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 李正南教学活动是要解决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和待学知识技能的矛盾;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运用已有知识技能掌握待学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由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不足以使学生独立掌握待学知识技能,非有教师的指导帮助不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程度,决定学生掌握待学知识技能的好坏。又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实践和认识过程,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才能高效优质地掌握待学知识技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必须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才算是发挥了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
2、体作用的程度,是衡量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标尺。因此,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问题,实质上是个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问题。以上认识,在教师当中还远不是统一了的。例如:说教师起主导作用,就认为要由教师来主宰课堂,教学活动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应该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说学生起主体作用,就认为学生的学习好坏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无能为力;还责怪学生:我教你不学,责任不在我。这些,都是由于对主导与主体、教与学、外因与内因缺乏全面认识,不懂得学生的学有赖于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有待于转化为学生的学;只有教促成了学,教才算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外因才算是通过内因发生了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才
3、能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或者说,教师的教怎样才能促成学生的学呢?至少要做到下面四点。1、 懂得学生实现转化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只懂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学生,懂得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及其和待学知识技能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到既因材施教,又因学生的才干施教。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但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学生都是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二是学生的头脑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会能动地对知识进行思考、整理、加工和再生产的。对学生的这种基本认识,是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基础。与此相反,把学生看作是全然无知无能的、等待教师在上面去写字作画的“白纸”,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只会被动地接受和贮藏知识的“容
4、器”,则是注入式教学的认识基础。后一种认识,不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然也不可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前面所说学生不能独立地掌握待学知识技能,是就学生群体和教材整体而言的。如就学生个体和教材某项内容来说,情况就并非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对班级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实际情况,经常做到胸中有数,以便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设计课堂教案;根据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和学习情况来采取个别辅导措施。2、 培养学生的志、趣、方(方法)、能(能力)实现转化的途径学生的主体作用包括自动地学和能动地学两个方面。为了激发学生自动地学,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既有志,又有趣。志以使学生自觉地刻苦学习,趣以使学生自发地爱好学
5、习。既自觉地学,又自发地学,就不是被动地学,而是自动地学习了。为了启迪学生能动地学习,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是学习效率高低的条件;自学能力强弱,是学习质量优劣的标准。学习方法正确,就开辟了一条较平坦的高效学习的道路;自学能力较强,就打下了一个扎实的优质学习的基础。随着学习方法的不断熟练和自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就会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感到容易学;就会不断提高自我解决疑难的能力,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这样学习,就不是静止地呆板地学习,而是能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了。做到了使学生既自动地学习,又能动地学习,就不会把学生糟蹋成被动地接受灌输的对象,而是把学生培养成
6、为学习的主人了。由此可见,志、趣、方、能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四根支柱,帮助学生树立这四根学习支柱,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途径。这条转化途径可图示如下:关于怎样培养学生的志、趣、方、能,本文不拟全面论述。值得提出的是:培养学生的志这个方面,现在还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重智轻志,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以致许多学生把志片面地理解为升学,一旦感到升学无望,就误以为读书无用。“志不强者智不达”,我们应懂得志能促进智的道理,把培养学生的志放在重要地位。下面特就如何做到志智渗透,教书育人谈点看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用现实具体的事例启迪学生:学习是成才所需,报国所需,决
7、不只是应考所需。成才旨在报国,报国必须成才。升学是为了成才,但成才并不唯一靠升学。不同行业和不同工作都要求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不同层次的文化水平有不同程度的用处。这样教育学生,才能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对学习有需要感,才不致后进生感到大学无缘,学习无用。还要密切注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经常感到学有所得,日久定能学有所成。对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要理解体贴,切实帮助克服。这样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对学习经常有收获感,从而坚定学好的意志,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需要感是立志学好的动力,收获感产生保证学好的毅力;需要感和收获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两把钥匙,教师必须善于利用这两把钥匙开
8、导和巩固学生学成报国之志。做到志智渗透、教书育人的前提是:教师要以教为志,以教为乐,有献身基础教育的事业心,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在方法上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结合教学活动,把教书和育人拧成一股绳;要力求言语不多,道理深透,能动情感人;要做到细水长流,日久收潜移默化之效;要把育人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好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3、 “言”“默”并用实现转化的两种手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的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很不够”,“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不被重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包办代替,讲得太多,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苟子有一段论述:“言而当,知(
9、=智)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如果把这段话里的“言”与“默”喻为课堂教学中的“讲”与“不讲”,教师能做到在课堂上既有言,又有默,而且言也得当,默也得当,对于医治决定所指出的弊病,是颇有裨益的。有些教学内容,不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实践所能掌握的,需要教师做适当的讲解、点拨或演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言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讲得简明扼要,切中学生疑难,符合学习规律,着重在开导学生的思路,做到通过讲授某一具体问题,向学生展示出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途径,使学生既长知识,又增智慧。这叫做“言而当”,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手段。有些教学内容,是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
10、、经验与技能,借助教材,通过自身的积极思考和认真实践就可以掌握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应该采取默的办法,促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己动脑动手去掌握。这叫做“默而当”,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手段。处理教材必须有所不讲才能使该讲的讲好。讲,也要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讲到学生能运用已知求出未知,就不应再讲下去。不分主次,不分必须讲的和不需讲的,不注意“留一手”,一律和盘托出,倾盆灌输,不但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会抑制学生自学钻研的愿望,抑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起学生心理厌烦,注意力分散,使得教师的讲事倍功半,主导作用不能发挥。可见,有所默才能使言充分发挥作用,不“知默”就
11、不能做到真正“知言”;“知默”和“知言”同等重要,课堂教学必须是言与默两种手段并用。言与默的具体运用,因课时内容、课型、师生素质、教学条件等而异,无一定之规,贵在自制其宜。一般地说,言与默要交错使用,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言以给学生传授知识,默以待学生消化吸收;言为自学实践铺平道路,默为自学实践保证时间;言以激发学生动机,默以促成自学钻研;言以给学生提出问题,默以让学生解决问题;默以待学生发现问题,言以助学生解决问题;言以给学生“举一”,默以促学生“反三”;言以让学生“触类”,默以让学生“旁通”;言以给学生“告诸往”,默以让学生“知来者”;默以待学生“愤”、“悱”,言以“启”之“发”
12、之;等等。 以上所说,有时事与愿违,就必须及时补救。假如:教师“举一”,学生未能“反三”,就不防再“举一”。默以待学生“愤”、“悱”行不通,就不防改用言以诱学生“愤”、“悱”。总之;教师先“画龙”,后让学生“点睛”; 先引导学生“画龙”,后由教师“点睛”; 既引导学生“画龙”,又引导学生“点睛”,这些都是可取的。即使一时都行不通,教师只得又“画龙”,又“点睛”,也必须细究原因,力求下次行得通。切不可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回头走老路,甚至有意无意地为只言不默辩护,叫喊“我启他不发,还是不如灌”;“多讲尚且不懂,少讲更会一窍不通”。4、 不靠作业压,考试逼,升学诱实现转化的前提当前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一
13、个严重问题,是用过多的作业压学生学,靠频繁的考试逼学生学,以升学为唯一目标诱学生学。这是和帮助学生树立志、趣、方、能相对立的三条指挥棒,是一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影响下、以题海战术为手段的教学路子。这条路子是抑制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阻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进展。这三条指挥棒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其危害则是无穷的。在为数甚少的重点中学或者择优重点班,由于较多学生升学有望,这三条指挥棒显得很有威力,能诱迫许多学生日夜伏案,苦学苦练;在为数甚多的非重点学校,由于多数学生升学无望,这三条指挥棒往往不灵,许多学生不完成作业,不认真备考,就是证明。不论是重点还是非重点学校,要求学生完
14、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和按规定进行必要的考试,都是需要的;争取为高一级学校多输送些合格的新生,也都是办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不是以主要精力去培养学生的志、趣、方、能,而主要靠作业压,考试逼,升学诱,教学活动就会流于备考活动,教学内容就会拘于备考科目,教学过程就会成为备考过程。这样教学,学生经常忙于赶作业,教师经常忙于改作业,师生都在被动地、机械地跟着高考指挥棒转,哪里还谈得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可能会是高分低能,是“考才”而不是好人才;考上大学后,可能只图混张文凭;进入社会后,可能不走社会主义正道。因此,放下这三条指挥棒,不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而且是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通讯设备安全生产培训
- 2025年Samos测流风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演出托管运营管理制度
- 危险化学品包装(金属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 2025年膏药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别墅毛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集合的含义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后篇巩固探究岳麓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4节离子晶体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 手机游戏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课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20级大学物理(下)A卷期终试卷及答案解析-南京理工大学
- 新北师大版(2022)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Unit 8 Literature Lesson 1 The Last Leaf 教案
- 地震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脚本
- 道教系统诸神仙位宝诰全谱
- 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的有效途径
- 统计过程控制SPC培训资料
- 回字格+米字格练字模版(A4最大利用率)
- 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硬笔书法字帖
-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