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设置与管理作者:张佩玲曹德礼刘杰赵美 【摘要】目的探讨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设置与管理。方法设立以市(县)医院急救医疗机构为中心,下设镇、村三级急救医疗机构,组成院前急救网络体系。结果院前急救成功率由原来的12%提高至34%,急救成功率提高了近3倍。出院存活率由2%提高至14%。出院存活率提高了近7倍。结论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三级医疗救援体系设置与管理 院前急诊急救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这已经在国内外急救同仁中达成共识。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猝死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
2、故等意外伤害事件也明显增多。而多数市民在遇到危、重、急症患者时,往往束手无策,坐视病人死亡。如常见的猝死、心肌梗塞、电击、溺水、CO中毒、气管异物等。以上病人如果经过有效的急救处理,大部分可转危为安。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得当,大部分病人会因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尽管近几年来院前急诊急救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着服务半径过大的问题,院前急救响应时间大多已超过5分钟,其心肺复苏成功率仍然很低。有的病人因丧失了“救命黄金时刻”1而成为植物人。这些事实是触目惊心的。许多突发急症患者,在送医院之前,都要施行现场急救,如果失去了第一时间的抢救时机,就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本文通过对20
3、06年3月至2010年2月间我院诊治的471例院前呼吸心跳停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出了院前急诊急救新思路、新方法,现报告如下: 1三级医疗救援体系设置 1.1急救人员设置: 市(县)级医院急诊科为院前一级急救医疗机构,一般45人左右较为合适。乡镇医院急诊室为院前二级急救医疗机构,一般12人左右较为合适。一体化诊所、其它医疗机构为三级急救医疗机构,以3人左右为宜。 1.2从事急诊急救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热爱急诊急救工作,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好,有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作风正派,事业心强,职业道德良好;业务能力强,能胜任急、危、重病人的急救能力,有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1.3三级医疗急救
4、体系的管理模式: 1.3.1市(县)级医院急诊科负责接受120指令,依据病人病情调度就近的医疗机构出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病人基础生命征支持,急救中心的车辆到达后给予进一步的治疗与转运。 1.3.2各急救点的服务半径: 院前一级急救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在30km左右,院前二级急救医疗机构服务半径7km左右,三级急救医疗机构服务半径0.5km左右。从上面不难看出,当危重病人需紧急救助时,可保证在5分钟以内到达并实施急救治疗。 1.3.3一级院前急救医疗机构对下属单位的培训任务: 一级院前急救医疗机构负责对下级医院急救人员的业务及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一、二级急救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熟练
5、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认识气管插管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并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操作技术。三级急救医疗机构人员熟练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及急救流程,非专业技术人员应懂得急救、自救知识及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2病例来源 本文所收集的病历资料为: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间我院诊治的471例院前呼吸心跳停止病人,其中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使用传统方法进行院前急救223例(简称传统组),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使用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方法(简称观察组)救治248例。对以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统计学处理,资料如下:1、传统组(A组):本组病人共223例。其中,男121例,女102例
6、;年龄8919岁,平均(52±15)岁;开始心肺复苏时间10min的56例,10min以上的167例。观察组(B组):本组病人共248例。其中,男132例,女116例;年龄8221岁,平均(48±21)岁;开始心肺复苏10min的230例,10min以上的18例。 3治疗方法 传统组(A组):应用传统的院前急救方式;观察组(B组):应用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方式。 3.1疗效判定:经初期心肺复苏后,瞳孔由大变小;面色(口唇)由青紫转为红润;颈动脉搏动可触及;意识恢复,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出现,或手脚抽动表明初期心肺复苏成功3。出现规则的自主心率,且血压120/80m
7、mHg,维持时间>30min,病人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经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后病人康复出院为有效;经规范心肺复苏30分钟以上病人未出现自主呼吸和循环者为无效; 3.2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计算机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4结果 (见表1、表2)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表1中A、B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传统组(A组)复苏成功率12%(27/223),存活率2%(5/223),观察组(B组)复苏成功率34%(84/248),
8、存活率14%(35/248)。 表1:A、B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例表2表示A、B两组病人从发病到开始抢救时间,A组:因本组病人仍沿用了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反应时间5分钟以内仅8例,630分钟215例;故其抢救成功率在12%(27/223)左右,存活率在2%(5/223)左右。B组:由于各联动小组在第一时间内给予CPR,故心跳停止至接受治疗时间在5分钟以内189例,明显缩短了病人无血期时间,故其抢救成功率在34%(84/248)左右,存活率在14%(35/248)左右。本组表1病人中,经统计学处理后可以看到:观察组(B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A组),统计学检验2=7.04,v=1,P&
9、amp;lt;0.05;观察组(B组)存活率明显高于传统组(A组),统计学检验2=11.2,v=1,P<0.05;从表2可见,对于心跳停止至复苏时间大于510分钟的患者其抢救成功率明显低于5分钟以内的患者,统计学检验2=8.84,v=1,P<0.05;观察组(B组)存活率明显高于传统组(A组),统计学检验2=7.94,v=1,P<0.05。从以上两组病人治疗情况对比,观察组(B组)复苏成功率及康复出院率明显大于传统组(A组),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5结论 通过以上对比数据说明,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设置与管理这一方法,通过有效的、合理的利用目前医疗资源,
10、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达到了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的目的。明显提高了急诊急救医护人员的反应能力,缩短了危重病人的抢救等待时间,通过以上组合后,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可在5分钟以内得到有效救治,使急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6讨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低的关键在于从病人发病后至有效心肺复苏的时间。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设置与管理方法,有效的缩短了病人的等待时间,能使大部分心跳骤停病人在5分钟内接受心肺复苏,从而提高了急救成功率,减少了心肺复苏成功后脑死亡的发生。动物实验发现:复苏开始每晚1分钟则存活率下降3,除颤每晚1分钟则存活率下降4。心脏骤停即刻心脏按压则平均动脉压仅为正常13.5,脑血流为正常7.7,心肌血流为正常3.35;若停跳1分钟后开始按压则平均动脉压为原来的4.1,脑血流为正常3.5;3分钟后开始则平均动脉压仅为正常的3.6,脑血流仅及正常的2.35。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为4-6分钟,小脑10-15分,延髓20-25分。心脏骤停1分钟则延髓麻痹而呼吸骤停,心脏停博4分钟则脑损害不可逆6。说明复苏必须尽快启动,不应晚于5分。通过以上数据自然说明了心肺复苏时间的紧迫性。本项目的设计就源自于以上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子产品租赁合同协议书合同
- 2025年惊现买卖劳动合同的新兴市场
- 甲乙丙供货合同协议
- 电话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珠宝供货合同协议模板
- 理疗床产品经销合同协议
- 生产企业劳动合同协议
- 理髮店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现金采购铝合金合同协议
- 电动板材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第03讲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解读+达标检测)(原卷版)
- 招商岗位测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创新奖申请材料撰写指南与范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解读
- 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要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形势与政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讲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激光雷达笔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