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阻碍边缘山区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能力提高的原因与对策_第1页
辨析阻碍边缘山区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能力提高的原因与对策_第2页
辨析阻碍边缘山区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能力提高的原因与对策_第3页
辨析阻碍边缘山区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能力提高的原因与对策_第4页
辨析阻碍边缘山区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能力提高的原因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辨析阻碍边缘山区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能力提高的原因与对策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简槽教学点:孙定国 联系电话当今世纪是信息化呈迅猛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网络资源逐步完善,信息化数字教学资源(班班通、触摸一体机、教学点网络资源)已覆盖全国所有学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农村边缘山区学校的教育带来了生机,同时也给在这些地区长期工作的年老教师队伍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力和挑战。边缘山区农村的教师由于地理环境、自身素质、历史原因等,在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网络教育资源等方面远远不如年轻教师和城区教师,在某些程度上连城区的小学生的电脑水平都不如。

2、加上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分配不合理,导致了山区农村边缘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本人通过实际深入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应用和探讨教育信息化在山区边缘农村小学的培训和运用方面的研究,尝试到了一些让农村教师能更快更好地走上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一、边缘山区农村教师结构的现状 边缘山区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大都呈老龄化,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简槽小学为例,全校7名在职教师,最年轻的教师53岁,最大年龄的教师59岁(2人),全校教师平均年龄在56岁以上,自2010以前这些教师大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能独立上机操作,更谈不上什么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对教育信息化技术了

3、解是模凌两可,含糊不清的。由于地理环境和教师年龄的限制,他们对新生事物了解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持淡薄态度。年龄和精力制约着他们不愿接受新生事物,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思想观念陈旧、年龄偏大、加上教育体制改革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严重阻碍着山区边缘农村学校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的辨析 山区边缘农村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表面上看起来都符合国家法定的现行小学阶段从教要求。实际工作起来则相反,4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大都是由于照顾性质民师转正的,他们的原始学历往往是初中毕业教小学,虽然参加工作后都参加了学历再提高培训也只能说是形式主义罢了。他们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顺理成章地成为山区边缘农村学校的骨干教

4、师,甚至是学校的领导。这样的教师群体对信息技术接触和了解太少了,由于教育体制管理存在着激励性差,导致2010年以前的农村边缘小学教师基本存在着“大锅饭、一起干,报酬靠着级别算。做得多、干得少,年终绩效凭人摊。”由于年龄的原因,中老年教师也自然而然地不愿意去探究优教资源的使用方法,更不愿意自觉地去学习运用信息教育资源从事实际教学工作。近几年来,国家实行教育薄改工程,教育资源(硬件、软件)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优化,各种优教资源覆盖全国各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贫困边缘山区年老教师们就很难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了。三、客观条件制约着山区教育的发展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从根本上讲,教育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是

5、社会的基本矛盾,说实在一点是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除了宏观调控不到位外,主要与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财力、人力资源有着密切联系。教育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同时也反映高层建筑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民族思想观念存在的偏差等问题.例如:社会公益事业和企业发展不协调。劳务关系不和谐,收入支配制度不合理,区域性人们贫富不均。其次是国家统筹规划、资源分流与资源共享缺乏协调,区域之间没有很好的均衡发展构架蓝图。 三是教育人事管理机制不科学。缺乏活力和激励性,严重阻碍了社会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在贫困山区边缘学校工作的50岁以上的教师思想上仍存在着“铁饭碗,大锅饭,坐吃无忧

6、有靠山。”的依赖思想;其次是因地区贫困等原因造成了“外地人才难引进,本地人才不出门,优秀人才留不住神”的局面。四是教育职能部门不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社会有效资源。山区边缘农村小学大部分存在教师老龄化,可以说是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在这里工作的教师当了一辈子的守“才”奴,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往往成反比。这样的学校什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也只能是“软件”建设到位了,质量究竟如何值得思考。那么,这些学校周边到底还有哪些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呢?可无人顾及,无人调研。其实还有很多的非师范专业毕业人才在某些程度他们也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增添血液,可惜与国家从事教育工作的要求的学历有差距,这样就造成了门难进,他们也只能望而

7、莫及。近几年来,虽然国家通过多渠道倾力对农村义务教育极力地加强教育投资,全国实行义务教育薄改工程和资教活动。但由于地区差异和地方政府以及辖区内教育主管部门对均衡教育、公平教育、教育信息化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山区边缘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的配备不均衡,某些程度上就造成城区教育严重拥堵,山区教育有些失调。通过笔者借助寒暑假的机会曾经自费多次到经济比较发达的深圳、海南等地实地考察发现,发达地区不管是教育“硬件”,还是教育“软件”都远远优于我们贫困边缘山区;从襄阳市地区看,中心城区学校优于城郊学校,集镇学校优于农村完全小学,完全小学优于山区贫困边缘教学点。城乡学校之间无论是办学“硬件”,还是师资配备上均存在

8、很大差异。由于社会普遍对均衡教育的认识偏差,不管是教育投入、师资配备、还是教学设施配套的模式形成了首先都优先于中心城区学校城郊学校城镇学校河边、公路沿线学校农村完全小学教学点。由于形成以上格局,在某些程度上说,整个的义务教育体系在无形中形成了特殊的“教育装潢”。 二是边缘山区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尤其是地区经济差别、环境差别、住房条件等原因诱发了新时期青年教师们“择校热”的行业风气,造成了年轻教师不进山(资教教师也只能城镇学校跑跑;河边学校转转。)、年老教师不出门(本乡本土教师死守“家园”;根本无法深入教育的“世外桃源”,所辖学校不据实权衡制定教师轮流外出对口学习方案,这些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中基本

9、上处于无锻炼机会、无提高平台。教育方法、理念处于循规守旧之势。)因诸多原因造成师资分配严重不均。边缘农村学校部分学科(科学、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只能是应酬,学科落实差实效性,或者说部分学科课时的落实也只能由教师引导学生看看教学视频、学科光盘或班班通触摸电视的视频,让学生饱饱眼福而已。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得不到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山区农村边缘小学师资力量严重薄弱化、陈旧化,无形中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在贫困边缘山区农村小学的落实。2、 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待于务实 多年来,国家教育部门提倡建立校本研训和国培制度,目的是提高教师们专业化水平。可是在山区农村边缘学校,校本研训往往

10、受学校教育理念陈旧、无专业化指导老师和经济条件制约,校本研训的范围仅仅停留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教师之间听课前也毫无目的和想要解决一个中心问题的目标,只是凑凑听课节数,完成任务而已。在业务学习方面:一是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学习笔记存在盲目性,一讲就是一学期多少万字,山区边缘农村小学教师人员紧缺,所有教师整天就是包班式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年老力不从心,什么业务学习也只能抄抄报纸和杂志,从不注重学习的实效性。什么课程标准的学习和一些教育家的思想理念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教育平台的研究使用不够深入。二是国家虽然举行网络“国培”学习,由于工作关系这些教师也只能在边办公边放视频、点点鼠标而已,什么网络

11、上专家在讲什么,也只能随风而去。三是区域教研活动和各种课堂大比武竞赛,经常参加这些活动者的都是一些熟悉的面孔,全是一些“教育特种兵”,这样使课堂观摩的是“特种兵”,课堂表演的是“特种兵”,“特种兵”回校又不搞“兵练兵”,久而久之,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就形成了很大的落差。无形中就形成了“特种兵”机会多、荣誉多、晋级加薪更有资格。这样使得其反的是使其他教师形成了以老卖老,不求上进,严重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3、教育群体相互孤立 山区边缘农村小学地处闭塞、环境差、经济相对落后、教师的住房条件简陋、教师上班交通极为不便利。加上区域性没有科学合理地调配师资,新老教师结构明显区域化,使年老教师不出门就形成

12、了教育“养老院”。长期以来,这样的学校就形成了“圈养式”的教育模式。加上新分配的大中专师范院校毕业生和资教生、年轻教师们在各种优惠待遇和高薪诱导下都不愿意进山援教,加上教育系统都实行了人性化管理,教师们工作环境基本上是随乡从教,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导致了区域教师之间交流难,轮岗少;教育群体之间成了原始的部落群体,相互孤立,一切教育信息比较闭塞,真正需要补充血液的学校和期待有信息教育技术的领路人的学校却久久得不到帮助。四、山区边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之策略1、完善教育用人制度 时下,山区农村边缘小学教师专业信息化成长之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改革教育用人制度,合理调整区域性教师结构,激发教

13、育活性,真正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从教育领导层面要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具有创造性地打破教育常规的用人机制,真正启动切合实际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创新思路和具体做法;切合地区实际科学地调控县、乡(镇)区域内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把资教活动纵向延伸到山区边缘农村小学的各个角落。把真正期盼需要补充优教资源的山区边缘贫困小学按实际需要优教资源填充空白。今后的教育管理应在依法保障教师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可以加大教育资源管理和教育用人改革制度的力度,把教育事业型管理向企业型管理转换:使教育者真正做到“我是行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做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相互“输血”。让信息教育之花点缀倒贫困边缘山区学校,基本

14、达到教育精准扶贫,服务全民教育。2、学科相长的进行培训 在山区边缘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紧缺的情况下,在教育信息化技术培训过程中,可采取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师专长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校根据教师结构实况合理安排教师参加国家各种教育信息化培训,建立教育信息化考核和奖励机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学科教学的需要拟定阶段性学习目标,主动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和国家教育平台资源学习,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尝试运用。3、按年龄结构分层培训、拟定不同标高 除以上讲到合理调配师资、学科相长培训外,还可以根据区域和学校实际按教师年龄结构、实际教学的需要等合理安排校内教师多渠道地参加教育信息化培训。根据笔者长期

15、在山区边缘农村小学工作的经验,可参照下表按年龄结构分层次拟订培训模式:教师年龄结构教育信息化学习达成目标实际工作应用标高25-30岁(新上岗教师、年轻教师)1、 全面了解教育信息化理论。2、 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教育信息化技术资源。引领和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实施教育信息化技术教育。参训后能够闭卷参考,合格率达到95%以上。31-45岁1、 了解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和掌握“校讯通”教育平台等使用方法。2、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优教资源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掌握全学科配套的教育资源,自制并会使用各种教学课件、幻灯片、微课课件等。46-56岁1、 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论。2、 会使用电子文档和电子表格。3、 会上

16、网查阅资料和学习,熟练掌握“班班通、电子白板”和触摸一体机教学。会使用配套学科的网络资源,并能自制和使用简单的微课课件;会使用优教平台指导学生学习。 除以上培训形式外,学校要合理安排和加大所有教师参加教育信息化业务学习的力度,建立校本教师培训网络和教师业务成长记录库,力争达到教育信息化教师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学校全覆盖,把教育信息化学习作为当今教师提升业务水平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4、 区域性联谊进行培训 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可根据地区实际采取区域性联谊培训,名校与山区学校结对子、教师与教师结对子相互取经,相互学习的方法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边工作边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做到学习提高,工作两不误

17、。其次是让山区边缘农村小学的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与全国知名的教育信息化教育专家进行学习、交流、互动。教师所在的学校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学习平台,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提高。5、 尽快建立教学网络共享资源 根据贫困边缘山区学校教师年龄老龄化和教学人才缺乏的实际,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快教学网络资源共享建设,把贫困山区边缘教学点的英语课、音乐课与辖区中心小学的课程同步起来,使贫困山区边缘教学点的学生与城区小学的学生共享教育均衡的蓝天,减少城区教育拥堵,减轻贫困山区家长的负担和孩子上学的安全隐患,同时使贫困山区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总之,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要与区域协作相结合,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共享相结合,教学改革和区域性教学创新相结合。国家要把教育信息化深入落实到山区边缘农村小学作为教育战略目标之一,竭力为这些学校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