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蒙临江仙_未遇行藏谁肯信译文及鉴赏_第1页
侯蒙临江仙_未遇行藏谁肯信译文及鉴赏_第2页
侯蒙临江仙_未遇行藏谁肯信译文及鉴赏_第3页
侯蒙临江仙_未遇行藏谁肯信译文及鉴赏_第4页
侯蒙临江仙_未遇行藏谁肯信译文及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侯蒙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译文及鉴赏导读:侯蒙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译文及鉴赏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宋代: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霄中。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译文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 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 借着风力,乘风直上。在半空中,风慢慢吹来,我觉得身体渐渐平稳了,只觉得要飘到 月宫去了。此时正是雨后,夕阳西下之时,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 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注释临江仙:词牌名。本为唐

2、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 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行藏:指出处或行止。语本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无端:谓无由产生。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良匠:泛指在某方面技艺精湛的人。形容:形体和容貌。当风:正对着风。吹嘘:吹助,指风吹。唐孟郊哭李观诗:“清尘无吹嘘,委 地难飞扬。”蟾宫:月宫,月亮。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 考试。碧霄:青天。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赏析一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 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具形容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 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假如有人把你的相貌绘于风筝

3、之上, 即使你相貌英俊,恐怕也不 会高兴,或许要勃然动怒,或者告他个侵犯肖像权或者恶语相向或者 诉诸武力了。然而侯蒙却没这样做,他不但不动怒,还见之大笑,并 为此写了一首词,题写于风筝之上,可见侯蒙绝非一般人物。绝非一般人物的侯蒙写的词又如何呢?这首词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风筝来写诗人个人的志向、意愿 和理想。未遇行藏谁肯信?是自问亦是自答,自己其貌不扬,又年长无所 成就,谁又能了解自己呢?世上的人有谁不以貌、以权、以钱取人呢? 人们看到的都是外在的东西,内在的修养才学志向抱负谁又能看到呢? 不为人理解相信当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诗人的名声却一下子显扬起来,原来不知是 哪个画家

4、把他的形象绘制于风筝上,他也就随着风筝飞上了天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写风筝也是写诗人的志向。诗 人明明白白的正告我们,风筝只有在有风的时候才能飞上天空, 如果 没风,任谁风筝也飞不起来。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成或者无成何尝不是 如此呢?才能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机遇也必不可少,如果没有机遇, 没有可以借力的风,即使一个人再有才华,也不可能有所成就。世上 的人们,你们只知道我在地上的样子,和你们似乎一样 ;但你们要知 道,一旦风起,那临风飘举就是我!诗人借风筝却写出了 “拉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的大鹏的志向。才得吹嘘身渐稳,是写风筝已飞上天空迎风飘举的样子;只疑远 赴蟾宫,是诗人借风筝来表明自己

5、的志向,那就是去“蟾宫”折桂, 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雨余时候夕阳红,是写雨过天晴,傍晚时分夕 阳无限红。风雨是自然界的风雨,同是也是诗人所遭受的人生的风雨。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之后,属于自己的阳光终究会到来,哪怕来得 晚一点,但诗人始终坚定的相信,他终将会大器晚成。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表面是写绘有诗人形象的风筝飞翔于 碧空之中,平地上人们都在观看;其实是借风筝飞翔碧空来表达自己 的不凡志向。正如红楼梦中贾雨村借月亮来表达的自己志向的诗 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一样,诗人要表达也是同样的志向。或许我们今天看似一样,但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如何呢 ?明天,就 在明天,我们也许就会判若

6、霄壤,因为你们是“翱翔蓬蒿之间”的蜩 与学鸠,而我则是“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你们是庸庸碌碌 的凡夫俗子,而我则是志向高远的豪杰之士。非豪杰之士不能写出豪杰之词,此词便是豪杰之士写的豪杰之词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创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年青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 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 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 面题了这首词。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鉴赏这是一首讽喻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 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 生动写照。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

7、“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 名踪。”开头就从自嘲落笔。“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 入高空。”这三句紧承“表名踪”而来,不知是哪个画家把他的形象 绘制于风筝上,他也就随着风筝飞上了天空。原来他就是这样被“表 名踪”的,从“无端”二字中,能感受到词人在自嘲的调侃语气里的 一腔激愤。这里一方面,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 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 一旦找到了机会,就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一语双关。明说自己就是这样显露了名踪,真叫有苦难言,哭笑不得; 骨子里却在为那些一心趁势往上爬的势利小人画像, 揭露他们丑恶的 嘴

8、脸和肮脏的灵魂。也许正因如此,曹雪芹才化用这一警策为“好风 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红楼梦第七十回),派做藏机不露的薛宝 钗的内心独白。下片紧承上片末两句的句意,由写风筝怎样飞上天空转写飞空之 后的情形;同时在寓意方面既承上文,又拓新境,全力以赴地开始对 封建社会中那些得势一时之徒,从外形到内心展开全面的揭露,给予 辛辣的讽刺。“才得吹嘘身渐稳”,明写风筝得风吹助,渐渐平稳地飘飞起来; 暗喻那些趁势爬上社会高层的人得到权势者的吹捧, 社会地位逐渐地 稳固起来。“吹嘘” 一语双关,贬意显豁。“只疑远赴蟾宫”,明写 风筝越来越远地高飞,只怕是要飞到月宫去了 ;暗喻那些一心往上爬 的人简直要去蟾宫折桂

9、、一品登科了。俗传月中有蟾蛛,又传月中有 桂,人们常以蟾宫折桂为登科之称。“雨余时候夕阳红”,明写风筝 在雨过天青、落日通红之际飘飞天穹的景象;暗喻爬上去的人那种有 如拨开阴霾而飞黄腾达的景象。三句用韵,一气而下,名写风筝高飞, 实写小人心理,纯用比喻手法,进行双关刻画,把那些讽刺他妄想上 天者的隐秘企图揭示得酣畅淋漓,入骨三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 霄中。”在连用比喻之后,转用直露描述,赤裸裸地说:在那平地上, 有几个人正在眼巴巴地看着我高飞青天之上。 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 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 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此词还可解读为词人借风筝表达自

10、己的志向。 按此理解,开头是 自问亦是自答,说自己其貌不扬,怀才不遇。“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写风筝也是写词人的志向。“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是词人借风筝来表明自己的志向,那就是去“蟾宫”折桂, 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雨余时候夕阳红”,是写雨过天晴,傍晚时 分夕阳无限红。风雨是自然界的风雨,同是也是词人所遭受的人生的 风雨,风雨之后,属于自己的阳光终究会到来,词人始终坚定的相信, 他终将会大器晚成。最后两句表面是写绘有诗人形象的风筝飞翔于碧 空之中,平地上人们都在观看,其实是借风筝飞翔碧空来表达自己的 不凡志向。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赏析二这是一首讽喻词。有故事说,侯蒙年青时,久

11、困于考场,三十一 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轻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 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 面题了这首词。后来,他竟真的一举考中了进士,历任要职。这首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 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 名踪。”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 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 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一方面, 写自己无端被人嘲弄,无可如何;另一方

12、面,又是对那些苦苦钻营, 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往上爬的小人们的辛辣讽刺。 一旦找到了机会,就 会如同这风筝一样,“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一语双关。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 到风吹,风筝渐渐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 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 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 上天。“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红。这是形容 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 有几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 名义上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 意的面貌。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作者介绍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北宋宋徽 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全 宋文卷二七。四收其文四篇。事迹见宋史卷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