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ww.CRTER.org张宁,等. 单颗固定种植修复后牙区牙龈:牙龈厚度、龈乳头和边缘骨吸收变化1年随访单颗固定种植修复后牙区牙龈:牙龈厚度、龈乳头和边缘骨吸收变化1年随访张 宁1,王小兰2,李晓璐3,王晓信4,李红梅1,李昀生1 (煤炭总医院,1口腔科,2妇产科,3肾内科,4理疗科,北京市 100028)引用本文:张宁,王小兰,李晓璐,王晓信,李红梅,李昀生. 单颗固定种植修复后牙区牙龈:牙龈厚度、龈乳头和边缘骨吸收变化1年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8):5703-5708.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38.012 ORCID:
2、0000-0003-3536-9951(张宁)文章快速阅读:两段式埋入式和非埋入式种植体:不同手术方式对软组织恢复影响的比较张宁,女,1980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汉族,2003年四川大学毕业,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修复研究。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44(2016)38-05703-06稿件接受:2016-07-07一期手术二期手术奥齿泰SSTS种植体口腔后牙单颗固定种植患者24例观察牙龈厚度、龈乳头和边缘骨吸收的变化文题释义:口腔种植体:又称为牙种植体,还称为人工牙根。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
3、装修复假牙的装置。两段式种植体:即种植体基台与固位体分为两段而不是一个整体的一类种植体。手术时,与骨组织结合的固位体和与牙龈组织结合的基台是前后分别进行2次手术植入完成的,而在基台与固位体两段之间是通过种植体中心螺丝将其相连成为一个整体。第1次手术先将固位体植入骨组织内,缝合伤口,经4-6个月待种植体固位体在完全无负载的休息状态下与骨组织产生骨结合后,再行2次手术,即切开牙龈组织,通过种植体中心螺丝连接基台,拆线后即可取模并完成最终修复体。摘要背景:埋入式种植体愈合期内完全埋植于软组织内,与口腔环境相隔绝,降低了潜在的感染因素,同时不受咬合力的影响,保证了种植体的骨结合。目的:比较两段式埋入式
4、和非埋入式种植体在不同手术方式条件下对口腔软组织恢复的影响。方法:口腔后牙单颗固定种植患者24例,排除种植禁忌证,牙龈厚度大于1.5 mm,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奥齿泰SS和TS种植体组,SS种植体组采用非埋入式方式,而TS种植体组则采用两段式埋入方式,观察时间点为一期术后2周,TS种植体组二期术后2周,上部结构修复后和修复1年后观察项目有牙龈厚度,龈乳头和边缘骨吸收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牙龈厚度,龈乳头和边缘骨吸收变化:在一期术后2周,TS种植体组二期术后2周,上部结构修复后和修复1年后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两种手术方案对于软组织恢复和种植体稳定均无影响,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
5、况选择相应的种植体置入。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两段式种植体;埋入式种植体;非埋入式种植体;牙龈主题词:牙;牙种植体;牙龈;组织工程3 P.O.Box 1200,Shenyang 110004 kf23385083Gingiv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single molar loss undergoing fixed implant restoration: a 1-year follow-upZhang Ning1, Wang Xiao-lan2, Li Xiao-lu3, Wang Xiao-xin4, Li Hong-mei1, Li Yun-sh
6、eng1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2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3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4Department of Physiotherapy, China Meitan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28, China)AbstractBACKGROUND: Submerged dental implants that are completely embedded into soft tissues and isolated from the oral environm
7、ent reduce the potential for infection factors, and are not influenced by the bite force, to ensure the implant osseointegration.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submerged and non-submerged dental implants on the recovery of oral soft tissues. 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who had no contraindic
8、ation of dental implants and missed one molar with the gingival thickness of more than 1.5 mm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were implanted with non-submerged SS implants of OSSTEM in one group (non-submerged group) and implanted with submerged TS implants of OSSTEM in the other
9、 group (submerged group). Variation of gingival thickness, Jemt index and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were detected after 2 weeks of one- and two-stage surgery and 1 year after surger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gingival thickness, Jemt index and alveolar bone res
10、orption between two groups. As these two surgical methods have no difference, we would like to use submerged or non-submerged implants in the patients with corresponding indications.Subject headings: Tooth; Dental Implants; Gingiva; Tissue EngineeringCite this article: Zhang N, Wang XL, Li XL, Wang
11、XX, Li HM, Li YS. Gingiv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single molar loss undergoing fixed implant restoration: a 1-year follow-up.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6;20(38):5703-5708.Zhang Ning, M.D.,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na Meitan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28, Chin
12、a5705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0 引言 Introduction口腔种植体的分类有很多,按种植手术方式分为一段式种植体和两段式种植体,其中后者又分为埋入式种植体和非埋入式种植体。埋入式种植体愈合期内完全埋植于软组织内,与口腔环境相隔绝。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口腔细菌微生物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潜在的感染因素,同时不受咬合力的影响,避免了微动可能导致的骨整合失败,同时避免了上皮细胞向骨-种植体界面生长,保证了种植体的骨结合1-2。但是埋入式种植体修复前需进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连接愈合基台,因此可能造成软组织的二次损伤。在20世纪70年代,Sch
13、roeder等3引入了非埋入式种植体的概念,只需在一期手术同期连接愈合基台,不必将种植体完全埋入骨内也能获得骨整合。ITI的高临床成功率也充分证明,不经过封闭愈合期也不会导致种植体周感染、上皮根向生长和骨结合失败4。近年来,许多种植体的品牌推出了两段式非埋入式种植体,取得了种植体的骨整合成功,但是两段式埋入式种植体和非埋入式种植体的软组织恢复情况是否有所不同未见报道。本研究即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牙龈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 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随机对照观察。1.2 时间及地点 病例来源于煤炭总医院口腔科2012至2014年就诊的口腔种植患者。1.3 对象入选标准
14、:年龄18-70岁之间;受试者均为单颗下颌后牙缺失,符合种植要求,无全身及局部禁忌证;性别不限;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无吸烟史;无糖尿病史或者血糖控制良好;咬合关系稳定;牙槽嵴条件良好,无需植骨。 依患者牙龈生物型选择厚龈型患者24例,即采用直接测量法测得唇颊侧黏膜厚度大于1.5 mm,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奥齿泰SS和TS种植体,SS种植体组采用非埋入式方式,而TS种植体组则采用两段式埋入式方式,于一期术后4个月行二期手术。1.4 材料 奥齿泰(OSSTEM)种植体、种植工具盒及其相应修复系统工具(韩国);HKM种植机(德国),NSK116变速手机(日本)。1.5 方法 患者术前完善生化、血常规
15、、术区影像学等检查。术前1周全口洁治及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取研究模型,签订手术同意书,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相应直径及长度的种植体。1.5.1 一期手术 在拟种植牙位4%阿替卡因(必兰)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切口为“H”形切口,用15号刀片切开术区黏膜直达骨面,用骨膜剥离器翻开粘骨膜瓣,暴露牙槽嵴顶。选择相应的种植器械,按照逐级备洞的基本原则制备种植窝,植入种植体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预备好的种植窝。TS种植体肩台均平齐牙槽嵴顶植入,保证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旋入覆盖螺丝,对位缝合软组织创口。SS种植体安装旋紧相应高度的愈合基台,在愈合基台近远中拉拢间断缝合黏骨膜瓣。愈合基台应与对牙合牙无接触。术后
16、常规拍摄根尖片,嘱患者口服抗生素3 d,同时西帕依固龈液含漱7 d,患者术后 14 d拆线。1.5.2 TS种植体组二期手术 患者种植4个月后TS种植体组行二期手术,为了减少牙龈组织的瘢痕和退缩,二期手术采用环形切口。4%阿替卡因(必兰)局部浸润麻醉下,探及覆盖螺丝位置,用环形刀在种植体上方牙龈做环形切口,完全暴露覆盖螺丝,取出后放置与牙龈厚度对应的愈合基台,手术完成后2周复查。种植后6个月复诊行种植上部结构修复,制作个别托盘取开窗印模,用硅橡胶印模准确复制软硬组织形态转移到模型上,制作全冠修复体,并永久黏固。1.5.3 种植体成功标准 根据Albrektsson5提出的种植体成功标准:临床检
17、查种植体无松动;种植后无下列持续性及不可逆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感染、感觉异常等;种植体周围无炎症;X射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连续的透射影;种植体颈部的骨吸收第1年< 2 mm,以后每年< 0.2 mm。试验观察期为1年,根据此标准计算种植体成功率。1.5.4 牙龈厚度的测量 牙龈组织的检查时间为种植前,种植一期拆线后,种植二期手术完成2周后,种植上部结构修复1年后。必兰局麻下,在颊侧中间釉牙骨质界处或龈缘下2 mm将带止动片的无菌8#K锉垂直牙面刺入牙龈,用止动片标记位置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到0.01 mm。所有的测量及检查均由同一人完成。1.5.5 Jemt6牙龈乳头指数
18、 观察种植体永久修复1年后的近远中牙龈乳头高度:0级:无牙龈乳头;级:牙龈乳头<1/2牙外展隙;级:牙龈乳头>1/2牙外展隙;级:牙龈乳头完全占满牙外展隙;级:牙龈乳头过度增生,超出牙外展隙。近远中乳头分别分级并计数,共计48个。1.5.6 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程度 在种植体植入一期术后2周,二期术后2周及功能负重后12个月,应用平行投照法拍摄根尖片,并获取数字图像,用拍摄系统自带的测量工具测种植体颈部近远中牙槽骨吸收的数值。根据图像用拍摄系统自带的测量工具测量种植体颈部近远中肩台(implant shoulder,IS)到种植体骨结合冠方最高点(the most coronal le
19、vel ofbone in contact with the implant,CLB)垂直距离的数值,它能真实反映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的程度。1.6 主要观察指标 两组牙种植体成功率;两组种植体牙龈厚度,Jemt牙龈乳头指数、负重后颈部骨吸收量。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使用方差分析及LSD进行多组间两两比较,对Jemt牙龈指数采用配对秩和检验,P <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 结果 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纳入患者24例,治疗及随访1年无脱落,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2 两组种植体成功率 两组在植入至负重1年后所有种植体均无松动、
20、炎症,以及颈部骨吸收超过2 mm,成功率为100%。种植体周围牙龈健康,观察期内未发现牙龈炎患者。2.3 两组种植体牙龈厚度、Jemt牙龈乳头指数、负重后颈部骨吸收量 结果显示,2组种植体在相同时段的牙龈厚度,Jemt牙龈乳头指数,负重后颈部骨吸收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见表1-3)。同一组牙龈厚度随着时间推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同一组间负重后颈部骨吸收量,随着时间推移,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1年后并未超过2 mm(见表1,表3)。3 讨论 Discussion通常在后牙区进行种植义齿固定修复时,相对于前牙美学区,对软组织美学的要求相对较小,但是由于
21、后牙承担了大部分的咀嚼功能,牙槽骨和牙龈的形状对于牙周组织的健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种植固定修复中,由于种植体直径比磨牙根径小,种植体肩台与邻牙颈部之间的距离比天然牙之间大,导致修复后的牙龈外展隙处的空间较大;牙齿缺失导致龈乳头萎缩,种植体近远中龈乳头较难再形成等原因,容易出现水平型食物嵌塞。虽然水平嵌塞的力量不大,食物易去除,对牙龈组织刺激较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时间SS种植体组TS种植体组一期手术后2周0.08±0.030.06±0.04二期手术后2周0.36±0.080.33±0.07上部结构修复后1年1.07±0.05
22、1.03±0.06表注:同一组间负重后颈部骨吸收量,随着时间推移,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1年后并未超过2 mm。表3 两组种植体负重后颈部骨吸收量 (±s,mm)Table 3 Changes in alveolar bone resorption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牙龈乳头指数上部结构修复后上部结构修复1年后SS种TS种SS种TS种植体组植体组植体组植体组086107级12161318级20161714级81089级0000表2 两组种植体近远中Jemt牙龈乳头指数 (n=48)Table 2 Changes in Jemt inde
23、x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时间SS种植体组TS种植体组种植术前3.07±0.333.15±0.29一期手术后2周3.33±0.313.29±0.33二期手术后2周3.08±0.273.26±0.34上部结构修复后1年2.94±0.232.88±0.30表注:同一组牙龈厚度随着时间推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1 两组种植体牙龈厚度变化 (±s,mm)Table 1 Changes in gingival thickness of patients i
24、n the two groups表注:2组种植体在相同时段Jemt牙龈乳头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痛苦和不便。因此牙龈的恢复和保留对于后牙区种植固定的修复效果至关重要。种植体周围牙龈及黏膜软组织可直接附着于种植体或基台的表面,形成种植体软组织袖口。种植体不仅要和骨组织形成骨整合,也要和结缔组织及上皮发生并维持结合状态,紧密的上皮结合有利于生物学封闭的维持。软组织整合发生在上皮和结缔组织与种植体穿黏膜部分结合关系的形成与成熟的过程中7。良好的软组织结合有利于形成生物学软组织封闭,抵抗细菌刺激和修复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承受咀嚼力、利于维护口腔卫生,从而保护种植体。经动物实验
25、的组织学观察发现8, 种植体软组织附着在冠根方向上的宽度为3.0-4.0 mm, 称之为“生物学宽度”。生物学宽度包括2部分,一部分是靠近冠方宽度为2 mm的结合上皮附着,另一部分是靠近根方的纤维组织附着。种植体在植入1周后周围上皮形成,2-4周结缔组织细胞聚集在上皮细胞周围。其他动物实验表明,种植体颈部上皮性结合与天然牙相似9,但种植体周围纤维组织界面与天然牙有明显的不同。在天然牙颈部,胶原纤维垂直或斜向地插入牙骨质和牙槽骨,起到阻止上皮向根方移动和细菌侵入的屏障作用,而种植体表面没有牙骨质,胶原纤维呈平行排列10。传统观点认为,上皮细胞易在光滑表面附着。研究表明,结缔组织附着不受种植体基台
26、表面粗糙度的影响11,无论在光滑还是粗糙表面,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都是与基台表面相平行的。因此,在非埋入式种植体一期手术愈合基台安装后,牙龈能在种植体颈部和愈合基台周围形成良好的结合上皮与结缔组织附着,形成大约3 mm的生物学宽度,这个功能性的生物封闭屏障就是我们所期望形成的牙龈“袖口”,它保障了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和成功。在此次试验中,两组牙龈厚度在各个观察点的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牙龈厚度的影响不大,这可能与试验选择厚龈型患者有关。即使采用非埋入式的方法,在保证口腔卫生和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情况下,牙龈仍能在2周内与种植体形成很好的上皮与结缔组织结合。牙龈生物学类型在
27、种植修复中被认为是影响牙龈乳头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12。现在普遍将牙龈生物学类型分为薄龈生物型和厚龈生物型2种类型,但具体的数值尚无明确标准。有研究认为,唇颊侧黏膜厚度大于或等于1.5 mm为厚龈生物型13,小于1.5 mm为薄龈生物型。本研究即采用此标准,选择大于1.5 mm的厚龈生物型作为实验对象。患者牙周生物型是影响种植美学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薄龈生物型的牙周结构表面覆盖的软组织极其脆弱,附着性软组织很少。厚龈生物型的软组织致密、富含纤维,有大量的附着性软组织。这种类型的牙周组织不易发生退缩,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二期手术方式可能也会对牙龈及龈乳头的恢复有影响。二期手术切口
28、有一字形切口、十字形切口、T形切口和环形切口等。研究TS种植体组采用的是环形切口,切口较小,既保留唇颊侧角化龈及牙间乳头又减小了手术切口对牙龈愈合的影响,减少了二期手术后的瘢痕。这可能也是两组牙龈厚度差别不大的原因之一。2组种植体修复基台均采用了平台转移技术,平台转移是指修复基台缩窄面的直径小于种植体的直径14,修复基台边缘止于种植体顶部平台边缘的内侧而不是与其边缘对齐。Gardner等15提出采用平台转移方式修复后的软组织将紧紧包绕种植体基台,在种植体顶平台内形成袖口,更宽和更长的结缔组织可以抵御微生物,预防软组织炎症,保证软组织更好的愈合。本研究两组种植体均采用了平台转移的方式,最大程度的
29、保证了修复基台安装后牙龈袖口的形成,这可能是在上部结构修复后牙龈厚度变化不大的原因。种植修复体牙龈乳头的恢复必须充分考虑邻接区冠接触点到相邻天然牙的牙槽嵴水平的距离,即冠接触点-牙槽嵴的距离(CPB)。Choquet等研究16认为:牙槽嵴顶的距离5 mm时,能获得较理想的美学效果,其中,牙槽嵴顶的距离4 mm时,龈乳头基本能恢复100%; 4 mm<牙槽嵴顶的距离5 mm时,龈乳头的恢复平均能达到88%;牙槽嵴顶的距离> 5 mm时,龈乳头的恢复均小于50%。在实验中,每组植体中均有0-级的龈乳头,这可能与每个患者的牙槽嵴顶的距离不同有关。在种植修复中,考虑到美学和减少水平食物嵌塞
30、的因素,在临床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的降低冠接触点,以最大可能恢复牙龈乳头。SS种植体组和TS种植体组无论在修复后及1年后两组都无差别,提示埋入式和非埋入式对于龈乳头指数的影响不大;即使种植体颈部有约1 mm的边缘骨吸收,同一组在1年前后的区别也不大,因此推测还是与术前邻牙牙槽嵴水平有关。当然受实验观察时间所限,长期效果仍需更多实验结果支持。种植体生物学宽度对于种植体颈部周围边缘骨的吸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后,种植体受到一定程度的负荷,周围骨组织在咬合力的影响下,会发生部分改建以适应功能性负荷。但同时研究证实,在生物学宽度不足时,也会通过颈部边缘骨吸收来提供软组织附着空间,最
31、终形成适合的生物学宽度。Cochran等17认为,种植体周围至少需要3 mm厚的软组织以形成稳定的上皮和结缔组织附着,从而维护种植体周围骨的稳定。Linkevicius等18发现,如果软组织厚度在2 mm以下,1年后种植体颈部可以有1.45 mm的骨吸收,如果软组织厚度在2.5 mm以上,骨吸收则仅有0.2 mm。这可能是两组种植体在观察期内牙槽骨吸收程度无差异的原因。不同手术方式对牙槽骨的吸收程度影响不大,而采用厚龈型患者保证了生物学宽度的稳定,减少了边缘骨的吸收。因此,Linkevicius19建议,在种植体植入前应该常规测量软组织厚度,以评估软组织厚度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在平齐对接
32、种植体,无论种植体-基台界面与原有牙槽骨嵴高度和结缔组织附着之间位置关系如何,为了满足生物学宽度的需求,种植颈周骨吸收总是发生并稳定在种植体-基台界面下方1.5-2.0 mm的位置。而在平台转移种植体,其顶部的肩台为上皮结缔组织附着提供了一个额外的表面,使生物学宽度水平转移,减少了为获得垂直向生物学宽度而导致的垂直向的骨吸收。Atieh等20对1 239颗种植体研究分析发现,平台转移种植体和平齐对接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范围分别为0.055-0.99 mm和0.19-1.67 mm。由此认为,平台转移种植体比平齐对接种植体骨吸收更少。在此次研究中,由于选择了厚龈型和平台转移种植体,种植体负载1年
33、后颈部边缘骨吸收维持在1 mm左右,并且两组间并无差异。因此,两种手术方式对于种植体负载后1年边缘骨吸收并无影响。由此,作者认为在种植体植入到负载后1年的观察期内,二段式种植体埋入式和非埋入式植入手术,对于厚龈型患者软组织的结合和稳定并无影响,非埋入式减少了手术次数,减少了二期手术对于患者牙龈的创伤,缩短了种植修复疗程,成功率与传统手术方法相同,在合理选择患者的情况下值得在临床推广。作者贡献:设计、评估为第一作者,实施为全体作者。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共同认可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伦理问题:试验方案已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文章查重:文章出版前已经过CNKI反剽窃文献检测系统进行3次查重。文章外审:文
34、章经国内小同行外审专家双盲外审,符合本刊发稿宗旨。作者声明:第一作者对研究和撰写的论文中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责任。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包括计算机数据库)记录及样本已按照有关规定保存、分享和销毁,可接受核查。文章版权:文章出版前杂志已与全体作者授权人签署了版权相关协议。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1 Al-Marshood MM, Junker R, Al-Rasheed A, et al.Study of the osseointegration of dental implants placed with an adapted surgical technique.Clin Or
35、al Implants Res. 2011;22(7):753-759.5707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2 Talarico M,Vacarela A,Marzi GC.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s of 1- versus 2-stage implant placement: 1-year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Eur J OralImplantol. 2011;4(1):13-20. 3 Schroeder A,Pohler O,Su
36、tter F.Tissue reaction to an implant of a titanium hollow cylinder with a titanium surface spray layer.SSO Schweiz Monatsschr Zahnheilkd.1976;86(7):713-727.4 Buser D,Mericske-Stem R,Bernard JP,et al.Long-term evaluation of non-submerged ITI implants.Part 1:8-year life table analysis of a prospective
37、 muhicenter study with 2359 implants. Clin Oral Implants Res.1997; 8(1):161-172. 5 Albrektsson T, Zard G, Worthington P, et al.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currently us ed dental implants:a review and proposed criteria of success.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1986;1(1):11-25. 6 Jemt T.Regeneration of
38、 gingival papillae after single- implanttreatment.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 1997;17(4):326-333.7 David L,Cochran M. Biologic width: a physiologically and politically resilient structure. Int J Periodont Rest. 2012;32(4):371-373. 8 Sanavi F,Weisgold AS,Rose LF. Biologic widt h and itsrelat
39、ion to periodontal biotypes. J Esthet Dent. 1998; 10(3):157-167.9 Berglundh T, Lindhe J. Dimension of the peri-implant mucosa. Biological width revisited. J ClinPeriodontol. 1996;23(10):971-973. 10 Thupbach P, Glauser R.The defense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peri-implant mucosa: A histological study.
40、J Prosthet Dent.2007;97(6 Suppl):S15-S25. 11 Abrahamsson I,Zitzmann NU,Berglundh T,et al.The mucosal attachment to titanium implant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characteristics:Anexperimentalstudyindogs. JClinPeriodontol.2002; 29(5):448-455.12 Chow YC, Eber RM, Tsao YP,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ppearance of gingival papilla. J Clin Periodontol. 2010;37(8):719-727. 13 Fu JH, Yeh CY, Chan HL, et al. Tissue biotyp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underlying bone morphology. J Periodontol.2010;81(4):569-574. 14 Lazzara IU,Port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食品加工生产承包合同
- 2024版装修工程进度报告合同
- 2024年度切削液技术研发合同3篇
- 2024年度北京市企业股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碎石采购与交付时间表合同
- 2024年度网络游戏开发合同with游戏类型、开发周期、运营模式等详细描述3篇
- 2024年度房屋租赁合同协议模板3篇
- 2024年度网络安全技术提升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咨询服务框架协议2篇
- 音乐制作合同范本文档
- GB 12955-2024防火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1-国开(NMG)-参考资料
- 集装箱购销协议合同范本示例
- 求职面试技巧培训
- 室内装修施工安全方案
- 直播电商代运营服务协议(GMV计费模式)
- 2024-2030年中国城市更新行业发展创新模式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 工程询价合同模板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西门子S7-1500 PLC技术及应用 课件 第2章 S7-1500 PLC的系统配置与开发环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