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许昌工商管理学校二 O 一四年十二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是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项目重点课题。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 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研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校企双方 互相支持、互相渗透、资源互用。在市教育局业务主导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全 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基本按原计划精品文档要求按时完成,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与研究结果 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1 1、 “职业教育

2、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即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培养人才, 才能适应企业需求。一般来讲,中 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始于二十世纪 8080 年代,经过 3030 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中 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模式上也有 一些突破和创新。但是,和世界上发达国家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开 展校企合作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学校、 政府在如何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和各自的优势上还存在着许多困境和困惑。2 2、 国家对中职教育空前重视,

3、中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2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 式”,20112011 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3 3、 目前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高校领域,而针对 中职校企合作的研究较少。河南省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落后于其他省 份。4 4、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了 “规模到质量”的瓶颈阶段,如何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大改革

4、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已经 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因此研究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地区经 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长效合 作, 互利共赢,共育高技能人才,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值得研究。5 5、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先进、 师资力量雄厚科研队伍壮大,我们肩负着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及教育现 代化的使命,沉积了多年的职教经验,我们有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有责任和有 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比如与河南省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事业签订了

5、校企合作办学实施方案等,这些成果为本课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精品文档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要构建起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核心 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在培养目标上以职 业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 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淡化 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 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 作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课题组将在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6、通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 的深入调查,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我国国情、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实际, 提出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校企 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解决方案, 切实 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互相联系的 4 4 个方面:(1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 通过对多所中职院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的现状。(2 2) 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中 的原因(3 3)

7、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于政府、学校和企业提出对策和 建议(4 4)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探 讨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文献的整理分析,以及对 目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对校企合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校企合作实践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如下方法:精品文档1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家教委、教育部及劳动部相关文件进行广泛的收集,从图书馆、 电子期刊及互联网上对国内外校企

8、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2 2、 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职业院 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数值上的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 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3 3、比较研究法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参考有关行政管理学、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 选择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为 本课题研究的深化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4 4、 案例研究法以许昌工商管理学校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典型案例深 入剖析,总结归纳,从而进行模式构建。5 5、 经验总结法

9、 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提升到理论, 揭示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准备阶段(20122012 年 1212 月一 20132013 年 6 6 月)自 20122012 年 1212 月份承担课题后,学校建立课题领导机构,成立了领导组,领 导组下设了专家指导组、课题实施组,并对课题研究的任务进行了分解,确保人 人负其责,个个有任务,事事有人干,从而为实验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 障。同时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总课题组下发的专门文件,及时传达了总课题组召开的专门会议精神,学习相关理论,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源头上 积极抓起,从氛围上积极渲染

10、,从行动上积极引领,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工作,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论证工作等。学校请高校教授、名师到学校给课题 组教师做专题培训。专家们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了教师 的认知领域,启发了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二) 研究实施阶段(20132013 年 6 6 月一 20142014 年 1010 月)这一阶段,先后分别围绕中职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内涵、 功能和作用、特质和 特点,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 模式和途径等问题,组织了多次研 讨会。精品文档并邀请了专家来我校作课题指导专题讲座。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

11、,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先由课题组集体研讨,分工到人撰写出相应 的研究论文,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三) 总结阶段(20142014 年 1010 月一 20142014 年 1212 月)课题组召开了研讨会,在认真总结前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课题 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进行了分工。 在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六、课题研究的效果为了解目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 课题组成员做了广泛的 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目前校企合作基本现状, 找出了校企合作中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方

12、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对这些学校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密切关系的办学理念、 专业建设、师资队 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 1、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方面,我校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手段,以 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理念;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以实现培 养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通过对于学校有关领导和师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显示: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具有广泛

13、的群众基础。大部 分受访者对学校的重要意义比较了解,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职校企合作更能给 高职发展带来许多现实利益。2 2、 专业建设我校适应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要求, 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并且依据企业 对人才需求,确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以财经 管理为精品文档主,工、管、经、文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依托多 年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优质资源,优化整合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 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中职专业结构,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3、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初步形成了 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

14、师队伍,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库。4 4、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此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资料查阅等多种 方式和途径,课题组了解到几所院校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院校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 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探索校企 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专业都推行了“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 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一定的数量,提前预订毕业生,企业出资用于学生 的学费补贴、奖学金等,并参与课程的共同开发和教学管理, 多家企业出资设立

15、 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5 5、实训基地建设对几所学校的调查显示,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这些院校成果丰硕,形成了 校企投资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调查发现,由于不 同的中职院校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也不相 同。有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又有学校主导的实训基地和 企业主导的实训基地及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 不同形式的培训基地优势互补,不 可替代。(二)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虽然我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现将存在的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16、:1 1、 合作层次不高,深度不够 被调研的中职院校,都与企业开展了合作教学,有的学院校企合作的企业数目达数百家,但是这些合作大多处于较浅层次。一些院校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 意识淡薄,没有把它上升为一种学校 办精品文档学模式的高度来认识,合作的意识不强,合作的诚意不足,合作的力度不够。 常见的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 作”,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2 2、 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和长效合作机制(1 1)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国家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地方政府并未在职业教育法允许范围内制订具 体实施条例,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

17、乏必要的监督和约 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2 2)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政府在校企合作 中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宏观调控(包括组织、领导、保障与统筹规划、监督方面)作用有 待进一步发挥。(3 3)校企合作缺少组织和领导保障。 大多数中职院校对于校企 合作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没有建立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没有成立由学校和 企业领导共同参加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由于缺乏组织上的保障机制,各系部、各处室就不能按照学校统一布署,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无从建立 符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和

18、反馈体系。3 3、 校企合作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用有限中职院校虽然对校企合作持积 极态度,但很多学校缺乏战略眼光,看重的是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合作所带来的 招生宣传效应。部分院校在校企合作对象的选取上没有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的实际 仔细考虑,有些企业在提供实习岗位方面,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力型”岗位, 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型”岗位则很少提供, 在实践经验传授方面,缺乏师傅 的真传,多数学生在实习之后,对岗位技能只能达到肤浅了解的程度, 实习难以 达到真正锻炼专业技能的预定目标。4 4 学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缺陷 中职院校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开 展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中职院校自身实力不

19、强, 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 势不明显。学校自身的科研能力比较弱,专业建设缺乏内涵,对市场发展的信息 不够通畅,师资水平不高,教师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技术发展,教材内容落后,从 而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水平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制约了校 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借鉴国 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于政府、学校和企业 提出如下建议:精品文档1 1、 建立校企长效积极合作的体制机制 应通过立法,明确企业参与教育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这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中发挥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校企合作状

20、态下,我国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行政职能, 把 参与职业教育作为评估企业资质的法律指标,这是校企深度融合的一个长效机制 保障。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依据企业参与教育的贡献大小,对其进行相应的税收倾斜和政策照顾, 这是刺激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热情的一个有效手段。 出台落实校企合作政策的具体措施,使 校企合作制度化。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今后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无论 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社会资源,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各类评奖活动等,都应向职业教育倾斜,改变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增强高职院校参与校 企合作的实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2 2、加强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合作办学是通过毕业生的培养方(高职院 校)和需求方(企业)的密切配合,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增加高 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建设起一批符合高职 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适应工学结合并富有特色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为使学生在有 限的时间里,在专业技能、务实精神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学校必须对 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必要调整,让学生学得进,用得上。学校可以按照企业需求, 改变原来固有的课程设置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