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期末复习_第1页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_第2页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_第3页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_第4页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示由NO.27a工字钢制作的一端外伸梁.其自重q=10kN/m,在AB中点受集中载荷P=15kN作用,若梁的许用弯曲正应力=100MPa.试作横梁CAB的弯矩图并校核梁的弯曲正应力强度.提示:1必须画出弯矩图. 2 No.27a工字钢的抗弯截面模量Wz=485cm3.AB5000CP1800qNO.27a已知1、2、3三杆的横截面面积A和长度L均相等,且材料相同。2杆和3杆与力F之间夹角均为300,试求F=120kN时三杆的内力。 132F解: 对三杆交汇的节点受力分析如右所示3223120,sin30sin3000,2cos300ooxoyFFFFFFFFF由力平衡有需要补充几何方程(变形

2、协调方程)才能求解F1F1F3F2l1l2认为变形后杆的夹角不变,l1为杆1的变形后的伸长量l2为杆2的伸长量2111212211213cos302,320,0.430.3462y=olllFLF LllEAEAFFFFFFFF 由胡克定律有将几何关系代入有代入可以解得已知:组合梁如图所示.A为固定端,B为中间铰,C为可动铰.D为AB中点, E为BC中点,外载荷q=5kN/m,P=4kN,M=6kNm.集中力P作用在D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0,集中力偶M作用在E点.求:A、B、C支座的约束反力.C P4m4mM BA qED 解:(1) 对BC段受力分析可得:FBxFByFCM( )00(

3、 )00( )001.5,1.5BxByCCCByF xFF yFFM BFBCMFKN FKN (2) 整体受力分析可得:FCMPFAxFAyFqMA( )0cos 300()0sin 300()03sin 302021023,10.5,2823,10.5,280,1.51.5AxAyCqCqAqAxAyAAxAyABxByCF xFPFyFFFPMAFACMFPMFqKNFKN FKN MKNmFKN FKN MKNmFFKNFKN 解:(1)对段受力分析可得:( )00( )00()02.50203600,29,31CxCyBqBqqCxBCyF xFF yFFFM CMFBCFFKNF

4、FKN FKN(2)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 )00( )00( )052.5100,91,96.50,91,96.5290,31AxAyBqBqAAxAyAAxAyABCxCyF xFF yFFFFM AFBAFFMFFKN MKNmFFKN MKNmFKNFFKN FqFBMFCxFCyMAFAxFAyFFqFBM 如图所示结构由刚性横梁AD、弹性杆1和2组成,梁的一端作用铅垂载荷F,两弹性杆均长l,拉压刚度为EA,试求D点的垂直位移。(图上有提示)解:由题意可知,在F作用下,刚体AD只能绕点A点做顺时针微小转动,变形情况如原图所示,且由图可知:由虎克定律可知:121212,32FlF ll

5、lEAEAFF 12121cos302cos6032llll 对AD杆做受力分析可得:FAxFAyF1F2F12( )0sin60sin30230M AFaFaFa联立以上各式可得:2712FF由C点和D点两点的变形关系可求得D点的垂直位移为:2222247cos603339DF lFllEAEA如图所示钢杆1,2,3的面积A=2cm2,长度L=1m,弹性模量=200GPa,在制造时,杆3短了=0.08cm,使计算安装后各杆的内力。aa123解:解: 易知,杆1,3受拉,杆2受压,因此ABC123120,00,20CYNNNMNaN a由上两式有, 分别杆1,2,3的伸长量123213211,

6、2212NNNN132,12311:2 :3:16lll 由右图所示几何关系,得从而解得2130.02667 cm ,0.01333 cm3321因此,三根杆的内力有下面的式子求得(1,2,3)iiEANiL1325.33 kN10.67 kNNNN例例2 2:有一外伸梁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截面采用有一外伸梁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截面采用T T型截面,已型截面,已知材料的容许拉应力为知材料的容许拉应力为 容许压应力容许压应力 试校核梁的强度。试校核梁的强度。 40,MPa 100MPa Z解解(一)作梁的弯矩图如图(一)作梁的弯矩图如图最大正弯矩最大正弯矩 10.cMKN m 最大负弯矩最大负弯矩

7、20.AMKN m (三三)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3322642003030 1702003046303 10zIm 截面形心距底边截面形心距底边 30 1708530200 18530ymm (二)确定中性轴的位置(二)确定中性轴的位置 1.1.拉应力强度校核拉应力强度校核 A截面为负弯矩,上部受拉截面为负弯矩,上部受拉 max1AAzMyI C截面为正弯矩,下部受拉截面为正弯矩,下部受拉 max2CCzMyI 由于由于 21CAM yM y ,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最大拉应力发生在C截面下边缘截面下边缘 2maxmax34.540CCzM yMPaMPaI 拉应力强度足够。拉应力强度足够。 (四)校核梁的强度(绘出应力分布图)(四)校核梁的强度(绘出应力分布图) A截面截面C截面截面A截面下部受压截面下部受压 : max2AAzM yI C截面上部受压截面上部受压 : max1CCzM y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