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黄本培第一章摄影概述 摄影科学作为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涵。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事物,从自然 生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摄影能记录一切可能记录的瞬间真实的信息。由于摄影 是用视觉形象和画面形式展现内容、表达思想感情,所以摄影能为人类留下珍贵的 资料,留下无价的艺术和永久而直观的纪念。摄影并不神密,有了照相机和胶卷,对照说明书就能拍照;但摄影也并不容易,或 许一个人的一辈子也拍不出一张杰作。要想拍得一手好照片,必须下功夫、勤学苦 练,掌握摄影知识及其规律。 第一节摄影的概念 摄影基本上是应用科学,是构思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的综合产物。一、摄影 摄影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照相机,在现场对
2、准被摄对象取景、构图、拍摄, 再通过计算机处理或扩印,把视觉形象用画面形式凝结成照片。 从摄影的概念,可认识摄影的过程,由拍摄 加工两个步骤完成。拍摄一加工是信息的连续转换,也就是把被摄对象的视觉信息通过摄影镜头转换为 光学信息,按下相机快门,经过光化反应在底片(或数码相机的CCD)上形成潜影,变成感化信息,至此,记录影像的过程即已完成;经过再度 转换信息即冲洗扩印,才能在照片上再现视觉信息。 从创作的角度看,摄影创作的过程是连续的。通常人们一、二、三,按快门只能拍 摄到一种普通的景物影像,摄影在相理上应防止信息损失,而摄影创作则更应精益 求精。只有从立意开始,经过选择镜头、胶卷、取景、构图、
3、对焦、曝光、冲洗和 放大等环节严谨认真的操作,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摄影不是对客观景物的简单还 原,而是摄影者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一种独特发现和认识。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应 能唤起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 作者通过画面所表达出的内涵,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振奋。二、摄影是科学进步和艺术发展完美的统一 1主讲:黄本培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摄影术”和摄影机应运而生。摄影源于科学,并广 泛应用于科学。因此说摄影是科学。同时,摄影又是艺术,因为它体现了作者的审 美意识,发挥了审美手段的功能,创造了作者的审美价值。 摄影积科学、艺术于一身,璀璨奇幻夺目的丰采,但摄影术与摄影艺术有着不同的 本
4、质属性。 运用摄影手段,如果使用的目的不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若把它作为某种事 物的记录手段,比如用来拍摄文件、图纸、地质气象资料等,虽然图像因使用的需 要而有不同大小的变形,但仍是原事物的复录。如同复印机复印某种材料的性质和 目的一样。所以,仍然没有超越摄影本身固有的特性界限。与此相反,如果把摄影 用来完成艺术创作,在所拍摄的人物、风景或静物等照片中,凝注了摄影者对客观 事物的审美理念与对生活的爱憎评价,并达到了一定的典型高度,这些照片具有审 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成为艺术品。这种具有审美属性的创作活动,改变了摄影作为 工具手段的性质,所以,我们通常把它叫做摄影艺术。 摄影是科学、是艺术,是
5、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同时摄影又是一门学科,因而也 就形成了摄影文化。摄影自 1839 年诞生之日起,发展到现在,已有 170 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多的世纪里,摄影已渗入到天文、气象、新闻、教育 、生活等各个领域。它与自已周围的光学、化学、绘画、音乐、文学等各门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 “族亲 血缘”关系,彼此之间在互为影 ,响,互为作用中发展,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但“你我又各不相同”的特殊复杂的特点。摄影在发展进程中,已形成了自 已独特的体系,与其它古老的学科相比,摄影是一门年轻而有生气的新学科、新专业。说摄影是当代文化,是因为它已深深地潜入人类当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涵,
6、 成为当代文化的鲜明标志之一,是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第二节摄影的生态特征了解摄影的概念,认识摄影过程只是一种理念,还要掌握摄影的生态特征,形晒勰 钜孕 饕院蟮难 昂褪导 I阌暗纳 卣鞴槟晌 韵氯 龇矫妗?一、摄影的技 术性摄影术的出现及其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些科技成果不 断被应用到摄影领域,使摄影手段具有科技特征。摄影术的发明,源于 小孔成像”这一物理现象。在法国巴黎近郊出生的摄影发明人 达盖尔(17871851 )银板法未完善以前的几百年间,东西方的古代学者,就认识 了小孔成像”这一物理现象,并作过许多有实用意义的实验和应用,逐步摸索到了 摄影的方法。科学技术的不
7、断发展,带来了相机的不断改进与更新。电了技术的深入应用,使相 机的自动化功能不断完善。二、摄影的纪实性摄影不能离开被摄客体,必须面对现场存在的实体,拍摄被摄对象的现实状态。从 内容2主讲:黄本培上讲,是现场作画。而现场的条件、光线、被摄对象等都具有机遇 性和局限性。因此,摄影具有纪实性的特征,并且是瞬间完成拍摄活动的。三、摄影的艺术性摄影是通过二维平面描绘,造成视觉上的三维空间立体感。平面造型,借助灯光、色彩、影调、线条、质感等视觉要素和构图节奏、韵律等效应,表现明暗、起伏的立体感。从形式上讲,是运 用视觉语言,具有平面视觉特性,即艺术性。整个摄影活动始终受到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制约,所以学习摄影
8、应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以科学的态度学习摄影知识,循序渐进,系统地掌握摄影这门科学。第三节系统学习摄影知识摄影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初学者和深造者都应从摄影知识整体着眼, 从掌握规律入手。一、初学者的学习方法 我们用图1-1来表示初学者的学习过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知识(用脑)理论资料理解消化实践发挥结合升华作品 创作体验生活摸索规律掌握熟练理论1 掌握摄影器材知识和技能技巧。诸如摄影成像原理、相机构图、镜头功能、闪 光灯功效、滤镜的作用、胶卷的性能和暗室工艺等等。对器材无知,便难以灵活运用。 为什么有时景物很美,但拍出的照片却大失所望;有的照片很新颖、别致,只是在 镜头上加了一块
9、滤镜就能获得。如用广角镜头俯拍一个人的全身像,结果这个人成 了头大脚小的椎形,这是镜头作用的结果。摄影者是用镜头作画,必须掌握各种镜 头的成像特性,针对你的用途选择合适的镜头。至于滤镜、闪光灯甚至三角架,也 是如此。2观察生活,具备迅速抓拍的技巧。摄影者要从广阔、杂乱的环境中,分离出局 部的表现主体美的一瞬间,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养成观察生活、观察环境的习惯,不 断地培养审美技能,增强知识贮备,不但能随时从复杂的环境中猎取景物的画面, 而且能随时拍摄下来,锻练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这就要随时留心,针对不 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拍摄时间和拍摄点以及正确的拍摄方法。3不断提高摄影构图的艺术修养和运用器
10、材拍摄的本领。摄影是以照片的画面效 果唤3主讲:黄本培起观者感情上的共鸣,所以摄影者必须运用摄影语言的技巧。比如 ,景物都是由形体、色彩、线条、动势、情态、图案、光影、质感等视觉要素构成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这些视觉要素进行摄影构图、拍摄。而摄影构图是摄影学科中 的一门课题,第 章将专门介绍。 二、深造者应丰富生活积累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特殊的能动反映。摄影也不例 外,摄影家创作的基础和起点,同样是社会生活。没有社会生活,摄影就成为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丰富深厚的生活基础,是进行摄影创作的根本条件。只有丰富浓 厚的生活积累,才能焕发出我们深刻的思想和激情。所谓生活积累
11、,不是一个单一 的概念,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色括:直接生活积累、间接生活积累,以及知识 、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积累。1直接生活积累。所谓直接生活积累,就是艺术家亲身经历的通过观察和体验过 的生活经验。在整个生活积累中,直接生活经验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渗透一切 生活的母体,是体察一切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各门艺术反映人生的总索引。也可以 说,它是人生的第一实验场。只有艺术家亲身体验的生活经验,才可能透过生活现 象的表层,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生活,揭 示生活的本质,使作品具有说服力。艺术家头脑里的生活积累是一种精神现象,是艺术家从生活环境中所获取的印象, 作为一种信
12、息在大脑中储存起来。这种印象是运动的,即使在没有新的信息触动下 ,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只是它运动的频率比较缓慢,因为它是有生命的精神因素。 一旦受到新的信息刺激,它会以迅疾的速度循环运转,不断泛化,不但组合。当这 种泛化、组合达到饱合点,就要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力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艺术家从生活中获得蒙珑的信息和发现后,在痛苦和欢乐中苦苦思考,反复酝酿, 形象渐渐清晰成熟,主题渐渐明确,最后寻找到安置这一切的框架,于是一个闪耀 着璀璨光华的艺术生活便脱颖而出。摄影是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几乎可以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 域。无论是纪实还是抒情,任何一种题材和表现形式,都能体现摄影
13、者对社会、对 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认识、理解的程度越深,就越能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 质意义。否则,限于对生活的一知半解,或凭自已仅有的一点老底子, “在家想点 子,出门找例子 ”;用主观的框框去 “套”现成的生活;不去深入,广泛地积累生活 ;不研究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这样的作品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 “套板”式的图片, 使作品变为僵化、空洞的符号。摄影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通过艺术思维来完成创作, 绝不能把摄影理解为只是按动快门就可以完成创作过程。然而,就在按动快门这一 瞬间之前,要在考虑构图、用光、选取角度、确定景物这一系列的问题上迅速作出 准确的判断。一幅作品的优劣高下,不仅取决于镜头前的景
14、物,还在于拍摄者敏锐 的目光,并且要精心处理好后期制作,直到一幅作品最后完成。这一切都和摄影者 的概括能力、艺术修养、技术技巧和生活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摄影不同于其他艺 术,就在于他不能脱离客体,必须面对现场的被摄对象,在瞬间摄取景物的状态。 这就是摄影的现场性和瞬间性。实质上告诉我们,摄影比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具 有更高的要求与难度。它要求摄影者在短暂的时间里,调动自已平时的全部积累, 面对千头万绪的景物作出闪电般的判断。如果摄影者稍一迟疑,机会将成为永不再 来的过去,也许成为终身的的遗憾。因此,摄影家比其他艺术家需要更丰富的生活 积累。2间接生活积累。艺术家创作所涉及的生活范围是广阔的,而
15、艺术家的切身经历 又是有限的。亲临直接体验过的生活虽然润泽一切生活的活水,非常重要,但也极 为有限,只能是总的生活链条上的一环。所以,必须借助间接的经验,比如前人或 同代人的优秀摄影作品,摄影创作、摄影理论著作,以及其他文学、艺术著作和美 学著作。不断丰富我们的理论艺术修养。 4主讲:黄本培 间接生活积累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认真学习中外摄影技术论著,以便切实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如,掌握各类 不同相机的机、电、光学性能;了解镜头的最高功效及其极限;了解全色、彩色各 类感光材料的不同性能,并了解它们对生活本色的概括、表现和还原能力,以及这 种能力与人眼的视觉差异,使相机真正成为摄影者的眼、手、
16、大脑的延伸。要做到 无论是在正常或特殊条件下,都能处理好光、影、线条、色彩、质感和构图的各种 关系。在现场拍摄时,应根据所选择的角度以及运用的其他技术手段,预先估计到 通过暗房后期制作能获得什么样的艺术效果。(2)研究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劣摄影作品成败得失的经验,研究写实主 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创用原则指导下各种风格流派典型作品的艺术特点, 以及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和突破现有创作规范方面而独树一帜的作品的创新经 验。(3)学习中外摄影史、中外摄影艺术创作理论著作,如摄影创作理论、摄影艺心 理学。从而了解摄影艺术发生发展的纵向进程,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把握摄影艺 术创作的普遍规律。(4
17、)从艺术的特点出发,有重点地学习中外绘画、雕塑等美术理论,从中汲取有 用于摄影造型的的基础理论知识。(5)联系摄影艺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中外美学史和美学理论,从中汲 取正确的创作指导思想,开阔自已的审美视野。(6)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有所侧重地阅读一些优秀戏剧、音乐、电影作品理论 著作。如文艺心理学、文艺创作心理学,以及有关的历史、伦理学和政治理论论著 ,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艺术营养,锻练自已对生活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思 考 题 1什么是摄影?并说明摄影的过程。2为什么说摄影是科技进步和艺术发展最完美的统一? 3简述摄影的生态特征。 4初学摄影者应如何学习摄影? 5什么是直接生活积累和
18、间接生活积累? 6直接生活积累和间接生活积累对摄影创作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7如何丰富自已的直接生活积累和间接生活积累? 参 考 答 案 1什么是摄影?并说明摄影的过程。答:摄影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 照相机,在现场对准被摄对象取景、构图、拍 摄,再通过暗室加工或扩印,把视觉形象用画面形式凝结成照片。 从摄影的概念,可以认识摄影的用画面过程,由拍摄 加工两个步骤完成。 拍摄到加工是信息的连续转换,也就是把被摄对象的视觉信息通过摄影镜头转换为 光学信息,按下相机快门,经过光化反应在底片上形成潜影,变成感化信息,至此 ,记录影像的过程即已完成。经过再度转换信息,即冲洗 扩印,才能在照片上 再现视觉信息
19、。 从创作的角度看,摄影创作的过程是连续的,更应精益求精。 2为什么说摄影是科技进步和艺术发展最完美的统一? 5主讲:黄本培 答: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摄影术 ”和摄影机应运而生。摄影源于科学, 并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因此说摄影是科学。同时摄影又是艺术,因为它体现了作者 的审美意识,发挥了审美手段的功能,创造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说摄影是科学 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3简述摄影的生态特征。 答;摄影的生态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摄影的艺术性。摄影术的出现及其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进步。一些科技成果不断被应用到摄影领域使摄影具有科技特征。(2) 摄影的纪实性。摄影不能离
20、开被摄客体,必须面对现场存在的实体,拍摄被 摄对象的现实状态。(3) 摄影的艺术性。摄影是通过二维平面描绘 ,造成视觉上的三维空间立体感。 从形式上讲,是运用视觉语言、具有平面视觉特性,即艺术性。4 初学摄影者应如何学习摄影? 答:初学摄影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1) 掌握摄影器材知识和技能技巧。包括摄影的成像原理、相机结构、镜头功能 、闪光灯功效,滤镜的作用,胶卷的性能和暗室工艺等等。(2) 观察生活,具备迅速抓拍的技能技巧。摄影者要从广阔、杂乱的环境中,分 离出局部的表现主体美的一瞬间,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养成观察生活、观察环境的习 惯,不断地培养审美技能,增强知识贮备,锻炼我们随机应变的
21、能力。(3) 不断提高摄影构图的艺术修养和运用器材拍摄的本领。5什么是直接生活积累和间接生活积累?(1) 直接生活积累,就是艺术家亲身经历的通过观察和体验过的生活经验。在整 个答:生活积累中,直接生活经验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它是人生的第一实验 场。只有艺术家亲身体验的生活经验,才可能透过生活现象的表层,把握事物的内 在本质和规律。(2) 间接生活积累。艺术家创作所涉及的生活范围是广阔的,而艺术家的切身经 历又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借助间接的经验,比如前人或同代人的优秀摄影作品, 摄影创作,摄影理论著作,以及其他文学、艺术著作和美学著作。不断丰富我们的理论艺术修养。6直接生活积累和间接生活积
22、累对摄影创作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答:摄影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通过艺术思维来完成创作。摄影比其他门类的艺术 创作具有更高的要求和难度。它要求摄影者在短暂的时间里,调动自已平时的全部 积累,面对千头万绪的景物作出闪电般的判断。如果摄影者稍一迟疑,机会将成为 永不再来的过去,也许成为终身的遗憾。因此,摄影家比其他艺术家需要更丰富的 生活积累。7.如何丰富自已的直接生活积累和间接生活积累。(1) 平时养成观察生活、观察环境的习惯,不断地培养审美技能,做到不仅能随 时答:从复杂的环境中猎取景物的画面,而且能随时拍摄下来。因此,这就要求我们 随时留心,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以及正确的拍
23、摄方法 ,从而丰富自已的直接生活积累。(2) 直接生活积累,只能是总的生活链条上的一环,所以,必须借助间接的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砺垡帐跣扪?第一,认真学习中外摄影技术论著,以便切实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6主讲:黄本培第二,研究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劣摄影作品成败得失的经验。第三,学习中外摄影史,中外摄影艺术创作理论著作,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把 握摄影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第四,有重点地学习中外绘画、雕塑等美术理论,从中汲取有用于摄影造型的基础 理论知识。第五,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中外美学史和学习理论,从中汲取正确的创作指导思想 ,开阔自已的审美视野。第六,有所侧重地阅读一些优秀戏剧、音乐、电影作品理论著作。从中汲取有益的 思想艺术营养,锻炼自已对生活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7主讲:黄本培 第二章世界摄影发展史 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自从 1839年以来,已有170 年的历史。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多的世纪里,摄影已渗入到天文、气象、新闻、教育 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摄影的发明和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继承性和综合性 。第一节摄影的起源 提起摄影,同学们首先就会联想到照相机和胶卷,但作为照相机的前身,叫做 “暗 箱”。如图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商合同电子数据证据收集与保全操作规范3篇
- 2025-2031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安防系统承包清工劳务合同4篇
- 2025年中国医用空气净化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合同模板物业费缴纳优化版4篇
- 2025年贵州仁怀市供销社股金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有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宇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赣州市会昌县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请柬及邀请函》课件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 机电安装工程安全培训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青海原子城的课程设计
- 常州大学《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 英语雅思8000词汇表
- 小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8篇)
- JT-T-1059.1-2016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 《茶艺文化初探》(教学设计)-六年级劳动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