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五篇_第1页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五篇_第2页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五篇_第3页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五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五篇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5 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进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寻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进程。我相信有眼界才有境地,有思路才有前途 , 在认真学习了校长开学初的工作计划后,针对本身的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计划以下:1 、读书学习重视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本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 读书是1 种相当重要的途径 , 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 ,如:师生沟通的艺

2、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 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 来武装自己的思想。2、师德师风教师职业作为 1 种以人育人的职业, 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 1 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寻求出色,崇尚 1 流,谢绝平庸,重视本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 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 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我相信这也是每个教师所寻求的思想境地。 我要使自己具有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虔诚不 2,矢志不渝,无怨无悔。要建立现代学生观,学会

3、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 ;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增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3、教育教研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 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 , 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 , 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 , 掌控组内展开的各种学习机会 , 向同组教师学习 . 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 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 教师教,学生学 ,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 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在本学期中 , 我将应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 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

4、 , 认真设计每节课 , 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 , 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 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4、自我管理 作为 1 名教师,我要时刻提示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 本学期,我将严格遵照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串课要课。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 1 、指点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 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学会正确、公道地进行运算,逐渐

5、学会视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2、学情份析 8 年级是初中学习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不是能升学。,学生思惟非常活跃,但落后面较大,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惟不紧跟老师。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较差,应在适合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 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份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1种放弃的心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 考试、作业后 )毛病的习惯,部份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催促才能做,陶

6、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全等 3 角形、轴对称、实数、 1 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利用。进1 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利用数学语言的利用能力,通过1 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惟模式。2. 进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通过探究全等 3 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 1 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 通过探究 1 次函数图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

7、; 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 1 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 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成功的体验,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增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 1 个充满视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进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换相结合的良好思惟品质。 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4、教材分析数学 8 年级上册包括全等3 角形,轴对称,实数,1次函数,整式的乘除与

8、因式分解5 章内容,学习内容触及到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的两个领域第 101 章全等3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 3 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学习利用全等3 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惟方式。教学重点:全等 3 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利用 ; 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应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3 角形的判定。第 102 章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 3 角形和正 3 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利用, 等腰 3 角形、正 3 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利用。教学关键提示:

9、突出分析问题的思惟方式。第 103 章实数 本章通过对平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无穷不循环小数,进而导出无理数的概念,从而把有理数扩大到实数。教学重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教学难点:平方根及其性质 ; 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分。教学关键提示: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发现进程, 从而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第 104 章 1 次函数 本章主要学习函数及其 3 种表达方式,学习正比例函数、 1 次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和利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动身再次认识 1 元 1 次方程、1 元 1 次不等式及 2 元 1 次方程组。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 1 次函数的概

10、念、图像和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构成数形结合的思惟模式。教学关键提示:利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应用函数的数学模型。第 105 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应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 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5、本书编写特点(1) 加强与实际的联系1 、从实际动身引入有关内容 在“全等 3 角形”1章,教科书从实际例子引入全等形的概念,并让学生举出 1 些例子。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以看到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

11、 这样做既可使学生易于理解相干概念, 也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又如,从分析平分角的仪器的原理引入角的平分线的画法。再如,通过肯定集贸市场的位置的问题引出“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结论, 使学生看到理论来自实际的需要。从自然景观到微型模型, 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 乃至平常生活用品,都可以找到轴对称的例子,在“轴对称”1章,教科书从实际动身引入轴对称、轴对称变换,使学生具体感受。又如,从海上救生问题引入“等角对等边”的结论。再如,借助将两个含 30°角的 3角尺摆放在 1 起的图形,找到直角3 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在“1次函

12、数”1章,教科书通过匀速行驶的汽车的行驶里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电影院的票房收入随售出票数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长度随悬挂重物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等实例引入变量、 常量和函数的概念。 用列表法、图像法表示函数也是结合中国人口统计表、心电图说明的。正比例函数、 1 次函数则分别由燕鸥飞行、气温变化等问题引入。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变量、常量的意义,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 3 种表示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 1 次函数的意义。1 些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可以用整式表示,因此在“整式”1章,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是结合实际例子引入的。整式的运算也是类似处理的,例如,由计算机处理运算问题引入同底

13、数幂的乘法,由连锁店销售收入的计算问题引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由计算机存储问题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 由木星的质量与地球质量的比较引入单项式的除法等等。总之,本册教科书各章都关注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有益于学生理解相干的数学内容。2、应用有关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在“全等 3 角形”1章,用3 角形全等说明实际丈量方法的道理,例如,丈量池塘两真个距离,丈量河两岸相对两点的距离, 用卡钳丈量工件的内槽宽。 还安排了利用 3 角形全等丈量旗杆高度的数学活动。在“轴对称”1 章,则在学完轴对称的有关知识以后,让学生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在这 1 章,还应用特殊 3 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例

14、如, 用等腰 3 角形解决求绳长问题,用等边 3 角形解决丈量中的问题。在“1次函数”1章,让学生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应用函数分析耗油量与行驶里程的关系,水位随时间的变化,和运费、上网费。在这 1 章,还重视从图像分析有关信息,例如,教科书第 11 页的视察和第 12 页的例 2。在“整式”1 章,则让学生用整式运算解决纸盒用料等实际问题。总之,各章都重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2)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在“全等 3 角形”1章,3 角形的画法与 3 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相结合,也就是说,3 角形全等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

15、让学生画出与已知3 角形某些元素对应相等的3 角形,画完以后,再剪剪量量,在这个基础上启发学生想想,判定两个3 角形全等需要甚么条件。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实验,就会对相干结论印象深入。将 3 角形的画法与 3 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相结合,也比单独讲 3 角形的画法效果好,单讲容易单调枯燥。在“轴对称”1 章,图形的变换与图形的认知趣结合 , 本册书先安排轴对称的内容, 再安排等腰 3 角形的内容。 这样就能够从变换的角度认识等腰 3 角形,从而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本章中安排“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的内容, 也是为了数形结合, 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实数 1 章,内容属于“数与代数”这个领域

16、, 有关数的内容,学生在 7 年级上册已系统学过有理数, 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等有了较深的认识, 本章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学习实数的初步知识, 由于数的扩充的 1 致性,本章很多内容是有理数相干内容的延伸和推行,因此,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平方与开平方、立方与开立方的互为逆运算关系等都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展开的。另外,本章前两节“平方根”、“立方根”在内容上基本是平行的,因此,在“立方根”1节,充分利用了类比的方法,例如类比平方根的概念的引入方式给出立方根的概念, 类比开平方运算给出开立方运算,类比平方与开平方运算的互逆关系研究立方与开

17、立方运算的互逆关系等。这样的编写方法,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构成正迁移。在“1次函数”1章,专门安排“用函数观点看方程 ( 组) 与不等式”1节,分别探讨 1 次函数与 1 元 1 次方程, 1 次函数与 1 元 1 次不等式, 1 次函数与 2 元 1 次方程 ( 组) 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发现 1 次函数, 1 元 1 次方程, 1 元 1 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用函数的观点把相互联系的方程 ( 组) 、不等式、函数统 1 起来。在“整式”1 章,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安排在同1 章,也是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另外,让学生用面积说明乘法公式,

18、可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角度掌控有关内容,例如,从图形的角度,学生很容易避免的毛病。(3) 培养推理能力 在“全等 3 角形”1章,正式出现证明及证明的格式。 7 年级两册教科书中安排了 1 些说理的内容,就是为现在正规练习证明作准备的。 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推理证明, 精练准确地表达推理进程,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科书做了1些努力。1、注意减缓坡度,按部就班。开始阶段,证明的方向明确,进程简单,书写容易规范化。这1 阶段要求学生体会例题的证_路及格式,然后再逐渐增加题目的复杂程度,小步前进,每步都为下1 步作准备,下 1 步又注意温习前1 步训练的内容。特别是在第 101 章里,通过精心

19、选择全等3 角形的证明问题,减缓学生学习几何证明的坡度。2、在不同的阶段,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突出1 个重点,每一个阶段都提出明确要求,便于教师掌握。例如,在“全等3 角形”1章,让学生会证明两个 3 角形全等,通过证明 3 角形全等,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 从而熟习证明的步骤和方法。 在第 102 章与等腰 3 角形有关的内容中, 重点培养学生会分析思路, 会根据需要选择有关的结论去证明。3、重视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重视书写格式,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进程。4、在与“数与代数”有关的章节安排证明的内容。例如,在“整式”1 章,让学生发现1 些规律并加以证明,或直接让学生证明

20、 1 些结论。6、教学措施 1. 作好课前准备。认真研究教材教法,仔细琢磨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斟酌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2. 营建课堂气氛。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愿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3. 写好课后小结。 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 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缘由,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行补救方案。4. 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大其知识面,

21、 提高训练的难度 ;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后生要激起其学习愿望, 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5. 成立学习小组。 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 中等生与落后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6. 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授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授,力求透彻。7. 弄好阅卷分析。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量采取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 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分析、讲授,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毛病。数学教

22、学工作计划 3 1 、学生情况分析: 4 年级共有 40 名学生,其中男生 25 人,女生 15 人。 4 年级学生已从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他们的思惟已开始由具体形象思惟过渡到抽象思惟, 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之前上升了 1 个层次,已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具有了初步的数学知识, 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利用题的思惟能力等。第 1 学期测试情况:总分: 3341 平均分: 77.7 及格率 :88%分: 94 最低分: 40.5 2 、教材分析这 1 册教材包括下面1 些内容:大数的认

23、识, 3 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 4 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这 1 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 3 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 1 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换, 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 进 1 步发展数感 ; 另外一方面通过 10 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 为学生构成科学、 公道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 ; 并为进 1 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 4 则运算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这 1 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

24、平行 4 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知识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情势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 进 1 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构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 1 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另外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视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计数单位“ 10万”“百万”“千

25、万”“亿”“10 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 10 进制计数法,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之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4 舍 5 入”法求 1 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平常生活中的利用,进1 步培养数感。2. 会笔算 3 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 会口算两位数乘 1 位数 ( 积在 100 之内 ) 和几百几 10 乘 1位数,整 10 数除整 10 数、整 10 数除几百几 10 数。4. 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分 ; 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 认识垂线

26、、平行线,会用直尺、 3 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掌握平行 4 边形和梯形的特点。6. 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2) 、进程与方法 1.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 体会数学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构成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构成视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4、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 3 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和

27、平行 4 边形和梯形的认识。5、教学难点: 1. 亿之内数的读法及写法, 培养学生的数感。2. 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3. 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 3 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4. 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6、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 改变教学思想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本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行互动学习 (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 ,自主探究,老师给营建 1 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顾问,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2

28、. 重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斟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3.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 1 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4. 面向全部、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利用题方面,要重视1 步计算利用题的练习。实行分层教学,弹性

29、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 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换,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5. 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 1 个问题常常比解决 1 个问题重要,由于解决问题或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点。6.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 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 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 力求从培养

30、学生能力动身,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惟,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7.3 位 1 体,学校、家庭、社会构成教育协力家庭、社会、学校订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3 者调和,扬长避短,才能获得的教育效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获得联系,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2 者相互配合,扬长避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份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1 、学生情况分析本期担负 7 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6 人。 7 年级学生常常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力降落,要重视听法的指点。学习离不开

31、思惟, 善思则学得活,效力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7 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惟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点。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常常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点。学生是不是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干,7 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低级的逻辑思惟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 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 这就不能适应 7 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点。2、教材及课标分析第 1 章有理数 1 、本章的主要内容: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

32、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 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干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肯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全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它 1 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另外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干学科的关键, 特别有理数的运算在全部数学及相干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这 1 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3、本章触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 、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

33、值 1 节课的教学中。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 1 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应数字的具体意义,到达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1,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 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 特别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c、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d、类比法: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讲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进程中要时时斟酌符号问题。用

34、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4、教法建议 a 、在学完数轴 1 节课后,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补充进来,提早讲授,在讲完绝对值后,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这样做既可以体会到数轴的用处, 也能够避免两种方法放在 1 起给学生酿成的混乱,而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写法上学生 1 般情况下掌握不好,这样可以侧重训练学生的写法,分散难点。b、重视联系实际:这本教材的编排更重视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利用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因此,在每课的创设情境这1 环节中,要充分注意这1 点,充

35、分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充分体现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c、对绝对值 1 课的教法建议: 对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常常感到困难,教者可以告知学生:两棍中间夹着 1 个人(整体),当它是正数和零时,两棍 1 扒拉,直接走出来,当它是负数时,两棍1 扒拉,拄着拐棍走出来,比较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整式的加减 1 章中,才可以顺利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d、重视本章的选学内容: 1 个是第 6 页的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另外一个是第 40 页的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定到理 第 2 章整式的加减 1 、本章的主要内容: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

36、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利用。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1 种情势,在平常生活中常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 1 元 1 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本章触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 、整体数思想:主要体现在式子的化简求值问题中, 有些题目采取整体代人的解题策略,可以使计算简便。 有些题目只有从整体斟酌才能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a-b= ,cd=2,求(bc

37、)-(a-d )的值 b 、从特殊到 1 般,又从 1 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本章的习题中,都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式子,然后再根据具体数值求式子的值中。c、对照思想:本章出现了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等概念,为了正确掌握这些概念,可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4、教法建议(仅供参考)a 、在讲多项式 1 节的内容中,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为下1 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早做好准备。b、重视本章的数学活动:第43 页的数学活动,我认为很有价值,有 1 定的趣味性,也有较强的探索性,对学生思惟逻辑性的培养是很有价值的,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c、本章概念较多,应使学生

38、首先牢记概念,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成心识地联系这些概念,以此为根据完成相干题目。d、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干题目中,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学生初次接触,常常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第 3 章1 元 1 次方程 1 、本章的主要内容:列方程, 1元 1 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 1 元 1 次方程解利用题。重点:列方程, 1 元 1 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解有分母的 1 元 1 次方程和利用 1 元 1 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1 元 1 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 1,它不但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 1 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 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 体会

39、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 1 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更深入地体会数学的利用价值。3、本章触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a 、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用方程的同解原理, 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 直至求出它的解。b、整体思想:例如:解方程3/2 (3_1) /2 (3_1)=5 应用整体思想可使解题步骤简捷,思路清晰。c、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 1 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利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d、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利用题时,特别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4、教法建

40、议(仅供参考)a 、本册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讲 1 元 1 次方程的解法时, 都是先通过 1 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 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 我的建议是,对引例的讲授,可以先用算术法, 大部份学生习惯这类解法, 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步骤后,熟练了利用这 1 步骤解方程后, 在开始下 1 步骤的学习。b、重视几种基本题型的利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 1 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 1 些图表型利用题,浏览理解型等新颖的利

41、用题。c、关注教材第 95 页的实验与探究:无穷循环小数化分数,使学生意想到可以利用 1 元 1 次方程的知识将无穷循环小数化分数,进 1 步体会方程的利用。第 4 章图形认识初步 1 、本章的主要内容、 地位及作用: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和最基本的图形 - 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进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肯定 1 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教

42、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角的比较与度量。(2)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2)空间观念的建立。3、本章触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a 、分类讨论思想:本章常常遇到直线上的点点位置不肯定的问题,或从公共端点动身的1 条射线在角内或角外的不肯定问题,这时候常常需要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b、方程的思想:在触及线段和角度的计算中,把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设为 1 个未知数,并根据所求线段或角与与其他线段或角之间的关系列方程求解, 能清楚简捷地表示出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几何计算题的 1 种重要方法。c、由特殊到

43、1 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依托图形寻觅规律的习题中。4、教法建议(仅供参考) a 、在讲几何图形 1 节中,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认真视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 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b、在讲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中,我建议让学生准备好粉笔盒等其它实物,亲身动手操作,全班集体归纳总结出正方体的 11 种平面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不用动手折叠,就可以通过视察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能力。c、在讲直线、射线、线段 1 节中,重视培养学生根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注意补充 1 部份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d、在触及有关线段角的

44、计算题时,大部份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常常能给出答案。 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进程。因此对这部份内容要逐渐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 1 、教学背景: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完善教学常规, 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 完成初中最后 1 学期的数学教学,使之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制定了本教学计划。2、学情份析:这学期我所带的班级成绩较为1 般。查漏补缺,特别是多关心、鼓励他们,让这些基础过差的学生能努力掌握 1 部份简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建立 1 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学习队伍, 让全部同学都能建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 构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3、新课标要求

45、: 初 3 数学是依照 9 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行的 , 其目的是通过数学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进程中取得最合适自己的发展。 通过初 3 数学的教学,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学会正确、公道地进行运算,逐渐学会视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晓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本学期学科知识在全部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