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征-_第1页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征-_第2页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征-_第3页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征-_第4页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1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二O一七年一月1适用范围 62术语定义 63点位布设原则 74点位布设工作流程 85农用地详查范围确定 95.1 点位超标区确定 95.2 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确定 96点位布设准备 116.1 辅助设备与底图准备 116.2 资料收集 126.3 布点编码 127点位布设 137.1 点位超标区点位布设 147.2 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 157.3 农产品点位布设 158点位核实调整 168.1 点位超标区和产业集聚影响区点位核实 168.2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农用地布点补充 168.3 点位编码信息准确性核实 1

2、69布点方案确定 17附1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范围 18附2分析测试项目 29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中农用地土壤污染状 况详查点位的布设。2术语定义2.1 点位超标区指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分别开展的全国土壤污染状 况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 查发现的农用地土壤污染超标点位所在的区域。2.2 土壤重点污染源指根据土壤污染重点行业类别及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筛选原则 筛选出存在土壤累积污染影响的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重点行业按照 GB/T 4754分类,包括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黑色金属矿采选

3、业、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7纺织业、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 品和制鞋业、22造纸和纸制品业、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 业、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 业、33金属制品业、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池制造)、59仓 储业、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危废、医废处置)、78公共设施 管理业(生活垃圾处置)。指土壤重点污染源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区域,包括产业集聚 影响区和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2.4 产业集聚影响区指因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集聚对土壤环境造成叠加污染影响 的区域。2.5 土壤

4、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指根据企业服务年限、生产规模等筛选确定的单个土壤污染重 点行业企业对周边土壤环境造成累计污染影响的区域。2.6 基础网格指按照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6度分带制作的公里网,大地坐 标系采用CGCS200参数。基础网格用于控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 查点位在空间分布上的均匀性。2.7 布设原则3.1 合理性原则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确定的技术路线,围 绕已有调查发现的点位超标区与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合理划定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调查区域,突出重点,确定有限目标。3.2 可行性原则根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目标和任务,充分考虑采样时 间、采样工作量和实验室分析测试能

5、力等因素,统筹确定布点采样 方案。3.3 经济性原则确保点位代表性最大化,最大限度节约采样成本、人力资源和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已有调查数据,避免重复布点。3.4 差异性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土壤污染程度和土壤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的 确定调查精度,进行差异化布点。4点位布设工作流程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采用国家和地方自上而下、 再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国家层面组织各省份专业人员共同制定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布点方案,弁下发至各省(区、市)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和市县 工作人员对初步布点方案进行核实调整,弁补充完成土壤重点污染 源影响区内农用地布点;经核实

6、的布点方案由各省(区、市)报国 家审核后实施。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制定初步布点方案制定初步布点方案核实调整布点方案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不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不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不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图1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工作流程5农用地详查范围确定根据环

7、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已有调查发现的点位超标 区、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和农用地分布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确 定农用地详查范围。5.1点位超标区确定以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已有调查数据为基础,按照 统一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依据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 调查结果,确定轻度、中度、重度农用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区域。基于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筛选和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分别确定产业集聚影响区和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5.2.1 产业集聚影响区确定产业集聚影响区由国家、省(区、市)共同确定完成。国家根据各省(区、市)上报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 遥感核实情况,参照产业布局、污染源聚集特征

8、及地形地貌特征, 综合考虑区域内企业大气、水污染物排放影响叠加效应,弁结合已 有点位超标区分布,初步划出产业集聚影响区范围。各省(区、市)根据本行政区产业结构、布局及企业规模等情 况,结合国家初步划出的产业集聚影响区范围,合理确定产业集聚 影响区。5.2.2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确定省(区、市)依据国家确定的土壤重点污染源企业清单,对单 个企业周边农用地进行布点。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范围确定 参照表1,不同类型、规模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范围调整方法 见附1。表1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范围确定表行业企业类别基本影晌范围(kni)影晌范围调整区间(km)金属矿采选业尾矿库1.00.

9、5-5.0露天采场、地采污风井、选矿厂0.5/运输道路0.1/石油加工业1.00.7-3.0炼焦业1.50.7-3.5行业企业类别基本影晌范围(km)影响范围调整区间(km)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00.5-2.5医约制造业1.00.6-2.0黑色金属冶炼业1.51.0-4.0有色金属冶 炼业铜银钻、铅锌、锡睇汞1.51.0-5.0铝1.00.6-2.5其他0.5/电池制造业铅蓄电池(若含再生铅生产,调 查范围确定参照有色冶炼业)1.00.8-2.0其他电池0.50.5-1.0生活垃圾处置焚烧3.02.0-5.0堆放、填埋0.5/危废、医废 处置焚烧2.01.0-4.0堆放、填埋0.8/6

10、点位布设准备6.1 辅助设备与底图准备6.1.1 辅助设备各省(区、市)自行准备:全球定位系统( GPS手持机、数码 照相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国家统一准备: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布点系统。6.1.2 底图国家在制作布点初步方案时统一准备基础底图、农用地底图。基础底图:1:5万地形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2015标准版数据,坐标参数为 CGCS2000,包括行政区划、河流水系、土壤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交通(公路)、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分布等基本性图件。农用地分布图: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结 果;空间分辨率为1-4 m的多光谱正射遥感影像数

11、据。6.2 资料收集6.2.1 必备资料包括地方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土壤污染调查或土地质量地球化 学调查评价或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相关资料、土壤污染 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地方梳理上报的土壤污染问 题突出区域。6.2.2 辅助资料各省(区、市)自行收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资料,辅助核 实调整布点使用。自然环境资料: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区域气候与 气象;地表水文;植被及生态系统类型等。社会环境资料: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状况;工业污染源和污染 物排放情况;人口状况等。6.3 布点编码所有点位实行统一编码,表层土壤点位由12位编码组成,深层土壤点位和农产品点位均由 13位编

12、码组成。具体编码规则如下:6.3.1 表层土壤点位编码规则表层土壤点位编码采用12位码。具体编码方法和各位编码的含 义如下:(1)第一至第六位码为我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编码方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代码(GB/T 2260-2015 )和国家统计局于 2016年1月发布的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第七至第十位码为以县(自治县、县级市、自治旗、市辖区、林区)为空间计 算单元的农用地采样点编码,顺序原则按从北至南,从西至东编码。 例如,XX县第50号采样点的编码号为0050。(3)第十一位码为农用地类型编码。编码规则:耕地为 1,园地为2,牧草地为 3。(4)第十二位码为采样区类型编

13、码。编码规则:点位超标区为A, 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与点位超标区的重叠区为B, 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与点位超标区的非重叠区为 Co6.3.2 深层土壤点位编码规则深层土壤点位编码采用 13位码。前12位与对应的表层土壤点 位编码一致,第13位码为Do6.3.3 农产品编码规则农产品种类包括水稻和小麦,农产品编码同样采用第 13位码。 前12位与对应的表层土壤点位编码一致,第 13位的编码规则:水 稻为R小麦为W7点位布设采用网格法进行控制性布点,农用地详查区域布点精度详见表 2。在基础网格内根据农用地分布和地形地貌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布点。当网格中农用地面积比例小于 10%寸,可删除

14、该点 位。表2农用地详查区域点位布设精度布点类型重度中度轻度点位超标区500mx 500m1000mx 1000m与点位超标区重叠250mx 250m500mx 500m1000mx 1000m产业集聚 影响区与点位超标区非重叠1000mx 1000m4 r r. r,、rLr_t、三伸以力人曲花阳十尿(地形十里)、怦怛爷怕半一,且同世儿明显百来湖分布时,可适当降低布点精度,最低精度为1000m< 1000m网格。土壤重点污 染源周边影 响区原则上,根据表1调整后的影响范围,以企业污染源为中心,影响范围小于1km时,布点数量为 8-10个;影响范围大于 1km时,为10-15个。当土壤重

15、点污染 源周边影响区与点位超标区或产业集聚影响区重叠时,不再新增点位。7.1 点位超标区点位布设点位超标区点位布设由国家和省(区、市)共同完成,布点精度详见表2。7.1.1 表层土壤点位布设点位超标区已被确定为地球化学高背景区,和尚未开展地球化学调查的点位超标区,按 1000 mx 1000 m网格均匀布设表层土壤点 位。7.1.2 深层土壤点位布设在尚未开展地球化学调查的点位超标区,按2000mx 2000m网格 进行深层土壤布点7.2 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7.2.1 产业集聚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产业集聚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由国家和省(区、市)按表 2 要求共同完成。7.2.2

16、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由省(区、市)组织完成,布点精度详见表 2。点位布设技术要求如下:(1)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分废气、废水两种污染排放类型考虑,详见表3。表3 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周边农用地点位布设要求污染排放类型点位布设要求废气污染(含固体废物焚 烧处理处置场地)以污染源为中心,以主要扩散区域为重点,按放射状布点,主导风向 下风向可适当增加点位。废水污染(含固体废物集 中堆放场地)以企业污染物排放受纳水体为灌溉用水的农用地为布点对象,布点按 水流方向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2)污水灌溉区点位

17、布设本次详查以污水灌溉面积超过500亩的农用地为布点对象。污水灌溉区与点位超标区或产业集聚影响区重叠时,不再新增点位; 非重叠时,点位自污水灌入处按水流方向由密渐疏布设。污水灌溉区点位原则上按500mK 500m网格布设,点位数量不超过 15个。7.3 农产品点位布设在详查区域内的南方酸性土壤水稻产区、北方小麦产区,按一 定比例分别布设水稻、小麦样品点位。重度、轻中度点位超标区域内农产品点位与土壤点位分别按1:4、1:1比例布设,农产品点位要 与对应表层土壤点位保持一致。8点位核实调整各省(区、市)组织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专业人员,基 于国家提供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布点系统、初步布点方

18、案以 及高分遥感影像,基于地方已有的调查成果分析、重点行业企业空 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土壤污染突出问题区域梳理排查结果,对初 步布点方案中的点位进行核实,提出补充调整建议。8.1 点位超标区和产业集聚影响区点位核实依据地方已有的调查成果分析,组织对初步布点方案中的点位 逐一进行核实调整。一是核实点位是否符合布点原则和详查工作目 标要求;二是按照国家提供的高分遥感影像,核实点位的代表性和 采样的可行性;三是核实确定采集深层土壤样品和农产品样品的点 位;四是分析近5年(2012年1月以来)已有调查数据,在调查点 位、分析测试项目符合详查数据要求(见附2)的情况下,适当核减农用地表层土壤点位。根据核

19、实结果,提出点位补充调整建议及其理由。8.2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农用地布点补充基于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范围(见附1)、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土壤污染突出问题区域梳理排查结果, 依据“ 7.2.2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的有关 要求,组织核实补充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农用地布点方案。8.3 点位编码信息准确性核实依据“ 6.3布点编码”的有关要求,组织核实点位编码信息的 准确性,重点核实确认农用地类型编码、农作物样品编码、深层土 样品编码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根据核实结果,提出调整建议及其 理由。9布点方案确定各省(区、市)将点位补充调整建议及其理由上报国

20、家,经审 核通过后形成本行政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方案。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范围1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确定需考虑大气沉降影响的行业包括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有色 金属矿采选业、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池制 造)、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危废、医废处置)、78公共设施管 理业(生活垃圾处置)。1.1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表1-1金属矿采选业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nj)影响因素调整参数尾矿库路大米场、地米污

21、风井、选矿厂运输道路1.00.50.1基本范围年限<150/(年)>15+0.5/<30/多年平3-5)+0.5主导风向明显地/均风速|Xqp月1|义| |rt| 卜 1x15-7)+1.0/(m/s)向调查范围+0.5>7+2.0/年平均<400+1.0/降雨量400-8000/(mm>800-0.5/注:1.尾矿库大气沉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0.5-5.0km ;2.尾矿库起尘量(产生强度)与降雨量和风速有密切关系。降雨量越少,尾矿越干燥,起尘 量越大,扬尘进入周围土壤的量也增加。风速越大,尾矿库起尘量越大,扬尘扩散范围变 远,尾矿库对周围土壤中污染影响也变

22、大,根据实验确定的尾矿库扬尘的启动风速一般大于 3m/s。1.2石油加工业表1-2石油加工业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m)影响因素调整参数基本范围1.0年限(年)<200>20+0.5规模中小型0+0.5多年平均风速(m/s)<2+0.2主导风向明显地区,主 导风向卜风问倜查范围+0.52-40>4-0.2地形平原/简单地形0抬升地形抬升侧延伸至3.0倍排气筒高度等高线位置年平均降雨量(mm<400+0.2400-8000>800-0.2注:1.石油加工业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0.7-3.0km ;2 .企业规模依据国统字201175号划分;3 .生产企业烟

23、囱/排气筒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受风速和降雨量影响。风速越大,烟尘扩散越远,但近距离单位面积的干沉降量越小,企业周边土壤因重力沉降输入的污染物量变少,同样的时间累积条件下,可能超标的面积也越小;降雨量越小,湿沉降量减少,企业周边土壤 因降雨而输入的污染物量减少,同样条件下可能超标的面积也越小(后续行业的规律相 同)。1.3 炼焦业表1-3炼焦业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m)影响因素调整参娄基本范围1.5年限 (年)<505-20+0.5>20+1.0规模(kt/a )<1000-0.51000-30000>3000+0.5多年平均风速(m/s)<2+0.2主导风向明显地区,主

24、 导风向卜风问倜查范围+0.52-40>4-0.2地形平原/简单地形0抬升地形抬升侧延伸至2.0倍排气筒高度等高线位置年平均降雨量(mm<400+0.2400-8000>800-0.2注: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0.7-3.5km 。1.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表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nj)影响因素调整参娄基本范围1.0年限 (年)<10010-20+0.2影响因素调整参数>20+0.4占地(hni)<10-0.210-1000>100+0.2行业有机化工-0.2无机化工0多年平均风速(m/s)<2+0.2主导

25、风向明显地区,主 导风向卜风问倜查范围+0.52-40>4-0.2地形平原/简单地形0抬升地形抬升侧延伸至1.4倍排气筒高度等高线位置年平均降雨量(mm<400+0.2400-8000>800-0.2注:1.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0.5-2.5km ;2.按照1-4确定的范围小于所属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时,应按照所属行业卫生防护距离确定调查范围。1.5 医药制造业表1-5 医药制造业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m)影响因素调整参数基本范围1.0年限(年)<505-10+0.3>10+0.5占地(hm2)<10-0.210-1000>100+0.2影响因素调整

26、参数多年平均风速(m/s)<2+0.2主导风向明显地区, 主导风向卜风问倜查范围+0.52-40>4-0.2地形平原/简单地形0抬升地形抬升侧延伸至1.4倍排气筒高度等高线注: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0.6-2.0km。1.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表1-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mj)影响因素调整参数基本范围1.5年限 (年)<505-15+0.5>15+ 1.0规模(万 t/a )<50-0.550-1000>100+0.5地形平原/简单地形0抬升地形抬升侧延伸至3.0倍排气筒高度等高线位置多年平均风速(m/s)<2+0.

27、2主导风向明显地区, 主导风向卜风问倜查范围+0.52-40>4-0.2年平均降雨量(mm<400+0.2400-8000>800-0.2注: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1.0-4.0km 。1.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表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nj)影响因素调整参数铜银钻、铅锌、锡睇汞铝其他电 |_1±1.51.00.5年限 (年)<500/5-15+ 1.0+0.2/>15+2.0+0.5/规模3小型-0.5-0.2含铝用碳素生产调 查范围+0.3/中型00/+0.5+0.2/地形平原/简单 地形0/抬升地形抬升侧延伸至

28、2.5倍排气筒高度等高线位置/多年平均 风速(mm<2+0.5主导风向明显地 区,主导风向卜风 向调查范围+1.0+0.2主导风向明显地 区,主导风向卜风 向调查范围+0.5/2-400/>4-0.5-0.2/年平均降 雨量(mm<400+0.5+0.2/400-80000/>800-0.5-0.2/注:1.重有色金属冶炼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1.0-5.0km ;2 .电解铝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0.6-2.5km ;3 .企业规模依据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冶金行业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划分。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池制造业)表1

29、-8电池制造业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m影响因素调整参数铅蓄电池其他电池基本范围1.00.5年限 (年)<5005-15+0.2+0.2>15+0.5+0.5多年平均风 速(m/s)<2+0.2主导风向明显地区, 主导风向卜风向倜查范围+0.5/2-40/>4-0.2/地形平原/简单地形0/抬升地形抬升侧延伸至1.4倍排气筒高度等 高线位置/注:1 .铅蓄电池大气沉降调查范围上下限为0.8-2.0km,其他电池大气沉BI调查范围为0.5-1.0km ;2.铅酸蓄电池企业若含有再生铅生产,则大气沉降调查范围确定参照有色冶炼业。1.9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危废、医废处置)和公

30、共设施管理业(生活垃圾处置)表1-9危废、医废和生活垃圾处置大气沉降调查范围(knj)影响因素调整参数基本范围生活垃圾焚烧/ 危废、医废焚烧生活垃圾填埋/危废、医废填埋3.0/2.00.5/0.8年限 (年)<100/>10+0.5/规模(t/d)<1000(危废医废<20)-0.5/1000-2000(危废医废20-50 )0/>2000(危废医废>50)+0.5/影响因素调整参数多年平均 风速(m/s)<2+0.5主导风向明显地区, 主导风向卜风向调查范围+0.5/2-40/>4-0.5/地形平原/简单地形0/抬升地形生活垃坂焚烧抬升侧延伸至

31、3.0倍排气筒高度等高线位置;危废、医废焚烧抬升侧延伸至2.0倍排气筒高度 等高线位置/年平均降 雨量(mm<400+0.2/400-8000/>800-0.2/注:1.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上下限值为2.0-5.0km ;2.危废医废焚烧大气沉降影响调查范围1.0-4.0km。2地表产流影响调查范围确定需考虑地表产流影响的行业包括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7纺织业、19皮革、毛皮、 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2造纸和纸制品业、25石油加工、炼焦和 核燃料加工业、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3

32、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有色金属冶炼 和压延加工业、33金属制品业、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池制 造)、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危险废物治理)、78公共设施管理 业(环境卫生管理)。2.1 金属矿山金属矿采选业地表产流调查范围确定如下:(1)发生过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矿山,其调查范围为事故尾砂覆盖范围,弁可延长至下游河道。(2)使用纳污河流进行农田灌溉的地区,具调查范围为使用纳污河流进行灌溉的区域范围。(3)不使用纳污河流进行农田灌溉的地区,其调查范围按表2-1确定。表2-1金属矿采选业地表产流调查范围(knj)垂直河 流流向 的影响 范围至河流两岸最大洪水淹没线位置平行河 流流向

33、的影响 范围影响因素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硫化矿氧化矿硫化矿氧化矿基本范围距离河流最近的 工业场地下游3km距离河流最近的 工业场地下游5km开采年限(年)<150-1.00-1.0>15+2.00+3.00矿山规模+3.00+4.00中型0-0.50-0.5小型-1.0-1.0-1.0-1.0年平均降雨量(mm)>800+3.00+4.00400-8000-0.50-0.5<400-1.0-1.0-1.0-1.0地表水流一3重(m /s)>150+3.00+4.0015-1500-0.50-0.5<15-1.0-1.0-0.5-1.0注:1.若尾矿库和废石场不在同一个分水岭,则应分别划定调查范围;2 .矿山规模依据国土资发2004208号划分;3 .平行河流流向最小调查范围不小于1km。4 .2工业企业厂区考虑工业企业厂区常设有排水沟,弁有围墙阻隔,厂内污染地块降雨等地表产流的土壤调查范围设定在工业企业厂区内部。5 .3厂外独立渣场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行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