阳SS-育压J金属履G电位踞特殊函Y氧化膜T数S启机'关后X-肺萍N兀机实芯L言功率X出W可调R:瞬D小型G光勉恻量用压鞭撇调客圈3 .电阻的识读色环法是用色环或色点来表示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允许误差。色环有四道环(普通电阻)和五道环(精密电阻)两种,如图所示数他的i支取方.法III uI.r1 颜色可一设策二次貂三求乘数胤色01得色11110± 1*<F红色工£4loo±之*c幅0.JJIK苗色4q1IHK:绿色S5S1UOK+ CI.5MD血色6651M± 0.25*4C紫色777LOMi Q,1Q%D旅伊,

4、338;03海A白也70U土 3金J OL± 1O;4K赤i 20XM-l> -图1 1色环识读方法直标法是指在一些体积较大的电阻器表面, 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和单位符号标注出标称阻值,有的还直接用百分数标出允许偏差。例如:图12电阻直标法可以读出大小:510Q ±5%通过电阻的命名方法还可以知道:R 电阻的总称 X 材料为线绕G一表水大功率6表水序号4 .常见电阻的分类常见的电阻外形如图1-3所示炭膜电阻金属膜电阻(RJ)贴片电阻绕线电阻(RX)碳膜电位器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图1 3电阻的分类5 .万用表测量电阻第一步选档位把指针这是测量打到如图所示的档位(欧姆档 Q) 电阻用的档位。第二步识刻度电流和电压的读数的起始位置 0在左边,而电阻档的起始位置 在右边找到电阻的读数表盘线,读数就是从这里读。刻度线第三步机械调零万用表玻璃面下方中心有一园形塑料, 可用一字螺丝刀调节,使 万用表不使用时指针调至静态零位,这就称机械调零。机械调零第四步欧姆调零将万用表两个笔头对接然后看指针是否指向 0位置。如果不是万 用表有个机械调节的地方,转动它让它归零(如果不能调0说明电池 没电了),每次换档都要进行欧姆调零。第五步测电阻将两个笔头分别置于电阻两端,即可测量读数。这时读出的就是 电阻阻值。这种方法不能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