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TEV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TEV 157 2014电动汽车高压线束设计规范2014 - 05 - 15 实施2014 - 04 - 30 发布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Q/TEV 157 2014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4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 25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46 装配要求67 关键件选用规范要求 78设计计算79 安装、试验要求 910 安全使用要求 10本规范由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提出并归口。本规范由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电气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
2、人:谭志红、张群政、汪帆、吕永宾、张沛伟#Q/TEV 157 2014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高压线束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设计准则,布置要求,结构设计要求,材料选用要求,性能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方法,安全使用要求等。本规范适用于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新能源客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盐雾试验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
3、P代码)GB/T 12528-2008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用电缆GB 14315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 14691GB/T 18384.2GB/T 18384.3GB/T 18487.1GB/T 18487.2技术制图字体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一般要求GB/T 18488.1GB/T 19596电动汽车术语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电动汽车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1Q/TEV 157 2014#Q/TEV 157 2014QC/T 413汽车电气设备
4、基本技术条件Q/TEV 100整车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编号规则Q/TEV 31306电动汽车线束号编号规则Q/TEV 31307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线号编号规则SAE J1654 高压电缆 High Voltage Primary CableSAE J1673 电动汽车高压电缆总成设计 High Voltage Automotive Wiring Assembly DesignSAE J1742道路车辆车载电线束高压连接-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Connections for HighVoltage On-Board Vehicle Electrical Wiring Harn esses-Test
5、Methods and Gen eral Performa neeRequireme nts 3术语和定义3.1 工作电压rms)或直流电压的最高值(不在任何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气系统可能产生的交流电压(均方根值 考虑瞬时电压)。3.2 高压根据具体的电压等级,电动汽车的电压级别为B级。直流 DC60 V < U WDC1000 V。交流(15HZ-150Hz ) AC 25V < U(rms) WAC660V。3.3 高压系统所有直接或间接连接于高压电路中, 包括线束 (电缆和插件) 和设备(负载、发电机、 储能系统) , 均称为高压系统。3.4 带电部件正常使用时被通电的导体或导
6、体部件。3.5 直接接触人员和带电部件的接触。3.6 外露可导电部件按照 GB 4208规定,可以通过 IPXXB 试指触及的导电部件。 注1:本概念是针对特定的电路而言,一个电路中的带电部件也许是另一个电路中的外露导体,例如:电动汽车的 车身可能是灯光、刮水电机电路中的带电部件,但对于动力电路来说它是外露导体。3.7 间接接触人员、基本绝缘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件之间的接触。3.8 爬电距离连接端子的带电部分 (包括任何可导电的连接件) 和电底盘之间, 或两个电位不同的带电部分之间 的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3.9 可导电部件能够使电流通过的部件,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导电, 但当
7、基本绝缘故障的情况下, 可能成为带电部 件。3.10 压接接触端子和导线一般是压接, 对于可选择的, 如硬焊接或者软焊接, 通过检查环境和需求合理选择。 为了简化起见,在本设计规范里的连接特指压接。4 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性能要求4.1 功能要求高压线束的主要功能是在有电压和所需的安装环境下安全传递电流; 对于高压电的安全准则需求必 须遵守。4.2.1 温度要求根据整车内的位置,整车温度可分为表1中所示的三档。表1环境温度档位环境温度档位温度范围位置第1档(-40 °C,+125 °C)除发动机仓、排气管外位置第2档(-40 °C,+180°C)发
8、动机仓第3档(-40 °C,+250°C)发动机排气管、打气泵铜管路附近道路车辆的线束其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1259。如果电缆的布置环境温度超过了电缆允许的工作温度,则宜按照本规范第8.1节的规定,采取增大电缆的截面积的方法,使线束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4.2.2 电压要求根据电动汽车的电压级别为B级,整车高压的额定电压为:DC1000V AC660V高压线束的额定电压须略高于整车额定电压,规定高压线束的额定电压为:AC750U4.2.3 耐电压根据GB/T 18488.1,彼此无电连接的电路之间介电强度应能耐受(2氓+1000)的试验电压,即在线束与部件脱开的情况下,
9、 线束对车体耐电压: AC2500V/50HZ/1min,漏电流不超过10mA不发生闪烁击 穿现象。4.2.4 绝缘电阻根据SAEJ1742,绝缘电阻测试电压为 DC1000V在线束与所连接部件脱开的情况下,线束对车体绝 缘电阻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大于100MQ。4.2.5 盐雾要求盐雾试验按照GB/T 2423.17的规定进行,高压线束在试验箱内应处于正常安装状态。试验时间16h。试验结束后,高压线束静止恢复(1-2 ) h后,通电后应能正常工作,不考核外观。4.2.6 阻燃要求线束所用材料要求阻燃等级为UL94V-0。4.2.7 线束拉脱力要求电缆压接至连接器后,拉脱力应不小于最小拉脱力。根据
10、SAE J1742,最小拉脱力见表2。表2最小拉脱力电缆导体截面积(mm2)最小拉脱力(N)2.5210426563201614003Q/TEV 157 20142519003523005028007035005设计输入、输出要求5.1 设计输入要求5.1.1 电气设计的输入要求及动力系统配置情况。5.1.2 整车总布置图。5.1.3 线束敷线图。5.1.4 高压系统中的各电气部件的安装位置,线束与电气部件的对接形式。5.1.5 高压系统中的各电气部件的负载特性。特性包括稳态电流强度、电压要求,瞬态条件和电流强 度及电流波形(平稳、脉冲、频率等)。5.2 设计输出要求5.2.1 线束图的内容线
11、束图的内容包含主干线、分支线、线长、接插器外形图、插件名称及型号、插件所对应部件的名 称、插件孔位号、孔位号所对应的电缆线号、线径、定义;其次还应包含线束接线表,插件视图方向, 技术要求等。电缆应标明线材型号。5.2.2 线束保护套的颜色线束的保护套包括波纹管、热缩套管。波纹管的颜色采用橙色(GB30。热缩套管的颜色:采用不同颜色热缩套管对极性进行区分,正极为红色,负极为蓝色,U相为黄色,V相为绿色,W相为红色。5.2.3 线束的长度5.2.3.1 电缆的长度根据整车总布置、线束敷线图,测量出电缆所需长度,在所测量的长度基础上,宜增加不超过200mm的裕量。5.2.3.2 波纹管的长度根据电缆
12、的长度,须在电缆长度的基础上减去电缆伸进去部件内的长度,该减去长度的具体值依据具体部件而定。5.2.3.3 热缩套管的长度在波纹管的两端,须烫热缩套管,以确保波纹管与电缆的套接不会晃动。热缩套管的长度须等于电缆伸进去部件内的长度值。5.2.3.4 屏蔽型电缆屏蔽层的长度当电缆须采用屏蔽型电缆时,如连接控制器与电机的三相高压线束,屏蔽层须剥出,单独采用规格(松/4.0)的交联聚烯烃热缩管套接,热缩后的屏蔽层长度以大于等于200mn且小于等于250mr为宜。5.2.4 电线的标号线束图中应标明每根电缆的线号,线号的编号严格执行企业标准Q/TEV 31307。5.2.5 线束的标号线束图中应标明该线
13、束图所对应的线束号,线束号的编号严格执行企业标准Q/TEV 31306。5.2.6 线束图中的接插件线束图中应标明接插件视图方向、型号、孔位布局和编号、孔位对应的电线标号。5.2.7 电缆型号线束图中应标明各电缆的型号,电缆型号的选取应符合GB/T 12528中的规定。推荐型号见表3。表3电缆推荐型号电缆截面积(mm)是否屏蔽型号2.5非屏蔽WDZ-DCYJ125W750V/2.54非屏蔽WDZ-DCYJ125W750V/4.06非屏蔽WDZ-DCYJ125W750V/6.016非屏蔽WDZ-DCYJ125W750V/16.025非屏蔽WDZ-DCYJ125W750V/25.035非屏蔽WDZ
14、-DCYJ125W750V/35.050非屏蔽WDZ-DCYJ125W750V/50.070非屏蔽WDZ-DCYJ125W750V/70.035屏敝WDZ-DCEVMP-1251.8/3kV/3550屏敝WDZ-DCEVMP-1251.8/3kV/5070屏敝WDZ-DCEVMP-1251.8/3kV/705.2.8 线束图的技术要求线束图中应包含技术要求,规定线束生产的注意事项、技术条件要求等。5.2.9 图框、图号、图样名称线束图其图框、图号、图样名称应符合公司标准Q/TEV 100的规定。5.2.10 字体5.2.10.1 文字种类、字体高度参见表4。表4文字种类和字体高度种类指引线或尺
15、寸线上的说明文标注的文字及数字视图名称及其下方的比例装配图中的序号技术要求的内容及数字技术要求的标题文字字、字母、数字及符号字体高度(mm)3.53.55557字体宽高比推荐采用0.7,同一套图纸应尽量统一5210.2 绘制图样时,汉字的字体尽量采用CAD默认的长仿宋体(文件名为:hzfs.shx ),且在同一张图中,只允许使用一种字体。5.2.10.3未做规定的均按 GB/T14691的规定执行。6装配要求6.1 结构要求高压线束应在机械和电气安全的情况下,以专业的施工方法将线束和所接部件 (如高压配电盒、电机控制器、电机、辅助电源等)匹配。线束插拔或连接部分应预留出适当的长度,长度推荐值为
16、150mm便于车辆装配,以及便于对部件进行定期维修。6.2 布线方案应注意事项:布线方案应有助于消除不正确的安装和错误的线束路线。走线应避免形成大的电磁环。高低压平行走线距离间隔须大于400mm如果实际境况确实无法达到此要求,高低压需相互垂直走线。车辆在发生碰撞情况下,须确保线束不会受到挤压,以防线束破裂造成短路。6.3 线束固定保护件要求针对高压线束的布置,应尽可能地对线束进行保护,使线束与车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最小化。宜采用具备绝缘性能的结构部件,如电缆夹、电缆槽等。布线装配应刚好放入光滑的电缆夹或电缆槽中。对用于布线、包装和定位线束用途的所有线束固定保护件(如卡箍、螺栓等)进行充分地保护,宜
17、涂抹凡士 林,防止腐蚀。线束固定保护件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400mm6.4 线束连接器装配空间要求所有连接器位置宜预留便于操作的不小于200mn的空间,以便连接和断开连接。连接器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应适当消除机械应力。6.5 线束电缆弯曲半径要求避免电缆出现小的弯曲半径。一般情况下,最小弯曲半径等于电缆外径的5倍。应避免接头中存在弯曲电线,否则,接头后部密封件中可能出现漏电通路。6.6 线束布置防水要求对于车辆底部、轮舱溅水区,应特别注意水和道路磨料会损坏线束。溅水区中的连接器应进行装袋防护。7Q/TEV 157 20146.7 线束布置防磨要求需保护所有高压线束, 以防振动和磨损。 因车辆的振动,
18、 应除去线束上所接触的金属部件边缘的毛 刺,对于凸缘、滚制处,使用适当胶圈进行保护,且胶圈须固定牢靠。用于固定线束的电缆夹应稳固地 连接至设备或框架结构以及线束上。6.8 线束布置防热要求线束应距离热源(如发动机排气管、打气泵铜管路等)大于200mm如不能满足要求,保护所有线束,以抵抗辐射热源,宜采用阻燃隔热棉对线束进行包扎,或在线束附近增加隔热板处理。6.9 线束与活动件的隔离要求活动件(如皮带、风扇、传动轴等)附近的线束必须弯曲时,将支撑夹完全紧固于两端位置处。布 线系统必须能够弯曲,而且不会促成线束磨损或对活动件造成干扰。7 关键件选用规范要求7.1 高压电缆应遵循SAE J1654、S
19、AE J1673规定的要求。7.2 高压连接器应遵循SAE J1742规定的要求。应注意事项: 防护等级。除铜接头外,连接器在结合状态时,无论安装于何处,连接器须不小于IP65。防腐蚀。为防止铜接头被腐蚀,铜接头表面的镀锡层不得破损。铜接头的型号有 SC T、OT HUP等。不同型号的铜接头(如 SC 50-8、OT50-8 ),其宽度不 同。针对过线孔较小的情况,应选取宽度与之匹配的铜接头型号。铜接头其压接电缆孔的截面积须与所连接电缆导线的截面积匹配。 铜接头其过螺栓孔的直径须与部件螺栓的直径匹配。针对于0形铜接头,其型号有 FOT与0T两种。区别在于:FOT型号,其压接电缆孔外围有绝 缘护
20、套包裹;OT型号,其压接电缆孔外围无绝缘护套包裹。8 设计计算8.1 电缆的选取8.1.1 电缆截面积电缆截面积选取步骤如下:1)确定高压线束所连接的电气部件的负载特性。 特性包括稳态电流强度、 电压要求, 瞬态条 件和电流强度及电流波形(平稳、脉冲、频率等)。2)根据稳态电流强度,确定电缆的截面积。在125 C下,常见铜芯电缆线径截面积与载流量的匹配参见表 5。表 5 铜芯导体截面积与载流量序号I MAX ( A)Tmax (°C)导体截面积(mm)第1档401256第2档15012535第3档25012550第4档350125703)如果电缆的布置环境超过了电缆允许的工作温度,则
21、必须选择较大截面积的电缆。对于TMAX为180°C时,导体截面积升一档使用,TMAX为250°C时,导体截面积升两档使用。例如,当最大电流为 150A时,125°C情况下选用35 mm2线束,180 °C情况下选用50 mm2 线束,250°C选用70 mm2线束。8.1.2 电缆结构高压电缆结构示意图见图1。高压电缆从类型上分为单芯电缆和多芯电缆,高压电缆的截面应为圆 形。其护套颜色为橙色(颜色 GB 30)。多芯电缆有多个单芯线组成,其中单芯线也同时满足单芯电缆 中相关导体的结构尺寸参数。高压单芯电缆从结构上主要由导体和护套组成, 径、绝缘
22、直径、内护层直径和护套外径等。主要结构尺寸参数有单根铜线直径、根数、导体直带屏蔽层的高压电缆采用裸铜或镀铜线编织在内护套层上;在屏蔽和外护套之间可以有一层附加的包带;电缆的外护套应紧密挤包,但不粘连屏蔽层。非屏蔽单芯电缆屏蔽型单芯电缆12L辱体Coriductor4InsulationSheath51 一隔离煨Separator3弓一辭蔽层Screen图1电缆结构示意图8.1.3 电缆材料导体:绕线式镀锡退火铜.绝缘层:120°C 200°C级别,耐热,无卤素 XLP。屏蔽层:镀锡退火铜绕线编织而成。护套:耐热 105° C 180°C,无 Pb PVC
23、 (或 HF-XLPO、TPE-E、PP-FR、ETFE 可选)。8.2 连接器的选取8.2.1 连接器结构特征连接器除线环、铜接头外,连接器应具有主动锁定特征。 应与所连接设备的插座进行匹配。8.2.2 连接器性能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应符合 SAE J1742。823连接器爬电电阻、接触电阻要求连接器的下列电阻不能超过表 6的要求。表6连接器爬电电阻、接触电阻最大值导体截面积(mrr)爬电电阻(全新)mQ爬电电阻(老化)m Q接触电阻(总电阻包括 爬电电阻)全新mQ接触电阻(总电阻包括爬 电电阻)老化mQ2.50.170.351.172.3440.110.220.721.4460.090.180.681.36160.050.10.430.86250.0350.070.40.8350.0290.0590.390.78500.0250.050.360.72700.020.030.30.659安装、试验要求9.1 安装要求参照本规范第6章执行。9.2 试验要求参照GB/T 12528-2008第7.4节,对电缆进行型式试验。具体试验项目见表7。表7电缆型式试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1导体直流电阻(20 C)在任意温度下测量1m长的电阻,按公式进行修正2热延伸试验2(200土 3)C试验负载时间 15min机械应力0.2mm3导体断裂伸长率随机取10%或5根的导体4老化试验(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合同范本
- 度宣传册设计与加工合同
- 共有产权住房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范本:个人住宅版
- 农村近郊租赁合同模板大全
- 10清新空气是个宝 是什么污染了空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采购供应链管理合同
- 设备租赁合同示范合同范文
- Module 4 Unit 10 Win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 英语五年级上册
- 软件开发合作合同(二)
- 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版)
- 工程分包退场协议书
- 2023年11月安徽省淮北市烈山经济开发区公开竞聘11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答案带详解
- 2024年苏州职业大学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400道
- 2024年度医院重症监护科述职报告课件
- 流感病毒细胞分离培养
- 医院处方笺模板
- 《重症肺炎的护理》课件
- 扁平足护理查房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