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理论讲义稿_第1页
认知发展理论讲义稿_第2页
认知发展理论讲义稿_第3页
认知发展理论讲义稿_第4页
认知发展理论讲义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25皮亚杰出生于1896,与1980年逝世,终年84岁。他是瑞士心理学家,也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主席,还长期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1929-1967)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的职务。他还是多家心理学刊物的编委,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他曾经被多所著名大学授予

2、名誉学位并获的多种学科奖。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西方心理学家。他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新发展。他开辟了新的心理学研究途径,为西方心理学发展和教育改革有重要影响。P26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J.皮亚杰根据以他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其他学科有关认识论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关于认识论的理论。它试图以认识的历史、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为根据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认识。因此它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发生学的观

3、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认识,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皮亚杰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注意认识的高级水平及最后结果,近现代的认识论则专作认识的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这都是不够的,需要研究认识的心理发生加以补充。他主要是从生物学出发,通过心理学的桥梁来达到认识论的结论。 发生认识论不是或不只是传统的认识论,而是要对各门科学中的认识论问题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各门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因此,发生认识论是跨学科的理论。P27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或者说叫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关于智力的本质,皮亚杰的这样认为的,他认为,智力就是有机体适应周围环境的基本生命机能

4、。儿童的智力起源于他们的动作或行为。智力的发展是认知失衡引起有机体主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结果。P28在这里,这个认知失衡就是指儿童已有的认知模式与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它会促使儿童进行心理调适,借以解决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失衡状态,以重新恢复认知平衡。认知平衡即已有的认知模式与环境之间产生一种平衡和谐的关系。P29而要达到认知平衡,则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也就是从暂时的平衡到不平衡,最后在形成一种新的平衡阶段。下来,我们来看看每一个阶段的认知状态是什么样的。在第一阶段,也就是旧的平衡阶段,儿童满足于现有的认知图式,因此,认知处于暂时的平衡阶段;到了第二个阶段,儿童因为接触到新的事物,

5、开始意识到已有的认知图式存在不足,因此会产生不满足感,平衡状态于是被打破,就处于不平衡阶段;第三阶段,儿童克服既有认知图式的不足,发展起一种更有效也更成熟的新的认知图式,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P30因此,儿童的认知就是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循环的过程,平衡调节的机制促进更复杂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发展,即促进智力的发展。P31上面我们提到认知发展要经过认知结构或者说认知图式的暂时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最后的新的平衡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在这几个过程当中,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就是人的认知结构,或者说认知图式。那么这个认知结构或者说认知图式到底是什么呢?认知结构是指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

6、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加工外界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认知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上,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认知心理学认为,这个认知结构或者说认知图式指的是思维或行为动作的一种组织化的模式,个体可以通过建构这样的模式去解释与自己相关的经验。就比如说我们对食物的认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经过生活经验的传授和积累,你慢慢地学习到我们吃的食物,其实总的来书,有三大类,水果,蔬菜和肉。小时候,当你刚开始学会吃这些固体食物之后,你就会慢慢地掌握,你吃的这些东西是什么。当大

7、人给你一个苹果,并且告诉你你吃的这个东西叫做苹果,是一种水果,好,你就掌握了,噢,原来,这个长得圆圆的,红红的,吃起来,嘎嘣脆的,水水的,酸酸甜甜的东西是苹果,然后就在你小小的脑袋里面,就形成了对苹果的认识,然后,再给你吃梨啊,橘子啊,香蕉啊,随着吃的水果的种类的越来越多,你就会慢慢掌握了,原来这些洗洗就可以生吃,或者剥了皮就可以生吃的,吃起来甜甜,酸酸的,有很多果汁的东西都叫水果,那么你就掌握了水果的概念图式。以后慢慢长大,随着你接触到水果种类的增多,原来的那个关于水果的认知图式不断被刷新,不断被重新构建,最后形成你对水果的认知。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就是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你所构建的关于水果的认识

8、就是关于水果的认知图式。同样,对蔬菜和肉类的认知图式的构建,也是经过这样一个类似的过程。在你的大脑里不断的构建这某种认识图式,然后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这种原有的认知图式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再恢复,在构建,逐渐形成你对某一种食物的认识图式。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里存在着三类认知图式,也就是:动作图式或感知运动图式、符号图式以及运算图式。心理学家瑞士的J.皮亚杰、美国的J.S.布鲁纳和D.P.奥苏贝尔都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学习含有使新材料或新经验结为一体这样一个内部的知识组织机构,即认知结构。皮亚杰指出,这个结构是以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

9、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对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因此,在康德那里,图式是一种先验的范畴。当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他反对行为主义SR公式,提出S(AT)R的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被个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作出

10、反应(R)。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作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虽然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但一经和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个体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形成他具有自己特色的建构理论。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正是在与环境的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在这种动态的平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他提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是认

11、知结构产生的源泉,让儿童获得充分活动的活动机会,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P32那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这三种认知图式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首先,动作图式(感知运动图式)动作图式是较早出现的一种组织化的行为模式,儿童通过它,对外部客体或内部经验进行表征或做出反应。 它的特征就是对事物和事件得理解仅局限于可以通过外显行为进行表征的方面。比如说,皮球就是滚来滚去或能蹦蹦跳跳的东西,而不是一个有正规名称的圆形玩具。 然后是符号图式,它是经验在头脑里以心理符号(表象或语言符号)的方式被表征。特征就表现为儿童可以在没有直接操作的前提下去解决问题或思考。比如说杰奎琳的

12、事后学会动作故事。还有一种图式是运算图式,这种图式是大概在7岁以后出现的,它是指儿童为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所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表现为对思维对象的内部操作。比如说,7岁的儿童不会认为展开的橡皮泥比球形的要多。P33那么儿童到底是如何构建各种各样的认知图式的呢?皮亚杰认为,所有对图式形成的各种理解,都是由“组织”和“适应”这两种与生俱来得心理过程来完成的。组织:是一种加工过程,儿童通过它把已有图式组织成新的更为复杂的智慧结构。适应: 则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 同化:是利用已有图式解释新经验的过程, 顺应:是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刺激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顺应的共同作用促进了认知的发展,进而

13、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以达到个体图式与经验之间的平衡。P34下面这个表格就展示了,皮亚杰认知发生理论里面的关键词,围绕着这些关键词,我们就基本上可以理解了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到底在讲的什么东西。平衡,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比如说只见过鸟的儿童会认为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同化,利用已有图式解释新经验的过程,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顺应,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刺激的过程。当儿童意识到这种新鸟没有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于是给它起一个新的名字(或询问:“这是什么?”)从而在已有的“会飞的东西”图式中,将飞机这个新的类型加入到自己的原有的图式中,进而改变了已有的

14、图示。组织,重组已有图式,把已有图式组织成新的更为复杂的智慧结构,组成包含一个上位概念(飞行物体)和两个下位概念(鸟和飞机)的有层次的图示。对这几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结合儿童是怎么来构建对小鸟的认知图式的。比如说,一个头一回见到鸟的小孩,他也许从他妈妈的口中提到,这个东西叫做小鸟,然后他在结合自己刚看到的,形成一种新的经验,他看到,这个所谓叫鸟的东西,是会飞的,所以他就认为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这个形成新经验的过程就是认知的平衡过程,后来有一天他又看到天上飞着一架飞机,然后他想以前他见过的在天上飞的东西都叫鸟,所以他就指着飞机给他妈妈说,看那是鸟。这个时候,他妈妈就改纠正他了,他妈妈就告诉他,

15、这不是鸟,尽管它也在天上飞,但是它没有羽毛,也不会忽闪忽闪地拍打翅膀,所以它不叫鸟,它是飞机,然后,这个小孩子,他对鸟的这个认知图式就要发生改变了,这个过程就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化就是把他对鸟的认识来解释他第一次看到的飞机,因为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所以就必须要对原来的认识进行一个改变,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来理解新的事物。经过这样的同化和顺应之后,这个小孩子对鸟的认知就形成新的平衡,最后达到对鸟的认知图式的正确构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

16、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思维发展的 4个主要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作用。他特别强调平衡的作用,认为不但人的认识,就是人的道德情感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地建构而成的。皮亚杰关于认识的心理发生学,本质上是从生物学出发的,认为心理、认识是人对现实的一种适应。所谓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同化是把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行动图式之中,也就是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图式指行动的组织或结构,是行动中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的东西,例如用棍子去推动一个客体。顺应则是主体改变其已有的行动图式或形成新的行动图式以适应

17、客观世界的变化。同化在于丰富和加强主体的行动,使其行动图式起量的变化;顺应在于保证行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使行动图式起质的变化。两者相反相成。儿童的智力行为依赖于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在皮亚杰看来,没有平衡就没有发展。但平衡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适应就是平衡水平的不断提高,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是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P35,36皮亚杰根据多年的实验研究,得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

18、手段反映外界刺激,协调并适应外界环境,其智力活动处于感知运动水平。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感觉与动作的分化; (2).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当这些人和事物不在眼前时,不能应用心里表象从事智力活动。 (3).延迟模仿与客体恒存性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完成的标志P37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1、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与客体,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存在。直到一周

19、岁左右,儿童才会表现出将眼前消失的物体仍然视为存在,这就是皮亚杰所谓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P382、形成了因果联系婴儿最初的动作都没有目的。在婴儿的动作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逐渐产生了动作与由动作造成的对客体影响的结果这两者之间的分化,这意味着因果认识的产生。P39,41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皮亚杰在划分这一阶段时,是以不同形式的运算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运算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即在头脑中进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运转的思维活动,或者说运算是指内部化了的观念上的操作。主要表现出来以下几个特征:(一)以表象思维为主(关键特

20、征):儿童能利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表象进行思维,可以用词、想象力和图画来建构世界。 (二)思维的相对具体性:儿童既不能认识同一类客体中的不同个体,也不能认识不同个体变化中的同一性。如看到别人有一顶与他一模一样的帽子,他就一定说“这帽子是我的”;他在家里看到一轮明月,在街上看到云雾半遮得月亮,便认为天上有两个月亮。(三)思维的不可逆性:可逆性指思维反向进行的过程。例如,把两杯同量的水当着儿童的面倒入一个瓶身较窄的容器,然后询问儿童两个容器的水是否相等。此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认为不相等。皮亚杰认为,由于缺乏可逆性,这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形成“守恒”的概念。(四)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儿童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

21、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此,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他也深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使遇到同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宣称事实是错误的。P42水量多少实验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只注意到高杯子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注意到高杯子比较细,皮亚杰把这一思维称为“我向思维”或“自我中心”。即儿童认为别人的思考和运作方式应该与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这时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别人可以有

22、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数量守恒实验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同样多的扣子,让儿童仔细观察并了解这两排扣子数目相等。改变第二排扣子的排列方式,使其中每个扣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大,但所含的扣子数量未变。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仍具有相同的数量?P43(皮亚杰的三山试验)三山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P44,

23、45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能够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其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念稳定性,进行逻辑思维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获得认知操作能力以及对客观事物和经验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其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外形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主要有以下特征: (1)多维思维,即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 (2)思维的可逆性和转化,即掌握物体和数的守恒;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儿童能反向思考它们见到的变化并进行前后比较,思考这种变化如何发生的

24、。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特性。儿童最先掌握的是数目守恒,年龄一般在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在78岁之间出现,而几何重量守恒和长度守恒在910岁左右,而体积守恒一般要1112岁以后。 (3)去自我中心,即站在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 (4)具体逻辑推理,即运算的顺序性和传递性,但有时需要具体形象支撑。P46,47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上面曾经谈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只能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或过程来进行思维或运算,不能利用语言、文字陈述的事物和过程为基础来运算。例如爱迪丝、苏珊和莉莉头发谁黑的问题,具体运算阶段不能根据文字叙述来进行判断。而当儿童智力进入

25、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故儿童可以不很困难地答出苏珊的头发黑而不必借助于娃娃的具体形象。这种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其智力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其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的事物,开始能够对观念和命题进行心理操作,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包括:(1)假设演绎推理,即一种基于假设而进行思维的运算形式;除了利用

26、语言文字外,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甚至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因此,形式运算也往往称为假设演绎运算。由于假设演泽思维是一切形式运算的基础,包括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因此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极其重要的尺度。当然,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进行假设演绎思维,皮亚杰认为他们还能够进行一切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运算。这些基本运算,除具体运算阶段的那些运算外,还包括这样的一些基本运算:考虑一切可能性;分离和控制变量,排除一切无关因素;观察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有关原理组织成有机整体等。(2)抽象思维,即命题思维,运用符号进行思

27、维运算;(3)系统思维,即能在问题解决中,分离出所有相关的变量和这些变量的组合。钟摆实验皮亚杰和英海尔德(Inhelder& Piaget,1958)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以考查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归纳推理的能力。不同长度的绳子被固定在个横梁上,绳子的末端可拴上不同重量的重物,实验者向被试演示如何使钟摆摆动(将栓有重物的摆绳拉紧并提至一定的高度,再放下即可)。被试的任务是,通过检验与钟摆摆动有关的四种因素(重物的重量、摆绳被提起的高度、推动摆绳的力量、摆绳的长度),来确定哪一种因素决定钟摆摆动速度(在每一种因素中又有不同级别的划分:如摆绳的长度有三个级别、重物的重量有四个

28、级别等)。P48下面这个表格总结了皮亚杰认知发生的各个阶段及在每个阶段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在来回顾一下。感知运动阶段是0-2岁,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获得客体永久性的; 因果关系的简单推理。前运算阶段是2-7岁,符号功能的出现,使儿童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表象符号能力;语言符号能力。具体运算阶段是711岁,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守恒能力的获得;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化;分类和序列。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的事物,开始能够对

29、观念和命题进行心理操作,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P49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和顺应不断对认知图式进行组织或建构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它们之间不是量变,而是具有质的差别,但又表现出功能上的连续性。 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或图式,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点。 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每一阶段既是前一阶的延伸,又有新的结构出现,每一行为模式渊源于前一阶段的结构,由前一阶段的结构引出后一阶段的结构,前者为后者作准备,且为后者所取代。 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

30、的交叉。各阶段之间不是阶梯分明,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不同儿童达到各阶段的年龄有个别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儿童达到各阶段的年龄也可能不同,但各个阶段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中去,而且不能前后互换。P5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以用下面这个模型图来直观地表示。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儿童认知发展经过感知运动阶段,发展到前运算阶段,进入到具体运算阶段,最后达到形式运算阶段,这个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问题逐渐得到发展。在感知运动阶段主要以一些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为主,发展到前运算阶段,儿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明显带有一些前逻辑思维的迹象,然后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学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利用一些身边的具体例子来进行思考和回答。但这思维活动还是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例子的,只有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摆脱具体事物,来进行抽象的演绎和推理了。P51一般的说,认知发展与教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