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单元目标: 1熟悉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懂得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把握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试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懂得,进展科学探究才能;3. 通过熟悉酸和碱的通性,领悟观看、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4. 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明白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熟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单元学问点:考点常考题型重要程度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1、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2、酸的通性1、常见碱的俗称、性质和用途2、碱的通性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及

2、应用酸碱指示剂与ph2、以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为背景,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 ph的关系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中和反应的实质及应用(特殊说明:三颗为最重要,两颗其次,一颗再其次) 课前预备:老师预备: 多媒体课件、单元学问和网络和单元测试题同学预备: 依据前期所学进行课前自主复习复习过程: 本单元的复习通过四个主题的活动完成(上面为复习流程, 下面为同学活动及活动达到的成效)自主复习(基础学问梳理)合作探究(典型例题分析)自我测评(快速提分训练)自我反思(信任你有收成)同学依据学案自主复习单元主要学问, 唤醒对学问的记忆;通过合作探究的环节, 突破重难点的复习,同时总 结归纳,锤炼才能;独立完成,限时检

3、 测,检测复习成效, 并查漏补缺;反 思 本 单 元 复 习过程中的不足与困 惑, 形成学问体系;复习过程:一、【开门见山导 入】(约 2 分钟)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酸及其性质、碱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中和反应有了肯定的熟悉和明白; 本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常见的酸和碱,理清本单元的学问体系, 并能敏捷的运用他们解决问题; (老师板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师:第一,请同学们一起明白本节课的单元目标;(师多媒体展现本单元复习目标)(生阅读复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复习任务)1. 熟悉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懂得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初 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会用酸碱指示

4、剂和 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 通过试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懂得, 进展科学探究才能;3. 通过熟悉酸和碱的通性, 领悟观看、 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4. 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 明白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熟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设计意图: 一开头向同学出示复习内容及复习目标,让同学对本节课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有大致的明白,利于同学尽早进入学习状态;【连接过渡】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本单元学问网络,小组合作、同学之间以“问答” 的互动形式来完成速查、速记,梳理一下本单元的基础学问,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好!二、【基本学问梳理】 (约 10 分

5、钟)(老师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现学问网络,同学据此自主梳理本单元学问;)( 这个环节, 小组同学合作, 展现的同学与其他同学以 “问答” 的互动形式来完成速查、速记的过程, 共同完成对本单元基础学问的梳理,同学边复习边用笔登记懂得不到位和巩固不好的内容; 老师巡察各小组复习情形,留意倾听和指导, 对同学总结不到位的赐予补充; ) 设计意图: 将复习课的学问网络结构图放在课前,在授完本单元新课学问后,让同学重新回忆本单元内容,整理出本单元的学问结构网络,理清各板块内容间的联系. 此活动内容在上课前一天布置,让每一位同学都提前做好预备;开课给同学10 分钟时间,让同学依据学问网络, 回忆本单元所学学问

6、, 能够使同学明确本单元所学学问及学问间的联系;通过小组同学间以“问答”的互动形式来完成速查、速记的过程,使同学能够积极、高效地投入到复习中去;【连接过渡】师:本节课基础学问复习就到这里,在刚才的基础学问梳理中同学们标记的内容课后再连续争论和巩固;接下来我们通过中考看看本单元的考点以及常考的题型;三、【典型例题分析】 (约 18 分钟)(师多媒体展现,并板书考点1:酸碱指示剂与ph)考点 1:酸碱指示剂与 ph常考题型1:酸碱指示剂的概念及应用例:紫甘蓝汁性质稳固,其颜色随ph 转变而发生如下变化:ph 6.56.5 7.17.5 8.58.5 12.5颜色粉红色紫色蓝色12.5绿色黄色以下分

7、析错误选项()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精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如溶液变色就说明肯定恰好完全反应(生细心读题认真分析解答)生 1:由于酸碱指示剂是指能与酸和碱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变化的物质;而紫甘蓝汁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符合酸碱指示剂的要求,故a 正确;生 2: ph 7 时溶液呈碱性,紫甘蓝汁在碱性溶液中分别出现紫色、蓝色、绿色和黄色, 故 b 正确;生 3:石蕊试液只有三种颜色变化:即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中性溶液显紫色,碱性溶液显蓝色,而紫甘蓝汁有五

8、种颜色变化,故c 正确;生 4:变色只能说明两者可以反应,而不能说明两者肯定恰好反应,例如由黄色变为绿色,溶液仍为碱性,酸和碱并没有恰好完全反应,故d 错误;(同学分析后,师多媒体展现正确答案:d)师: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酸碱指示剂的概念以及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形,再结合题意解答即可;(师多媒体展现)考点 1:酸碱指示剂与 ph常考题型2:以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为背景,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 ph的关系;例: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以下问题:( 1)厨房清洁剂显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色;(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填“强”或“弱” );(

9、3)测量苹果汁 ph 时, ph试纸是否需要先用蒸馏水润湿(填“是”或“否” );(生细心读题认真分析解答)生 1:从图中可以看出,厨房清洁剂的ph在 12 13 之间,大于7,所以呈碱性,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生 2:从图中可以看出,酸雨的ph比正常雨水小, ph 越小,说明酸性越强,所以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强;生 3:使用 ph试纸测溶液的 ph,不能事先将ph试纸润湿;(同学分析后,师多媒体展现正确答案:碱、红、强、否)师: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即:然后结合详细的信息解答即可;设计意图: 紧紧环绕复习目标挑选例题,两个例题分别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概念、酸

10、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ph)的关系,虽然难度不大,但对把握学问、运 用学问作用很大,通过同学的分析给出了运用学问的一些典型方法;(师多媒体展现,并板书考点2: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考点 2: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考题型 1: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例: 盐酸、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 ,故有很多共同的性质;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选项()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细心读题认真分析作答)生 1: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瓶塞瓶口会显现白雾,而浓硫酸具有吸

11、水性,打开瓶塞瓶口不会显现白雾,故a 错误;生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和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 正确;生 3: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来干燥氧气,故c 错误;生 4:稀盐酸和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和水,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d 错误;(同学分析后,师多媒体展现正确答案:b)师: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娴熟把握盐酸和硫酸的特性及用途,解答时结合盐酸的挥发性及浓硫酸的吸水性、腐蚀性等特性及用途;然后结合详细的信息解答即可;(师多媒体展现)考点 2: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考题型 2:酸的通性例: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右图所示,连线表

12、示相互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色;( 2)图中 a 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3)盐酸的性质打算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fe2 o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了验证性质,可选用的物质是(填一种即可) ;( 5)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掌握不变(相同)的量是 (填序号);a两种金属的外形b 盐酸的质量分数c 反应容器的大小d温度(生细心读题认真分析作答)生 1: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溶液变红色;生 2:酸的通性:酸能与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某些盐五类物质反应, 故 a 代表

13、的是碱类物质;生 3:在黑板上板书化学方程式:6hcl+fe2o3=2fecl 3+3h2o生 4:盐酸能和某些盐反应,为了明显的看到酸和盐的反应,通常挑选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和硝酸银(与盐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应选用碳酸钙或硝酸银;生 5:金属的外形(块状、颗粒状、粉末状)、盐酸的质量分数(大或小)和温度(高或低)都会影响反应的快慢,均应掌握,而反应容器的大小与反应速率无关,故不需要掌握;(同学分析后, 师多媒体展现正确答案: ( 1)红 (2)碱( 3)6hcl+fe2o3=2fecl 3+3h2o(4) na2co3(或 agno3 等) ( 5) abd师: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

14、酸的通性:即酸能与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某些盐五类物质反应,并熟记反应规律,然后结合详细的题意解答即可;(同学在分析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引导: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产生白雾的缘由;如何稀释浓硫酸;酸的通性实质上是那种粒子反映出来的;)设计意图: 两个例题考查了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 题目不多不难但包括了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的全部考点,精选例题使同学真正地“跳出题海” ,通过同学自主分析和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学问的懂得, 能够培育同学学以致用、 独立摸索、 归纳演绎和语言表达才能等;(师多媒体展现,并板书考点 3: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 3: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 常考题型 1:常见碱

15、的俗称、性质及用途例: 物质的性质打算其储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白色固体;有腐蚀性;易吸取水分;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由此可知, 氢氧化钠固体必需密封储存的主要缘由是( ) a . b. c. d. (生细心读题认真分析作答)生 1: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有腐蚀性、易吸取水分而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但氢氧化钠固体必需密封储存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易吸取水分而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故d 符合题意;(同学分析后,师多媒体展现正确答案:d)例: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爱好小组的同学对试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绽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16、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争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形:i 没有变质; ii部分变质; iii完全变质;( 3)试验探究:试验步骤及操作试验现象试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倒去上层清液, 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部分变质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没有气泡产生( 4)小结与摸索:小蔓同学依据上述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 请写出试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生细心读题认真分析作答)生 1: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我们认为存在三种情形:没有变质(只是氢氧化钙);完全变质

17、(只是碳酸钙) ;部分变质(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生 2: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生 3:由于试验方案一中试验结论是部分变质,所以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因此其试验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有气泡产生生 4:由于试验方案二中试验现象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所以样品中没有氢氧化钙,只有碳酸钙,因此试验现象有气泡产生,试验结论是样品完全变质;生 5:由于试验方案三中试验现象没有气泡产生, 所以样品中没有碳酸钙,只有氢氧化钙,因此试验结论是样品没有变质;生 6:样品部分变质 ,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所以试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18、oh2+co2=caco3 +h2ocaco 3+2hcl=cacl2+h2o+co2生 7:氢氧化钙的主要用途有生产农药、漂白剂,改良酸性土壤等;(同学分析后, 师多媒体展现正确答案: ( 3)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全部变质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没有变质( 4) caoh2+co2=caco3 +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改良酸性土壤)考点 3: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常考题型 2:结合新情境材料考查碱的通性例: 20xx 年 6 月我国“神舟九号”飞船胜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返回,其中三名宇航员的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像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行能 具有的化学性

19、质是()a 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细心读题认真分析作答)生:依据题目信息可知,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化学性质相像,都能够与指示 剂、非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碳)、酸(例如:盐酸)和某些盐(例如:氯化铜溶液) 反应,而不能与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铁)反应,故挑选c;师:解答此类题目要娴熟把握常见碱的俗名、用途及碱的通性:即碱能与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和某些盐四类物质反应,并熟记反应规律,然后结合详细的题意解答即可;(同学在分析的过程中, 老师适时引导: 碱的碱性和碱的通性实质上是那种粒子反映出来的;)设计意图: 精选例题使同学真正地“跳出题海”

20、,通过同学自主分析和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学问的懂得,能够培育同学学以致用、独立摸索、归纳演绎和语言表达才能等;(师多媒体展现,并板书考点4: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考点 4:中和反应及其应 用常考题型:中和反应的实质及应用例: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选项()a反应终止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 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 和 oh结合生成水(生细心读题认真作答)生 1: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溶液的ph=7,故a 正确;生 2:氢氧 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21、依据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b 正确;+-生 3: 由图示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有na 、 cl故 c 错误;和 h2o分子,生 4:氢氧化钠是碱,稀盐酸是酸,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就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其实质就是h 和 oh结合生成水,故 d正确;(同学分析后,师多媒体展现正确答案:c)【连接过渡】师: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确定都有很大的收成,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收成;四、【总结反思评判】 (约 3 分钟)(同学总结反思自己的所学所得,畅谈收成,拾遗补缺) 我懂得了我收成了设计意图: 复习课大多是同学自主探究、沟通

22、、提高的过程,老师只做点拨;因此,小结的过程不妨大胆交给同学,听听同学的感悟、 体会, 以便老师更好的明白同学学习体会的获得情形;五、【思维达标训练】 (约 12 分钟)a 组:1、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 的要求; 假如某地区常常降酸雨,就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 物是()农作物大豆茶玉米马铃薯ph6.07.05.05.57.08.14.85.5a. 大豆b茶c玉米d马铃薯2、以下检测某溶液ph 的操作正确选项()a . 将 ph 试纸投入待测液,对比标准比色卡读数b. 用干燥、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置于干净表面皿的ph 试纸上,半分钟内依据试纸出现颜色,对比标准比色卡读数c

23、.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 . 对比标准比色卡读数d.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 试纸上, 3 分钟后对比标准比色卡读数3、储存和运输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4、以下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b.服用含 mgoh2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 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5、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 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依据曲线判定,该反应是将(

24、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 ,下同)滴入中,理由是;(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如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6、某化学试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 8 支试管分别用 a-h 编号后, 做如下试验;( 1)试验中观看到有气泡显现的试管是,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试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试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后, 溶液变为蓝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试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就该滤液中的溶质是;设计意

25、图: 组题目为必做题,要求同学在分钟内完成;规定时间和内容,一方面可以明白同学对本节课所复习内容的把握情形,同时也可以培育同学快速精确解答问题的 才能;b 组:1、“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 小于 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定2、以下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b氯化钠溶液c铁粉d ph 试纸3、某化学课堂环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同学分成如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加学习并帮忙填写空格 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试验】将肯定量的稀h2so4 加入到盛有 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同学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 试验中未观看到明显现象, 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 na2so4猜想二:有 na2so4 和 h2so4猜想三:有 na2so4 和 naoh猜想四:有 na2so4、 h2so4 和 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 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试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 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肯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供应的ph 试纸、铜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