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周兴嗣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流行的蒙学教材"三、百、千、千'中成书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 千字文周兴嗣,字思纂,南朝齐梁时陈郡项入。"年十三,游学京师,积十余载,遂博通记传,善属文', 成了著名文章家。周在南齐做过桂阳郡丞。萧衍代齐为梁武帝,十分赏识他的文章。梁书周兴嗣传说:"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每奏,高祖辄称善,加赐金帛。' 传中所说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即千字文。今所见千字文各种版本于题下皆署为周兴嗣"次韵'。 关于周兴嗣作千字文的缘起和千字文的
2、流向社会,还有一段故事。见于唐人李倬尚书故实:"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按指王羲之)书中搨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赐甚厚。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各留一本。'这段故事,或谓传说不足为信。根据上引梁书所记梁武帝对周十分赏识,每嘱为文的情形来看,故事所言之事是有可能发生的。梁书还说,周在南梁官为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为梁武帝近臣,关系十分亲近。周病,"高祖抚其手,嗟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手疏治疽方以赐之。其见惜如此。' 另梁书所说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乃梁武帝&qu
3、ot;使'兴嗣为文,周作毕上奏的,亦与故事情节相合。即使抛开故事情节不论,尚书故实这段文字,至少也告诉我们,及至于唐,人们是相信周兴嗣作千字文的。他所次韵的是王羲之书,也是没有疑问的。 明清以来,关于千字文的及所次韵之书产生了争论。除周兴嗣撰之说,又有萧子范撰一说,还有说千字文本有周撰及萧撰两种的。关于所次韵之书,有据梁书说是王羲之的,也有根据宋史以为钟繇的。此外,日本存有一本李逻注的千字文,其序称:原有钟繇撰千字文,晋末播迁,载书遇雨,几至靡烂,千字文亦在其中。于是命王羲之重为编缀缮写。但是文理、音韵不顺,至梁武帝乃命周兴嗣重为次韵。该书无刊刻年号,李逻也不知何许人。其序文象是照顾争
4、论各方意见,编了一个圆满周到的传奇故事。 关于千字文的,虽有过争论,但历来多以为是周兴嗣,几成定论。梁书乃正史,又是有关千字文最早的记录。它说周兴嗣撰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又有距离南北朝不远的唐人记载以为佐证,是可以相信的。与周兴嗣作千字文同时,先后编出的千字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著录有五、六种。但是流行开来,流传千余年至今的千字文,乃周兴嗣所著,而他本千字文皆未能流传下来,是可以肯定的。 千字文用不重复的一千个字, 以四字韵语联缀成文。它的每句话都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全文涉及宇宙、自然、社会、历史和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并非简单地文字堆砌。千字文一编出来,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历经唐、宋、元
5、、明、清诸朝,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盛行不衰。不但用做蒙学识字教材,而且受到社会欢迎,可说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千字文在我国的传播,达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用之于日常生活的程度。 据载,唐时千字文已经广泛流行,深入人心。唐摭言说:"顾蒙,宛陵人,博览经史,慕燕许刀尺,亦一时之杰甲辰淮浙荒乱,避地至广州,人不能知,困于旅食,以至书千字文授于聋俗,以换斗筲之资。未几,遘疾而终。'唐语林记载,薛涛随客饮酒,行千字文令,带"禽鱼鸟兽'四字。太平广记引唐人侯白启颜录的记载说,有人用千字文里的话戏作乞社:"敬白:社官三老等,切闻政本于农,当须务兹稼穑。
6、若不云腾致雨,何以税熟贡新。'(句中"政本于农'等引者加点的话,皆出自千字文。) 宋元以降,新出百家姓、三字经风行于世,可是没有影响千字文的继续传播。宋人项安世所著项氏家说说:"古人教童子多用韵语,如今蒙求、千字文、太公家教、三字训之类。'可知千字文在宋代仍是普遍使用的蒙学教材。明人杨继盛所著澹斋外言说:"仲俊读千字文有所悟,盖心动神疲四字也。以是平生遇事未尝动心,至老而不衰。夫千字文谁不童而习之,仲俊竟用四字得力。'其中"千字文谁不童而习之'的话告诉我们千字文在明代盛行的情况。清人唐鉴为何桂珍新编训蒙千字文作序,
7、极力贬斥周兴嗣原本千字文,然而序文也透露出它在清代广泛流传的情况:"如周氏千字文者,不过凡将、急就之末流,一时习俗之所好而已,是亦文字之至小者矣。然而俗习好之,则将家弦户诵,所为灌溉乎童幼者,几乎天下皆然。'顾炎武也说千字文"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 千字文不但用作蒙学教材,而且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用到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明清时科举考棚及试卷编号,商家账簿的编号,甚至一些大部头书如知不足斋丛书卷册的编号,都采用千字文字序,从"天地玄黄'开始,依次编排。由此可见千字文社会影响之巨大。 千字文从编出到清末民初,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能够盛行
8、不衰,深入人心,是同它在内容上和编写上的优点分不开的。从内容上说,它适应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符合我国人民文化和心理上的要求。从编写上说,它继承我国蒙学教材的优良传统,又有新的发展。千字文的这些特点,在它代替急就篇的地位;战胜各种新编本;以及同三字经百家姓互相配合这样三个历史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代替急就篇的地位 我国蒙学教材的编写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史籀篇乃"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 秦代的蒙学教材苍颉(李斯作)、爰历 (赵高作)、博学(胡毋敬作),"文字多取史籀篇。' 汉代先是合秦苍颉等三书为苍颉篇用作蒙学教材。后来又有新作凡将篇(司马相如作)、急
9、就篇(史游作)、元尚篇(李长作)、训纂篇(扬雄作)及其续篇(班固作)、滂熹篇(贾鲂作)先后问世。后来又把苍颉篇、训纂篇、滂熹篇合为一书,称为三苍(也称为苍颉)。所有这些新作皆是汉初苍颉篇的继续和发展,而苍颉篇文字又取自史籀篇。可以说,从周秦到汉中叶,是以史籀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流行的时期。从汉中叶到南北朝时期,急就篇盛行,是主要使用的蒙学教材。然而"自唐以下,其学渐微。' 急就篇的地位被新出的千字文取而代之。 千字文所以能代替急就篇的地位,成为新时期里流行的蒙学教材,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急就篇的一些内容已显陈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出的千字文既继承了史籀篇、急就篇编写上
10、的成功经验,又有所突破和创新,后来居上。例如,千字文继承了过去蒙学教材以教识字为主,结合课文进行知识和思想教育的优点;又在知识教育方面拓宽了领域,在思想教育方面加重了份量。急就篇的内容包括姓氏名字、服器和文学法理几个部分。从下面将介绍的千字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比急就篇丰富得多。又如,整齐押韵是我国蒙学教材的传统。急就篇用的是三言、四言和七言韵语,以七言为主。而千字文全书一律用四言韵语,押韵自然,铿锵悦耳。再如,古代蒙学识字教材讲究一本书里不能有重复的字,但要表达出一定的内容。这就对编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千字文仅用不到急就篇一半的文字,却表达了更为丰富的内容,确实超乎其上。后人评论千字文,无不赞
11、叹其编写之"巧',称之为"绝妙文章'。 千字文篇幅短小,容易卒读,是其能够广泛流传的一个原因。汉代编写的蒙学教材,皆源于汉初的苍颉篇,然而篇幅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苍颉篇3300字,已经不少了。而扬雄编的训纂篇增至5340字,班固作的续篇再增至7180字。这显然不适合用做启蒙识字的教材。急就篇的史游只是个黄门令,名声远不如扬雄、班同。然而汉中叶以后,急就篇广泛流行,其它蒙学书却失传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篇幅问题。急就篇2016字,千字文则进一步减少到了1000字。以后的三字经也是1000来字。 千字文语言优美,多用对仗,生动活泼,富于文采,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赞扬和提倡。例如开篇对天地宇宙的介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千字文还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是很美的。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而急就篇着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安全协议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2025年南阳道路运输货运考试题库
- 2025年枣庄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包钢供货合同范本
- 别墅灌溉维修合同范本
- 仓库道具租赁合同范本
- 加工车间机床承包合同范本
- 共同做模具合同范本
- 个人售房合同范本
- 台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父母房产继承协议书范本
- 51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汇编
- 2024年高二化学教案 选择性必修2(配人教版)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性质
- 2024-2030年中国空气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一年级《欢乐购物街》
- 一年级口算天天练1(打印版)
- 垃圾发电厂汽机培训
- 村情要素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