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裁缝 昨夜,我又梦见了老裁缝。老裁缝是我妻子家隔壁的屋主,60来岁,精精瘦瘦,蓄一撮黄白相杂的山羊胡须,一年四季总套着那件罩过脚背的青色长衫。他生性喜欢凑热闹,偏偏又闲不住嘴,缺了两颗牙的牙门像老鼠打的小洞,显得既幽默又滑稽。记得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我初次去妻子家相亲,凳子还没坐热,门外就沁进一句乐乐呵呵的问候,紧接着青色长衫裹进一个瘦老头。我恭敬地站起身,递过一根过滤嘴香烟,他却如躲瘟疫般避开了。待我尴尬地坐下,他将长衫一撩,随意地坐在我对面,直瞪瞪地拿眼睛挑剔着我。正当我想在心里诅咒他时,他却有眉有眼地夸奖了我一番,什么眉清目秀状元郎呀,手长指尖真秀才呀,云云。从那以后,只要我去未婚
2、妻家串门,老裁缝总要过来露露脸,凑一番热闹,或三言两语,或喋喋不休。听妻子说,他很吝啬,每每卖完一担菜,熬到日头偏西,他也从不进镇上的馆子,每餐也从不吃饱。正月里的一块腊肉,他会攒到秋收。偶尔买一回肉,也要吃上半个月。假如久不吃荤菜,又怕人笑话,于是吃完饭后,他就往嘴上抹点油,一边走一边拿根火柴棍剔牙齿。一堆人正在开玩笑,见他来了,就停住笑,一齐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老裁缝,看你走路有气无力的,一定没吃饱吧?”老裁缝稳住脚,抹抹山羊须,举着刚剔过牙的火柴棍,一板一眼地说:“每个人吃的粮食有个总量,粮吃满了人会死的。”尽管他生活清贫,却不想死。 老裁缝落到这步田地,他自己做梦都想不到。公允地
3、说,他最拿手的还是裁缝手艺,方圆百十里的裁缝师傅,还没有哪个人的技艺能超越他。遗憾的是,随着缝纫机的出现,他的手艺被慢慢淘汰了。也有人找上门来,那是旧时的老顾主,他们照旧打发自己的儿孙前来邀请。碰上这种场合,老裁缝便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用手一遍又一遍地摸着山羊须,然后有条不紊地打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久违了的剪刀、竹尺和针线盒。尔后,很考究地套上那件自己的得意之作只有逢年过节时才穿的蓝的确良长袍,右手挽着那个小包袱,迈着方步跟在晚辈的后面,既庄重又滑稽地走着。我一直认定老裁缝是个孤寡老头。中秋节那天晚上,他照例过来凑热闹,出门时,却霸蛮地请我去他家吃顿晚饭。盛情难却,我硬着头皮去了。一墙之隔,
4、竟是另一个世界。他那低矮简陋的房舍里,贴满了五花八门的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画”,有漂亮的烟盒、火花、剪报和糖纸等;就连房间也利用上了,交叉着两根绳索,上面挂得红红绿绿的东西。他见我诧异、惊愕,就歉意地用手摸着山羊须,憨厚地“嘿嘿”笑着。当我静下心来,才发现房里唯一的四方桌上摆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一张女人的相片:30来岁、瓜子脸、细高挑儿,穿一身水红色碎花衣裤,模样儿齐齐整整。在我一再地追问下,老裁缝凄凄道出那是他已过世的女人。屋内的空气刹那间凝固了,我后悔自己触动这些带泪的陈年旧事,只想尽快结束这顿突兀的晚餐。老裁缝仿佛猜着了我的心事,风一样地端出早已准备好的几大碗菜。一时间桌上热气腾腾,有鲜鸡、
5、鲜鱼、月饼和腊肉。我默坐着,心里问,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老裁缝吗?要不是他端来家酿的米酒,连连催我喝,我还以为这是窗外初升的月光下迷离的幻境。几杯浊酒下肚,老裁缝的话匣子打开了,原来那晚是他死去20年的女人的忌日。说到动情处,他的双眼蒙上了一层浑浊的老泪。我被他的一往情深打动了,怎么也咽不下这桌丰盛的酒菜临出门前,老裁缝要走了我的空烟盒。回到妻家,我将一切原原本本的和她说了。她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起来,重重的叹了口气,娓娓道出老裁缝的身世。老裁缝6岁时就成了孤儿。又脏又瘦的老裁缝穿着开裆裤在镇上乞讨,店主见他可怜,便收他当了学徒。经过无数苦难,老裁缝长成了一个响铮铮的男子汉,一餐能吃半升米、5斤肉。
6、农忙时,两百来斤的湿稻子撂在肩上飞走; 30岁出头,他娶了个女人,小他整整10岁。两口子恩恩爱爱,从没红过一回脸。可惜苍天无情,他女人跟了他20年都没有怀孕,偏偏得了癌症,就在她40岁生日那天,在医院病逝了。从此,老裁缝瘦了一圈,像换了个人,满身的力气渐渐枯竭,一天比一天吝啬、古怪,但有一点没有变喜欢凑热闹,有人说那是他太孤单的缘故。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与妻成了亲,老裁缝不动声色地送来一床被单,我俩珍惜地将它压在箱底。也就在这年冬天,老裁缝得了重病,当我和妻子去医院探望他时,他正颤抖着双手,将自己一生积蓄下来的1万块钱捐给医院,并叮嘱医生将这些钱用在和他女人一样得癌症的人身上。老裁缝走的那
7、天,镇上的人都来为他送行,回来的路上,有人说他这辈子不值,无儿无女,无娘无妻,呷没有呷好,穿没有穿好。我并不赞同他们的说法,可是,每当我想起他,心里就哀哀的,总想为他说些什么。1. 本文写了老裁缝的那几件事?分别加以概括。(4分)2. 请概括老裁缝的人物形象。(3分)3.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四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4. 第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5. 文章结尾“每当我想起他,心里就哀哀的,总想为他说些什么”,作者想说些什么呢?根据阅读体验,说说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7分)答案:1.我与老裁缝的初次见面;老裁缝吃饭从不下馆子、也不吃饱;老裁缝的手艺好,乐得被邀请;老裁缝邀我去他家吃晚
8、饭,得知是他死去女人的忌日;老裁缝坎坷的身世;老裁缝临死前把一生的积蓄捐给医院。2.身世坎坷、吝啬古怪、爱凑热闹、手艺高超、内心有爱。3.神态和动作描写,通过“一遍又一遍地摸”、“有条不紊地打开”、“迈着方步”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裁缝受人邀请非常得意和兴奋的样子,突出了老裁缝手艺高超却越来越不被人认可的现状。4.插叙,穿插记叙了老裁缝的身世和妻子的死,交代了他性格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突出了生活对他的打击,使老裁缝人物塑造更加丰满。5.内容围绕老裁缝,表达作者对他的理解、体谅、感恩、敬重等情感即可。海伯伯海伯伯在我家的地位颇为特殊,一日三餐,他坐在男仆们的桌上,是上方首席。海伯伯似乎是我家
9、的总管,却不尽然,至少缺乏总管的威严架势,精明指挥的才干。海伯伯随和和热情,厨娘忙不过来了,求他帮忙杀十只鸡,他便一只一只地杀。杀完了,又去问厨娘:“那你来得及煺毛吗?”煺毛者就是先把鸡浸在热水里,烫透了,就可将鸡毛拔净。在我出生之前,海伯伯就是我家的成员。我们这种规范森严的旧家,是中国一贯千年的老年文化的典型。家中的宽床、长桌、大椅,都特别高,似乎不是三代五代传下来,而是开辟混沌之后,就各自黑黓黓地呆蹲到今天。整个家里暗沉沉的,除了镜子、灯,第三便是海伯伯是亮的。他没有学问,却喜欢舞文弄墨。端午节喝了雄黄烧酒,海伯伯诗兴大发,白壁题诗,一首七绝,至少有三处不妥不通,母亲闻人传笑,便悠悠道:“
10、你的海伯伯又在卖弄他的薛蟠体了。”我自然明白薛蟠体是什么等级,海伯伯倒也知羞能改,诗实在要不得,那回廊的墙面白垩剥落,字又歪斜无书卷气,总得想个什么法子掩盖掉才好。却见海伯伯提了一桶石灰浆来,自语道:“本来该去旧换新了,这就统统粉刷一遍。”说话间,陈年起壳的泥层统统敲落,喷湿墙砖,黄沙水泥低筋拌和了,括糙打底,二道是细沙石灰抹平粉刷。初夏薰风,干得也快,不出三天,回廊白壁焕然一新,映着摇曳的竹影,整座邸宅中,是这一带最雅洁宜人了。母亲走过,又加按语:“这个人,就是这个脾气,题坏了诗,将功补过呢。”海伯伯决非无能之辈,他的武功和手艺都是真才实学。父亲在世之日,他是随从的镖师。他解过父亲的危,救过
11、父亲的命,我儿时即使看惯父亲和海伯伯的亲密无间的情态,觉得父亲能有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海伯伯,该是怎样的前世机缘!父亲要出门办事,走到庭心,一顿,海伯伯奔上楼去向母亲取了大衣。父亲看细字更换一副眼镜,失手跌碎了镜片,海伯伯从左胸袋里掏出一副新的,父亲随即戴上,看完文件,逗趣道:“再跌碎了呢?”海伯伯从右胸袋里又掏出一副,那验光定单也在。父亲赴宴,必与海伯伯同行,入席亦习惯于二人并坐。老式款待法的“布菜”“敬菜”是主人家将每道肴品的精华部份用特备的小勺取了送到客人酒盏前的一个中型碟子里,往往堆成一座小山,父亲不动它,说:“海弟,帮帮我,恭敬不如从命,主人家的美意,代我领了。”笑着把碟子移到海伯伯的
12、面前-武人的食量自然大,此时此地,海伯伯当然是心领神会。于是一个纯粹精华之物的小山,聊作补充,良有以也-我们孩子看在眼里,笑在心里,觉得父亲和海伯伯其实也是孩子,只是比我们会想办法会说话而已。1. 从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海伯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答出两个主要方面)(4分)2. 理解第二段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4分)3.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4. 文中两处写母亲的按语有何作用?(3分)5. 父亲和海伯伯之间的情谊令人羡慕,请你写出一个与亲人或朋友等亲密无间的画面。(7分)答案:1.随和热情:他帮厨娘杀鸡,主动要求煺毛;舞文弄墨:喝了雄黄酒后诗兴大发,白璧题诗;知
13、羞能改:他自知诗要不得,借口墙面白垩剥落,粉刷遮盖;忠心耿耿:父亲走到庭心一顿,他便取来大衣。2.在我们这样规矩森严的旧家,海伯伯的随和热情(风趣直爽),给我们带来快乐(给人以清新雅洁之感),表达了作者的感激(赞美)之情。3.动作描写,“敲”“喷”“抹”“刷”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海伯伯粉刷墙壁的动作娴熟、有序、手艺高。4.侧面反映海伯伯诗艺不精,有自知之明(将功补过),表现了海伯伯的可爱及和睦的家庭氛围。石崖上的枣树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
14、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
15、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
16、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
17、一样的吗?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枣树的特点。(4分)2.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3.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4.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文中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8、(4分)5. 请描写一处风景,表达你的企慕之情。(7分)答案:1.生于石缝间,健壮而蓬勃,果实累累,可望而不可即。2.用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口腔分泌唾液”“神经打颤颤”,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们馋枣、急于摘下枣子的心态,侧面写出枣树果实强大的诱惑力。3.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枣树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枣树诱人却不可近得的美。4.认识到“不朽民歌创造的情境与那棵枣树引发的情境一样”时,作者的精神收到强烈震撼,“垂涎美就想占有美”这样的俗气除掉了一些。小海豹的眼神沿着据说是南半球最美的海滨公路前行,在靠近南非开普敦豪特湾不远处遭遇堵车。等待我们的,不仅有海豹救助站的弗朗索瓦·
19、雨果夫妇,还有饥肠辘辘的小海豹们。雨果先生拎起条尺把长的冻鱼,给小海豹开午饭。鱼背脊青蓝肚腹雪白,鱼眼暴突,很新鲜。小海豹们兴奋地挺直了身体,双鳍着地,半仰着头大张着嘴巴,一甩头猛一口就把鱼吞了下去,然后渴求地看着人,恳请重复发放食品。雨果先生温和地对它说,唔,你吃得太多了,就会变胖,你就没法游回大海了。小海豹似乎听懂了雨果先生的劝慰,恋恋不舍地和食物告别,一扭一扭地走开。救助站是豪特湾小码头上的一座简陋二层小楼,旧沙发、旧摩托车、旧小艇随意摆放,如堆满杂物的旧仓库。雨果先生方头大脸,豪爽汉子。他的妻子面色憔悴但笑容清丽,跑前跑后,也在不停地照拂海豹宝宝。屋外爬满了海豹,或躺或卧地晒太阳,皮毛
20、发出油亮而略带蓝色的光泽,如小型奔驰车队。雨果先生批准我可以投喂海豹。我把冻鱼小心翼翼地放下去,小海豹很敏捷地向上顶了一下,我赶紧撒手,鱼就像鱼雷一样滑入小海豹的嘴里,它满意地看了我一眼。眼神清澈如同山泉,满含着信任与天真。雨果先生十几年前,还是一家南非钻石公司负责保安系统的工程师,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让他烦了。世界这么大,他要去看看。于是辞职和妻子一起准备坐船出海旅行。在给船做检修时,见到了一只十个月大的小海豹。它的双鳍被鱼线割裂,无法游泳和自己觅食。如果没有人出手相助,这小海豹定死无疑。夫妻俩赶紧放下出海的准备工作,救下这头小海豹,取名“甜心”。从此,他们放下了出海旅游的打算,办起了开普软
21、毛海豹庇护所,已经救助了数千只海豹。我不停地喂着小海豹,发现它们可真够能吃的。如果你不劝阻它们或者干脆拿走鱼料,它们饕餮无厌。雨果先生说,一头六七十公斤重的海豹,一天要吃七八公斤鱼。一头海豹一年的伙食费就要一万多人民币。救助站常年生活着几十只海豹,雨果先生这个伙头军的开支很大。小海豹在雨果先生怀里,很惬意地享受着拍打和抚摸,对我这个外来人暂时放松了警惕。雨果先生示意我可以摸摸小海豹。在格陵兰岛,我曾摸过海豹皮毛制品。光泽油亮,极其丝糯,手掌拂过时,有一种溪水流过般的舒畅。可活体海豹的皮毛,湿冷而有力度。油光瓦亮却并不柔软,像覆盖着一层细密的鱼鳞。这类乎穿皮鞋和触摸一头活牛,那感觉大不相同。海豹
22、的生存威胁,一是来自港口。弗朗索瓦·雨果先生脸色阴郁,手指着豪特湾说。港口渔船很多,海豹一旦陷入渔网,身体就会被勒破。就算它好不容易挣脱出来,也是遍体鳞伤,因伤重而亡。第二个威胁是人类的过度捕捞,使得海豹的食物日益减少,没有吃的了,海豹就越来越虚弱。第三个威胁,来自人类对海豹的需求越来越大。海豹可以说浑身是宝,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高等蛋白质,富含维生素A和铁元素“在和海豹们的相处中,我觉得它们经常在对我说话。”雨果先生说。“哦,您能听懂海豹的话?”我反问,却并不吃惊。我相信这世界上除了人类之外,动物和植物也都自有它们的沟通方法。有一些特别敏感和仁慈的人类心灵,能够穿越打通物种间的
23、隔膜,进行不可思议的交流。我相信雨果先生听到过海豹之言,因为千真万确它们在说:人类,我们从不曾杀死过你们,也恳请你们让我活下去。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2. 第3段画直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3. 说说你对第(11)段画直线句的理解。(3分)4. 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6分)(1)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2段画波浪线的语句。(2) 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第7段画波浪线的语句。5. 读完这篇文章,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和联想,请写下来。答案:1.我们在南非开普敦豪特湾的海豹救助站,跟随雨果夫妇,喂食海豹,了解了他们开办救助站的经过,呼吁人们爱护动物。2.环境描写,描写了救助站的简陋、凌乱,衬托
24、了雨果夫妇救助海豹的花费之大,工作的辛苦。3.这是作者对雨果夫妇无私、善良的赞美。像他们那样感情丰富细腻,心地善良的人,能够通过对动物的帮助和爱护,与动物和谐相处,了解动物的情感,赢得动物的信任。4.(1)神态、动作描写,用兴奋、渴求、挺直、吞等词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海豹进食时的欢快及其食欲之大,表现了它们对雨果夫妇的友好、信任。(2)拟人,用“惬意”“放松”将海豹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小海豹得到抚摸时的舒服,对雨果夫妇和我的友好、信任。洗衣石我又一次来到故乡的河边。我低下头,寻找那种我很熟悉的石头。它们并不奇特,没有古怪的造型,或好看的图案什么的,它们的样子很普通,是石头里的朴实百姓,随便
25、一块放在河滩上,一转眼你就很难再找到它了。 但它们有着一些细微的特征,使它们在普通里有了些不普通,或者干脆说使它们更普通了。据说朴素到极至就是大美。我至今记得,母亲当年告诉我她是怎么选择洗衣石的。她说世上所有石头的样子都是好看的,没有丑的石头,也没有恶的石头,都是好的石头。要紧的是你看上了石头什么,就那么一点被你喜欢上了,这个石头就是与你有缘分的石头。挑选洗衣石,也是这样,那石头既要你看着好,也要衣服看着好,才适合做洗衣石。衣服是怎么看石头呢?衣服的性情是柔软的,它肯定也在寻找那细腻厚道的,只有细腻厚道能够体贴它。世上没有一个事物愿意被伤害被欺负,棉花变的衣服更是这样,棉是衣的前身,
26、衣是棉的后世,棉与衣,就为了体贴来到世上,它们也盼着被体贴。它们最害怕粗暴、尖锐的东西。这样,就有了洗衣石的大致摸样,长方形的,圆形,椭圆形的,细腻厚道的。母亲说,找到了这样的石头,是洗衣人的缘分,也是衣服的缘分,合起来,就是一个人和这条河流的缘分。我多次看见母亲们河边洗衣的情景:沿着蜿蜒的河湾,她们坐成蜿蜒的一排,身后是摇曳起伏的芦苇和柳林,是树枝上招展的刚刚洗好的鲜亮的衣衫;母亲们的手里,是湿漉漉正在洗的衣服。在细腻厚道的石头上,她们揉搓着各自的心情,揉搓着水里波动的天空,揉搓着两岸的山色。棒槌温柔敲打的声音,河水淙淙的声音,时不时有几条鱼从河心里溅起水花的声音,抖衣撩起的水波的声音,她们
27、的交谈引起大笑的声音,苇浪和柳林里轻风拂过的声音.这时候的河湾,那种妩媚、生动,那种只有在民间才能生长出来的风情和诗意,我只能这样说:今后的人们啊,你们是永远见不到了,甚至你们做梦也梦不到了。被工业流水线支配的你们,是方便了,快捷了,但你们的洗衣机,永远洗不出一丝旧时的风情;你们的烘干机,永远烘不出半点古典的意境。默默地藏在一切声音的后面,是那憨厚的石头,它知道衣服们信任它,母亲们看中了它,它也许永远都上不了岸,但它对岸上的款式了如指掌,对母亲们的手纹了如指掌;它熟悉衣服们从鲜浓到平淡的一生,它目睹了那些温柔的手们在时光的水中渐渐老去,它见证了岁月的老去。同母亲们一样,石头们也会渐渐瘦下去,直
28、到再不能洗衣了,完成了使命。母亲们陆续走远,河水再也照不见她们的倒影。那时,这些石头门就默默地沉进河床深处,回想曾经的流水,曾经的月光,曾经的手温在无尽的怀想中,渐渐变成黄金。1.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围绕“洗衣石”写了哪两方面内容?(4分)2. 请赏析第6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3. 第7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4. 如何理解第9段画直线句子的含义?(4分)5. 文中第2段说“朴素到极至就是大美”,触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感悟?(7分)答案:1.母亲是如何选择洗衣石的;母亲们是如何在洗衣石上洗衣服的。2.拟人,“细腻厚道”赋予洗衣石以人的性格特点,突出了洗衣石很普通的
29、特点,同事用排比句式,表现了母亲们勤劳洗衣的美好场景。3.抒情和议论,表达了对母亲们用洗衣石古老方式带给人的美好风情和意境的赞美和留恋,引用下文洗衣石及母亲的淳朴奉献精神。4.洗衣石经历了岁月的流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默默地离去,将经历的岁月沉淀成最珍贵的记忆,这句话是作者对洗衣石(及母亲)最朴素的奉献精神的感叹。村中老井离开家乡已整整三十个年头,每逢夜深人静或闲暇孤独或烦恼浮躁之时,总泛起缕缕怀乡情思,每每想起村中那口老井。移居城里后,长住高楼顶层,饮自来水,虽也十分方便,但总是时常想起村中那口老井。朦胧中,孩提时的我,赤着双脚,满头是汗,冒着火辣辣的太阳,飞快地跑向村中老井台,扔掉手中捕捉
30、蜻蜓的小网,撅起屁股一头伸进刚刚出井的水桶里,像牛犊一样咕咚咕咚饮着清凉而甜甜的井水,直把肚子喝得像个气蛤蟆,才抬起头在大人的巴掌下飞快跑掉了。记忆里我家住的村子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庄,坐落在一条荒废小四段河河影上,方圆占地仅有百余亩,农舍聚聚散散,树木疏疏密密,村外环绕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界沟,汇集在村后一方形似葫芦的坑塘。夏天,塘里游荡着鹅群鸭群,漂浮荷叶荷花。老井在村子正中央,井台高三尺,由四块花岗岩石围成;井深丈余,用青砖砌就;井边有棵大柳树,老弯了腰,长条细叶犹如轻柔翠碧,树荫遮罩大半个井场。井口南两米处,竖立着两根粗糙的枣木桩子,横亘着一根梁,吊着底粗梢细中间弯曲的提水撅杆。井台四周连着
31、一条条宽窄不一的小路,通往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像一根根绳子系着全村一百多户人家。这口井虽然很普通,但从它所占据的方位,建筑的精巧和坚固,无不显示出先辈造井者的勤劳和智慧。井很古老,具体建造年代,已无从考证,听村里老人们讲,有一次洗井,淘出一个残缺的青瓷瓦罐,底上有清朝乾隆的年号。井壁的砖油光滑亮,井口的花岗石被井绳磨出道道寸把深的凹痕。井的水源很旺,历史上凡遇大旱,微山湖干过,大运河枯过,周围十里八村的井都现了底,这口老井却照常汩汩着泉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井水质特好,用它煮饭,米豆烂得快,酿酒酒香,洗菜味鲜,烧壶白开水,也比别的井水甜。小时候听母亲说,小孩子外出带点井水走再远也不会迷路,下湖割草抓鱼带点井水喝了不会腰疼,就连村里姑娘一个个长得标致,小伙子个个生得帅气,村风民俗淳厚,大概也与长期饮用这口井水有关吧?全村人无不为拥有这口老井而感到幸运和自豪。那个年代里,老井成了村人生活的伴侣,谁也离不开它。每天清晨,井台上最忙,家家都来打水,做饭洗碗、饮牛喂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人职业生涯规划
- DB5114-T 66-2024 东坡菜 藿香鳝鱼烹饪工艺技术规范
- DB11T 851-2011 聚脲弹性体防水涂料施工技术规程
- 变电站泵站应急预案
- 旋转阀ACCS操作法汇
- 不孕症练习试卷1(共271题)
- 儿童疫苗接种后常见不适的处理方法
- 儿童心理发展与常见疾病
-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 帐篷活动幼儿园活动方案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 空压机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再生水行业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婚庆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驱电机行业发展策略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新高考2卷(新课标Ⅱ卷)英语试卷
-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地方病防治技能理论考核试题
- 国家开放大学《民法学(1)》案例练习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