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过程控制讲义质量工程师考试_第1页
统计过程控制讲义质量工程师考试_第2页
统计过程控制讲义质量工程师考试_第3页
统计过程控制讲义质量工程师考试_第4页
统计过程控制讲义质量工程师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过程控制(复习题)1. 下述中适合使用常规控制图的是().A. 提高车间生产能力B.检测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批C.消除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因素D.监控并预警工序中存在的变异2. 控制图的描点员按规定时间在短期内抽取4件产品组成一个子组进行检测,并将测得的每个产品的特性值在X图上描了 4个点,发现其中有1个点出界.贝”).A. 查找出界原因,并尽快消除异常B.剔除出界的点,继续描点C.不能作出判断,作图不正确D. 生产过程岀现异常,必须停产3用20个样本绘制X R控制图海个样本 仔组)样本量5,已计算得X =33.6,R=6.2, A2=0.577, D4=2.115,Da=0.今在加工过程中采集了

2、一个样本,观测值为38, 43, 37, 36, 25则该样本的()在控制限内.A. 均值和极差都B.极差C.极差不 D.均值不4. 合理子组原则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集一个子组的样品,主要因为().A. 尽快计算不合格品率B.尽量缩小组内差异C.希望节省取样时间D.尽快绘制岀控制图5. 常规控制图的理论基础是().A. 小概率原理B.试验设计C.指数分布的性质D.对数正态分布的性质E.正态分布的性质6常规控制图适用于()的控制.A. 批量为25的一批产品的生产B.成批连续生产零件C.车间大批量生产零件D.连续生产流程性材料7. 一生产企业要利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下述中正确的做法是(

3、).A. 选择欲控指标B.收集数据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判断过程是否稳定C.根据欲控质量特性的数据,选取控制图D.确定子组数目和抽取子组的时间间隔及其抽取方式E. 按生产顺序从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子组绘制控制图8. 用均值作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多数质量特性值为计量值数据B.可以扩大控制限的范围C. 均值可以使部分偶然因素相抵消,从而缩小上、下控制限的距离D. 可以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平均值是否合格E.提高对异常波动监控的灵敏度9. 过程能力指数Cpk的公式是().A. (UCL - g )/3 b B.(T u卩)/3 a C.(TL- g )/3 a D.( g - TL

4、)/3 a E.(1 - k)T/3 R10. 在何种情形下,控制图需要重新制定?().A. 人员和设备均变动B.改变工艺参数或采用新工艺C.环境改变D.更换供应商或更换原材料、零部件E.点子出界11. 选择常规控制图依据的主要因素是().A. 工艺方法B.设备C.控制关键指标的个数D.使用方便E.控制对象的数据性质12. 从工程上提高Cp的途径有().A. 减小a B.增大UCLC.由技术决定是否适当加大公差D.减小LCLE.减小偏离度k13. 当所考察的质量特性为某企业月工伤事故数时.应选用()控制图.A.p 图 B.u 图 C. X R 图 D. X s 图14. 合理子组原则包含的内容

5、有().B.组间差异主要由偶因(偶然因素)造成D.组间差异主要由异因造成A.组内差异由异因(可查明因素)造成C.组内差异既由偶因也由异因造成15. 控制图中控制限的作用有().A.区分合格与不合格B.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C.点子落在控制限内,判断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D.点子落在控制限外,判断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16.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则().A.表示过程稳定,可预测B.点子无趋势和其他模式C.点子在控制限内随机分布D.过程中存在可查明原因17. 某生物制药厂半成品指标的检验时间很长,对它的控制宜采用().A.均值一极差控制图B.不合格品率控制图C.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D.不合格品数控

6、制图18. 在过程不变的情况下,若控制图中上、下控制限的间隔距离增加,则().A. a减小,B增大 B. a增大,B减小19. 过程保持在统计控制状态下的好处是(A.能及时发现异常因素的影响C.能将产品的质量特性值保持在公差范围内C. a增大,B增大 D. a减小,B减小 ).B. 可以使过程能力保持相对稳定D.可以使过程的变异保持相对稳定20. 若人员和设备已固定,在()的情况下,控制图需要重新制定.A.现有控制图已经使用很长时间B. 工艺参数改变C.环境改变D. 上级下达更高指标E.更换了供应商21. 在分析控制图阶段,利用X R图对过程进行分析,该过程输出的质量特性值X服从N(210.5

7、, 1.12).质量,具体如下:改进小组为进一步改进质量,从明确分析用控制图的主要作用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地改进质量(1)分析用控制图阶段主要分析().B.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D.是否要扩大规范限A.是否需要继续抽取样本(子组)C. 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是否处于技术控制状态若过程的规范上、下限为 210± 3mm,则Cp=().A.0.91B.0.99C.1.33D.0.67(3)若将该过程的标准差1.1减小为0.7,则新的Cp=(A.1.67B.1.49C.1.43D.1.30(4)(新的)偏移度k=()A.3/8B.2/9C.1/6D.0(5)新的 Cpk=().A.1.40B.

8、1.33C.1.25D.1.19(6)若经过调整,过程中心卩已从210.5mm与规范中心A.1.43B.1.53C.1.67D.1.80).).M=210mm重合,则这时Cpk=().(7)下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此时过程处于技术控制状态B.此时过程尚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C.此时过程可运用控制图进行控制22.某种钢管内径X的规格为(1)过程能力指数Cp=().A.0.38B.0.61D.此时过程能力仍不足2210± 5mm,生产过程稳定,X服从正态分布 N(210, 2.49 ).C.0.67D.1.03(2)过程的不合格品率p=(A.0.3237B.0.0455).C.0.027D.

9、0.00058(3)若过程中心发生偏移,过程中心移至212,但标准差仍为A.0.40B.0.76C.1.082.49,则此时过程能力指数Cpk=().D.0.98(4)经技术革新,使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A.1.33B.1.77C.1.22,且标准差降为D.1.481.25,则此时过程能力指数Cpk=().(5)经过质量改进和技术革新后,过程的不合格品率为().A.0.063B.0.0063C.0.00063D.0.00006323.某生产车间对轴的外径进行控制,规范限为Tu=54mm, TL=46mm, 25个子组,子组样本量为5,计算得X =50.5mm, S=2.5mm, A2=0.57

10、7, A3=1.427, B4=2.809, D4=2.115, B3=0, D3=0, C4=0.94, d2=0.4299.则:X图的上、下控制限分别为().A.54.07, 46.93B. 50.92, 48.80C.51.94, 49.06D. 53.01,50.55(2) 过程能力为().(3) s图上、下控制限分别为(4) 过程能力指数Cpk=().(5) 若收集了 3组数据,其平均值分别为A.可以认为点子在界内随机排列).A.15.96A.5.22, 0A.0.6451.24,47.32,B.15C.31.92D.12B.3.58, 0C.1.44, 0D.5.56, 0B.0.

11、30C.0.40D.0.44C.点子在界内非随机排列46.93,则(B.点子岀界,判异D.点子均在界内,但无法判断其随机性).24.假定电阻合格下限为95 Q ,合格上限为105 Q .(1)一批电阻阻值取自均值100Q标准差2 Q的正态总体.(x)为N(0, 1)的分布函数.则合格品率为(C. O (2.5)A.2 (2.5) - 1B.2 (2.5)D.(2.5)+ (-2.5).(2)过程能力指数 Cp=().A.3/5B.6/5C.5/6D.5/3假定电阻合格上、下限不变,另一批电阻阻值取自均值101 Q标准差1 Q的正态总体.则Cpk=().A.4/3B.2/3C.1D.2.33(4

12、)在此状态下说明技术管理能力(). A.较勉强 B.很差 C.过高 D.很好25. 某企业有4个车间,第一车间是手工生产,工艺复杂,属于单件生产车间;第二车间生产品种相对稳定,但产 品质量波动较大,主要因为设备精度达不到要求,企业又无法对设备精度进行改进;第三车间产量大,生产相对稳定;第四车间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质量较为均匀,但检测所需时间长.有关此案例的分析如下(1)适宜使用常规控制图的车间是().A.第一车间B.第二车间C.第三车间(2)若使用均值一极差控制图,更适宜在()使用.A.第一车间B.第二车间C.第三车间在此车间利用均值一极差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D.第四车间D.第四车间,在确定

13、控制的质量指标时更适宜选择().A.对成本影响较大的性能指标C.不重要的质量性能指标(4) 在抽样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A.取得的子组数目应在 25组以上C.过程稳定时可以多抽取样本(5) 若绘制的控制图,发现有点子出界,应(A.立即停止生产B.立即查找点子出界的原因C.立即重新绘制控制图B. 技术要求高的质量性能指标D.工艺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质量性能指标B. 抽取产品越少越好D.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获得子组观测值).D.延长控制界线,将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26. 在解释Cp和Cpk的关系时,正确的表述是().A.规格中心与分布中心重合时,Cp=CpkB.Cpk总是大于或等于C

14、pC. Cp和Cpk之间没有关系D.Cpk总是小于Cp27.在X图上,如果连续5个点中,有 4个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则可能的原因是().A.卩变大B.卩变小C. b变大D. b变小E.卩和b不变28. X Rs控制图与X s控制图相比,下述论断正确的是().A.Rs图计算简单B.Rs图计算复杂C.用Rs估计b的效率较高D.用Rs估计b的效率较低E. X图比X图反应过程波动更灵敏29. p 控制图的 n=25,UCL=0.28,CI=0.10,LCL=.若 n 改为 100,则().A.UCL=0.19B.UCL=0.145 C.UCL= D.L CL=0.01E.CL=0.00130

15、. 轴的直径为2.0± 0.01mm,用X R图对其直径进行监控,子组大小为5,下列情况中显示过程异常的是().A.有一根轴直径大于2.01C. 有一子组的均值大于上控制限E.控制图上有7个点子连续递增31. 下列数据中可以绘制控制图的是().B. 连续加工过程的批验收记录D. 从某个检验批中抽取100件产品的检验记录32. 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和其他计量控制图相比,().A.均值一标准差图更适用于抽样困难、检验成本大的场合C. 当子组大小大于10时不适于使用标准差控制图B. 有一根轴直径小于 1.99D. 有一子组均值小于公差下限A.连续加工过程的巡检数据C. 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的批

16、验收记录E. 某个供应商的各类需部件的特性数据B. 标准差图更准确地反映过程波动的变化D. 均值图分析过程中心的波动较单值图更灵敏E. 均值一极差图的子组大小应大于均值一标准差图的子组大小33.下列异常现象中可能是由于数据分层不够造成的是().B.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A. 一点落在A区以外D.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在C区34.设一个电子产品由17个同等复杂且同等重要的部件串联组成(1) 要求产品不合格品率p不能大于(2) 当对此要求选用抽样方案时,选用的 部件的不合格品率p要求不高于(4)当对部件的质量要求选用抽样方案时A.0.040B.0.065C.0.25A.4.6%).AQL(%)为

17、().A.4.6%).,选用的AQL(%)为(D.0.0040E.连续15点落在C区内,如果该电子产品的Cp要求达到0.67,则B.2.3%C.0.27%,D.1.35%A.4.0B.6.5C.0.4D.0.65B.2.3%C.0.27%D.1.35%C.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1)确定控制图的使用场合和控制对象A.产品的质量特性和重要程度C.工序的质量状况和加工的规律性D.绘制控制图的人员(2)选择控制图,应考虑().A.质量特性数据的性质C. 控制图的检岀力B. 控制图保管的方便性D. 检验的成本和取样的难易程度(3) 如果选择使用均值一极差控制图B.10以上(4) 在抽取子组时应做

18、到().A.过程稳定性好,子组间间隔可以扩大C.子组内产品抽取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A.4 5,那么,子组大小最好为().D.越多越好C.1B.过程稳定性差,子组内产品的抽取间隔加大D.子组内产品抽取间隔与子组间间隔尽可能相同35. 企业欲用控制图对某零件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有:,须分析().B. 各工序的加工特点和对关键特性的影响程度(5)在均值图上应使用()打点.A.每个产品的测量值B.子组均值 C.子组标准差D.子组极差36. 加工一种轴承,其规格为10± 0.08mm.要求Cpk> 1.收集25组数据绘制分析用控制图,未显示异常 计算得至U :卩&qu

19、ot;10.04mm, b " 0.02mm.(1)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B.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未处于技术控制状态C.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处于技术控制状态(2)比较经济的改进措施为(3)如果只调整).卩,则卩调整为(A.同时调整),即可满足要求A.10.00B. 10.01C. 10.02D.过程未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和技术控制状态,b B.调整1C.调整b D.卩和b都无需调整D. 10.03(4)如果只调整),即可满足要求A.0.010B. 0.0133C. 0.0150D. 0.0167).37.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意味着(A.生产

20、岀来的产品都合格B.该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 Cp大于C .生产岀来的产品大部份都落在控制图的控制限内D.过程中只存在偶然因素E.控制图上没有点岀界和异常排列38. 若控制图中有一点出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过程可能存在异常因素B.过程存在偶然因素C.过程可能不稳定D.过程没有异常E.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39. 要求子组大小相同的计数控制图是().A.p图 B.np图C.单值一移动极差图40. 利用过程能力指数可以().D.u图E.c图A.实时监控过程随时间的波动状况B.计算过程的不合格品率E.分析过程的异常因素C.分析不稳定过程的加工质量D.衡量稳定过程满足技术要求的能力41. 单值一移

21、动极差控制图更适用于(A.产品均匀的场合B.大批量且需对过程变化作岀灵敏判断的场合D.检验成本较大,检验时间较长的过程E.控制对象为计数值的情况42. 检验员用一次抽样方案(80,0)对连续产品批进行验收,并记录了样本中不合格项和不合格品数,利用这些 数据可以绘制().).C.需要取得信息多,判断准确的场合A.np图和p图43.下列现象中判定过程异常的是A. 点落在A区以外B.单值一移动极差图C.均值一极差图D.c图和u图E.排列图().B.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C.连续15点相邻点上下交替D. 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E. 连续14点落在C区内X =67.1,R=5.可以得到的结论是().C. R在控制限内D. R在控制限外45. 计量控制图与p图相比,下述叙述正确的有(A.计量控制图子组大小要求较大D. 计量控制图对测量器具的精度要求较高46.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