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此中有真意 , 欲辩已忘言 . 南山仰止啊 ,这有人生的真义, 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 字元亮 ,自称 “五柳先生 ”,世称 “靖节先生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中心 :他描写农村风光的恬美和静穆, 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 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2、 .全文 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词 : 心远 .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心远 ”或 “悠然 ”(答出其中一个即可).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特点.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心远地自偏 ”以上四句的思想意蕴是什么?哪几句诗是写景的?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饮酒(其五)阅读鉴赏及答案】 .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 “而无车马喧 ”呢 ?这里的 “车马喧 ”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
3、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 “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 ”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 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 ”改为 “望 ”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情.“采菊东篱下 ”是一俯 , “悠然见南山 ”是一仰 ,在 “采菊东篱下 ”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 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 . 所以这个 “见”字用得非常好 , 苏东坡曾经说 : 如果把这个 “见 ”南山改成 “望 ”南山 ,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 “采菊东篱下 , 悠悠见南
4、山 . ”一句怎么理解?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最有妙处 .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妙在何处 . ( 2 分)示例一 : “悠然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五)阅读鉴赏及答案】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闲适、 恬淡 .【饮酒(其示例二 : “见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意.( 任选一词 ,言之成理即可., 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 “悠然见南山 ”的 “见 ”能否换成 “望”?学优网 / 不能 “见 ”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望 ”字确是有意为之.,
5、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from本文来自end#与还 . “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诗句的表面意思是 : 太阳下山时 ,山色十分美丽 , 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所以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 :鸟飞倦了 ,也知还家 ,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 ,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 : “鸟倦飞而知还 ”,这句正好应和 “飞鸟相与还 ”.相“与 ”指 “成群 ”,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 “还 ”,还
6、在规劝其他人 , 不妨也 “还 ”吧 ,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 “归去来兮 ,田园荒芜胡不归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 飞鸟尚知还, 人亦更知还 ,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 “归真返朴 ”而.这个 “理 ”,正好为两句的 “悠然 ” 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 .由此可见 ,这几句写人写景 ,水乳交融 ,互为表里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 谈谈你对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的理解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 ,想辨别出来 , 却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 .实际上 ,作者的真正意思是 :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义 ,又何必去
7、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中的 “真意 ”指的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如何理解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这两句的诗意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 在这当中 ,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 ,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 ,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1、 “悠然 ”一词表现了诗人心境的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安逸闲适b. 隐居c.迷惘d. 慵懒2、对该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 “心远地自偏 ”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 欲“辨已忘言 ”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一体.【饮酒(其五) 阅读鉴赏及答案】.参考答案 : 学优网整理1、 a 2 、 c10全诗融叙事、议论、 为一体 ,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2 分 )11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中的“见 ”字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 “悠然见南山 ”好 ,也有人认为 “悠然望南山 ”好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2 分)参考答案 : 学优网整理10. 描写(写景)、抒情11示例 : “见 ”字好 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 ,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启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4药品代理合同(32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字电路实验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排球中胎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商务英语翻译合同术语及公司介绍术语及
- 大型仪器服务平台升级改造项目概述
- 产业数字化科技创新园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老年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
- 2025年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能源局公开招聘引进煤矿安全监管急需紧缺人才笔试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妇产科学(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3第1课时startup
- 八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综合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UL489标准中文版-2019断路器UL标准中文版
- 霍尼韦尔DDC编程软件(CARE)简介
- 论《说文解字》中的水文化
- 德龙自卸车合格证扫描件(原图)
- 刘友生善人讲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