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1页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2页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3页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4页
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作者:日期:秘书的起源及其发展辞海中,秘书有五种涵义:一指职务名称之一,是领导的助手;二指官名,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王朝曾设有尚书、秘书监、 秘书令、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掌握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 皇帝宣布命令的宣示以及宫禁的图书等工作 ;三指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外交人员,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和三等秘书,受使馆馆长之命 ,进行工作,享有外交特 权与豁免权;四指宫禁里的藏书。晋书苟勖传:“及得汲郡(晋泰始 二年置,治所在汲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市和新乡、汲县、辉 县等县地。其后治所,辖境屡有变迁)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 之,以为中经(藏于皇帝秘府中的经籍),列在秘书。”

2、五指谶纬图策等书。现在所谓的秘书,指辞海的第一种涵义 ,是指人,即秘 书人员。但光把它解释为职务名称之一, 是领导的助手,又嫌空 泛。比较详细的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种:秘书”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之一。其职责是协助领导综合情况,研究政策,密切各方面工作的联系,办理文书、 档案,人民来信来访、会务工作以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务和交办事 项。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这一类工作的干部,统称为秘书工作人员,或简称为秘书”。(王千弓等:秘书学与秘书工作 第2页。)“秘书,在我国现代主要是指党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军队、院校内的一种行政职位。 其主要职责是辅助管 理,综合服务;主要工作是

3、撰拟文稿、管理文书、接待来访、组 织会议、调查研究、处理信息、备供咨询、办理事务、联络协调、 催办查办等等。"(袁维国:秘书学,第1 2页。)“秘书是身处领导机构或附着个人,撰制掌管文书,辅助决策,弁处理日常事务的服务人员。 而秘书从事的工作也就是秘书 职业,秘书职业也是服务性的。 所以,秘书决不是一种职务,而是 一种职业名称。”(张家仪:也谈“秘书”的定义,载秘书 198 6年第2期。)“秘书是领导、专家、管理人员在履行其职务时的辅助人 员。”(杨永清:领导秘书智囊,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 8 6年第2期。)“秘书是在管理系统决策者近身,以沟通信息,参谋决策、处

4、 理事务的综合职能,辅助决策者有效控制全局的工作人员。”(张 清明等:关于秘书定义的思考,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 9 86年第6期。)这些看法,各有道理。总而言之,秘书是为政府机关、企事业 单位、团体或个人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人员。1、 秘书的起源(原始社会一一奴隶社会;夏商周战国 )古代秘书工作名实不符,只能从现代秘书工作的基本职能去考 察。史官。仓颉,造字。太史令。无秘书称谓,称“史” o秘书一 词出于东汉。商周“太史寮” o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 文书。它是书刻在甲骨上的商代后期王室占卜活动的记录文字, 是我国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文书珍品。到

5、了西周,则设有专门管理文书与起草文书的官吏了。 据周礼天宫宰夫云:“五 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汉郑玄注:“治藏, 藏文书及器物,赞治,若今起文书草也。”这说明,在我国,作为 国家管理工具的官文书的产生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大约100 0年。这个时期的国家规模 很小,机构非常简单,还没有明确的职务分工。国家的君主称“后”(沿用氏族首领的称号)、称“王”。在王的左右,权力最 大的是一些称为“史”(甲骨文中又称为“卿史” “大史” )的 官员,古书里也常称作“巫”。这些官员是神权的体现者 ,“上 帝”的旨意通过他们传达给君主、 由君主下令执行。甲骨卜辞

6、主 要是商代的巫史们向上帝卜问的记录。夏代的职官散见于文献的如“羲和”(掌历法)、“大理”(掌诉讼)、“道人”(掌传达君命)、“官师”(掌教育贵族 子弟)等大都是由巫史担任的,而尚书甘誓中的“三正”, 则是执政巫史的集体称号。巫史的职务一般是世袭的。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这个时期国家的最高 君主仍称王,又称“天子”、“天王”。王位一般由嫡长子继承, 预定的王位继承人称为“太子”,也称“东宫”。王的正妻称“后”。“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 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诸侯、大夫都是天子的臣。王室的机构是中央政府,诸侯

7、、大夫的机构是地方政府。 从中央到地方,军政大权掌握在王 的宗族和外戚手里,巫史的地位大大下降。就中央政府来说 ,在 王的左右,担任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职务的宗族长老和 外戚地位最 局,权力最大。在王年幼或缺位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代行王的权力。军事、 行政、司法、外事等职务从巫史的手里分化出来,形成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同以太史为首的神事、教育、秘书部门处于平行 的地位,金文中弁称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是最高的政务官,通常是二至三人,兼掌军事、行政、 外事等。太史的地位仍然很高,与三公、卿士不相上下,但职权范围已缩小了许多,主要掌管历法、起草政府重要文书和记载国家大 事等。内史(

8、也称“作册”)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也称“柱下史”,商代称“守藏史”)掌保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 伯(也称“太宗”、“上宗”)掌管祭祖礼仪等事务,乐师(又称'“乐正”、“太师”)掌管音乐与教育贵族子弟。2、 封建专制社会时期中央秘书工作简况(一)秦代秘书工作:第一个封建王朝的首创性,基本确立中国封建社会秘书工作体制。 中央秘书机构三个:丞相府、 尚书署、御史大夫府。还有秘书人员:博士、谒者令、主玺令史。秦代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选用秘书的主要特点是世代相袭。当时以承办文书为主要业务的秘书人员 称"史u。这是一种专门职业,世代相袭。其后代自幼就被送入专

9、门的学校学习,这是最早的培养秘书人员的专门学校。 秦律规定, 凡非史之子不得混入这类学校, 违者治罪。同时,凡犯过罪的人 也不能担任文书工作。(二)汉代秘书工作:双重体制。汉代,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王朝已趋于巩固 ,选用秘书人员 已着重于业务能力。当时,中央政府机构尚书台和御史府任用秘 书,需经过严格的考试。汉书艺文志和说文解字卷十 五引尉律中均有记载。这些部门的秘书,年龄须在17岁以上,要能背诵书九千字以上,弁考其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 印、署书、书、隶书等八种字体。每年年底,先在郡一级考试,合格者由郡守移送于京城,再经太史面试,取其中优秀者派至尚 书台和御史府任尚书令史, 掌写文书。尚书

10、台中为朝廷起草公文 的尚书侍郎,要求更高,除注重其文采外,还很重视实际工作的锻炼。初入台时只能任尚书郎中,为见习官员,满一年后升为尚书 郎,协助诗郎办理文书事务,三年后才能任尚书传郎(事见东汉 会要诏令)。(二)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秘书写作已发展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艺。统治者在选用秘书时已要求其精于业务 ,以提高文书工作的质量 和使文书卷面字迹美观。当时,士人中出现了文、笔之分。文即 文章诗赋,须有情辞声韵。笔即公文,不须有韵,也不必具有文 采,只须直言,着眼于叙事达意,施于实用。凡表、奏、书、檄 等公文皆称笔,它有一定的格式,多为四字一句。能写文章诗赋的 士人不一定能拟写公文。 为此,产

11、生了许多专以拟写章、 表、书、 奏的著名人才。统治者都竞相招纳、礼聘他们担任秘书。如陈琳、 阮路被曹操所聘用。曹丕赞誉他们为“章表书记,令之隽也。”又如南朝善作表、奏、书、记的任陆,先后为宋、齐、梁三朝所 任用,时王公的表奏、朝廷的文诰(g a o)多出其手,时人将其与 当时著名诗人沈约弁称为“沈诗任笔”。这些秘书落笔神速、拟稿 精确。如阮禹在曹操大军出发讨伐韩遂时 ,受命作檄文。他在马 背上一挥而就,撰成为曹公作书与韩遂。曹操审阅时,竟无法 增减一字。同时,由于魏晋南北朝时书法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书法家。统 治者纷纷聘请他们担任秘书。 如曹操四处募求,聘得梁鹄为选部尚书,掌管文书奏章;梁武帝聘

12、用工褒为秘书郎;北齐尚书令司马 子如任用赵彦深为文吏,掌抄写文书、参与机密;著名书法家王蒙 之、王献之、王徽之各被聘为内史、中书令、黄门侍郎等秘书官。(三)唐代秘书工作:从未有过的开放和强大。女人当政。唐代选用秘书的要求已趋于全面,不但要求他们文化水平 高,工于书法,擅长写作,还要求其娴于辞令和有制理公文的能 力,且考虑到了外貌的要求。唐代以科举考试取士,凡应试士人须经所在学馆或地方政府初试,合格者送礼部参加省试。省试录 取者为进士及第,他们还须通过束部主持的释褐试才能接官。释 褐试包括身(身材相貌)、言(口才)、书(书法文理)、判(判理政 事的能力),先考书、判,凡“楷美道美”、“文理优长”

13、,即 书法工整、文理通顺、判事能力强者 ,才能再看其是否“体貌丰 伟”、“言辞辨正”,即相貌端正、口齿清楚。四项全通过者授 官,其中大多数授予九品小品,派往地方政府任文吏,日后再逐渐 提升。文吏即从事文书工作的秘书人员。(四)宋代秘书工作:文人当政。宋代以直接考试拟写应用公文的能力选用秘书。选拔目的 具体,要求明确,将秘书选拔制度大大推进了一步。 由于王安石改 革科举时,考试内容由重文学诗赋改为重经义、 策论,录取者虽通 晓经学而文学水平降低,且不熟习公文拟写,使朝廷在起草诏、洁、章、表等公文时,极感缺乏专门人才。为此,三省上书皇帝 , 陈述其严重性,指出:"今进士既纯用经术,如诏诰

14、、章表、赦敕、 檄书、露布、戒谕之类,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缺者, 若悉不司试, 何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宋哲宗采纳此建议,特设宏词科,专门 选拔朝廷所需的文字秘书,规定只有取得进士资格者才能报考,以要求考生必须博览古今、熟悉经史 ,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在此 基础上再试其公文写作能力。相当于今天从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 中考选文字秘书。自此形成了两宋选拔朝廷文字秘书的制度。南宋高宗时,改词科为博学鸿词科,弁放宽报考限制,以扩大生源, 不论有无出身者皆可应试。但是,考试规则愈加严格,考试的内容应用性更强,规定u以制、诏、书、表、露布 ,檄、箴、铭、 记、赞、颂、序十二件为题。u凡报考者,须依这

15、12种文体各 作应用公文2篇,于报名时递交礼部,由学士院中的学官审阅, 合格者才准予考试。京城外的应试者 ,若为现任官、须将作文交 上司审阅,合格者才允许离任赴京应试。考试时从12种文体中取 6件命题,答卷要求准确、通顺、简练。录取者分上、中、下三 等授职,弁可减少磨勘(升迁的考授期)年数。(五)元代秘书工作:规模交通。元代,秘书选拔制度已趋于成熟,不仅要求秘书须有良好的品行、 业务能力、实际经验,而且还创立了逐级开补的办法。 有效地保 证了上一级机构中秘书人员的素质。元代各级官员大多由蒙古、 色国人担任。他们之中多数人不通文墨,难以胜任政务,遇有政事,往往以旧例为准处理。而抄写、检寻旧例、援

16、引为法的都是 通文墨的椽史、令史、书写等秘书人员。他们俸给极薄 ,难以维 持生计,往往利用职务之便,构私舞弊,以致“刀笔下吏 ,遂致 窃权势,舞文法矣。”统治者这才认识到秘书人员的重要 ,“名 分虽微,所系甚重。,于是,制订了严格选用秘书人员的条例。规定各官衙秘书须从“年深通晓刑名、练达公事、廉慎引止、不作过犯”的官员中挑选,其要求为“首论行止,次取吏能,又计月 日多者为优。”即首先要求业务能力, 再次要求曾担任过公职多 年、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根据这些条件挑选出来的秘书,还须身份清白、可靠的人担保具结,最后经监察官审查合格, 方可任 用。而在职秘书中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一律“罢官”。对于中央政

17、府机构的秘书,要求则更严。除了上述条件外,还规定,凡国家政务中枢中书省的秘书须从枢密院、御史台的秘书中选用,而枢密院、御史台的秘书从六部的秘书中选用,六部 的秘书则从诸路岁贡(各地每年按规定向中央贡献人才) 中任用,“岁贡”须通吏事、知经史。同时,内外职官中有足以能胜任秘 书工作者,也许罹用,后规定半数的秘书须由在职官吏充任。(六)明代秘书工作:专制与相权。明代,科举制度臻于完善。统治者通过层层考试 ,将最优秀 的人才选拔出来,任用为朝廷各部门重要的兼职或专职秘书,弁 由进士、举人担任地方政府中的秘书, 普遍提高了秘书的文化素 质和各级秘书工作的质量。(七)清代秘书工作:“胥吏与明清共天下”

18、o清代科举考试分数级,最后通过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的考 试)的被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授予 翰林院修撰、编修之职,负责记录皇帝的起居注、进讲经史及草 拟朝廷册诰等公文,为带有秘书性质的官职。他们如升任翰林学 士,则往往入内阁,成为朝廷拟制公文的高级秘书。 其余的进士 再经过一场考试,称馆选,考取者入翰林院学习、称庶吉士,三年 期满,成绩优秀者授编修、检讨,次一等的用为六科给事中、主 事、中书告人、行人等秘书官和其他官员。 地方各官衙中的秘书 官也多任用进士、举人担任。清代设立了协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军机处,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军机处人员精干、除若 千名军机大臣外,具体处理文书等事务的秘书官称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名额仅为36人,由军机大臣从内阁、 六部、理藩 院等部门的中书、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帐式等职官中初选 , 予以考试。合格者被引见皇帝,由皇帝亲自决定是否任用。其任 用的条件有四:“人品端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