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诚信状况调查报告(徐倩倩、张妍、邢凤贤、樊雪飞、李京京)摘 要: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发突出的背景下,从留守儿童自身、家庭及学校角度,对保定市各乡镇10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关于诚信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为解决留守儿童的诚信问题提供实证材料,提出对保定市留守儿童诚信问题的几点看法和建议。关键词: 保定市 留守儿童 诚信状况 解决措施Abstract: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more prominent in the background, from
2、 left-behind children themselves, family and school point of view of Baoding 100 children left the town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visits, study and life found in some existing On the credibility issu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address the credibility of children left b
3、ehind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made credibility of Baoding Some Children Left view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Children Left Baoding solutions Credibility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 - 查看字典详细内容 一、前言近年,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其中,夫妻双双外出打工者也占据一定的比例。因此,在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我们把父母都在外务工,留在老家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亲戚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称为“留守儿
4、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日常生活、与同伴的交往以及自我评价是否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影响,我们很少确切的得知。为此,河北农业大学立缘团队深入河北省保定市各乡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其各乡镇农村留守儿童的诚信状况进行调查,以切实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诚信状况以及在成长过程中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家庭在这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等造成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诚信教育工作、出台有效改善留守儿童诚信状况的对策措施提供可资参考的资料。二、留守少年群体的形成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为农村人口。现在我国劳动人口7.4亿,比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人口总和还要多。在7.4
5、亿劳动人口中,5亿为农村劳动人口。这5亿农村劳动人口,由乡镇企业吸纳1亿多。流动到城市务工的人口为1亿。比如,1990年进城务工的农民为2135万人,1995年增长到80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增加着。我国人多耕地少,全国农民人均耕地1.98亩。且这样少的耕地还在不断地被征用。至今,已有4000万农民的土地被征用,成为无土地耕种的农民。在土地减少、劳动力增加、乡镇企业接受劳动力的能力已到端点的情况下,城市就成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市场。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大军的出现,在农村中,悄然出现了三个留守阶层留守妻子、留守子女(主要是留守少年)和留守父母(留守
6、的中、老年父母)。在村的留守少年和进城的留学少年存在一个客观的比例。2003年上海统计,外来人口2003年总量为498.79万人,其中14岁以下留学儿童总量为60.85万人,占外来人口的比重为12.2%,那么,没有子女和子女在农村留守的共占进城民工总数的87.8%。假设没有结婚、或结婚后没有子女的与有子女却在农村留守的各占一半,那么,占进城外来人口的43.9%的民工子女是14岁以下的留守子女。以1亿民工计算,占民工总数的43.9%的比重,即有4390万14岁以下少年为农村的留守子女。在没有对进城民工进行普查的情况下, 4390万只是一个估计数字,这充分表明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社
7、会群体!由以上可知,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需要关心和研究的社会阶层和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群体。三、基本情况阐述(一)自然状况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地带,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主要以农作物生产为生。保定是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的地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国家AAAAA级景区1处、国家AAAA级景区6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 境内群山西峙,沃野东坦,植被繁茂,山明水秀。既有避暑的凉城,又有泛舟的
8、湖泊。野三坡世外桃源,神奇俊美;白洋淀苇绿荷红,胜似江南;白石山、大茂山巍峨耸立,云蒸霞蔚;天桥瀑布、龙门天关飞流直下,气象万千;西胜沟峡谷龙潭、峰回路转,北岳庙历览千年,风采依然;万倾桃园“乱花渐欲迷人眼”,空中草原“浅草才能没马蹄”;紫荆关畿南第一天下险,古栈道地下长城世间奇!红色文化丰厚。(二)社会经济状况保定市管辖4市(定州市、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18县(易县、徐水县、涞源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涞水县、清苑县、满城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蠡县),3区(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另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该地区
9、总人口近1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09.4万人,占总人口的90.9;市区人口100.6万人,占总人口9.1,保定市行政区是国务院最新批准的118个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之一。(三)诚信状况该地区留守儿童入学率为98%,大多数留守儿童诚信状况良好,但仍有多数留守儿童因无法享受到父母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产生了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所以留守儿童的诚信状况及问题有待于被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身体健康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表现在学习、品
10、行和情绪感受上比父母在家儿童的问题严重。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而在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与其他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常年缺少父母、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学业也受到影响,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诚信教很难下手。(四)留守儿童状况 据统计,目前保定市外出务工的总人数高达340万人左右,相当于该地区劳动力总量的34,如果按照平均每户有12个孩子来粗略计算,整个保定有170
11、-340万左右的留守儿童,且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儿童的人数也逐渐的增加着。他们的教育、健康、诚信等各方面发展状况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四、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生活、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的诚信状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来共同努力。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诚信方面的问题以及学校、社会扶助机构对留守儿童诚信状况关注程度。主要在保定市各乡镇留守儿童密集地进行调查 ,同步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提出解决方案与措施。本次调查共有调查问卷100份,调查对象为农村留守儿
12、童。走访针对他们的父母或临时监护人,儿童年龄分布在614岁之间。五、调查问卷及走访基本情况(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参与问卷的农村留守儿童中,男生有42名,占42,女生有58名,占58。其中6-8岁的占18,9-12岁的占52,13-14岁的占30。多分布在小学中、高年级。其中通过走访发现71的农村留守儿童中跟爷爷奶奶居住,18的与外公外婆居住,只有少数跟叔叔阿姨住,这就说明农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以隔代监护人为主。当问及“你希望和谁住在一起”时,74的孩子希望跟父母居住在一起,只有16的孩子认同现实居住状况,愿意跟爷爷奶奶居住。而当问及“是否愿意和临时监护人谈心”时,仅有7%的留守儿童回答愿意,而
13、将近90%的留守儿童表示更愿意和父母谈心。以上均说明在这些留守儿童的心里还是希望和父母一起生活,而对于父母的外出打工表示无奈。(二)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在外打工时间在走访中得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居多,父亲初中文化占65,母亲初中文化占42,总体上父亲受教育程度略高于母亲,这可以间接反映出父母在外务工可能的职业水平。通过总结问卷得知父母在外务工12年的占30,务工34年的占33%,56年的占28%,有9%的父母在外务工达6年之上(见图1),说明父母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较长,多数在孩子开始上学时,也就是儿童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便开始外出打工。由于受工作时间以及性质的限制,这些儿童的父母回家频率不高,回家
14、时间也没有规律,近乎一半的家长每逢过春节才回家一次,甚至有家长为多挣些钱春节都不回家过年。图1 父母在外务工时间(三)儿童自身对诚信的认识及其重要性调查发现,仅有22%的儿童明确表示自己做得到真诚、老实、讲信用,而有23%的儿童认为自己想做到但做不到,甚至有少数儿童直接表示自己做不到(见图2)。这说明绝大多数儿童的内心明白诚心是一种美德,应该遵守也应该做到。图2是否做到诚信在问题“你最喜欢朋友身上哪个优点”中,有将近一半的儿童选择了真诚、老实、人缘好,仅有少数极人表示不在乎对方是否诚信。这也说明近一半的留守儿童在选择朋友时把诚信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几乎所有儿童都把诚信作为能否成为朋友的一个考虑因
15、素(见图3),足以说明诚信在儿童心里的重要性。图3你喜欢的朋友或同学身上的优点在此次问卷中特别设置了一道排序题,用来比较在儿童心中才能、诚信、漂亮、金钱四项的重要性。通过统计表明,把诚信放在首位的占调查人数的35%,有26%的把诚信放在第二位。另外,有44%的儿童把才能放在首位,而把金钱放在首位的仅有7%。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诚信固然很重要,但在才能面前更多的儿童更钟情于后者。在问及“你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吗?为什么?”时,虽然他们的理由不尽相同,但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表示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其中多数回答是“会受到人尊重”“能交到很多朋友”“跟别人相处更融洽”“可以成为栋梁之才”等,也有少数儿童这样回
16、答“学生都应该诚信做人”“老师教育我们要诚信”“这样才能为祖国做贡献”,甚至有儿童这样答道“谁不想做好人呢”。在这些看似青涩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欣慰,更多的是感动。也许他们多数并不具体知道诚信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品质,到底怎样才叫做诚信,甚至有些人已经在问卷中表示过目前做不到诚信,但他们依旧选择了原意。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得出,每一位留守儿童都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本来愿意去做到诚信,但是在多数留守儿童心里诚信并非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也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留守儿童无法做到甚至不知道怎样做到诚信。(四)儿童在面对诚信问题时的表现在问卷中有两道题目是用来调查生活中这些留守儿童在诚信方面
17、的表现的,通过问题“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你会怎么做”得出,有36%的儿童表示会主动承认,37%的儿童则选择“了没有人问就不说了”,另外有12%的儿童选择的是“问也不说”,其余15%的儿童则表示会告诉家人去解决(见图4)。图4 你损坏了别人东西时另外通过对留守儿童是否会如实将考试成绩告诉家里的调查发现,有52%的留守儿童选择的是“考得好会告诉考不好就不告诉”只有13%的留守儿童选择会告诉,另外还有35%的儿童选择了问的时候才告诉和不告诉(见图5)。也就是说在某次考试100人都考得不理想时,只有13人会告诉家长,而多达87人会隐瞒这一事实。可见在这方面留守儿童的诚信状况还很欠缺
18、。图5 考试成绩不好是否告知家里通过两个题目可以得知,虽然这些儿童知道诚信的重要性,但在具体事件前表现依旧不尽人意,这种状况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改善。另外,相当一部分儿童表现出了对家庭的不信赖,这个情况应引起留守儿童家人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改善。(五)父母与儿童沟通交流情况调查表明,通常父母一周以内跟孩子联系的占40,每天联系的占11,8的孩子反映父母不跟他们联系(见图6)。从孩子们的内心期望看,51的孩子希望跟父母亲密接触,每天都有联系,36%的孩子希望跟父母亲一周以内有联系,说明留守儿童与远离自己的父母的感情是深厚的,也希望能得到他们更多的的关心。这种理想和现
19、实差距的存在说明,社会应加强在外务工父母对孩子亲情联系的习惯和意识的引导。图6 通常父母隔多久和你联系一次调查了解到,父母多采用打电话这种便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其次是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孩子的心灵交流,并且父母跟孩子沟通的内容最多的还是学习情况,占到72,而生活情况询问只占12,谈及为人处事道理的仅占7(见图7),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生活关心和做人做事等品德行为教育的忽视。图7 父母与你联系时谈得最多的是什么通过调查得出,多数务工父母与儿童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加之父母在外忙碌以及电话费用等问题,他们每次通话的时间都不会很长,平均下来每次通话时长不超过10分钟。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严重缺乏。其外,多数家
20、长更关心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状况,而忽视了对儿童道德诚信方面的教育,殊不知诚信乃立人之本,没有诚信一切都只是空谈。(六)学校、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诚信状况的关注程度通过走访与调查发现,教师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在调查中我们得知,老师极少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而且有42%的儿童表示老师根本就不做家访(见图8)。可见老师对留守儿童乃至对全体学生的关心远远不足。图8 老师家访情况另外,由对学校开展活动的调查情况表明,有44%的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不开展任何活动。而在开展活动的这些学校中,有37%的学校没有开展过以“诚信”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见图9)。图9 学校开展“诚信”主题活动状况以
21、上可见,不仅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学校的教育制度也不是很完善。我都知道学校是儿童的第二个家,每天儿童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们。作为校方以及校方代表的老师,有责任对这些儿童进行高度的关心。学校应针对这些状况做出制度的调整来改善这种状况(七)儿童心里家庭与学校的位置与作用通过调查,在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情况下,有40%的留守儿童认为更愿意听老师的话。当然也有34%的选择两边都很听话,只有极少数人在家里和学校都不怎么听话(见图10)。可以看出,这些留守儿童在离开父母后,身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学校尤其是老师的教诲,所以在这些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方面必须有一套完整健全的方案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22、使他们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长。图10 家长和老师更愿意听谁的话调查还发现,只有儿童在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才会对儿童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而经常教育的家庭只占10%,学校只占到9%,另外还有15%的家庭和学校没有或是很少进行诚信这方面的教育(见图11)。图11是否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诚信教育在“你不诚信时,家长、老师经常以什么方式教育你”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家长和老师都会采取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但是也有不少家长、老师使用暴力进行教育,且在这方面家长比老师更多的使用暴力。也有不在少数的家长和老师在儿童不诚信时不闻不问(见图12)。图12 儿童表现不诚信时家庭学校怎样教育在问及儿童希望学校、家庭怎样对其进行
23、诚信教育时,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学校,多数儿童认为应该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另外,经常开班会进行讨论,推选表现好的同学,老师以身边的例子教育,定期播放相关的电影、开展相关讲座。还有少数提到,在批评教育时不要在课堂或是人多的地方,尽量进行背后教育。但是很少有儿童提到要老师定期进行家访、开家长会等使学校与家庭可以互相沟通的方法,也很少有儿童要求老师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家庭方面,最一致的答案就是以身作则。其次还有不要打人,多一些时间陪自己,讲一些真实的故事等,此外还有儿童提到开家庭教育会,幽默的教育。从以上各种调查中可以发现,家长、老师对学生的诚信关注程度不够,家庭与学校之间严重
24、缺乏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没有一致的行动。儿童对目前家长、学校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不满。所以学校和家庭之间应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找到一种切实为儿童着想的教育方式。(八)儿童对诚信与否的判断情况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诚信判断上存在严重缺陷,对诚信的认知度依旧缺乏。首先在选择不诚信表现的时候,有95%的留守儿童认为考试作弊是不诚实的表现,可是却只有54%的儿童认为帮助别人作弊是不诚信的表现。另外有87%的儿童认为抄作业不诚信,53%的儿童认为让同学抄不诚信。也就是有将近一半的儿童认为帮别人作弊,让同学抄作业是诚信的表现。选出了所有不诚信选项的儿童只占35%。可见这些留守儿童诚信的判断力还远远
25、不足。其次在选择诚信表现的时候,留守儿童的选择基本一致,都知道不撒谎,答应了别人的事做到等是诚信的表现,但是也有10%的儿童选择了考试告诉别人答案是诚信的表现。由此可见,儿童在诚信与不诚信之间还存在着疑惑,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误以为是诚信的表现。对诚信与否缺乏判断力。六、影响保定市“留守儿童”诚信状况发展的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家庭教育缺失,有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以外出打工,严重缺失面对面这种言传身教的机会,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其中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良
26、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健康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而“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不能说是哲学”。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
27、水平,影响着孩子的道德诚信状况。而临时监护人不科学、不理性的教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孩子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其次,表现为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相信读书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相信只有有文化才可以走出村庄,走向城市,走向成功。尤其是在外务工期间吃到知识的亏后,更坚信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在大多数农村家长的眼里,儿童的学习情况才是第一位的。从而忽视了对儿诚信方面的教育,使得儿童在这方面失去重视,导致不少留守儿童诚信道德状况低下。另外,代养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临时监护人学历普
28、遍偏低,在教育儿童方面缺乏一些好的方法,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当儿童犯了错误时,没有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甚至只会打骂儿童,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的诚信状况进一步恶化。(二)弱势的群体归属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家庭中,其父母不在身边,使其处于教育的边缘地位,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留守儿童承受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贫困,他们与父母缺乏基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甚至有的孩子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其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被无意识的剥夺,家长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迫于生计做出的无奈选择。他们往往对孩子产生愧疚感,有的父母以物质上的支持作为补偿,殊不
29、知“金钱不是万能的”,情感上的需要和满足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更不是金钱所能够弥补的。在学校中,留守儿童经常受到其他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使他们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另外,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学校和老师缺乏经常性的沟通,使得部分老师也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引导和教育,没有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爱,留守儿童感受不到集体人大家庭的温暖。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他们也选择了遗弃他人、抵制他人、抵制学习、抵制学校。(三)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的制约众所周知,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任丘市大部分的县乡仍处于经济落后状态,这种文化以其浓厚的封建底蕴顽强地“抵制”着
30、外来文化的影响,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使农村的教育缺乏必要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支持,缺乏刺激和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所需的人文环境。人们难以打破原有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客观上影响了留守儿童对教育选择的倾向。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实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小规模的简单再生产短期内无法升级,人们往往感受不到传播人类文明和开启人类智慧的教育带给他们的“实惠”,他们更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教育对他们来讲纯粹是一种中“风险投资”,他们在教育投资面前表现的相当没有耐心和信心。加之目前高校自主择业制度的改革,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他们对子女升学的高期望
31、,使他们变得更为务实和保守,及早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或者经营由于成人外出而留下的农活。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尚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也使得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七、保定市留守儿童的现状(一)留守儿童问题还未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明显滞后于对城市流动儿童的研究,后者起步早,部分地区有联合国项目的推动,现已日渐成熟,有关问题的研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政府出台了因地制宜的措施,来有效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有的城市还坚决地提出,不让一个流动儿童失学。而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由隔代家长照料中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32、研究匮乏,由此导致社会舆论关注不够,相应地也就阻碍了相关政策的出台,未能有效推动社会各界合力及早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仅本次调研中,任丘市留守儿童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因为家庭环境特殊而受到特殊关注,比如老师增加家访次数,老师、同学主动关心、帮助其学业,社会有关组织机构予以帮助等方面。(二)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诚信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到迅速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生活的悉心照料者,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在年长的、文化程度偏低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相对陈旧、保守的隔代临时监护人照料下的生活、学习明显比由年轻的、文化程度相对高一点、易于接受新思想、新生活的父母照料的生活、学习表现出更多
33、的困难和问题,这在前面的调查情况综述中已充分说明。虽然隔代临时监护人也尽力尽责了,但两代监护人之间自然差距的存在是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确实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远在他乡的父母对孩子品行教育的现实缺失和实际忽视,遇到问题得不意的解决等,都是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孩子成长中令人担忧的隐患。(三)留守儿童渴盼父母更多的关爱调查中表明,目前留守儿童多居住在隔代监护人如爷爷奶奶家中,应该说他们对孩子的日常照料也是尽力的,督促孩子学习,尽可能地辅导学业,监督看电视时间,只是孩子最想得到的关爱还是来自父母的爱,他们想每天能与父母,甚至时时与父母取得联系,想父母给他们解决学习用品等日常生活问题。虽
34、然他们也对父母在外归家后对自己地教育态度变化给予了积极肯定,也愿意将自己因父母在外而有机会浏览的风景名胜展现到问卷中来,但与对父母的亲情联系相比,他们还是希望能和父母住在一起,和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每天的陪伴,尽享天伦之乐。(四)留守儿童比较独立问卷中孩子们自我评价、自我认同良好,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有别于他人的特殊群体,平时在家里也有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多数孩子有几个同伴,也希望得到同学或朋友的生日礼物,一旦被同学欺负了,只有少部分人会认为是自己父母不在身边的缘故。大多数留守儿童能够在假日里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生活,只有一小部分才会觉得无所事事,一般他们在家里都要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的还
35、要挑水、做饭,自理能力较强。(五)留守儿童大多存在心理障碍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亲近畅通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引发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封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八、可行性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是要让留守儿童呆在父母身边,在这里可以有两个设想:第一个设想是,禁止农村父母进城打工。实现这个设想要有两个前提,一要让父母自食其力可以供给一家人的全部消
36、费;二是城市的发展包括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卫生环境的治理维护只依靠城里人就可以维持局面。并且这两个前提只有一条不成立第一条设想就不可能成立。但是,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这两个前提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第一条设想不是现阶段可以达到的,它的实现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第二个设想就是让所有的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这样也就不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了。但是,实现这个设想需要三个前提:一是要打破原有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存在不可能满足进城子女的所以权利;二是,城市要提供两千多万留守儿童的稳定居住、学习环境等;三是,要提供进城打工家庭城市最低的生活保障。这三个前提也是缺一不可。显然,这一假设也不是现阶
37、段我们的国家力所能及的。所以,可以断言现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不可能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它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也必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而消失。因为只要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必然存在,并且这一问题也不是单靠国家出台一项政策或颁布一项法令就可以减少或消失的。对待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目前要做只能是设法去减少问题的出现,尽量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而针对保定市的调查我们认为具体的措施如下:(一)推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建议可尝试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政府行为;妇联要切实担负起牵头
38、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任,并联合有关力量,做好有份量的留守儿童专题调研工作,给社会提供一线的准确信息,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给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资讯,及早推动政府层面政策、措施的出台;教育部门推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档案)、开展留守儿童主题中队活动、成立家长联系热线,做好与留守儿童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沟通联系等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并把它作为学校考核、学校领导人责任达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综治办等有关部门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及有关娱乐场所,净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妇联、教育、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充分发动学校家长学校、成人中心校、农村家庭教育指导(辅导)站等基层家庭教育阵地的作用,提高留守
39、儿童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和水平。(二)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改善留守儿童诚信状况农村留守儿童只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现临时监护人学习辅导不力、生活照料不周、亲子接触缺失等现实困难,他们不是问题儿童。而且这些困境和问题在现实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改善和解决。学校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负起责任,以农村留守儿童为帮扶对象,通过师生结对、同伴结对,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道德等情况不落伍。家庭临时监护人要关注孩子品德行为的教育,督促孩子形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进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场所,遏制孩子不良品行出现的苗头。在农村社会教育体系并未完全建立的今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合就十分必要了。老师是
40、代理监护人、学生及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代理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父母都可以利用电话或老师上门家访与学校和教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学生”在校的表现,分析“留守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若有条件,可以为“留守学生”子女找一个自己熟悉而又信任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委托管理。建立托管关系后,可要求子女每周与托管老师进行至少一次的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托管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可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留守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代理监护人或外出务工的父母尽可能在每学期末与“留守学生”子女的托管老师见面交流一次,以加强联系,改
41、善目前留守儿童的诚信状况。 (三)加强自身修养,用言行感染子女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若外出务工的父母道德品行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将直接影响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长。因此,父母自己应做到有良好的道德品行、遵纪守法,树立良好形象,同时还可以用自己外出务工文化不高、吃苦头,现身说法,教育孩子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学会自律自强,勤奋学习,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到赚钱、教子两不误。 (四)共同协作,形成全社会关护“留守儿童”的合力1、成立“留守儿童关护工作委员会”。组建留守儿童关护工作委员会,并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明确人员、明确任务、明
42、确责任。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联席会议、集中会办等制度,不断分析、及时总结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抓好各项关护措施的落实。在“留守学生”比较集中的中、小学建立了以校委会为主体、吸纳社会相关人员参与的工作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力军的职能作用。2、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3、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建立的五条网络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与相对应的留守儿童家长保持主动性沟通、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遇到重要问题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在留守儿童较多的中小学先后开设“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电话,方便了孩子们和父母的联系。在春节、农忙时,组织召开返乡劳务输出人员子女情况通报会、工作座谈会、问题汇报会,交流研究共同教育孩子诚信方面以及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06289工程项目招标与合同纠纷预防与处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O2O物流仓储设施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无偿租赁附带车辆升级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bot项目投资合作与市场拓展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护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停车场场地租赁安全管理及智能收费合同
- 2025版航空航天设备采购合同标准
- 2025版城市广场景观草皮铺设与生态修复施工合同
- 2025版深基坑施工安全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版车间租赁安全环保监督协议
- 视频制作拍摄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重点+版)
- 矿山托管经营合同协议
- 2025年职业病防治宣传日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公司行政5s管理制度
- 家庭消毒知识课件
-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重庆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监控措施
- 新产品开发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